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81)
2023(22263)
2022(18666)
2021(17432)
2020(14856)
2019(34006)
2018(33772)
2017(64726)
2016(35333)
2015(40105)
2014(40194)
2013(39919)
2012(36424)
2011(32606)
2010(32921)
2009(30817)
2008(30894)
2007(27886)
2006(24701)
2005(22186)
作者
(102954)
(86149)
(85570)
(81839)
(54764)
(41241)
(38950)
(33600)
(32508)
(30946)
(29080)
(29057)
(27337)
(27331)
(26835)
(26496)
(25938)
(25573)
(24844)
(24778)
(21305)
(21273)
(20967)
(19762)
(19352)
(19348)
(19194)
(19178)
(17481)
(17223)
学科
(144233)
经济(144035)
(118948)
管理(112748)
(99256)
企业(99256)
方法(64546)
数学(53624)
数学方法(52931)
(51719)
(49275)
中国(39736)
业经(39483)
农业(34120)
(33644)
(29944)
财务(29850)
财务管理(29775)
(28801)
地方(28624)
企业财务(28238)
(25972)
贸易(25960)
理论(25340)
(25192)
技术(23921)
(23775)
(23743)
银行(23676)
(23463)
机构
学院(508369)
大学(507161)
(204323)
经济(199862)
管理(199578)
理学(171324)
理学院(169485)
研究(167603)
管理学(166458)
管理学院(165537)
中国(130237)
(108033)
科学(103419)
(102465)
(92455)
(85469)
(78296)
财经(78222)
中心(78137)
业大(77404)
研究所(76837)
农业(71527)
(70920)
北京(67999)
(64481)
师范(63858)
(62203)
经济学(61217)
(59977)
财经大学(57541)
基金
项目(336135)
科学(263905)
研究(245913)
基金(243351)
(211407)
国家(209559)
科学基金(180398)
社会(154744)
社会科(146440)
社会科学(146398)
(132157)
基金项目(128623)
自然(117114)
自然科(114368)
自然科学(114338)
教育(112941)
自然科学基金(112271)
(109942)
编号(101430)
资助(100104)
成果(82699)
重点(74826)
(73961)
(71121)
(70188)
课题(69210)
创新(65287)
科研(64370)
国家社会(63521)
教育部(63301)
期刊
(232349)
经济(232349)
研究(150302)
中国(102233)
(87957)
(84753)
学报(80607)
管理(75261)
科学(73690)
大学(61813)
农业(59160)
学学(58363)
教育(52484)
(48526)
金融(48526)
技术(45523)
业经(41045)
财经(38886)
经济研究(35455)
(33263)
(31486)
问题(31028)
(25853)
技术经济(25690)
图书(24457)
理论(23862)
统计(23306)
现代(23210)
科技(23197)
财会(23184)
共检索到764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硕  
本文以CNKI平台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谭军良  
如何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本文认为唯有打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原居民与农业转移人口新居民的界限,按国际分税制标准实行常住人口"标准人"再分配的人均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形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卓有成效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鑫  罗杰思  刘春晖  
[目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不仅是地方政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保障,也是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市民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方法]以湖南省的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权重下的常住人口“标准人系数”,测算各城市的拟分配财力及其波动幅度。[结果]现有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是公共服务外溢而形成“发展的贫困”,另一方面是劳动财富外溢而形成“衰退的富裕”;“发展的贫困”门槛值为8%、“衰退的富裕”门槛值为-20%,长沙市是唯一的公共服务外溢地区,张家界市和湘西州则是劳动财富外溢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在现实中较为稳定,且具有可操作性,各城市的预分配财力和拟分配财力相差不到1%。[结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有利于推进市民化进程,公共服务外溢的城市应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财富外溢的城市可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户籍为本地的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返乡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对象的均等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黎家远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是公共财政制度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改革创新内容。四川省试点区(县)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这种探索总体仍较滞后,同时还暴露出一些新问题或倾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下一步四川省构建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民市民化挂钩机制应从资金来源、具体挂钩机制、激励机制、资金使用监督四个方面明确推进路径并完善相关政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辉   钟腾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农地私有化或同地同权仅对大城市近郊农民有利,无助于解决广大农村问题,资本下乡则未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反而出现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套利、挤占农民补贴、基层组织异化、农民失地的困境。基于此,可考虑以就业人口为主的兑地法破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境新思路:一个城市的发展如果能够吸纳较多的就业人口,那么该人口在农村相应的农地、宅基地等,即挂钩到就业城市指标中,就业城市以此指标按比例获得工商业、住宅等建设用地指标。由于就业城市能够获得较多的土地出让收入,从中抽取少许资金即可安置相应的就业人口,安置完成后,该就业人口对应的农村农地、宅基地等实物可在原户籍地流转给留在当地居住且有集体身份的专业农户,发展50亩以下的小型家庭农场。该方法可以优化劳动力和土地的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和增加消费,且在社会过渡上也会较为平稳,相比农地私有化或同地同权与资本下乡,更切合国家需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司翼  高飞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了需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二元体制障碍外,还需解决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成本和社会成本问题,需要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寇琳琳  
在我国,城镇化不仅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承载着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在我国2012年城镇人口达到7.1亿的情况下,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应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着力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用于解决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云新  吴智灵  
身份转换、权利均等、社会融入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三个维度。其中,社会融入程度深刻影响着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场域,城市社区通过资源支持、情感认同、社会资本重构和规范秩序供给,能够实现社区支持与社会融入的有效联结,支持农业转移人口由社区融入向城市融入的过渡。目前,农业转移人口在社区层面的融入状况并不乐观,必须进一步创造农业转移人口社区融入的有利条件,多方面构建社区支持机制。具体而言,要通过行政建构以强化政策实施能力与效力,借助社会建构吸纳社会资本以拓展路径,创新实施机制建构以破解社区互动难题,进而高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徐爱东  吴国锋  
借鉴成本收益理论,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和经济理性的微观视角,构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微观决策机制理论模型,并根据在重庆进行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创业收入及其社会网络、文化程度以及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村建房成本与转户迁移人数正相关,而城市劳动力素质、城市住房价格、城市日常生活开支与转户迁移人数负相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稳定就业后,根据转户迁移的收益与成本评估进行市民化决策,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进行转户迁移;否则会继续"流而不迁"或返回农村。因此,仅仅拆除城乡户籍制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剑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抓手。贵州省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城镇化率分别提高到50%、43%,每年要引导60万以上农村人口进城,2020年力争实现30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的目标,并要求研究制定建立"人地钱"三挂钩机制,进一步增加人口流入地财政转移支付,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贵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红  王新军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是我国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原则,能否充分调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关各方的积极参与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功推进的关键。以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机制理论为基础,从激励手段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强化制度、行为保持制度、行为归化制度五个角度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推进进行探讨,尝试构建有利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的激励机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求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来促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快速、有序推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北平  
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城市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较为突出。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市二元结构一元化,首先需要测算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明确政府、个人、企业各自承担的成本,建立合理的分担机制,促进政府对市政设施与社会服务的投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家凤  易发云  
取消农业税是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具体实践。它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央已用转移支付为取消农业税后陷入困境的县、乡财政埋了单,但县乡财政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县乡财政体制。当前县乡财政须审视转移支付政策,因时制宜,调整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助推取消农业税后的县乡财政加快脱离困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高少慧  
从宏观体制层面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从制度供求非均衡状态向制度供求均衡状态渐进式转变的动态过程,而户籍制度、农地产权和公共福利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供求转变的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微观契约模型发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际上是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和作为制度需求者的农业转移人口签订一份"入户城市"契约的交易费用最小化过程。随后的实证结果表明,农业转移人口的入户积分资格、农地流转情况、子女入学条件等均提高了其市民化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宾  夏艳霞  
以2006—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的2 356篇核心期刊文献为样本,采用共词分析法和可视化技术,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热点进行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挖掘出近年来市民化研究的六大热点主题:城镇化与市民化动力机制、市民化制度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市民化意愿与影响因素、城市融入、研究范式;在对高频关键词分年段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发现城镇化与市民化动力机制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主题,而其他主题则相对稳定。预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问题、农业转移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