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8)
2023(10397)
2022(8937)
2021(8361)
2020(7505)
2019(17409)
2018(17333)
2017(34307)
2016(18476)
2015(21294)
2014(21324)
2013(21197)
2012(19563)
2011(17532)
2010(17172)
2009(16068)
2008(15781)
2007(13809)
2006(11434)
2005(9957)
作者
(51782)
(43430)
(43369)
(41393)
(27673)
(20980)
(20136)
(17072)
(16476)
(15287)
(14802)
(14482)
(13725)
(13570)
(13517)
(13471)
(13262)
(12895)
(12407)
(12398)
(10626)
(10552)
(10496)
(9875)
(9788)
(9782)
(9530)
(9523)
(8772)
(8577)
学科
(80645)
经济(80542)
管理(54066)
(51829)
方法(45370)
(42566)
企业(42566)
数学(41457)
数学方法(41009)
(22697)
(20230)
中国(17887)
业经(14759)
(14730)
贸易(14729)
(14523)
财务(14482)
财务管理(14442)
(14311)
(13959)
地方(13770)
企业财务(13760)
(13422)
农业(12815)
(11146)
技术(10986)
(10975)
金融(10972)
理论(10959)
(10653)
机构
大学(267835)
学院(264771)
(112216)
经济(110118)
管理(108679)
理学(95103)
理学院(94180)
管理学(92660)
管理学院(92150)
研究(81750)
中国(61099)
(54164)
(51891)
科学(48258)
财经(42353)
(40928)
中心(39783)
(39662)
业大(38700)
(38626)
(37670)
研究所(36077)
经济学(35516)
北京(33402)
(33082)
师范(32755)
经济学院(32529)
农业(32469)
财经大学(31809)
(29893)
基金
项目(182431)
科学(144829)
基金(135233)
研究(132148)
(116514)
国家(115586)
科学基金(100716)
社会(85596)
社会科(81274)
社会科学(81252)
基金项目(71688)
(70278)
自然(65501)
自然科(64039)
自然科学(64021)
自然科学基金(62899)
教育(62341)
(59508)
资助(56476)
编号(53398)
成果(42819)
(42026)
重点(40661)
(37941)
(37842)
教育部(36759)
科研(35921)
国家社会(35855)
课题(35527)
人文(35517)
期刊
(110617)
经济(110617)
研究(71982)
中国(41994)
(41515)
学报(38666)
管理(36285)
科学(35548)
(35291)
大学(30010)
学学(28271)
农业(23865)
技术(23678)
教育(23532)
(22314)
金融(22314)
财经(20994)
经济研究(18451)
(17864)
业经(17668)
问题(15512)
统计(15322)
图书(13632)
(13607)
技术经济(13554)
理论(13334)
(13042)
(12735)
决策(12582)
商业(12316)
共检索到368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穆怀中  柳清瑞  
所谓公共养老金的指数化调整即对现收现付的养老金采用规范的调整指数,在初始养老金给付水平基础上进行,让已退休者的养老金随物价的波动、经济的增长自动发生调整。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普遍建立起公共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穆怀中  
根据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特点及美国选用CPI作为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背景,本文分析了用CPI作为美国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存在的几种偏差,及偏差对美国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产生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穆怀中  
公共养老金指数化调整已经成为各国公共养老金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各省市根据国务院精神也陆续建立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多数省市设计的调整指数与工资指数相似。文章通过数理分析,找到基于工资指数的公共养老金调整指数的特点,并运用德国历史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为中国养老金调整指数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伟  
美国公共养老金计划在1951-1983年间成功完成了不同纳税主体税率由不同到统一的过程。而中国统筹养老金税费承担主体的费率目前仍处于不同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导致负面效应的产生。文章通过分析美国公共养老金计划企业职工与个体户税率设计特点,剖析其对中国统筹养老金税费承担主体费率规划的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忠民  
本文对美国公共养老金机构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做法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就有关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几点启示和借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雯  李珍  
英国的公共养老金制度结构非常复杂,保障水平不足且公平性欠佳,私有化改革后的私人养老保险又覆盖不足,因而英国目前进行了养老金制度的顶层设计和改革。2012年开始了强化第二支柱的改革,2017年将进行简化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简化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即是合并此前的各种相关制度,对符合条件退休者发放统一水平的公共养老金;降低用于养老金的公共开支,拉平公共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以增进公平性;取消收入关联养老金,取消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的替代通道,重新确立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万丁  
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的构建应该以技术性的统计口径和理念性的制度模式为基础,文章基于静态TRR概念构建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精算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缴费基数和年限、投资收益率是影响TRR的关键变量,如果针对这些变量的工作得不到完善,制度的未来给付将遭遇挑战。同时为正确评估制度现有的保障水平,文章认为不应迷信于政策和国外的"应然",应认真对待的是国内权利义务不对等而导致财务难以持续的"实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鑫  孙立娟  
日本自1954年实施《厚生养老金保险法》以来,随着经济形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公共养老金待遇水平以养老金财政精算结果为依据不断地进行调整。20世纪70年代,为了抵御通货膨胀,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引入了随工资和物价浮动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进入21世纪,为了应对少子老龄化给日本公共养老金财政可持续带来的挑战,在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上引入宏观经济浮动指数,即养老金待遇的调整要考虑参保人数的减少和平均寿命的延长。面对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我国应借鉴日本经验,充分考虑工资、物价浮动以及人口结构变动对养老金财政的影响,建立适合我国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蒙蒙  张伊丽  
本文主要结合日本2009年养老金"财政检证"的各项重要指标,探析日本公共养老金保险费(率)和养老金支付标准的变化情况以及日本公共养老金财政受到的多方面影响,进而对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指出日本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应根据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的比例情况确定养老保险费(率),确保在职人员的可支配收入与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受益水平相对平衡,从而维持日本公共养老金财政的收支平衡,保障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青  李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春玲  
整合企业年金计划是美国企业年金计划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美国公共养老金制度和企业年金计划之间最直接的联结,以及公共养老金制度对企业年金计划的直接影响。美国公共养老金制度与企业年金计划的联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合企业年金计划的构成;二是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伟  
在养老保险经济学的教科书中,由于短视要求政府介入社会保险的解释多数与语言描述进行阐述,这种推理方式很不严谨。本文介绍一个简单的小模型,可以用于养老保险经济学的教学中。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伟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探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其中核心部分: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替代率目标定位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秀云  朱浩  
公共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对保障退休者基本生活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具有积极作用。在少子化老龄化背景下,德国和日本分别以“工资增长率”和“物价指数”为依据,纳入反映人口结构变化的修正因子,以内化制度赡养结构老化的风险。代际分担机制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在职者在化解养老金缺口方面承担更多责任,但在职者承担比例下降、退休者承担比例提高;通过准DB型养老金待遇调整模式实现代际利益均衡。借鉴德国和日本经验,我国应尽快建立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以准DB型模式平衡代际利益。同时,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适当下调公共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并兼顾政府财政承受能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再贵  
本文考虑不定寿命、用OLG模型在一般均衡框架内分析中国城镇公共养老金。通过市场经济的稳定状态满足社会福利最大的条件,求解最优的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该最优替代率取决于人口增长率、退休期生存概率、资本的收入份额、个人折现率和社会折现率。模拟显示,最优的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随平均寿命延长而升高,随人口增长率下降而降低。在平均寿命延长且人口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最优的社会统筹养老金替代率应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