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7)
- 2023(14456)
- 2022(12723)
- 2021(12028)
- 2020(10077)
- 2019(23463)
- 2018(23274)
- 2017(45471)
- 2016(24456)
- 2015(27670)
- 2014(27358)
- 2013(26681)
- 2012(24041)
- 2011(21418)
- 2010(21210)
- 2009(19149)
- 2008(18341)
- 2007(15813)
- 2006(13502)
- 2005(11095)
- 学科
- 济(96993)
- 经济(96798)
- 管理(70697)
- 业(67745)
- 企(57264)
- 企业(57264)
- 方法(50733)
- 数学(43898)
- 数学方法(43150)
- 农(26007)
- 中国(23885)
- 财(23627)
- 业经(22226)
- 学(20260)
- 理论(18593)
- 地方(18160)
- 农业(17255)
- 和(16523)
- 贸(15859)
- 贸易(15851)
- 技术(15682)
- 务(15496)
- 财务(15411)
- 易(15394)
- 财务管理(15379)
- 制(15030)
- 环境(14660)
- 企业财务(14545)
- 划(13537)
- 教育(12118)
- 机构
- 学院(338672)
- 大学(338422)
- 管理(139725)
- 济(131801)
- 经济(129031)
- 理学(123117)
- 理学院(121824)
- 管理学(119257)
- 管理学院(118657)
- 研究(105578)
- 中国(76166)
- 京(70476)
- 科学(67000)
- 财(57954)
- 农(52560)
- 业大(51959)
- 所(51075)
- 中心(48752)
- 财经(47964)
- 研究所(47058)
- 江(46820)
- 范(44249)
- 师范(43839)
- 经(43798)
- 北京(43619)
- 农业(41149)
- 经济学(39365)
- 院(38683)
- 州(38163)
- 经济管理(36244)
- 基金
- 项目(243457)
- 科学(192593)
- 基金(177636)
- 研究(177078)
- 家(154447)
- 国家(153169)
- 科学基金(133307)
- 社会(111932)
- 社会科(105487)
- 社会科学(105454)
- 省(95442)
- 基金项目(94390)
- 自然(88354)
- 自然科(86385)
- 自然科学(86367)
- 自然科学基金(84782)
- 教育(83061)
- 划(80103)
- 资助(73715)
- 编号(72801)
- 成果(56916)
- 重点(53977)
- 部(53618)
- 创(51006)
- 发(50781)
- 课题(49095)
- 创新(47430)
- 科研(46831)
- 教育部(46431)
- 大学(45907)
- 期刊
- 济(134242)
- 经济(134242)
- 研究(92789)
- 中国(58230)
- 学报(52868)
- 管理(50125)
- 科学(49148)
- 农(47068)
- 财(43631)
- 大学(40980)
- 教育(39271)
- 学学(38632)
- 农业(33269)
- 技术(32395)
- 业经(23010)
- 财经(22500)
- 融(22079)
- 金融(22079)
- 经济研究(21767)
- 经(19192)
- 图书(17343)
- 问题(17294)
- 业(17088)
- 技术经济(16929)
- 科技(16661)
- 统计(16269)
- 版(15891)
- 理论(15736)
- 资源(14837)
- 策(14759)
共检索到465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师伟 蒲勇健
笔者将Charness等人刻画的社会偏好模型的简化形式应用于团队生产研究中,进而分析在不同的社会偏好条件下团队生产的效率问题,并重新审视Holmstrom提出的"团队生产中预算平衡与帕累托效率二者不可兼得"的定理。
关键词:
社会性偏好 团队生产 互惠 实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晓兰 汪贤裕
基本公平偏好模型虽然能较好地解释现实中存在的"投桃报李"等互惠互利现象,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基础问题:这种"公平"比较的基点本身是否满足"公平性"。文章通过对基本公平偏好模型的修正,构建了双因子收入公平偏好模型,从而弥补和修正了原有模型中存在的基础假设缺失的难题。由双因子模型可得结论:双因子呈反向变化关系;双因子放大了净收入变化所带来的效用改变程度。其研究的意义在于:双因子模型能够解释基本公平偏好所不能解释的一些激励问题;定量说明了交易中委托方应当如何根据代理方双因子的特征(而非仅依据公平偏好单因子),提供合理收益分配方案,以促进合作成功。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委托代理 FS模型 双因子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海洪 胡小建 张艳丽 丁海宁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针对消费者策略行为在两个制造商生产两种低碳水平不同且可替代产品的情况下,应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两个制造商的定价模型。假设消费者对产品的估价是异质的,且服从均匀分布,通过消费者剩余效用构建消费者剩余函数,得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及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还分析了消费者低碳消费偏好对产品定价的影响。最后通过构造政府盈余函数,给出在满足政府效用最大化时的产品低碳水平。
关键词:
产品定价 消费者偏好 绿色产品 政府盈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波 李湛 顾孟迪
提出了基于代表性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资产定价模型并基于模型实现了公司特质风险的分离,运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实证检验所得结论如下(:1)从研究样本区间来看,总的公司特质风险序列、市场风险序列和市场收益序列均为平稳序列,且表现为下降趋势(。2)公司特质风险对截面收益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说明公司特质风险因子在资产定价中不能被忽略。(3)只有市场风险而非总的公司特质风险表现出对市场收益的预测能力,这与对美国股市研究的结论相反,与我国股市总的公司特质风险表现日趋减弱的结论相吻合,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质量有待提高,上市公司没有实现真正的“优胜劣汰”。
关键词:
风险偏好资产定价模型 特质风险 中国股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晓兰 汪贤裕
基本公平偏好模型虽然能较好地解释现实中存在的"投桃报李"等互惠互利现象,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基础问题:这种"公平"比较的基点本身是否满足"公平性"。文章通过对基本公平偏好模型的修正,构建了双因子收入公平偏好模型,从而弥补和修正了原有模型中存在的基础假设缺失的难题。由双因子模型可得结论:双因子呈反向变化关系;双因子放大了净收入变化所带来的效用改变程度。其研究的意义在于:双因子模型能够解释基本公平偏好所不能解释的一些激励问题;定量说明了交易中委托方应当如何根据代理方双因子的特征(而非仅依据公平偏好单因子),提供
关键词:
公平偏好 委托代理 FS模型 双因子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学民 葛姣菊 靳国钱
消费者购买前的主观意向与实际决策行为经常矛盾,即存在陈述性偏好(SP)和显示性偏好(RP)差异性问题。目前关于SP和RP的研究多集中于两者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对其差异性研究较少,且忽视了消费者偏好不确定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不确定性遗憾偏好模型,通过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后的满意或后悔程度来衡量SP和RP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品牌认知、设计认知、性能认知及参照群体等不确定性因素,性别、教育和收入等消费者特征因素,价格、产品集、更换时间等产品属性因素均对消费者偏好差异性有显著影响。此外,男、女样本在SP和RP差异性上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差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振坡 游斌 王丽艳
选取天津市中心城区二手商品住房市场截面数据,基于Hedonic价格模型,对城市居民住房市场需求偏好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便捷公共交通、医疗服务设施、居住环境、住房规划设计等住房品质要素有较高偏好。在我国住房市场由数量供需平衡向品质供需结构匹配的转型期,相关各方应从不同层面积极应对这种变化,共同促进住房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新民 刘晨曦 纪大琳
为解决多代理人激励及委托人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基于公平偏好理论,构建了三阶段锦标激励模型,通过数理推导研究委托人最大化目标下公平偏好与工资差距对代理人努力水平和拆台行为的影响,并对不同晋升过程下代理人各阶段的努力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代理人的努力水平与拆台行为同升同降,公平偏好降低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和拆台行为,而工资差距提高代理人的努力水平和拆台行为,且无论晋升过程如何,代理人在第一阶段的努力水平均大于其第三阶段的努力水平。本文拓展了行为经济学视角下基于委托代理框架的锦标赛激励研究。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袁心茹 金镇 钟倩茹 赵一飞 何旭凤 李丹娜
互联网技术的提高与范围的扩大,使得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快速与便捷。在信息双向传播过程中,客户经过偏好形成机制,受环境信息影响,形成个人需求及行为偏好,在收集企业产品与服务等信息后,通过购买行为将部分偏好信息传给企业;企业依托CRM、ERP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了解客户偏好,以产品、服务为主要的信息载体,结合多种信息传播渠道,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价值体验。在此过程中企业与客户通过直接与间接的信息交流相互影响,努力排除噪音的干扰,实现客户价值的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蒲勇健 刘敬伟 张同健
通过对互惠性偏好在企业运营中传导机制的经验性检验,揭示了互惠性效应的微观运作机理,从而为我国企业充分发挥互惠性偏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功能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坚 陈春芳 温磊
在群决策问题中,由于决策者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及环境的不确定性,决策者对方案往往只能给出序区间或三参数区间数型偏好信息。对于具有三参数区间数型偏好信息的问题,文章在引入负理想方案的基础上,利用等级偏好占优关联系数计算各方案的综合占优指数,建立了基于等级偏好占优关联系数的群决策模型。最后用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便捷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红红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需求变幻莫测的市场中,一系列以情感为核心的品牌营销竞争策略优势突显。消费者需求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消费动机直接受情感因素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基于情感偏好的消费选择模型来研究情感对消费行为的作用机理问题。研究发现:满足消费者物质利益需求的物质品牌无法延伸,而情感品牌能够延伸;在物质利益相同条件下,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来源于情感系数的大小。
关键词:
情感利益 物质利益 偏好 消费选择模型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孙燕红 凃燚鑑 徐晓燕
由传统零售渠道和在线直销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中,两种渠道带给顾客不同的购物服务体验,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渠道偏好的顾客需要,但两种渠道之间又存在竞争关系。针对两种渠道带给顾客的服务体验的差异性,构建考虑顾客渠道偏好的双渠道供应链服务竞争模型,研究制造商的最优渠道选择策略以及在线渠道的增加给传统单渠道供应链和顾客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否扩大市场需求是判断制造商是否选择双渠道策略的充分条件,但是增加在线渠道之后,供应链存在服务歧视现象,可能造成市场需求减少;在线渠道的增加始终损害零售商的利益,并且可能导致供应链整体收益减少和顾客整体效用水平下降,最终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借助数值分析发现,如果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捷 李永壮
准确把掌握细分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偏好是企业获取较好市场回报的关键。本文以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数据信息为基础,针对消费者个体特征方面的多个因素变量,运用离散选择模型,研究对液态奶制品的某个特征因素作为首选因素的影响分析。同时,针对消费者某一特征因素对液态奶的多个特征因素的选择偏好的影响,给出了基于Logit模型和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和合理解释。通过对液体奶制品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和选择液态奶的某一特定因素为首选因素的关系分析,以及顾客选择偏好方面的探讨,为我国液态奶制品供应链在目标市场的选择方面提供了一些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科燕 肖冬荣 张雅
本文采用将特定决策者的无差异曲线与有效边界曲线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最优投资方案。为此首先提出了适合本文问题的二次规划模型,并求得不同风险厌恶系数下的有效解集,根据有效解集拟合得到有效边界曲线;同时确定出特定决策者的无差异曲线。有效边界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便是本文的最优决策点。
关键词:
有效解集 无差异曲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