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9)
2023(9855)
2022(8623)
2021(8226)
2020(7369)
2019(17154)
2018(17309)
2017(34211)
2016(18577)
2015(21252)
2014(21325)
2013(21239)
2012(19794)
2011(17811)
2010(17744)
2009(16659)
2008(16512)
2007(14767)
2006(12472)
2005(11068)
作者
(54517)
(45658)
(45573)
(43543)
(28726)
(22022)
(21040)
(18093)
(17171)
(16211)
(15319)
(15249)
(14380)
(14326)
(14274)
(14230)
(13968)
(13651)
(13088)
(13070)
(11394)
(11171)
(11165)
(10332)
(10266)
(10179)
(10172)
(10105)
(9297)
(9107)
学科
(75905)
经济(75826)
管理(51599)
(50405)
方法(40692)
(40179)
企业(40179)
数学(36991)
数学方法(36560)
(20807)
(20733)
中国(20278)
(16020)
(15640)
贸易(15635)
(15269)
业经(14540)
(14534)
农业(13255)
(13093)
财务(13050)
财务管理(13015)
地方(12582)
(12580)
银行(12528)
企业财务(12310)
(11878)
(11352)
(11278)
金融(11275)
机构
大学(272556)
学院(270292)
(111570)
经济(109168)
管理(105504)
理学(91329)
理学院(90384)
管理学(88760)
管理学院(88261)
研究(87161)
中国(65013)
(56793)
科学(53204)
(52120)
(46233)
(43604)
业大(42486)
财经(42188)
中心(40735)
研究所(39633)
(39508)
(38191)
农业(36763)
北京(35513)
经济学(34716)
(33499)
师范(33144)
经济学院(31685)
(31584)
(31492)
基金
项目(180376)
科学(140587)
基金(130535)
研究(129569)
(113956)
国家(113044)
科学基金(96357)
社会(80777)
社会科(76594)
社会科学(76571)
(71098)
基金项目(69465)
自然(63558)
自然科(62025)
自然科学(62002)
教育(61296)
自然科学基金(60879)
(59949)
资助(54516)
编号(53326)
成果(42573)
重点(40710)
(40670)
(38279)
(37424)
课题(36224)
科研(35595)
创新(35073)
教育部(34754)
大学(34119)
期刊
(116118)
经济(116118)
研究(76450)
中国(46059)
学报(43116)
(40570)
(40409)
科学(38702)
管理(36365)
大学(32611)
学学(30924)
农业(27250)
教育(26790)
技术(24220)
(23232)
金融(23232)
财经(20700)
业经(19499)
经济研究(18636)
(17688)
问题(16479)
(14342)
统计(14302)
理论(13927)
技术经济(13705)
(13570)
商业(13037)
(12815)
实践(12671)
(12671)
共检索到383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刚  倪文龙  张泽华  赵莉  李志红  
综合运用CLIMEX 3.0与ArcGIS 9.3对苜蓿叶象甲(Hypera postica Gyllenhal)在我国目前以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气候条件下,苜蓿叶象甲在我国的适生区主要分布新疆、甘肃、内蒙古、西藏东南部、四川和云南地区。基于中国未来气候的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适生范围向西部扩大到西藏中南部,高度适生范围南界向南移至33°N,其中高度适生区范围由29.38%增加至35.1%,增加了5.72%;非适生区有所减少,由35.49%降至30.47%,减少了5.02%。鉴于苜蓿叶象甲在我国的适生性研究结果,建议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采取相应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俊峰  万方浩  郭建英  
【目的】西花蓟马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在中国首次于2003年在北京发现,亟需对其适生区进行预测。【方法】将CLIMEX和GIS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利用GIS的插值功能,对用CLIMEX预测西花蓟马中国适生区所得的EI值进行插值替换,并利用GIS的叠加功能,初步分析了寄主和湖泊等因素对西花蓟马分布的影响,从而使CLIMEX的预测结果更加精细准确。【结果】预测结果表明西花蓟马能广泛分布于黄河、渭河以南,其中主要发生地分布在云贵高原,渭河流域,淮河流域及广东、广西、浙江等地。【结论】西花蓟马在中国的华中、华南以及西南的广大地区可周年发生,气候条件合适及具备越冬场所时在中国广大北方地区也可能严重发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斯垚   周维   叶生晶   李朝阳  
【目的】红树林是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珠海市是中国人工种植红树林面积最大的城市,其红树林资源作为亚热带南缘地区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探讨限制红树林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模拟分析红树林适宜生境,可为今后珠海市红树林保护和修复行动与规划的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MaxEnt模型,根据珠海市红树林分布数据和环境变量数据,预测珠海市红树林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分析影响红树林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结果】MaxEnt模型平均AUC值为0.825,能够较好地预测珠海市红树林适生区。结果分析得出珠海市红树林适生区面积为521.11 hm2,主要分布在鹤洲东侧、二井湾湿地公园、淇澳岛西侧、鸡啼门大桥南鸡啼门水道西侧、淇澳岛北部等地。分析得出了各环境变量对模型的贡献度和重要性,结果表明在气象、植被、土地、地形、生境5组变量中,影响珠海市红树林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为水体盐度、土地利用类型、底质类型、水源地距离和高程。【结论】珠海市红树林适生区分布在斗门区、金湾区、香洲区。适宜生境的限制因子为水体盐度、土地利用类型、底质类型、水源地距离和高程。适宜生境关键环境变量的最佳适生区间为:水体盐度适宜值为25%~28%,水源地距离100 m以内为宜,高程适宜值为-10~50 m,最适值为0 m,最低温度高于20℃为宜,最高温度低于25.5℃为宜,平均温度适宜值为22.5~23.5℃,降水量适宜值为1 750~1 910 mm。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文峰  叶兴状  文国卫  施晨阳  张伟皓  叶利奇  张国防  
利用MaxEnt模型(基于R平台ENMeval语言包优化)推测远古时期(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全新世中期)、当代(1960—1990年)、2050年与2070年(RCP2.6、RCP8.5)气候情景下桃儿七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当代气候背景下AUC〉0.9,模拟精度高,海拔、年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气温是制约当代桃儿七分布的主要因子,桃儿七中、高适生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7.04%,主要集中在陕西南部、宁夏南部、甘肃南部、青海东部、西藏东部、四川中西部、云南北部;末次盛冰期时,桃儿七迁移至东喜马拉雅和横断山脉地区进行避难;全新世中期分布范围和当代近似;未来桃儿七中、高适生范围将向高海拔地区延伸.本世纪末,随着气候逐渐变暖,桃儿七适生度较高的地域面积相比于当代有所下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益明  刘洪霞  
选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综合分析影响锈色棕榈象Rhychophorus ferrugineus(Olvier)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结合寄主分布特征,直观定量地获得了锈色棕榈象在我国的潜在发生区,计算结果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生态位模型的AUC值为0.958(非常接近1),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艺帅   杨学宇   王玉生   胡秋龙   史子涵   吉进军   廖尹俊   谭琳  
基于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èvre)截至2020年底的63个有效分布点和22个环境变量,分析筛选出影响茶角胸叶甲分布的8个重要环境变量,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对茶角胸叶甲2021—2100年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面积(AUC)达0.992;在目前气候条件下,茶角胸叶甲潜在的适生区总面积为6.69×10~5 km~2,主要位于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除已报道发生过的地区外,还包括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和台湾;影响茶角胸叶甲潜在适生区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最冷季降水量、坡向和平均气温年较差,其中最冷季降水量是影响茶角胸叶甲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的最关键环境变量;在SSP126和SSP245情景下,茶角胸叶甲的总适生区面积在2061—2080年间达到峰值后下降;在SSP370情景下,茶角胸叶甲的总适生区面积在2041—2060年间达到峰值后下降;在SSP585情景下,茶角胸叶甲总适生区面积持续上升。总体来看,茶角胸叶甲的适生区中心主要向西、向北和高纬度等内陆地区转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艺帅   杨学宇   王玉生   胡秋龙   史子涵   吉进军   廖尹俊   谭琳  
基于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èvre)截至2020年底的63个有效分布点和22个环境变量,分析筛选出影响茶角胸叶甲分布的8个重要环境变量,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对茶角胸叶甲2021—2100年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面积(AUC)达0.992;在目前气候条件下,茶角胸叶甲潜在的适生区总面积为6.69×10~5 km~2,主要位于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除已报道发生过的地区外,还包括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和台湾;影响茶角胸叶甲潜在适生区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最冷季降水量、坡向和平均气温年较差,其中最冷季降水量是影响茶角胸叶甲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的最关键环境变量;在SSP126和SSP245情景下,茶角胸叶甲的总适生区面积在2061—2080年间达到峰值后下降;在SSP370情景下,茶角胸叶甲的总适生区面积在2041—2060年间达到峰值后下降;在SSP585情景下,茶角胸叶甲总适生区面积持续上升。总体来看,茶角胸叶甲的适生区中心主要向西、向北和高纬度等内陆地区转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鞠瑞亭  李跃忠  王凤  杜予州  张德顺  
【目的】对中国重要的外来入侵和检疫性害虫锈色棕榈象在中国的可能适生区进行分析和预测。【方法】利用CLIMEX模型气候相似分析方法得出决定锈色棕榈象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及其相似性要求,结合GIS插值运算和叠加功能,将气候适生区和寄主分布区进行插值和栅格运算,得出锈色棕榈象在中国的可能适生区。【结果】锈色棕榈象在中国能广泛分布于秦岭以南地区,其中高风险适生区分布在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海南、台湾、香港等地。【结论】利用气候相似性分析方法可以预测出锈色棕榈象在中国适生范围,同实际已定居范围具有较好的吻合性。中国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尤其要加强锈色棕榈象的检疫和控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都  阮颖  马平  杜宇  
在全球气候数据和已知的宽叶酢浆草发生地条件下,利用CLIMEX,BIOCLIM,DOMAIN等3种生态位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宽叶酢浆草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并利用ROC曲线检验了3种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其AUC值都大于0.9,表明预测结果能够正确的反映宽叶酢浆草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通过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最终得到宽叶酢浆草在我国的适生范围,结果表明宽叶酢浆草能广泛分布在华中、华南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峗薇  杨茂发  杨大星  周冲  陈文龙  杨洪  廖启荣  
为了摸清稻水象甲在贵州高原山地环境下的种群动态,并对有效控制稻水象甲的发生及扩散提供参考,于2011年和2012年在贵州省平坝、息烽和花溪进行了稻水象甲成虫的灯诱试验。结果表明:贵州稻水象甲成虫灯下始见日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终见日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始见日至高峰日间隔在9~37 d,平均24 d。灯下虫峰数量2~3个,主峰期较明显,多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全年灯下有虫日数在20~51 d。越冬代成虫上灯数量远高于新一代成虫。贵州稻水象甲成虫总体为灯下种群数量较少,上灯日数不多,始见日、高峰日、终见日在各地间以及年份间有较大的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天华  钱增强  王勇  
【目的】研究山白树在不同时代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分布区范围和变化规律,推测其过去和未来的适生区分布。【方法】利用山白树在中国的分布点数据和气候因子数据,基于最大熵值模型预测山白树在当代、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21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适生区分布范围和面积。【结果】最大熵值模型对山白树地理分布的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最干季度平均温度、最暖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干月份降水量、最湿季度平均温度、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和最冷季降水量等7个生物气候变量对山白树适生区分布有较大影响。山白树在末次间冰期的适生区总面积为当代的1.65倍,分布范围更靠南方;在末次盛冰期其适生区明显缩小,为当代适生区面积的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红星  王劲风  龚榜初  陈阳  史红正  张其龙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and other 10 climatic factors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factors for comparison by using the method of Euclidean fuzzy distance similitude priority ratio. The sequence of similarity degree of climatic a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126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雷宏  杨俊仙  徐小牛  
【目的】利用Max Ent模型分析金钱松适生的生物气候特征,为金钱松林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我国4个标本馆获取金钱松43个标本记录数据,并从World Clim网站下载1950—2000年生物气候数据,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模拟金钱松的地理分布,检测其生物气候主导因子及其适宜值。【结果】金钱松最适宜(分布值为0.73~1.0)分布的地区是湖南东部、湖北东南部、江西的东北部、安徽的南部、浙江西北部和其东部沿海地区,其余具分布值0.37~0.73的区域是以上这些高分布值区域的向外连续延伸。刀切法检测表明:冷季均温、干季均温、暖季降雨量对金钱松的分布影响较大,其中冷季均温适宜值为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君  高泰  石娟  
【目的】舞毒蛾是一种食叶性的国际性检疫害虫,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研究筛选出限制舞毒蛾分布的环境变量,利用MaxEnt软件预测舞毒蛾当前及未来气候条件下的全球适生区范围,明确舞毒蛾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生区变化。【方法】利用ArcGIS软件设置缓冲区筛选舞毒蛾在全球的分布点数据;利用MaxEnt、SPSS和ArcGIS软件根据环境变量贡献率、刀切法和变量相关性分析对生物气候变量、月总降水量、月平均最高温度和月平均最低温度4种环境变量进行筛选;利用R软件计算调控倍频和特征组合等因子调整MaxEnt模型参数;利用MaxEnt模型预测当前和未来不同情境条件下舞毒蛾全球适生区的分布范围。【结果】经过缓冲区筛选得到734个舞毒蛾的分布点数据;MaxEnt模型结果中,测试遗漏率与理论遗漏率吻合度高,而且模型AUC值为0.940;MaxEnt模型预测当前条件下舞毒蛾在全球的高、中度适生区主要集中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北美洲中东部,亚洲的东西部,而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分布较少。此外,舞毒蛾在未来气候条件下北半球适生区的边界向北偏移,北美洲以及欧亚大陆的高、中度适生区的面积扩增明显。【结论】舞毒蛾的分布受多种环境变量影响,并且温度和降水与舞毒蛾的特定发育阶段相吻合。MaxEnt模型的预测结果能够反映舞毒蛾在全球的分布特征。该研究可为防治舞毒蛾和制定相关检疫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文帆  迟德富  梁素钰  李琳  田松岩  刘延坤  
抽样调查黑龙江省伊春地区上甘岭林业局2013年度阔叶红松混交林遭受松梢象甲危害的24个林班、59个小班内177块样地的立地和林分因子、受灾情况等,计算有虫株率、虫口密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阔叶红松混交林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松梢象甲发生及危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甘岭林业局阔叶红松混交林中,南坡受松梢象甲的危害较北坡严重,南坡虫害发生数是北坡的189.80%,占总有虫样方的52.54%,为主要受灾区域;将受灾样地的有虫株率与郁闭度值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拟合,y=–12.689x~2–11.713x+27.843,R~2=0.666 4;将受灾样地的有虫株率与SimpSon指数进行一元二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