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76)
2023(11759)
2022(10247)
2021(9696)
2020(8574)
2019(20065)
2018(19932)
2017(38840)
2016(21546)
2015(24907)
2014(25193)
2013(24090)
2012(22019)
2011(19626)
2010(19803)
2009(17862)
2008(17375)
2007(15496)
2006(12914)
2005(11208)
作者
(59979)
(50189)
(49956)
(47731)
(31715)
(24217)
(23059)
(19865)
(18955)
(18062)
(17079)
(16762)
(15836)
(15708)
(15703)
(15592)
(15397)
(14987)
(14561)
(14312)
(12422)
(12403)
(12352)
(11473)
(11327)
(11250)
(11243)
(11163)
(10185)
(10074)
学科
(85656)
经济(85576)
管理(60002)
(58437)
(48956)
企业(48956)
方法(46155)
数学(41594)
数学方法(40852)
(22146)
(22062)
中国(21908)
业经(17206)
(16493)
理论(16113)
地方(15358)
(15138)
贸易(15132)
(14892)
财务(14829)
财务管理(14795)
(14723)
(14682)
农业(14458)
技术(14351)
企业财务(14029)
(12709)
(11363)
银行(11332)
环境(11305)
机构
学院(303426)
大学(296002)
(118671)
管理(117403)
经济(116181)
理学(102923)
理学院(101800)
管理学(99459)
管理学院(98932)
研究(91777)
中国(67203)
(61227)
科学(58255)
(52440)
(48398)
(45851)
业大(45837)
(44623)
中心(43837)
财经(43041)
研究所(42043)
(39190)
(39121)
师范(38726)
农业(38353)
技术(38216)
北京(37757)
经济学(36611)
(35592)
经济学院(33353)
基金
项目(207627)
科学(164148)
研究(151912)
基金(148820)
(129019)
国家(127926)
科学基金(111018)
社会(93364)
社会科(88441)
社会科学(88416)
(84901)
基金项目(78833)
教育(75553)
自然(73839)
自然科(72229)
自然科学(72211)
自然科学基金(70893)
(70760)
编号(64148)
资助(62694)
成果(50722)
重点(47477)
(46127)
课题(45007)
(44183)
(43896)
创新(40960)
科研(40564)
大学(40266)
教育部(39910)
期刊
(119032)
经济(119032)
研究(78143)
中国(56203)
学报(45546)
教育(42240)
(42176)
科学(41952)
(41828)
管理(41536)
大学(35085)
学学(33044)
技术(32837)
农业(28478)
(21305)
金融(21305)
财经(21090)
业经(20232)
经济研究(19649)
(18135)
统计(16976)
职业(16227)
问题(16123)
(15792)
技术经济(15570)
(15492)
决策(14046)
(14036)
商业(13597)
科技(13202)
共检索到417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秀  庄西真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就业能力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值得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之一。文章基于CareerEDGE模型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博  张光生  吴正国  
文章通过CareerEDGE模型找出理工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组成因素,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此类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各个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提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束梅玲  
职业院校就业能力的培养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对IT类学生职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针对高职院校IT类学生就业能力综合测试数据,分析就业能力纵纬度因素与横纬度因素,构建IT类学生就业能力模型,从而廓清了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给出了将IT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方略,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全方位提升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平  
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提升其就业力,也是学生、高校和政府需要共同面临的课题,文章依据USEM模型就业理论,提出了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力结构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长世  温贻芳  
当前,创业与就业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创业教育在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呈现出整体推进、形式多样的特色。创业教育在承担高职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如何衡量创业教育在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培养与提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个亟待研究问题。本文根据麦克里兰博士的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了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教学模型,确定了创业就业能力评价的权重,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为创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相关院校研究提供了范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之东  张雪荣  
现阶段,我国企业正进行着新一轮调整变革,企业的发展变化必定会引起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素质内涵的拓展与重新界定。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人才需求。高职教育应尽量做到培养目标、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相吻合,应把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放到首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虞凯  平静  陶军  
为了科学评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对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通过对绍兴市四所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建设水平与学生就业质量间的关系进行Probit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教改项目立项数量和翻转课堂实施课程数量两项变量未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四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的其余变量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会计专业建设变量显著性水平和系数高低在校际间出现了分化;教改项目立项数量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成果,从而未发挥应有的效用;实践课程数量和实践时间均对学生就业质量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课程思政化改革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就业质量;师资队伍水平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莉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和实践上的问题,依据USEM就业能力理论,提出高校建立以全面开发就业能力为目的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模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建国  苗莉  
针对当前中国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以辽宁省20所高等院校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有序Probit离散选择模型,该模型可避免传统计量分析的局限,具有可以有效解决非连续分类变量计量分析的优点。笔者运用Probit离散选择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易度的主要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了科学的定量分析,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针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培明  胡芳  张智敏  
在阐述了就业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价,以及作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载体的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教学课的基本情况等几个方面出发,对武汉地区有代表性的三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和教师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尚不健全,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有待提升,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职业观教育意识淡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贻杰  
问卷调查及因素分析表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由职业能力、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应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五个维度构成;对就业能力影响较大的学校教育因素主要是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和实训教学环节以及专业设置;职业能力、自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教育对学生影响较大且学生较为欠缺的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建强  
结合大数据抓取与距离计算法检视工业4.0时代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雇主期望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供需差距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能力要素方面,呈现需求高阶化与供给常规化之间的差距,高职学生明显欠缺数字能力、创新能力、复杂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工业4.0亟须的高阶能力;二是能力维度方面,呈现需求多维化与供给单一化之间的差距,高职学生在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维度上与雇主需求差距较大;三是能力结构方面,呈现需求体系化与供给零散化之间的差距,高职学生具备的“散装”技能与雇主期望的“技能集”存在差距。建议从创新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加强技能对话,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持续升级技能等方面加以应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培君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核心影响因素,就业能力模型研究是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国内学者采用经验总结法、调查统计法、因子分析法、扎根法等多种方法对就业能力模型进行了研究,分别构建了二维、三维、四维、五维、七维模型。能力模型维度的不同,是基于学者研究视角和研究重点的不同,各有其作用和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庆文  
课题组对采取问卷方式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双师型"教师的授课质量和课外就业帮助、参加企业顶岗实训、参加协会活动、召开就业知识讲座等均能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校内外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顶岗实训机会,以及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措施,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建国  么晓敏  王海波  
本文在对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基于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对影响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大连市的就业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人才政策等方面为大连市政府合理安排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吸引高层次人才留连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