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4)
2023(14810)
2022(13062)
2021(12112)
2020(10221)
2019(23668)
2018(23192)
2017(45015)
2016(24160)
2015(27152)
2014(26782)
2013(26032)
2012(23564)
2011(20931)
2010(20586)
2009(18715)
2008(17877)
2007(15328)
2006(13148)
2005(10835)
作者
(67702)
(56478)
(55740)
(53181)
(35748)
(27177)
(25394)
(22302)
(21327)
(19688)
(19527)
(18797)
(17671)
(17426)
(17317)
(17043)
(16933)
(16666)
(16043)
(16042)
(13913)
(13494)
(13422)
(12826)
(12597)
(12394)
(12388)
(12125)
(11208)
(11189)
学科
(93593)
经济(93488)
管理(70261)
(66092)
(56160)
企业(56160)
方法(47429)
数学(40777)
数学方法(40183)
(24507)
(23718)
中国(22301)
(21555)
业经(20924)
环境(18467)
地方(18252)
理论(16823)
农业(16582)
(15950)
财务(15878)
财务管理(15844)
(15764)
(15752)
贸易(15746)
(15290)
技术(15180)
企业财务(15041)
(14919)
(13904)
教育(11934)
机构
大学(335533)
学院(334844)
管理(137913)
(128202)
经济(125459)
理学(120953)
理学院(119642)
管理学(117419)
管理学院(116822)
研究(106362)
中国(76164)
(70798)
科学(68711)
(56751)
业大(51581)
(51513)
(51031)
中心(48731)
研究所(47774)
财经(47152)
(46085)
(45610)
师范(45198)
北京(44262)
(43045)
(40061)
农业(39577)
(37859)
经济学(37796)
师范大学(36863)
基金
项目(242622)
科学(191084)
基金(176301)
研究(175829)
(154549)
国家(153058)
科学基金(132044)
社会(110647)
社会科(104762)
社会科学(104731)
(94951)
基金项目(94575)
自然(87360)
自然科(85274)
自然科学(85254)
自然科学基金(83695)
教育(80976)
(79827)
资助(72634)
编号(71463)
成果(55568)
重点(54013)
(52908)
(51183)
(50203)
课题(48356)
科研(47090)
创新(46740)
教育部(45452)
国家社会(45301)
期刊
(131803)
经济(131803)
研究(89944)
中国(54523)
学报(53599)
科学(50003)
管理(47525)
(44330)
(42784)
大学(41234)
学学(38910)
教育(36068)
农业(31426)
技术(29679)
业经(23403)
财经(21673)
(20512)
金融(20512)
经济研究(20378)
(18416)
图书(18020)
问题(17471)
科技(17191)
资源(16494)
(16331)
技术经济(15866)
(15821)
理论(15236)
林业(15171)
商业(14542)
共检索到459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尔大  韦健华  周英  
伴随自然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家森林公园如何更好地发挥生态保护和游憩服务功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然而,就游憩产品属性而言,国家森林公园提供的是一种包含多种环境和管理要素的综合性公共服务产品(public composite product)。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游憩环境属性配置才能在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最大化地满足旅游者的游憩服务需求,将是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本文以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试点,采用选择实验(CE)和条件评价问卷设计方法,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承载力、公园管理四个维度收集旅游者偏好信息。通过构建条件logit模型对当前景区游憩环境属性配置做出价...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佳佳  黄秀娟  丁振民  
基于CVM方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进行评价,调查结果得出:2015年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为2.164亿元。游客对公园的满意度和旅游次数与游客的支付意愿呈显著正相关(p<0.05),游客的家庭人口数(p<0.01)、月收入(p<0.01)和职称(p<0.05)与游客的WTp值呈显著正相关。基于研究,景区应在生态环境、服务设施和质量上进一步挖掘公园潜在的游憩价值,并在游客森林游憩过程中,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彭伟  甘萌雨  
以游憩者为主体的游憩环境教育是实现游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通过对到访森林公园的游憩者发放问卷和现场访谈的方式,在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辅助分析的基础上,揭示游憩者的游憩环境感知现状以及游憩区的游憩环境教育现状,探讨实现游憩区游憩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措施与策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小旋  张合平  田红灯  
游憩资源作为环境资源的一种,其价值评估正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为相关自然保护区、景区的管理与决策起到重要指导作用。旅行费用法(TCM)是国际上用于游憩价值评估的两种经典方法之一。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对象,运用旅行费用法对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评估,计算得出其游憩总价值为26867.2039万元,这一结果表明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有着巨大的游憩价值和开发潜力,为该景区的资源决策和资源补偿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芝琴  陈秋华  陈贵松  郑小敏  
构建由5个城市森林资源状况指标、4个居民游憩体验质量指标和3个开发利用条件指标组成的城市森林游憩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了各个指标层次的权重值,通过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获得数据,确定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和金牛山公园的综合评价指数。结果表明:两个公园的游憩功能相差不多,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条件优势明显,而金牛山公园在居民游憩体验质量上有较高分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目的】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理论效度,为CVM评估中国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适用性提供有效证据与调研方案。【方法】在有效性改进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回归模型对CVM评价森林景区的理论效度进行详细探讨。【结果】1)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每年人均游憩价值为37.930元,总游憩价值为18 016.750万元,由于森林景区游憩价值构成相对单一,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明显低于大型风景名胜区。2)CVM评价森林景区的理论效度良好,检验结果与经济学理论基本一致,且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给予合理解释。无论剔除样本选择偏差时的支付意愿还是全样本的支付金额均受到收入水平的约束;由于存在奉承偏差,游客的支付金额比支付意愿更容易受到游客和评价对象特征的约束。城市居民相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较高的生活水平使得城市居民有较多的可供选择的高质量游憩替代品,导致对森林公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较低。政府及事业单位人员的边际支付意愿表现最为强烈,同时边际支付金额也处于最高值,可能是最为真实支付意愿。退休人员由于受到收入限制,其边际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相对其他人员均为负数;游客距离森林公园越远,对森林公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越低。【结论】从理论效度来说,在有效性改进的基础上,可以将CVM引入到森林景区游憩价值评估中,但CVM其他效度的评价标准也应该充分考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严娟娟  黄秀娟  
评价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对于了解森林公园经营效益、森林公园资源的资产化管理越来越重要。基于TCM方法,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进行了测评。共发放200份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90份。经过测算得出结论,游客人均旅行成本258.29元,人均消费者剩余为14.68元,2016年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年游憩价值为12.97亿元。另外,还分析了旅游成本与游客社会经济特征的关系,发现家庭收入对旅游成本起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艳菊  吴楚材  邓金阳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研究了具有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对游憩利用影响的感知差异。主要研究结论为:⑴尽管管理性影响是游客感知强度最高的一类游憩影响,但是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在管理性影响的感知上无显著差异;⑵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在社会性影响感知上无显著差异;⑶回归自然者对资源影响的感知显著高于其他游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雷莹  杨红  尹新哲  
本文选取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典型案例,使用ZTCM模型评估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游憩价值,通过对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确定主要参数,采用四种函数形式回归分析景区游憩价值和旅游消费者剩余,并进行统计学检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楚材  邓金阳  李世东  
森林游憩效益是森林多种公益效能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国际上主要的评价方法,通过一年的游客抽样调查,根据距离的不同,按游林率不小于2的原则,将张家界游客来源划分为22个出发区,建立了游林率与出发区人口、游客月均总收入、旅行费用、旅行时间的多因子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根据消费者剩余理论和马克思关于劳动时间的积累等于自由时间增加的观点,求得该公园1988年游憩效益值。此外,还计算了公园5条游览线的游憩观赏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文静  姚顺波  冯颖  
运用2013年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际调研数据,综合采用旅行费用法(TCIA)与意愿调查法(CVM)两种方法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整体游憩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目标游客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在TCIA方法中建立了旅游需求函数模型,模型显示太白山旅游费用每增加1元,旅游需求率的对数值下降0.003;再次,CVM分析显示约有48.92%的游客愿意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永续存在支付保护费用,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包括游客年龄、职业、学历以及家庭距离等特征;最后,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估计出太白山整体游憩价值约为18 444.55万元,是其年度收入的11.08倍,其中使用价值约为17 514.07万元,存在价值约为930.49万元,使用价值具体包括直接使用价值约为13057.23万元,间接使用价值约为4456.84万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璐  肖平  汤澍  陈玲玲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景观资源感知""设施服务感知""功能效用感知""社会效用感知"和"情感效用感知"是影响游憩者感知价值的重要因素;(2)感知价值对游憩者满意体验的形成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3)"情感效用感知"和"景观资源感知"是影响游憩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功能效用感知"和"社会效用感知"对游憩者感知价值有积极影响,而"设施服务感知"可能是游憩者满意度评价的保障性因素;(4)"途径—目的"理论和"认知—情感"理论在城市森林游憩者满意度研究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基于抗议支付视角,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建立Mlogit模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内容效度,并利用Logit模型对抗议支付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游客的"零支付"类型能有效地被关键变量识别出来,说明游客能够较好地理解问卷内容,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CVM在评估森林景区的游憩价值中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游客个人收入、距离、性别以及年龄均对"抗议支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Logit模型预测"抗议支付"的正确概率仅为69.4%,影响"抗议支付"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识别和验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振民  黄秀娟  朱佳佳  
基于抗议支付视角,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建立Mlogit模型检验CVM评价森林景区游憩价值的内容效度,并利用Logit模型对抗议支付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游客的"零支付"类型能有效地被关键变量识别出来,说明游客能够较好地理解问卷内容,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CVM在评估森林景区的游憩价值中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游客个人收入、距离、性别以及年龄均对"抗议支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Logit模型预测"抗议支付"的正确概率仅为69.4%,影响"抗议支付"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识别和验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彬  雷凤瑶  虞虎  张亦弛  
【目的】研究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类型及差异,为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升级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进行实地调研,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开展描述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均值计算、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AMOS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5个游憩动机均值表现为健康放松4.37>社会交往4.03>学习教育3.96>自我实现3.86>逃避压力3.79;不同学历游客在逃避压力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职业游客在学习教育、自我实现以及逃避压力动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家庭年收入的游客在学习教育、社会交往及健康放松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放松是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体验森林游憩活动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为社会交往、学习教育和自我实现,而逃避压力位居最后。在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前提下,建议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森林康养、森林研学、森林度假、森林养老和森林体育等旅游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