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4)
2023(12135)
2022(10262)
2021(9917)
2020(8048)
2019(18721)
2018(18548)
2017(33739)
2016(18957)
2015(21457)
2014(21568)
2013(19838)
2012(18203)
2011(16291)
2010(16249)
2009(14235)
2008(13604)
2007(11948)
2006(10101)
2005(8750)
作者
(50218)
(42089)
(41886)
(39801)
(26743)
(20191)
(19058)
(16493)
(16323)
(14878)
(14483)
(14073)
(13311)
(13072)
(13048)
(13011)
(12608)
(12501)
(12099)
(11977)
(10527)
(10340)
(10206)
(9819)
(9385)
(9302)
(9294)
(9250)
(8465)
(8464)
学科
(67106)
经济(67015)
管理(46839)
(43454)
(35897)
企业(35897)
方法(31821)
数学(27610)
数学方法(27152)
中国(23095)
教育(21408)
(18593)
(17470)
(17287)
理论(16394)
业经(14034)
地方(13804)
(12380)
农业(12177)
技术(11203)
(10560)
(10505)
贸易(10502)
(10233)
金融(10224)
(10168)
(10140)
教学(10140)
财务(10088)
财务管理(10063)
机构
大学(254533)
学院(249597)
(93650)
管理(91774)
经济(91594)
研究(86086)
理学(79858)
理学院(78853)
管理学(77198)
管理学院(76699)
中国(57394)
(54340)
科学(52381)
(43500)
(42485)
师范(42066)
(41615)
中心(39282)
(39238)
研究所(38378)
(37292)
业大(36574)
教育(35978)
财经(35199)
师范大学(34420)
北京(33878)
(32192)
(31890)
技术(30966)
农业(30716)
基金
项目(176074)
科学(140066)
研究(134089)
基金(125399)
(110307)
国家(108967)
科学基金(92793)
社会(83386)
社会科(78664)
社会科学(78642)
(69820)
教育(69229)
基金项目(65665)
(60913)
自然(58707)
自然科(57340)
自然科学(57320)
自然科学基金(56259)
编号(56101)
资助(50308)
成果(47513)
课题(41287)
重点(41286)
(40505)
(38776)
(37326)
教育部(35527)
创新(34591)
项目编号(34427)
国家社会(34101)
期刊
(96800)
经济(96800)
研究(78720)
教育(59340)
中国(55082)
学报(40538)
科学(35938)
(34755)
(34202)
管理(33048)
大学(32242)
学学(29024)
技术(26040)
农业(23667)
财经(17470)
(16744)
金融(16744)
职业(15576)
业经(15524)
经济研究(15301)
(15141)
问题(12774)
(12713)
(12376)
图书(12040)
(11592)
论坛(11592)
科技(11248)
(11049)
统计(10600)
共检索到366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伦超   王亚馨   李传英  
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是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提升未来学习成就的关键环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启蒙的重要基础。构建科学系统的民族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测评指标与工具体系是提升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基于CIPP评价模型“背景、输入、过程、结果”的结构逻辑框架,本研究构建了具有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52项三级指标及观测点的民族地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测评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其表达式为: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Y=0.13×环境基础+0.19×资源配置+0.4×过程实施+0.28×结果效益。将其应用于实践,初步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广颖   李姗泽  
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提升不仅关乎全面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而且关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保障教育公平。当前,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表现出倾听偏误、表达失准、理解偏差、情感淡薄等问题。基于浮现理论视域研究发现,第一语言防守机制、国家通用语言语料输入不足、语言互动情境有限、对中华文化理解欠缺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以融通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于民族地区幼儿园五育活动之中、借助技术手段增强国家通用语言体认、创设国家通用语言互动空间、强化中华文化沁入为突破困境之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韩铁刚  王阿舒  
学校教育是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国民语言文字使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于政策实践,在教学系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嬗变。其理论逻辑表现为以教育性教学解决属性问题,以发展性教学解决场域问题,以社会性教学解决过程问题。据此,在实践理念层面上,应着力全面达成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价值逻辑预设的多重教育目标,重点加强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读写能力;在实践行为层面上,须重视教学节奏与学习节奏的关系,精炼教学内容,着力提高核心素养;在组织建设层面上,应完善学校治理文化,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打造良好环境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荟  桑尔璇  李晓贺  
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象征。在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助于各民族的团结,也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目前,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情况良好,但仍然存在将其等同于"汉族语言文字",并与"双语教育"相对立的认识误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诸多教育资源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性配置,更具有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蕴。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体现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首先厘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内涵,澄清误解;其次,充分肯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资源价值,认识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最后,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因地制宜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晓巍  刘倩倩  王梦柯  
作为影响幼儿及其家庭的重要外部环境,社区支持可以有效解决家庭育儿功能弱化的问题。为充分发挥社区对幼儿家庭教育的支持作用,需构建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以明确社区支持的内容、现状与发展方向。以六领域三层次体系为理论框架,基于国际大型项目的经验,初步构建幼儿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指标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对各项指标进行三次修订,形成包含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的幼儿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指标体系。基于修订后的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以1 237位幼儿家长为被试调查幼儿家庭教育社区支持的现状,结果发现:社区总体支持状况差,各领域支持不均衡,表现为在物质环境方面支持最为充足,在文化娱乐方面支持最为匮乏。为完善幼儿家庭教育的社区支持,政府需要完善社区支持制度与经费保障机制;社区需要加强重视,丰富支持内容与形式;管理部门需要对社区支持状况加强评估与监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俊男  李洪修  
在文化背景多元的民族地区培根铸魂是推进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价值追求,如何在充分挖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师课程开发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化回应教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化回应教学要求重塑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目标,探索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思路以及改变园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角色。当前,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还存在课程开发理念与幼儿文化经验背离,课程资源开发对民族文化重视不足以及课程开发者文化回应角色缺失等问题。文化回应教学视域下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需要重视民族文化融入,采用基于幼儿文化体验的课程开发理念;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构建具有文化多样性的课程资源库;秉持文化包容的观念,树立文化回应者的教师教学角色。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大胜  张萌萌  赵上宁  楚琳  
为探索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从教动机的特征,分析教师个体变量、幼儿园环境变量在不同从教动机类型上的差异,本研究对1199名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从教动机可分为“追求理想型”“追求平衡型”“追求回报型”三种类别;(2)学历、教龄显著区分了幼儿教师的从教动机类型。与“追求回报型”相比,学历越低的幼儿教师更多归属于“追求理想型”和“追求平衡型”;与“追求平衡型”相比,教龄更长的幼儿教师更多归属于“追求理想型”;(3)园所氛围越好,幼儿教师更多归类于“追求理想型”和“追求平衡型”。在民族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中,应调动多元积极情感,激发理想从教动机;聚焦不同主体需求,建立内外激励机制;创设支持性职业环境,强化教师积极情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冯江英  张婕  黄熙雯  王婷  韩彦  周颖  
提升民族地区幼儿普通话教育质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支撑乡村振兴、增强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工程。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进行调查,发现新疆乡村幼儿普通话发展相对较弱,“听懂”“会说”“敢说”“会用”能力水平呈递减趋势;乡村幼儿家庭和社区缺乏普通话交流环境、乡村幼儿园教师普通话能力不足是主要制约因素。基于实证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高度重视、科学有效普及民族地区乡村幼儿普通话教育;加强乡村幼儿园教师普通话能力培训;鼓励乡村幼儿日常生活中大胆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为乡村幼儿家庭和社区创设普通话交流环境;将乡村幼儿和幼儿园教师普通话能力科学监测评估与教育过程质量提升相结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晓非  王陆正  唐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少数民族学前幼儿汉语教学全面展开,广大少数民族学前幼儿的汉语能力初步形成。本文基于教育部民族教育司的"新疆双语教育质量监测(双语幼儿园)"项目的大规模测评数据,通过对幼儿初步汉语能力各因子的分析,发现幼儿汉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汉语词汇掌握能力和汉语初步语句能力偏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今后的少数民族学前汉语教学中,应该更关注民族差异、生活化、学习情趣和表达性技能,科学地制定教学内容,有效地发展幼儿的初步汉语能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瑞华   杨成环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国家语言文字规划的战略需要,也是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际,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从教育目标的更新、教育功能的转向和教育体系建设三个维度对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转型特征进行解析。通过分析认为,实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着力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广泛凝聚共识、着力补齐短板,加强供给保障,在现有发展水平上实现质的飞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胜晖  刘义兵  宁莎莎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首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立场与研究方法论,从“大语言观”和“大教育观”出发,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一个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两个功能维度是承接外部支持与培育内生动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五条路径包括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次,分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面临的学习者内生动力不足、利益相关者协同不够、教育内容针对性有所缺失、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有效性评估缺失等现实挑战。最后,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家校社一体化、坚持乡土性与技术性相统一、坚持专兼职并重、坚持评价引领的“五个坚持”层面提出新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实践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姜昕玫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在集体行为、系统复杂性和子系统的非线性特征三个方面与协同理论契合。立足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中的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和地区差异,应构建以个体协同、群体协同和区域协同为协同单元,以协同合作意识、协同互动行为和协同制度保障为协作框架的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协同推广机制,其中协同合作意识作为序参量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广的内在动因,协同互动行为的涨落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精准推广的重要动力,协同保障机制作为控制参量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协同推广的具体路径:增强不同少数民族个体、群体和区域的有效沟通、相互信任和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目标的认同,强化协同合作意识;创建“内容精准、方式精准、频率精准”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模式,落实协同互动行为;创立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协同体系、学习资源建设协同保障体系和协同推广平台,建立协同保障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龙红芝  杨欣  
科学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是理论研究之需要、国家政策之倡导,也是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实践之呼唤。本研究选择3名中班4岁藏族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学习故事—表演游戏—回顾游戏"的干预模式,对其进行6周的表演游戏干预,以探究表演游戏对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国家通用语言表达性词汇、交流主动性、基于理解的交流回合数和表达能力均有所增加;而理解性词汇变化不大。研究认为,表演游戏能有效改善4岁藏族幼儿国家通用语言表达性词汇和表达能力。这是由于表演游戏能促进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输入—输出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和句子。故事为幼儿提供了规范而丰富的语句范型,想玩游戏的愿望提高了幼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主动性,游戏过程中幼儿自然地进行有意义练习和创造性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本研究认为,应积极倡导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在原有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活动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表演游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瑞华  徐福  陈婷丽  
对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使其在接受义务教育前能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形成国家通用语言思维习惯,为入学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基于儿童早期语言干预理论与干预实践对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与实践进行回顾与总结,就相关政策的推进与转型、实践探索的过程与成效进行梳理分析,并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政策与实践特征进行解析与思考,促进构建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普惠全纳的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干预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月  刘义兵  
以普通话助力扶志(智)脱贫,用教育培训推广普通话。自"推普扶贫"战略部署实施以来,我国各民族地区结合自身实际相继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不少民族地区推普教育培训工作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目标定位与实践偏差、培训内容实操性与针对性不够、推普工具模板化严重、组织管理混乱低效以及参培主体需求不强等现实困境。因此,加大推普力度、增强培训内容实操性与针对性、加强推普工具实用性设计与高效性使用、建立健全长效帮扶与管理机制以及创建良好的语用与培训环境等是突围少数民族成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培训工作困境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