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87)
- 2023(13005)
- 2022(11508)
- 2021(10857)
- 2020(9108)
- 2019(21240)
- 2018(21121)
- 2017(41246)
- 2016(22019)
- 2015(24826)
- 2014(24672)
- 2013(24152)
- 2012(21889)
- 2011(19372)
- 2010(18960)
- 2009(16954)
- 2008(16051)
- 2007(13417)
- 2006(11302)
- 2005(9318)
- 学科
- 济(86580)
- 经济(86489)
- 管理(63243)
- 业(59395)
- 企(49879)
- 企业(49879)
- 方法(44844)
- 数学(39546)
- 数学方法(38937)
- 农(22031)
- 财(21891)
- 中国(20274)
- 学(20230)
- 业经(18430)
- 地方(16142)
- 制(15372)
- 农业(14763)
- 务(14487)
- 贸(14438)
- 贸易(14432)
- 财务(14416)
- 财务管理(14374)
- 理论(14321)
- 易(14022)
- 技术(13800)
- 企业财务(13628)
- 和(13586)
- 环境(13494)
- 银(13226)
- 银行(13190)
- 机构
- 大学(302802)
- 学院(301142)
- 管理(126033)
- 济(116217)
- 经济(113711)
- 理学(110756)
- 理学院(109596)
- 管理学(107449)
- 管理学院(106929)
- 研究(93904)
- 中国(70042)
- 京(63383)
- 科学(60343)
- 财(51836)
- 业大(47573)
- 农(47209)
- 所(45269)
- 中心(44495)
- 财经(43122)
- 研究所(41836)
- 江(41222)
- 经(39484)
- 北京(39051)
- 范(38594)
- 师范(38228)
- 农业(37190)
- 院(35258)
- 经济学(34651)
- 州(33699)
- 财经大学(32648)
- 基金
- 项目(220503)
- 科学(173909)
- 基金(161423)
- 研究(158773)
- 家(140795)
- 国家(139701)
- 科学基金(121340)
- 社会(99683)
- 社会科(94533)
- 社会科学(94508)
- 基金项目(86515)
- 省(85576)
- 自然(81162)
- 自然科(79302)
- 自然科学(79283)
- 自然科学基金(77803)
- 教育(73258)
- 划(72355)
- 资助(66723)
- 编号(64744)
- 成果(50031)
- 重点(48696)
- 部(48562)
- 创(45825)
- 发(45524)
- 课题(43315)
- 科研(42818)
- 创新(42771)
- 教育部(41716)
- 大学(41298)
- 期刊
- 济(115743)
- 经济(115743)
- 研究(81389)
- 中国(52057)
- 学报(48196)
- 科学(44907)
- 管理(43700)
- 农(41686)
- 财(38543)
- 大学(36999)
- 学学(35049)
- 教育(30259)
- 农业(29540)
- 技术(27248)
- 融(22503)
- 金融(22503)
- 业经(19934)
- 财经(19746)
- 经济研究(18364)
- 经(16716)
- 图书(15544)
- 问题(15098)
- 科技(15090)
- 理论(14905)
- 技术经济(14580)
- 业(14470)
- 资源(14132)
- 版(14048)
- 统计(13969)
- 实践(13936)
共检索到412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翔 林辉 薛晓坡
准确地从遥感影像通过分类方法获取土地覆盖信息是一项基础性的重要课题。在建立土地覆盖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对株洲市1999年、2003年和2007年3个时相CBERS星CCD数据进行监督分类,提取土地覆盖信息,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我国中部丘陵地区,利用多时相CBERS星CCD数据开展土地覆盖变化遥感动态监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1999年至2007年间,株洲市林地、水体和城镇居民点面积所占比重逐渐提高,林地和城镇居民点面积增幅较大,增速呈放缓趋势,从而造成农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减少,这可为株洲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春阳 陈晋 陈云浩 史培军
针对当前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中常用的分类后比较法中存在的误差累积 ,夸大变化程度的缺陷 ,提出了把变化矢量分析和分类后比较法相结合进行混合动态监测的新方法。从北京市海淀区的实例研究来看 ,尽管该方法对单景图像分类精度提高不明显 ,却可以大大降低常规分类后比较法中误差累积的程度 ,改善了常规分类后比较方法中误差累积、出现不合理变化类型的缺陷 ,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定量信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慧平 朱启疆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归纳遥感动态监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应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方法、目前的水平、及与其相关的遥感图象分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我国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的研究工作,分析了研究特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欣平 邵凤娈 毛志红 张莎 张志勇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区域环境质量与水土保持情况的重要因子。以济南市MODIS数据为数据源,应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获得济南市不同年份最大植被覆盖度。应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通过数据统计,分析2001—2013年间济南市最大植被覆盖变化状况,并分析了主要变化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01—2013年济南市最大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大部分地区以稳定为主,局部地区变化较大;济南市植被覆盖度变化与降水的相关性较小,与气温的相关性较高,受人为影响大;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受地形影响:地势平缓地带,植被覆盖度与坡度负相关,在地势较高地区,植被覆盖度与坡度正相关。根据植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昌广 周志翔 肖文发 王鹏程 汪涛 黄子杰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三峡库区2000—2009年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并在像元尺度上分析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大部分区域处于高植被覆盖度,并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大于60%的区域占92.35%;近10年来,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总体呈微弱上升趋势,其中呈显著增加或降低趋势的像元数仅占7.16%,在20个区县中石柱、江津和丰都的植被覆盖度存在退化风险;降水是影响库区植被覆盖度年际波动的主导因子,当年5—8月降水量与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最高,但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其中呈显著正相关区域主要分布于库区西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本昀 喻铮铮 刘良云 张震宇 孙婷婷
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是区域生态监测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为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北京市1979年7月14日和2005年7月25日的LandsatMSS和TM影像,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计算了这2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北京山区1979—2005年间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山区的植被覆盖度由1979年的70.05%下降为2005年的66.14%;植被退化的总面积为3672.90km2;植被覆盖度在80%~100%的退化面积最大,为617.45km2。
关键词:
植被覆盖 NDVI 植被退化 北京山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来刚 郑国清 陈怀亮 邹春辉 刘忠阳 程永政
针对目前省域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业务化运行中所存在的监测精度与成本之间相互制约的现实问题,该文以冬小麦主产区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2008年我国发射升空HJ卫星提供的遥感影像,通过分区解译,得出2009/2010年度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年际变化率。结合两年冬小麦地面样方进行精度检验表明,利用HJ-CCD影像来进行河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全覆盖监测是可行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永利 田国珍
利用FY3-3A/MERSI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数据合成得到假彩色卫星数字图像,结合区域土地利用、植被类型及森林资源分布等数字化图件,在对图像进行目视解译及多波段数据非监督分类基础上,将地物覆盖划分为林地、冬小麦、水体和裸地4种类型;采用4种监督分类方法(最大似然分类法、平行算法、最小距离法和马氏距离法)进行地物分类;在分析分类结果可行基础上,依据区域森林覆盖数字化图件对林地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确定研究区域林地空间分布结果。结果表明:4种监督分类方法中,最大似然分类法分类结果的精度最高,达到85%,其次是最小距离和马氏距离法,平行算法的结果较差。可见,利用MERSI数据采用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关键词:
MERSI数据 监督分类 森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运用三波段法、NDVI像元二分法、综合法估算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估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性均较高(均达到了0.84以上),其中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相对误差不大,精度能达到92%以上。经系统性检验,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拟合精度较高,模型的整体性较好,可用于QuickBird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黎良财 邓利 曹颖 肖万娟 陈翠玉 李宏志
运用泗顶铅锌矿区TM/ETM1991年、1999年、2005年和2010年时间序列影像提取NDVI值,以像元二分模型由NDVI值反演出各时相植被覆盖度,在E NVI软件下进行植被覆盖度分级并计算各级覆盖度转移概率矩阵,进而监测矿区地表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明:2 0年间矿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处于较高覆被,且呈现先快速后缓慢增加的趋势,其中:大部分中低覆被类型向较高覆被类型转移,较高覆被类型向高覆被类型转移。该方法可以快速、定量地反映矿区植被覆盖及变化情况,为矿区生态环境评价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啸
基于1998~2011年7、8月份SPOT VEGETATION NDVI数据,求取两月份NDVI平均值,构建14a间的NDVI时序文件,通过对NDVI时序文件进行信息提取、分析,反映湖北省植被生长情况,从而监测、研究湖北省植被生长高峰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及趋势。具体为:利用植被覆盖分区法,将研究区分为弱植被覆盖区、稀疏植被覆盖区、低植被覆盖区、中植被覆盖区、高植被覆盖区和密集植被覆盖区等区域,监测各区域14a间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上植被覆盖变化不大;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呈现无明显变化趋势,16.55%的区域...
关键词:
时序NDVI 植被覆盖 监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毅 杨仁斌 伍格致 毕军平 易敏 胡文敏
以2000年Landsat5、2013年Landsat8两个时相遥感影像,利用像元二分法模型反演获得2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并通过研究区域内2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近13年的区域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植被改善/退化状况及驱动力,定量分析了长株潭核心区13年植被覆盖度的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核心区近13年植被覆盖度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所改善,平均覆盖度由2000年的0.573 9上升到2013年的0.601 5,植被退化区主要集中在长沙、株洲、湘潭3市城区及周边区域,另外长株潭绿心区植被覆盖度也有小幅下降;长株潭核心区植被覆盖与气候变化有一定关联,但人口增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关键词:
遥感监测 植被覆盖度 长株潭核心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正兴 王亚琴
由于土地覆盖通常存在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区分人为活动引起的变化与这种自然变化需要两期数据时间一致。论文利用黑龙江省1975、1990、2000、和2005代表年Landsat数据,分析了数据时间差在16 d MODIS-NDVI时间序列的误差。研究发现,Landsat数据4个代表年的年际差分别为1975±4 a,1990±4.5 a,2000±1.5 a,2005±1.5 a,季节差为47 d。Landsat季节差对MODIS-NDVI的影响是:当季节差为16~48 d时,东北地区耕地与草地以生长高峰期为参照的MODIS-NDVI变化最高可达0.4以上,林地MODIS-NDVI变化0.1~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江洪 王钦敏 汪小钦
遥感估算植被覆盖度的关键在于:一是植被指数的选择,二是植被指数转换方法。针对中国南方多山的特点,论文提出了能较好地削弱影像中山体阴影、土壤背景、岩石、建筑用地等地物对植被覆盖度信息干扰的复合植被指数V BSI;在植被指数转换方法上,采用混合像元法,对福建省长汀县1994年和2003年的遥感影像进行了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VBSI进行植被覆盖度的估算,影像阴影信息的干扰作用可以被削减为NDV I的50%,基于VBSI的混合像元法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总体精度达到80%以上;动态监测表明,从1994至2003年研究区高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150.47km2,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提高了4.9个百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甘淑 王人潮 何大明
对澜沧江流域山区典型试验样区遥感数据运用AHP递阶层次结构 ,将土地覆盖类别分成若干层次。结合特征选取与采用多种分类算法组合 ,先进行类间易于区别的大类别的分类信息提取处理 ,得到一层次的分类结果 ,再基此对各分类结果探索进一步的分类处理 ,获得第二层次的分类结果。如此进行 ,直至分出所有确定类别。试验结果表明 ,该分类组织较之传统基于一次特征选取所进行的单级分类技术组织实施 ,具有构思科学合理 ,操作简单可行。监测结果评价精度可满足澜沧江流域综合开发 ,达到获取反映山地生态主要覆盖类别的遥感监测技术要求。
关键词:
澜沧江 土地覆盖 遥感监测 分类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