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1)
- 2023(15242)
- 2022(13350)
- 2021(12516)
- 2020(10507)
- 2019(24509)
- 2018(24202)
- 2017(47750)
- 2016(25579)
- 2015(28907)
- 2014(28765)
- 2013(28257)
- 2012(25603)
- 2011(22865)
- 2010(22740)
- 2009(20684)
- 2008(19905)
- 2007(17306)
- 2006(14826)
- 2005(12600)
- 学科
- 济(104463)
- 经济(104354)
- 管理(74760)
- 业(71012)
- 企(59917)
- 企业(59917)
- 方法(55423)
- 数学(49433)
- 数学方法(48682)
- 财(25920)
- 农(25833)
- 中国(25075)
- 业经(22098)
- 学(20160)
- 地方(18879)
- 理论(18538)
- 贸(18412)
- 贸易(18397)
- 易(17824)
- 制(17610)
- 务(17341)
- 财务(17258)
- 财务管理(17221)
- 农业(17121)
- 企业财务(16340)
- 技术(16213)
- 银(15528)
- 和(15527)
- 银行(15494)
- 融(15443)
- 机构
- 大学(359976)
- 学院(358960)
- 管理(147932)
- 济(144785)
- 经济(141736)
- 理学(129266)
- 理学院(127960)
- 管理学(125408)
- 管理学院(124781)
- 研究(111968)
- 中国(86232)
- 京(74706)
- 科学(68199)
- 财(65479)
- 财经(54123)
- 所(54094)
- 农(53076)
- 中心(53056)
- 业大(52846)
- 江(49971)
- 经(49484)
- 研究所(49433)
- 北京(46602)
- 范(45206)
- 师范(44779)
- 经济学(44545)
- 农业(41621)
- 州(41148)
- 财经大学(40835)
- 院(40762)
- 基金
- 项目(252112)
- 科学(199576)
- 基金(184997)
- 研究(183208)
- 家(160313)
- 国家(159039)
- 科学基金(138796)
- 社会(115605)
- 社会科(109753)
- 社会科学(109723)
- 基金项目(97791)
- 省(97617)
- 自然(91982)
- 自然科(89940)
- 自然科学(89921)
- 自然科学基金(88301)
- 教育(85921)
- 划(82230)
- 资助(78165)
- 编号(74601)
- 成果(58600)
- 部(56123)
- 重点(55731)
- 创(52598)
- 发(52159)
- 课题(50504)
- 创新(48985)
- 教育部(48919)
- 科研(48547)
- 大学(47991)
- 期刊
- 济(147028)
- 经济(147028)
- 研究(101739)
- 中国(61664)
- 学报(53869)
- 管理(53236)
- 科学(50217)
- 财(49523)
- 农(46365)
- 大学(41798)
- 学学(39539)
- 教育(38131)
- 融(34660)
- 金融(34660)
- 技术(33287)
- 农业(32213)
- 财经(26522)
- 经济研究(24331)
- 业经(24230)
- 经(22503)
- 问题(19041)
- 统计(18187)
- 理论(17961)
- 技术经济(17828)
- 图书(17042)
- 业(16691)
- 策(16607)
- 商业(16506)
- 科技(16437)
- 实践(16392)
共检索到504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石建勋 金政
本文构建了中国产品、货币和外汇市场CGE模型,基于GMM和工具变量法测度了2006年12月到2014年6月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和央行干预指数,研究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的压力变化及央行的汇率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2006年年底开始,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央行的汇率政策存在单边干预的特点:当人民币处于较大升值压力时,央行更多采取逆向干预,在外汇市场上卖出人民币购入外汇;而当人民币处于贬值压力时,央行更倾向于正向干预或者不直接干预。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稳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及积极推行银行间外汇市场建设两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般均衡模型 外汇市场压力 广义矩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晓峰 陈萍 叶文娱
本文采用Weymark指数法估计了1994年来我国面临的外汇市场压力和央行外汇干预指数,实证结果显示1994年来人民币一直面临着升值压力,样本期间中央银行平均干预指数为0.97,说明我国央行实行的是强势干预政策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利用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对我国潜在货币危机的研究表明,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面临的外汇市场压力过度了,存在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外汇干预 货币危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玉镏 康文茹
笔者基于2000年3月至2017年5月间的月度数据,参考Stavarek (2010)外汇市场压力(EMP)模型,对人民币EMP (外汇市场压力)进行测算,并根据Nakajima (2013)的门限参数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LT-TVP-VAR模型)分析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汇率市场预期、GDP增速、通货膨胀对EMP的影响。结果显示:价格型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对EMP影响不显著,数量型货币政策对EMP有反向拉动作用,GDP增速、汇率市场预期对EMP有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利率、汇率传导机制受阻,利率调控人民币汇率作用有限,应深化利率市场化,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准备条件;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有重要影响;经济基本面是人民币汇率的重要支撑;汇率预期对汇率有短期冲击效应,应加强预期管理,防止非理性预期的过度冲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立新 赵毅曼
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从价格引导角度,对人民币的在岸即期、在岸远期、离岸即期、离岸远期及NDF五个外汇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递进式的分析。为量化上述外汇市场之间价格引导作用的大小,进一步引入GarbadeSilber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NDF市场的价格引导能力最强,在岸即期市场的引导能力处于第二位,其次是在岸远期市场、离岸远期市场,而离岸即期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最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立雪
为解释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和外汇储备的关系,本文建立一个内嵌人民币国际化、境内外汇差、外汇市场压力和货币当局有限干预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并通过三因子TVP-SV-VAR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与外汇市场压力和离岸市场价格等因素紧密相关;人民币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与长期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累积压力以及以离岸市场价格代表的升值预期压力有较强相关度;人民币国际化会对中国的外汇市场压力带来额外波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三军
自我国实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率市场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加,汇率的波动更加频繁,而汇率的波动使我国外汇市场出现了羊群效应。本文通过人民币汇率收益序列,建立GARCH和EGARCH模型,研究我国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现象。结果表明,汇率收益波动的聚集性确实反映了外汇市场的羊群行为。
关键词:
羊群效应 GARCH EGARCH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田勇 兰盈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的国际需求和跨境资金流动均出现新的变化,给人民币币值稳定带来压力。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出发,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速度与外汇市场压力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发现,从短期看,"8. 11"汇改是改变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市场压力之间关系的结构突变点:在"8. 11"汇改之前人民币国际化速度不会对外汇压力产生影响;汇改后,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逆转的影响下,人民币国际化出现贬值效应,加剧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从中长期来看,"8. 11"汇改对长期关系的影响有限,人民币国际化的升值效应将占主导,逐渐缓解贬值压力,最终促使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研究表明,突发的大规模贬值预期虽然会强化人民币国际化短期贬值效应,但对长期效应的影响有限,在此进程初期,人民币国际化应当顺势而为,央行也应释放一部分的贬值压力,加速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扩大汇率幅度区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荣 贺晓波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日本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效果,以得出外汇干预是否对日元汇率产生影响及该影响能否持久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1月1日——2004年3月31日,日本央行干预对日元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很短暂;即使长期内连续干预也无法阻止日元升值;日本央行干预没能削减日本国内的通货紧缩的压力。因此,汇率变动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不是外汇干预,而是货币所在国国内经济、对外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际资本等变量的变动。
关键词:
央行干预 日元汇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9月的月度数据,估计了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差、利差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外汇储备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离岸与在岸即期汇差的扩大在推动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的同时,会引发短期资本流入;在岸与离岸利差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并推动短期资本流出;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并可能促使短期资本流入。三个因素当中,在岸与离岸利差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贡献率最大,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对短期资本流动的解释能力最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利琴 彭红枫 李艳丽
由于汇率制度改革以及外部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国外汇市场压力(EMP)表现出明显的结构突变现象,本文运用变系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来刻画该背景下EMP与货币政策的非线性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国内货币供给对EMP影响并不显著,而国内经济增长、中美利差、通货膨胀对EMP存在明显影响,且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表现不同。因此,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和减少外部性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外部市场非均衡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此外,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而EMP和信贷数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短期影响较大,因此政策当局应协调运用信贷政策和汇率政策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变系数模型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吴圣金
本文基于异质交易者视角构建了人民币外汇市场微观结构模型以考察市场中基本面交易者和技术交易者的动态调整机制和人民币汇率的运动规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本文得到不同情况下汇率收敛于基本面汇率的市场微观结构条件和运动轨迹方程。当汇率基本面受到重大的外部冲击时,技术交易者、基本面交易者和做市商等参与者的相互作用会最终导致人民币汇率过度反应,汇率的运动轨迹会不断偏离汇率的基本面价值。而当外部冲击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时,人民币汇率会温和的最终趋向汇率的基本面价值。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汇率超调之谜和非线性之谜产生的机制,为促进人民币外汇市场稳健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市场微观结构 异质交易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叶欣 孟万山
研究外汇市场压力和货币市场压力的传导机制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人民币升贬值不同状态下中国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市场压力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影响关系,采用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MS-VAR)对2005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进行区制识别,在此基础上分析外汇市场压力(EMP)与货币市场压力(MMP)在不同区制以及区制转移过程中的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MSMH(3)-VAR(2)模型识别出适度升值、较强升值和较强贬值三种区制状态;当EMP从较强贬值或较强升值压力区制向适度升值压力区制转移时,MMP均得到了缓解;在较强贬值和较强升值压力区制下,央行干预强化了EMP对MMP的正向冲击作用,特别是在贬值时期EMP对MMP的正向冲击效应显著增强;在三种区制下,MMP对EMP均产生了负向冲击作用。由此可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关键是要缓解外汇市场压力,短期内避免人民币处于较强贬值状态,长期内引导人民币向适度升值状态转移,并逐步减少央行的干预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玉兰 刘倩倩
结合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本文采用2005年7月至2016年4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MSIH(3)-VAR(1)能够较好地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在适度升值、强势升值与贬值三种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对货币政策各变量的响应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人民币面临贬值的现状,应谨慎控制M2的投放量,通过控制CPI的滞胀情况以及适度下调利率来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货币政策 缓解贬值压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玉兰 刘倩倩
结合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本文采用2005年7月至2016年4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MSIH(3)-VAR(1)能够较好地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在适度升值、强势升值与贬值三种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对货币政策各变量的响应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人民币面临贬值的现状,应谨慎控制M2的投放量,通过控制CPI的滞胀情况以及适度下调利率来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关键词:
外汇市场压力 货币政策 缓解贬值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