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76)
- 2023(17069)
- 2022(14770)
- 2021(13719)
- 2020(11302)
- 2019(26079)
- 2018(25770)
- 2017(49495)
- 2016(26747)
- 2015(30124)
- 2014(30257)
- 2013(29659)
- 2012(27192)
- 2011(24484)
- 2010(24387)
- 2009(22032)
- 2008(21212)
- 2007(18436)
- 2006(16174)
- 2005(14087)
- 学科
- 济(113169)
- 经济(113064)
- 管理(75511)
- 业(71458)
- 企(58329)
- 企业(58329)
- 方法(49488)
- 数学(43100)
- 数学方法(42481)
- 中国(32088)
- 农(30254)
- 地方(28880)
- 业经(25652)
- 财(25457)
- 学(23402)
- 农业(20623)
- 贸(19049)
- 贸易(19035)
- 环境(18505)
- 易(18376)
- 制(18307)
- 理论(17881)
- 和(17712)
- 技术(17663)
- 银(16775)
- 银行(16730)
- 融(16358)
- 金融(16355)
- 行(16029)
- 务(15882)
- 机构
- 学院(375305)
- 大学(374378)
- 管理(149677)
- 济(147814)
- 经济(144550)
- 理学(129651)
- 理学院(128198)
- 研究(126814)
- 管理学(125746)
- 管理学院(125081)
- 中国(93923)
- 京(80756)
- 科学(80163)
- 财(65729)
- 所(63067)
- 农(60804)
- 中心(58117)
- 研究所(57727)
- 业大(56742)
- 江(54546)
- 财经(52853)
- 范(51359)
- 北京(51108)
- 师范(50845)
- 经(48136)
- 农业(47375)
- 院(47013)
- 州(44917)
- 经济学(43534)
- 师范大学(41195)
- 基金
- 项目(262384)
- 科学(206465)
- 研究(191405)
- 基金(188755)
- 家(164703)
- 国家(163346)
- 科学基金(140663)
- 社会(119640)
- 社会科(113391)
- 社会科学(113362)
- 省(103602)
- 基金项目(100305)
- 自然(92039)
- 自然科(89871)
- 自然科学(89851)
- 教育(88457)
- 自然科学基金(88160)
- 划(87259)
- 编号(78410)
- 资助(77928)
- 成果(62188)
- 重点(59161)
- 发(59149)
- 部(57187)
- 课题(54376)
- 创(54318)
- 创新(50680)
- 科研(50149)
- 教育部(48799)
- 国家社会(48775)
- 期刊
- 济(161482)
- 经济(161482)
- 研究(107973)
- 中国(72204)
- 学报(58602)
- 科学(54813)
- 管理(54568)
- 农(54564)
- 财(48503)
- 大学(44745)
- 教育(44043)
- 学学(41929)
- 农业(38543)
- 技术(36641)
- 融(30986)
- 金融(30986)
- 业经(28208)
- 经济研究(25558)
- 财经(24616)
- 经(21025)
- 问题(20774)
- 图书(20453)
- 业(19776)
- 技术经济(18619)
- 科技(18526)
- 资源(18337)
- 理论(17489)
- 商业(17265)
- 统计(17118)
- 版(16977)
共检索到546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苑清敏 宁宁宁 史浩
在区域物流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基于现金增加值法(CVA)从物流供需角度构建区域物流供需系统均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均衡发展模型,对2007-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八大区域的物流差异进行系统内和系统间的解析,并对供需系统的结构效度和规模效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八大区域的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梯度性,区域物流发展的均衡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均衡性主要受系统内和系统间要素的投入产出结构、发展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供需结构和供需规模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小宁 刘浩武 邹海双
财政扶贫与精准扶贫目标一致,即为改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扶持发展种养殖业和提高贫困农民自身素质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竭力开展扶贫工作,但受区域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扶贫效益究竟如何?经济是否得到均衡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结合实际,选择国家重点扶贫革命老区——庆阳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庆阳市不同投向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进而了解庆阳市财政扶贫和经济均衡发展状况,为再次攻坚扶贫提供有力的理论决策依据,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以财政融资为
关键词:
财政扶贫 DEA 均衡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小宁 刘浩武 邹海双
财政扶贫与精准扶贫目标一致,即为改善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扶持发展种养殖业和提高贫困农民自身素质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竭力开展扶贫工作,但受区域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扶贫效益究竟如何?经济是否得到均衡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结合实际,选择国家重点扶贫革命老区——庆阳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庆阳市不同投向的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进而了解庆阳市财政扶贫和经济均衡发展状况,为再次攻坚扶贫提供有力的理论决策依据,有效推进精准扶贫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以财政融资为发展动力的革命老区经济均衡发展。
关键词:
财政扶贫 DEA 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扶扬 陈斌开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2003年以来,中国城镇建设用地供应逐步向中西部省份倾斜,东部地区土地供应则逐步受到压缩。这一土地配置趋势明显地缩小了区域差距,但潜在地带来了资源错配,并抬高了东部地区的房价。本文基于量化空间模型,将地区数据匹配至一般均衡框架,较好地刻画了中国区域间房价分化的特征事实,并对中国土地的区域间配置进行量化评估。首先,本文考察了最优土地配置策略。最大化GDP的方式倾向于对东部发达省份配置更多的土地,这一策略可以同时抑制东部地区城市房价上涨,但不可避免地扩大了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最小化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的方式难以显著提高GDP。其次,本文发现,现实中的土地配置方式在"效率"和"公平"上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平衡点,既实现了GDP和总福利的显著提升,又明显缩小了区域间人均收入差距。最后,针对土地配置中存在的"效率"和"公平"两难问题,本文结合"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市场生产、分配、流通环节"的政策内涵展开了政策模拟,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优化方面提出了"土地配置与户籍制度改革相结合"的政策建议,在产品和服务的流通方面提出了"畅通国内贸易"的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华 曹志梅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图书馆长期的条块分割状态使图书馆行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消除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既符合全新的发展观和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也是图书馆众所期望的美好前景。缩小区域差异,提高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程度,是全社会尤其是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旨在探讨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内涵、意义及其采取的策略,以求为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抛砖引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慕晓飞 雷磊
基于GIS对1989年以来东北区域发展的均衡性进行了测度分析。引入区域重心模型,对东北地区经济(GDP)重心相对于几何重心的时空偏离进行了可视化测算。结合相关统计指标,并引入相对发展率(Nich),对东北区域经济均衡性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东北经济重心存在显著地空间偏离;经济重心呈西南,折回东北,复向西南的移动趋势;区域发展两极分化严重。
关键词:
经济重心 均衡性 东北地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建红 周朝鸿 海柯·艾伯斯
本文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发展阶段模型对区域贸易与区域均衡发展的互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该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点是:区域内部贸易与区域内部贫富差距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而且这一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受贸易国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影响。为了验证这一论点,本文选择三个贸易区为代表,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论点。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果讨论了其政策含意。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具有理论方面的贡献,而且对于目前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家林
文章以我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为评价对象,构建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提取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核心产业因子、产业投入资源因子及产业发展环境因子。通过模型分析得到结论:各地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不均衡,东、中、西部呈现出显著差异,支撑各地区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主要因子有较大区别,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投入资源得分偏低。最后提出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完善区域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规划,健全相关区域、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各地区根据各自的优势产业推进专利、商标及版权等密集型产业分类培育,在知识产权优势区域优先构建知识产权服务链,辐射全国,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
关键词:
知识密集 区域发展 知识产权 创新管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各地在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域的实践中进展迅速更是有力推动了这一战略的实现。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本质是一种强调县域内教育资源基本配置的均衡,随着优质均衡理念的提升,这种均衡面临着从强调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教育均衡转向强调不同群体学生之间的均衡,优质均衡尤其强调要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资源倾斜和帮扶。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学生类别,使对其帮扶更有针对性;要建立对弱势群体学生系统的教育资源倾斜和帮扶体系;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风雨
选取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数据,创新性地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实证探讨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空间非均衡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科技创新发展差距主要产生于地区间差距,东部、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地区间差距最大,而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内部差距最大;产出发展差异是我国高校总体科技创新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性来源,不同维度差异的贡献存在地区异质性特征。厘清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时空分异现状与特征,助推高校科技创新均衡发展,是全面提升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区域科技 科技创新 高效发展 治理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风雨
选取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数据,创新性地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实证探讨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空间非均衡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科技创新发展差距主要产生于地区间差距,东部、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地区间差距最大,而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内部差距最大;产出发展差异是我国高校总体科技创新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性来源,不同维度差异的贡献存在地区异质性特征。厘清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时空分异现状与特征,助推高校科技创新均衡发展,是全面提升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区域科技 科技创新 高效发展 治理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松
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衡依赖性,或者说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在产业关联紧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达到市场机会公平的过程。非均衡发展一般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三种力量的影响。无论非均衡发展效应的好坏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还是哪一方面的作用,任何忽视区域协调内涵问题,而直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措施,最终可能导致更坏的结果出现。
关键词: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区域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杨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对我国关于国土空间开发管理的重大创新举措,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选择方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文章以湖北省为例,运用博弈论具体分析其博弈过程和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 博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林
文章根据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构建两业联动发展供需耦合系统模型,选取制造业物流需求、物流业服务供给及两业联动外部环境作为研究变量。结合与研究变量高度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产业供需的角度对我国各省级区域的两业联动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两业联动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对全国区域两业联动水平进行分类,得出我国区域两业联动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步转弱的趋势,两业联动发展环境的优劣对其联动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按照各地区的两业联动发展特点,针对性地提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