- 年份
- 2024(12328)
- 2023(17878)
- 2022(15476)
- 2021(14560)
- 2020(12166)
- 2019(27904)
- 2018(27668)
- 2017(53382)
- 2016(29089)
- 2015(32753)
- 2014(32466)
- 2013(31750)
- 2012(29111)
- 2011(26303)
- 2010(26320)
- 2009(24215)
- 2008(23634)
- 2007(20524)
- 2006(18194)
- 2005(15986)
- 学科
- 济(110532)
- 经济(110382)
- 管理(89257)
- 业(80907)
- 企(67596)
- 企业(67596)
- 方法(50394)
- 数学(43731)
- 数学方法(43104)
- 财(32312)
- 农(31574)
- 中国(29038)
- 学(26154)
- 业经(25312)
- 制(24443)
- 地方(22005)
- 环境(21072)
- 农业(20776)
- 务(20081)
- 财务(19998)
- 财务管理(19956)
- 贸(19680)
- 贸易(19672)
- 和(19328)
- 易(19129)
- 企业财务(18938)
- 理论(18868)
- 银(17727)
- 银行(17682)
- 技术(17581)
- 机构
- 大学(408902)
- 学院(408200)
- 管理(161627)
- 济(160498)
- 经济(156863)
- 理学(139696)
- 理学院(138147)
- 研究(136468)
- 管理学(135634)
- 管理学院(134885)
- 中国(102071)
- 京(86561)
- 科学(85613)
- 财(77480)
- 所(68016)
- 农(66237)
- 中心(62618)
- 研究所(62003)
- 业大(61433)
- 财经(61207)
- 江(60770)
- 经(55627)
- 北京(54400)
- 范(54298)
- 师范(53782)
- 农业(51732)
- 院(50297)
- 州(48717)
- 经济学(47929)
- 财经大学(45525)
- 基金
- 项目(282820)
- 科学(222760)
- 研究(206485)
- 基金(205601)
- 家(179470)
- 国家(178029)
- 科学基金(153164)
- 社会(129293)
- 社会科(122536)
- 社会科学(122507)
- 省(109725)
- 基金项目(109070)
- 自然(100731)
- 自然科(98214)
- 自然科学(98189)
- 自然科学基金(96397)
- 教育(94782)
- 划(92816)
- 编号(84718)
- 资助(84273)
- 成果(68431)
- 重点(63645)
- 部(62497)
- 发(59952)
- 创(58348)
- 课题(57825)
- 创新(54525)
- 科研(54178)
- 教育部(53409)
- 制(53403)
- 期刊
- 济(175196)
- 经济(175196)
- 研究(118008)
- 中国(77488)
- 学报(65337)
- 科学(59988)
- 财(59458)
- 农(59032)
- 管理(58610)
- 大学(49583)
- 学学(46407)
- 教育(44150)
- 农业(40581)
- 技术(35009)
- 融(34909)
- 金融(34909)
- 财经(29277)
- 业经(29114)
- 经济研究(26846)
- 经(24954)
- 问题(22632)
- 图书(22497)
- 业(21141)
- 资源(20620)
- 科技(19408)
- 理论(19271)
- 版(19218)
- 技术经济(18628)
- 现代(18073)
- 实践(17643)
共检索到595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芦海燕 郭鑫 魏彦强
为明晰草地资源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脉络与热点动态,本文基于WOS (Web of Science,科学网)和CNKI (中国知网)数据,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国内外草地生态补偿研究的国家分布、国际热点及国内核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热点变化。结果表明:1)美国是该领域发文量第一的国家,中国次之,两国国际合作影响力较高;2)国际研究主要涵盖补偿政策设计、受偿意愿影响因素、补偿标准估算、政策成效等方面;3)国内研究重点突出,未形成稳固的核心作者网络;4)国内研究先后经历理论探索、政策实践和政策完善等阶段;5)除国际普遍关注的热点外,国内还结合我国牧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本文成果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牧区草地资源生态补偿领域的发展特征、学科前沿,并为未来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常丽霞 沈海涛
对我国主要牧区实施的草地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证研究显示,现行政策存在补偿标准偏低、欠缺与地方性知识的沟通与对接、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等不足。为构建符合草地生态现实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应当合理确定补偿主体、受偿主体、补偿标准,拓展补偿途径,建立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以及配套的法律保障机制。
关键词:
草地生态补偿 政策 机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蒋胜竞 冯天骄 刘国华 贺金生
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影响全球生态安全,因此探索便捷有效的草地生态恢复技术刻不容缓。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2000–2018年有关草地生态修复的文献为数据源,对国内外草地恢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整理分析,同时整理分析了不同生态恢复技术在我国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我国在草地生态恢复方面的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论文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我国的草地生态恢复技术共有20种,主要为免耕补播、草地翻耕和减畜。相较于国外,我国利用围栏封育发表的文章相对较多,而利用火烧、刈割和控制杂草发表的文章相对较少。此外,我国缺少在干草覆盖和草皮移植技术方面的研究报道,而草方格沙障和草地灭鼠是我国特有的草地生态恢复技术。从实施效果来看,不同生态恢复技术对退化草地均具有积极的恢复效果,但对不同生态恢复目标产生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对我国退化草地的恢复研究提出了合理建议,为我国未来退化草地的恢复研究提供了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东 杨秀春 金云翔 徐斌
草地生物量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基础。为了系统梳理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以Web of Science中1995–2020年的557篇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发表论文的国家、机构和学科分布,以及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等角度分别进行可视化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德国;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且远超过其他机构;发表论文的学科以生态学、环境科学和遥感科学为主;从期刊被引用看,《Ecology》、《Oecologia》和《Global Change Biology》为被引频次前3的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植被、草原、气候变化、生态、地上生物量等为主要节点关键词;通过对热点关键词以及被引文献聚类结果分析,揭示新的遥感数据源和监测技术方法将会促进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领域的迅速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伟 赵俊权 杜国祯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生态环境是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导致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生态补偿是使退化的草原恢复到自然平衡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位一体"结合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想,是一种将政府补偿、市场补偿与社区补偿有机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 生态补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大胜 王燕 张萌萌
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数据库,借助CiteSpace 5.7软件对我国民族学前教育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呈现了该领域的研究概况、知识基础和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民族学前教育研究的不足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民族学前教育研究文献数量呈现不均衡的整体增长态势,研究主体尚未形成紧密的学术团队,领域内学术共识度仍然偏低;已有研究成果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视角上体现出一定的聚焦性,根据焦点演变可将该领域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具体化学前教育研究阶段、转型与内涵建设阶段和民族学前教育应用研究阶段。展望未来,应从四个方面推进我国民族学前教育研究发展:理论内核达成共识,形成研究合力;内容聚焦时代需求,体现共同研究旨趣;视角具有强解释力,促进领域纵深发展;方法开放而适宜,凸显领域特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欧
退牧还草工程作为21世纪初国家启动的一项重大的生态治理工程,在部分地区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尤其是现行的补偿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实现农牧民的适度补偿。因此,建立与完善退牧还草项目的补偿体系,对巩固草原地区生态建设成果意义重大。本项研究在构建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及跟踪访谈等方法,对内蒙古翁牛特旗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不同类型草场的产量与承载力,遵循“以失定补”的原则,制定了不同类型草场的补偿标准,最后提出建立与完善退牧还草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退牧还草 生态 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亚峰
[目的] 通过对近10年中国乡村旅游政策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从发文量、合作作者、合作机构、前沿动态、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分析该领域的动态变化及规律,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 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对近10年中国乡村旅游政策进行可视化文献分析,系统性剖析乡村旅游政策研究的现状、机构、热点和趋势等。[结果] 发文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合作作者之间网络密集度不高,多数作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独立,个别团队之间网络连接较多;排名前三的机构中2家为科研院所,合作网络较为丰富。排名前十五的机构中,11所是高校,高校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研究前沿集中在“土地流转”、“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表现出阶段性热点转向;研究热点围绕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休闲农业、产业融合、影响因素、中国、乡土文化、新业态、文旅融合、旅游业、动力机制、旅游发展、角色感知这14个主题开展;研究趋势呈现出由宏观向微观,由学科延伸向学科跨越的发展趋势。[结论] 未来的研究中可扩展学科领域范围,如向乡村公共管理、美学、数字化乡村领域等扩展;加强作者和机构之间的合作,如加强国内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合作及高校之间的合作,尤其是东南部高校与中西部高校之间的合作;深入探索其他研究热点,如乡村青年返乡创业、乡村碳达峰、数字乡村发展等政策热点。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郭飞
以CiteSpace为主要工具,对来自于中国知网、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1994—2020年的内容依托外语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其国内研究的关键作者、发刊机构、研究热点和前沿等内容,并从研究范围、内容语言的融合方式、本土化发展、与在线教育结合等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邵志国 安安 于德湖 韩青
老旧小区改造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2008~2021年收录的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研究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作为样本,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分布、研究者、研究机构以及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应的知识图谱。研究发现,我国对老旧小区改造研究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关注议题更加广泛和细致。不同聚类主题之间的联系度不高,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有待加强。最后结合我国当下老旧小区改造背景,从理论框架、学科交叉、基础实证研究、多元合作新机制,以及精细化与现代化方面探讨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未来研究及发展方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同升 孙艳芝 何紫云
基于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的研究概况、内涵要义、重点方向、活动类型等予以总结评价。结果显示:(1)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聚焦于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强调基于自然的旅游和环境价值,重视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始终关注社区参与的方式和贡献。(2)国内研究团队合作网络呈明显的"大分散、小聚集"特征,普遍认同生态旅游理念,其概念内涵在中国不断拓展,实践项目内容泛化。(3)国内研究侧重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发展策略等宏观层面,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解说教育、生态产品设计等紧密结合的实际操作途径及成效方面的研究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生态保护,强调自然教育,加强社区共建共享,制定正负清单,强化建设项目影响评价;细化分区分类管控,加强空间用途管制的评估、反馈、纠偏全过程管理;深化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理论基础、规划实践、能力建设等实证应用研究,强化科研有效支撑。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生态旅游 基于自然的旅游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同升 孙艳芝 何紫云
基于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研究文献,对生态旅游的研究概况、内涵要义、重点方向、活动类型等予以总结评价。结果显示:(1)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聚焦于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强调基于自然的旅游和环境价值,重视旅游者的行为态度,始终关注社区参与的方式和贡献。(2)国内研究团队合作网络呈明显的"大分散、小聚集"特征,普遍认同生态旅游理念,其概念内涵在中国不断拓展,实践项目内容泛化。(3)国内研究侧重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发展策略等宏观层面,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解说教育、生态产品设计等紧密结合的实际操作途径及成效方面的研究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生态保护,强调自然教育,加强社区共建共享,制定正负清单,强化建设项目影响评价;细化分区分类管控,加强空间用途管制的评估、反馈、纠偏全过程管理;深化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理论基础、规划实践、能力建设等实证应用研究,强化科研有效支撑。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生态旅游 基于自然的旅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青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文章以2013—2022年CSSCI来源期刊上刊发的1526篇数字经济相关论文为样本,借助CiteSpace对数据进行时空分布、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的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理论研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研究热点集中于数字经济的内涵和特征、数字经济的测算、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四个方面。研究前沿包括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治理等。知识基础涉及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与趋势的述评等。数字经济相关研究刊载的核心期刊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发文作者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发文机构多分布在北京、西安等地学术力量雄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
关键词:
数字经济 CiteSpace 文献计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岚 王恒 黄佳鑫
实现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国际上学者们对碳中和的研究也在持续进行。特别是对我国而言,在2020年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后,碳中和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收录的碳中和相关文献为基础,运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碳中和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从文献发表时间与数量看,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后,文献发表量一直保持上升趋势。国内外发文主力机构是高校等科研院所,作者间发文量存在差异,大部分作者发文较少,机构间合作和作者间合作都比较多。(2)从研究主题看,中外研究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碳足迹、碳排放和碳中和等,研究热点可分为碳足迹的测算、低碳产业链和政策框架三个方面。(3)从主题词演变看,碳中和的研究趋势与生态保护的议题变化密切相关,国内外的研究相互影响。基于此,文章指出,未来的碳中和研究应加强多学科的交叉交融,向着多国合作的方向深入发展,注重碳补偿技术和碳交易市场研究,进一步为实现更高目标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碳中和 文献计量 关键词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庞世俊 缑文玉
文章采用CiteSpace软件,从发文量、作者群体、研究机构分析研究现状,从关键词共现和聚类、突现、时间线以及核心文献方面分析县域职业教育研究热点、前沿、演进和方法。结果表明:我国研究机构间和作者间缺乏合作与交流,研究热点倾向于宏观应用和问题对策研究,研究前沿创新性相对较低,研究方法和视角单一。面临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必须针对以上现状做出转变,要优化科研环境和加强团队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在县域层面的基础理论研究,聚焦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探索跨界和跨学科研究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