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7)
- 2023(14746)
- 2022(12510)
- 2021(11665)
- 2020(10027)
- 2019(23330)
- 2018(23218)
- 2017(44783)
- 2016(24041)
- 2015(27138)
- 2014(27036)
- 2013(26511)
- 2012(24337)
- 2011(21704)
- 2010(21712)
- 2009(19973)
- 2008(19682)
- 2007(17666)
- 2006(14817)
- 2005(12773)
- 学科
- 济(102493)
- 经济(102398)
- 管理(71377)
- 业(71204)
- 企(60499)
- 企业(60499)
- 方法(50761)
- 数学(44287)
- 数学方法(43579)
- 农(26558)
- 中国(25156)
- 财(24057)
- 业经(23266)
- 地方(22084)
- 技术(21440)
- 学(18432)
- 农业(17589)
- 理论(17525)
- 贸(17366)
- 贸易(17357)
- 制(16828)
- 易(16770)
- 和(15452)
- 务(15382)
- 财务(15320)
- 财务管理(15284)
- 企业财务(14481)
- 产业(14191)
- 环境(14183)
- 银(13692)
- 机构
- 学院(339426)
- 大学(336284)
- 济(138742)
- 管理(136940)
- 经济(135977)
- 理学(119570)
- 理学院(118298)
- 管理学(115970)
- 管理学院(115319)
- 研究(105537)
- 中国(78563)
- 京(71205)
- 科学(65601)
- 财(60805)
- 农(53150)
- 所(51496)
- 业大(50796)
- 中心(50750)
- 江(50247)
- 财经(49447)
- 研究所(47035)
- 经(44892)
- 北京(44195)
- 范(43136)
- 师范(42695)
- 经济学(42548)
- 农业(41849)
- 州(40198)
- 经济学院(38753)
- 院(38424)
- 基金
- 项目(234988)
- 科学(186766)
- 基金(170728)
- 研究(170112)
- 家(148229)
- 国家(146988)
- 科学基金(128344)
- 社会(108567)
- 社会科(103174)
- 社会科学(103147)
- 省(94028)
- 基金项目(90907)
- 自然(84333)
- 自然科(82514)
- 自然科学(82494)
- 自然科学基金(81040)
- 教育(79986)
- 划(78699)
- 资助(69978)
- 编号(68723)
- 成果(53916)
- 创(53146)
- 重点(52715)
- 部(51517)
- 发(50948)
- 创新(49030)
- 课题(47390)
- 科研(45053)
- 教育部(44576)
- 国家社会(44511)
- 期刊
- 济(144494)
- 经济(144494)
- 研究(91422)
- 中国(63656)
- 管理(51024)
- 学报(50111)
- 财(47867)
- 科学(47821)
- 农(47075)
- 大学(38863)
- 教育(36989)
- 学学(36610)
- 技术(33780)
- 农业(32211)
- 融(26005)
- 金融(26005)
- 业经(25193)
- 财经(23971)
- 经济研究(23387)
- 经(20737)
- 问题(19463)
- 统计(18973)
- 技术经济(18741)
- 业(18514)
- 策(18356)
- 科技(17362)
- 商业(16231)
- 决策(15796)
- 版(15703)
- 图书(15257)
共检索到48084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永琴 肖雅薇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聚效应是反映某一产业在当地发展速度与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通常来讲,要分析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主要是利用对产业集聚效应的测算结果来衡量的。本文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为例,以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为基础,通过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并在深入分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 CES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池建宇 姚林青
本文使用北京市各区县200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很显著,而且郊区县的集聚效应大于市区。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集聚效应 区位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三庚 王莉娜
本文运用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112016年)16个区县文化创意产业数据,研究北京市16区县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对第三产业比重、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北京市16区县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差异明显,其中海淀区集聚水平最高,门头沟最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和文化创意产业自身产值的提高。人均消费支出的作用方向与文化创意集聚水平相同,但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财政支出的作用则不明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玲 王丽龄
集聚带来效益在很多产业领域得到证实,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全面集聚是否是有效的?论文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益及其在产业间的差异,应用CES模型分析了北京市文创产业三大类细分产业的集聚效益及动因。研究发现,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总体上能够产生正效益,但某些细分产业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负变化。进一步通过动因分析,提出分类引导集聚的必要性与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沈晓平 张京成
文章基于2012年北京地区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等指标,定量测度文创产业与北京地区经济各部门的前后向关联程度和波及效应,揭示文创产业的投入结构和产出去向。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自身的内部关联最明显,对计算机、金融、批发零售等的后向关联较大,对批发零售、金融、资本市场等的前向关联较大。对波及效应的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低于地区产业平均水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沈晓平 张京成
文章基于2012年北京地区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等指标,定量测度文创产业与北京地区经济各部门的前后向关联程度和波及效应,揭示文创产业的投入结构和产出去向。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自身的内部关联最明显,对计算机、金融、批发零售等的后向关联较大,对批发零售、金融、资本市场等的前向关联较大。对波及效应的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低于地区产业平均水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红霞 杨洋 郭文文
以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市的优势资源,也是未来产业培育的重点。从产业关联角度,以2014年新的产业界定和2015年底公布的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分析近十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在市域内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变化。研究发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且呈现自我强化特征。在与其他产业互动中,对其他部门的中间需求较多,对其他部门的中间供给较少,产业关联的单向特征明显。文化创意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等部门的关联度较高。此外,十余年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向产业关联度降低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红霞 杨洋 郭文文
以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市的优势资源,也是未来产业培育的重点。从产业关联角度,以2014年新的产业界定和2015年底公布的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分析近十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在市域内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变化。研究发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且呈现自我强化特征。在与其他产业互动中,对其他部门的中间需求较多,对其他部门的中间供给较少,产业关联的单向特征明显。文化创意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等部门的关联度较高。此外,十余年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向产业关联度降低,外向关联作用显著增强,承担了主要的城市外向服务职能。最后,从产业发展、空间组织,以及区域规划等角度提出了促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和区域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北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连友 李宾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北京市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通过编制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四部门投入产出表,分析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景文 刘颖 朱伟
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RD-Malmquist指数模型,本文从细分行业视角构造决策单元,采用两投入两产出的变量设计,对2006~2012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进行测算与分解,并重点分析了效率变化的原因。即在技术进步推动下产业整体TFP显著提高,但技术效率呈现负增长,规模效率下降是主要原因;产业发展仍不成熟,受环境变化影响产业及其细分行业TFP波动性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明彧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北京市内部各区县发展并不均衡。本文通过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水平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出各区县水平差异状况。在统筹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把16区县归纳为传统特色文化区、文化科技融合区、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提升区、文化创意产业潜力挖掘区和生态文化发展区5个功能区。以便于各区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特色优势,推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水平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景文 刘颖 朱伟
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RD-MalMquist指数模型,本文从细分行业视角构造决策单元,采用两投入两产出的变量设计,对2006~2012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进行测算与分解,并重点分析了效率变化的原因。即在技术进步推动下产业整体tFP显著提高,但技术效率呈现负增长,规模效率下降是主要原因;产业发展仍不成熟,受环境变化影响产业及其细分行业tFP波动性较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淑艳
当前建设世界城市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北京市向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迈进提供了机遇,文化创意产业对世界城市产业中心建设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国际化程度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飒 王强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政策倾斜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快速发展。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的实证分析方法,针对北京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从管理能力、生产能力、需求能力和智力能力等4个方面建立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测算得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处于较高水平,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检验分析和政策梳理。
关键词:
北京市 文化创意产业 实证研究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