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7)
- 2023(8915)
- 2022(7516)
- 2021(6996)
- 2020(5768)
- 2019(13305)
- 2018(12942)
- 2017(24742)
- 2016(12978)
- 2015(14167)
- 2014(13512)
- 2013(12995)
- 2012(11510)
- 2011(10025)
- 2010(9232)
- 2009(8060)
- 2008(7250)
- 2007(5766)
- 2006(4574)
- 2005(3492)
- 学科
- 济(50412)
- 经济(50365)
- 管理(36893)
- 业(33742)
- 企(28023)
- 企业(28023)
- 方法(27509)
- 数学(25151)
- 数学方法(24762)
- 财(12703)
- 农(12582)
- 中国(11608)
- 业经(10982)
- 学(10236)
- 环境(10043)
- 地方(9507)
- 贸(8560)
- 贸易(8557)
- 务(8532)
- 农业(8516)
- 财务(8491)
- 财务管理(8471)
- 易(8360)
- 技术(8211)
- 企业财务(8028)
- 划(7526)
- 和(7475)
- 理论(6772)
- 制(6762)
- 融(6336)
- 机构
- 大学(166831)
- 学院(166797)
- 管理(70149)
- 济(68302)
- 经济(67213)
- 理学(62094)
- 理学院(61539)
- 管理学(60351)
- 管理学院(60050)
- 研究(51220)
- 中国(37692)
- 京(33579)
- 科学(32659)
- 财(28899)
- 业大(28055)
- 农(26881)
- 中心(25702)
- 财经(24517)
- 所(23278)
- 江(22689)
- 经(22684)
- 研究所(21914)
- 经济学(21463)
- 农业(20763)
- 院(20200)
- 北京(19915)
- 范(19813)
- 经济学院(19647)
- 师范(19569)
- 经济管理(19330)
- 基金
- 项目(130633)
- 科学(104065)
- 基金(97188)
- 研究(92406)
- 家(86019)
- 国家(85395)
- 科学基金(74583)
- 社会(60352)
- 社会科(57480)
- 社会科学(57466)
- 基金项目(51947)
- 省(50675)
- 自然(49585)
- 自然科(48500)
- 自然科学(48490)
- 自然科学基金(47582)
- 划(42766)
- 教育(42033)
- 资助(38875)
- 编号(35764)
- 重点(29598)
- 部(28406)
- 创(27979)
- 发(27543)
- 科研(26312)
- 创新(26236)
- 国家社会(26131)
- 成果(26030)
- 教育部(24703)
- 计划(24344)
共检索到220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丽琼 张晓丽 李明艳 邓星晗
【目的】以北京市密云县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CBERS-02B数据的三维绿量测算方法。【方法】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地面样地三维绿量和遥感特征的相关性,并在密云县植被覆盖分类的基础上,分林型(阔叶林和针叶林)建立三维绿量测算模型。利用模型进行密云县森林植被三维绿量的反演,测算密云县三维绿量总量并分析其三维绿量的分布特征。【结果】建立了密云县阔叶林、针叶林三维绿量模型,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24和0.735,总体精度为80.38%,单位面积均方根误差RMSE为1.41m3/m2,密云县三维绿量为523 561.516万m3,单位面积绿量为2.35m3/m2。【结论】基于CBERS-02B数据的...
关键词:
三维绿量 CBERS-02B影像 密云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常富 何兴元 陈玮 赵桂玲 徐文铎
为了探讨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的测算方式及精度,该文利用2001年8月沈阳市真彩航片和抽样调查,借助ARC/GIS,以“立体量推算立体量”的方法测算沈阳城市森林三维绿量.结果表明,不同城市森林类型的单位面积三维绿量以风景游憩林最高,为5.35 m3/m2,附属林4.93 m3/m2,道路林3.65 m3/m2,生态公益林3.62 m3/m2,生产经营林2.35m3/m2;城市森林分布区的单位面积三维绿量为4.25 m3/m2;城区单位面积城市森林三维绿量为0.35 m3/m2.沈阳城市森林总体三维绿量为161 296 716.85 m3,其中附属林为60 116 966.36 m3,占37.27%,...
关键词:
三维绿量 城市森林 测算 沈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尤淑撑 刘顺喜 周连芳 何宇华 张荣慧 韩毅
研究目的:对CBERS-02B星进行数据应用评价。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研究结果:CBERS-02B星HR数据几何纠正误差约为8—11 m;建设用地、耕地解译及新增建设用地检测属性正确率约80%,提取的变化图斑平均相对面积误差约为10%。研究结论:CCD影像可用于1:100000尺度土地宏观遥感监测;若不考虑数据获取能力,HR和CCD融合影像可满足中小尺度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精度要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瑶 贾炜玮 孙毓蔓 胡涛 郭昊天
【目的】探究地基激光雷达获取单木因子的精度以及采用“体元模拟法”计算三维绿量的误差,探索基于TLS数据利用“体元模拟法”计算三维绿量可行性,构建三维绿量模型。【方法】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42块样地的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样地面积为0.06~0.12 hm~2,样木3 366株。选取其中4块落叶松样地(样木208株),采用TLS扫描LiDAR360软件处理可得到单木因子参数,采用“体元模拟法”和Matlab编程实现4块样地(208株)内单木三维绿量计算,与“冠形公式法”计算的三维绿量进行精度分析;以地基提取树冠因子与通过Matlab计算的三维绿量构建单木三维绿量模型;单木三维绿量模型结合42块样地中的每木检尺数据计算每木三维绿量,通过样地中的每木三维绿量累加可得到样地三维绿量值,根据样地面积大小转化为对应的林分三维绿量,结合42块样地林分因子数据构建林分三维绿量模型。【结果】TLS获取的树冠因子数据满足精度要求,其中,胸径的提取效果最好P=97.14%,树高P=90.96%,冠幅P=89.25%,冠长P=77.92%;“体元模拟法”在步长k=0.1 m时在Matlab中计算三维绿量值最稳定;三因子单木三维绿量模型拟合与检验效果最好(R~2=0.846,R_(MSE)=0.250,M_(AE)=0.210,M_(APE)=0.099,P=97.314%);双因子林分三维绿量模型拟合与检验效果最好(R~2=0.706,R_(MSE)=0.138,M_(AE)=0.120,M_(APE)=0.013,P=99.142%)。【结论】TLS获取的树冠因子数据精度较高,采用“体元模拟法”计算三维绿量计算值较精确;通过TLS数据构建单木三维绿量模型和林分三维绿量模型可为探索大尺度区域三维绿量的估算提供新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力凡 潘剑君
利用水稻成熟期的影像,在进行光谱信息的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水稻与其他植被在各波段DN(digital number)值以及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ble index)值的数值差异,总结出水稻与其他植被反射光谱特征,认为成熟期的水稻在红光、绿光、蓝光波段DN值以及NDVI值上具有异于其他植被的特征,并通过波段运算扩大其数值差异,建立水稻像元提取模型,确定阈值,从而进行水稻种植面积的提取,精度可达91.95%。该方法能满足小区域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和制图,并能够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长委 胡月明 沈德才 黄胜利 朱剑云 王璐
为探讨CBERS-02B星CCD数据在亚热带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方面的能力,以东莞市范围内的亚热带森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CBERS-02B星CCD数据的波段信息、植被指数、纹理信息和森林地上碳储量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纹理信息的估算能力最强;在此基础上,将波段信息、植被指数和纹理信息结合在一起,通过逐步回归策略构建CBERS-02B星CCD数据的亚热带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模型,其调整系数R2达到0.53,显著度水平P远远小于0.05。这表明:尽管CBERS-02B星CCD数据的近红外波段存在一定的漂移,但是将CBERS-02B星CCD数据的波段信息、植被指数、纹理信息集成构建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模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宇颐 解潍嘉 黄华国
在非均匀混合场景下模拟区域能量,三维小气候模型比一维模型考虑因素更为全面,但三维模型较复杂,研究甚少。为探究三维模型在混合像元场景中的通量模拟能力,以ENVI-met模型为例,以黑河关滩森林和加拿大北方森林为实验区,比较森林通量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季节性和日变化差异,并模拟森林三维空间结构对通量分布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模型在春季、夏季、秋季模拟拟合度(R~2)分别为0.75,0.76,0.55。模拟显热通量、潜热通量日变化符合实测趋势,日平均实测值与模拟值之差均不超过10.0%。模型对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和太阳短波辐射模拟精度分别为0.68,0.63,0.80。(2)模拟总体能量闭合率(EBR)达92.9%,模型对气象参数微小变动不敏感,较为稳定。(3)自然参数不变场景下,团状分布通量值大于均匀分布,变化幅度剧烈,且显热通量对空间异质性较潜热通量更为敏感。研究结果肯定了ENVI-met模型模拟通量具有较好精度,且能够反映出森林空间分布格局在通量分配上的影响,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图10表2参3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东 曹明兰 李长青 明海军
森林蓄积量能够评估林地生产力的高低及经营措施的效果,为森林经营与采伐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大多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蓄积量估算,均建立在测绘标准所生成的DOM、DSM、DEM等测绘成果基础上,而未充分利用原始影像数据上的林业特征,无法从点云层面上加入林业业务逻辑产生成果数据。获取无人机影像后,利用特征点提取与匹配方法自动相对定向,结合控制点和光束法平差的迭代求解,解算出精确的相机姿态数据,并沿核线方向一维搜索特征点进行影像密集匹配生成密集点云。对原始三维点云过滤后进行树冠分割,在聚类后的林冠点云中提取了树顶点和树高因子估测了森林蓄积量。研究结果表明,冠幅的提取精度85.15%,树高的提取精度83.69%,林分蓄积量估算的精度达到了82.4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旭 冯仲科 邓向瑞 郝星耀 陈晓雪
该文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成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仪器的性能指标及软件功能.通过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局的试验,总结了三维激光扫描成像系统进行精准测树的流程、内业数据处理方法、提取各种测树因子的方法、测量立木材积以及树冠体积的方法.结果表明: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成像系统可以获取树木的立体模型,得到某些传统方法难以获得的数据,如树冠体积、表面积等,并且可以随意重复量测;通过扫描获得的树木材积可以替代传统的区分求积方法,建立材积表不再需要大量伐树;使用立木扫描模型解决了树冠测量的难题.因此,将三维激光扫描成像系统作为精准测树工具,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森林计测 三维激光扫描成像系统 精准测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媛赟 温小荣 林国忠 佘光辉 王凯
探索利用中国自行研发的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进行森林资源变化信息提取的方法。对浙江省龙泉地区的资源一号卫星数据采用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影像融合等方法进行预处理;通过对光谱特征变异法、图像差值法与波段替换法的比较,选择适宜的提取突变区域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影像进行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马氏距离法和平行六面体法分类确定变化区域的地类,同时进一步验证适宜资源一号卫星数据的融合方法为HPF融合,较优分类方法为最大似然法。研究为深入探索利用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该卫星数据处理的效率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迎静 洪燕真 陈思莹 杨萌萌
开展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有助于改进政策机制、支持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文章运用政策文献量化方法,构建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结构-政策内容-政策工具”三维空间分析框架,利用NVivo 11 Plus对1978—2023年颁布的141份中央层面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文本进行多维度的量化分析,全面系统地揭示政策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研究发现:(1)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文本发布数量呈现波动式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政策文本发布类型以部门规章为主,发文主体呈现层级高、多元化和政策联合决策聚焦于高层级部门的特征。(2)每个阶段的政策内容与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政策探索阶段主要关注法律法规制定,政策加强阶段开始以生态效益为导向,政策深化阶段注重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3)从政策工具来看,管制型、市场型、自愿型政策工具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分别占46.15%、46.83%、7.02%。文章提出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应强化政策主体的协同合作、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政策工具和市场机制等政策启示,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机制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毓涛 常顺利 芦建江 李翔 王智 师庆东 张新平
大型固定样地(简称大样地)能够为人们系统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群落动态、物种共存机制等问题提供翔实、充分、长期的数据(马克平,2008;兰国玉,2007)。因此,通过建立大型固定样地开展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叶万辉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卢妮妮 王新杰 凌威 徐雪蕾 张艳
为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状况,以建国以来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碳贮量的变化,并估算2020年时的森林状况。结果显示:1)自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共增加8821万hm2,森林蓄积量共增加66.21亿m3。但各区域增量不均衡,西南地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量最大,东北地区森林面积增量最小,华东地区森林蓄积量增量最小。我国未来森林面积增长潜力在北方地区。2)建国以来,我国森林共吸收碳225.32×108 t,其中人工林碳贮量比例由调查初期的5.3%增加到了16.7%,有较大的碳汇潜力。3)2020年时我国森林面积、蓄积量和碳贮量分别可达20 667万hm2、1...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国江 刘安兴
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 ,按照一般的未测采伐量测算方法 ,考虑了不同树种及径阶采伐木对未测采伐量的影响 ,而忽略了采伐木期初蓄积在各年度间的梯度分布和某一年度内生长季节前后采伐量不均匀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 ,上述 4个因素应同时考虑 ,并导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从举例说明的结果看 ,在不同条件下测算的未测采伐量比综合考虑 4个因素的未测采伐量分别偏大 9 9%~ 37 4%。表 2参 6
关键词:
森林资源 连续清查 森林蓄积 未测采伐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 尹华丽 王晓莹 冯仲科
以内蒙古旺业甸林场为研究区域,以资源三号(ZY-3)卫星遥感图像为数据源,通过对影像进行处理,获取对应样地的波段光谱值、光谱组合值及地形因子信息等遥感因子。基于对各遥感因子的信息量分析、多重相关性危害分析及应用残差平方和的方法对遥感因子进行筛选,实验结果表明:ZY-3影像提取的12个遥感因子中,单波段因子中ZY3的信息量最大,波段组合中ZY(2-3)/ZY4的信息量最大,地形因子中高程的信息量最大,ZY-3的波段、波段组合和地形因子间存在多重相关性,去掉ZY(2-3)/(2+3)和坡度因子后,多重相关性的危害大大降低,可以满足进一步建立蓄积量遥感反演模型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