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5)
2023(15729)
2022(13503)
2021(12689)
2020(10488)
2019(24067)
2018(23506)
2017(45595)
2016(24132)
2015(27003)
2014(26712)
2013(26127)
2012(23548)
2011(20984)
2010(20729)
2009(19167)
2008(17296)
2007(14720)
2006(12588)
2005(10750)
作者
(66512)
(55272)
(54782)
(52106)
(34948)
(26564)
(25113)
(21798)
(21145)
(19273)
(19001)
(18378)
(17300)
(17157)
(17115)
(16526)
(16492)
(16357)
(15765)
(15742)
(13439)
(13360)
(13244)
(12593)
(12444)
(12204)
(12009)
(11985)
(11020)
(10832)
学科
(96922)
经济(96828)
管理(69919)
(67546)
(56744)
企业(56744)
方法(46258)
数学(40771)
数学方法(40234)
中国(29277)
(27030)
金融(27026)
(25226)
银行(25192)
(24953)
(24918)
(24254)
地方(23341)
业经(22049)
(19067)
(18309)
农业(17470)
(17071)
财务(16997)
财务管理(16965)
理论(16654)
技术(16634)
(16633)
贸易(16621)
企业财务(16166)
机构
大学(331095)
学院(330598)
管理(136411)
(131354)
经济(128552)
理学(119629)
理学院(118376)
管理学(116247)
管理学院(115657)
研究(104442)
中国(82269)
(68508)
科学(65156)
(58600)
中心(50402)
(49694)
(48577)
财经(48566)
业大(48346)
研究所(45835)
(45410)
(44360)
(43019)
师范(42615)
北京(42515)
经济学(39922)
(38804)
(38134)
农业(37828)
财经大学(36714)
基金
项目(238665)
科学(189382)
研究(175041)
基金(174523)
(151051)
国家(149843)
科学基金(130747)
社会(111109)
社会科(105477)
社会科学(105450)
基金项目(93406)
(93386)
自然(85376)
自然科(83442)
自然科学(83423)
自然科学基金(81881)
教育(80360)
(78184)
编号(71410)
资助(71170)
成果(55676)
重点(53122)
(52361)
(50982)
(50551)
课题(47955)
创新(47145)
国家社会(45830)
科研(45815)
教育部(45352)
期刊
(132037)
经济(132037)
研究(91942)
中国(57838)
学报(49558)
管理(47942)
科学(46708)
(43400)
(42765)
大学(38335)
(37706)
金融(37706)
学学(36170)
教育(34394)
技术(29730)
农业(29603)
财经(22754)
业经(22465)
经济研究(21267)
(19352)
图书(17675)
科技(17579)
问题(16894)
理论(16881)
技术经济(15711)
实践(15671)
(15671)
资源(14593)
商业(14542)
(14477)
共检索到463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玉莲  于浪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视角,分析区域科技金融网络演化机理,并划分出演化阶段及其特征。运用多主体仿真的方法,构建区域科技金融网络演进的仿真模型,对其演化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1)政府扶持性资金在网络演化初期效果显著,随着演化的推移,反而会遏制区域科技金融网络的发展;(2)扩大风险投资的投资规模对网络演化效果最为明显,但实现周期较长;(3)知识产权评估中介、企业信用评级中介等网络中介节点可以促进网络中的信息共享程度,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有助于区域科技金融网络实现资金的合理分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景荣  
金融网络传播的任务之一是通过金融网络信息传播活动达到广告的目的。金融广告传播的是金融信息,国际互联网媒体的应用及金融网络广告的出现给金融广告创意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金融网络广告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交叉学科和行业。互动性沟通是金融网络广告最本质的特征,金融网络广告具有特别的精确性和灵活的实时性,金融网络广告表现形式的丰富性等特点有效地解决了金融广告创意表现中的难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阮平南  高杰  
从CAS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网络组织的复杂适应性特征和它的演化过程,论述了系统的适应性是网络组织演化的动力。指出网络组织是一类复杂适应系统,它的演化过程可以看作是网络内各主体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各主体的主动适应和与系统的交互作用来促进系统的演化。本文借鉴CAS理论,认识和分析了网络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网络组织向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协作方向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锡亮  吴恒煜  
金融机构的网络连通性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关键所在,是研究系统性风险驱动因子、传染机制及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全新理念。"关联太大而不能倒"是网络连通性最直观的概述。本文以运用银行间市场、支付系统、金融衍生工具、资产交叉持有与市场收益等数据构建的五类金融网络为脉络,评述了国外运用金融网络研究系统性风险的最新进展。未来,需要结合金融学、网络理论与计量经济学等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数据以全方位剖析系统性风险的网络连通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斌  陈丽玉  
建立区域创新网络的竞争与合作共生演化模型,在给出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之后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创新网络中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共生作用系数的取值。(2)当共生作用系数均为负数(互惠共生)时,各创新主体都从其他创新主体受益,使得发展潜力增加。(3)当共生作用系数均为正数(恶性竞争)时,共生作用系数大的创新主体因被其他创新主体消耗资源而趋于衰亡,而另一方得以生存发展。(4)当共生作用系数为一正一负数(寄生)时,被寄生的创新主体由于受到另一方的消耗,其增长潜力下降,另一方的增长潜力则因受益而有所增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乐  毛道维  
本文构建出一个"科技—金融"网络理论框架来研究科技创新扩散路径与政府作用,并检验政府信用嵌入金融交易结构及其效果。本研究以苏州市的科技金融网络实践为样本,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政府信用在市场交易过程的恰当运用可以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政府信用的推动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平台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网络的"桥(bridge)",或者说扮演公益性"联系人"角色;二是政策性金融的市场化运作,特别是通过引导投资,以及政府信用嵌入金融交易结构来促进科技创新网络与金融网络的链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权   莫祯祥   杨璐瑞  
复杂网络中级联失效现象会导致网络大面积崩溃进而导致一系列灾难性后果,通过对其建模、仿真和定量分析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级联失效问题。本文在复杂网络理论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的动力学特征和级联失效机理,运用图论语言建立了金融网络模型;首次将级联失效经典模型运用到复杂金融网络研究中,提出了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然后通过仿真定量分析了不同条件下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的可靠性,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有助于复杂金融网络失效的预防及进一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在金融网络级联失效模型仿真过程中,增加迭代次数,会导致网络效率下降,节点失效率上升。当网络受到蓄意攻击时,网络效率迅速下降,节点失效率快速上升;网络受到极大冲击,且这种冲击远大于随机攻击情况下。第二、同一种攻击方式下,提升风险容忍系数α,有助于提高网络效率、降低失效率,提升网络可靠性,甚至可以避免网络级联失效的发生,但这会付出相应的成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颖  
SDN的优势是通过将网络由“硬”变“软”,提升网络的集中控制和集约化管理能力,增强网络系统对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适应性和支持度近年来,银行业与互联网、新科技正在进行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已成为改变传统银行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用户对于传统金融服务的要求和诉求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金融服务更加便捷,能随时随地享用更具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外部形势的变化给银行的业务运营既带来了压力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肜新春  
近年来,闽、赣、湘、鄂、豫、晋、冀、蒙等省区的三十余座城市,以及蒙古、俄罗斯相关地方的"万里茶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由民间走向官方。这个媲美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历史遗存不仅见证了当时我国边贸的繁华,更是呈现了金融网络之下资本、商帮、边贸、市镇崛起的多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媛媛  刘思羽  
利用中国创业板2010—2019年科技型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在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科技型企业在不同阶段科技金融网络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网络密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网络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倒U形影响,网络联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有U形影响。(2)划分企业生命周期后发现,网络密度的促进作用在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同时存在;网络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倒U形影响和网络联系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U形影响仅在成熟期与衰退期显著存在。据此,建议政府、金融机构等合力优化科技金融网络环境,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水平选择合作伙伴,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耀文  张朋柱  范静  
在构建一个简单的金融网络的基础上,本文对金融网络中如何判别资金异常流动的标准进行了辨识,认为需要从资金的流量、流向、流速、法律和性质五个要素来考虑。同时对上述五个要素进行了阐述和说明。最后,本文给出了实际辨识过程中的简单步骤和流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欣  
在市场流动性不足的前提下,建立资金融通的金融网络结构可以降低个体机构的破产概率,但转移的风险会通过网络节点之间的关联度和正反馈效应实现交叉传染,从而增加整个市场奔溃的概率。文章通过DCC-MGARCH模型和无向有权型网络阐释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多元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时变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机构的动态关联能够较好解释系统性风险的波动性,且我国的金融市场符合无标度网络的风险传染特征。其中,银行部门的市场中介地位不断强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联系日益紧密,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中应强调关联度指标的重要性和金融机构的网络属性,构建具有风险包容性的金融体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童牧  何奕  
针对复杂金融网络中的系统性风险预测和不同风险场景下的流动性救助策略问题,以中国大额支付系统网络为对象,运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模拟建立和验证了系统性风险演化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比较了不同场景不同流动性救助水平下不同救助策略的绩效。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四种不完全救助策略中,均衡救助策略在绝大多数情况都是严格占优的,而三种非均衡救助策略则各有优劣。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复杂金融网络的系统性风险管理有显著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艳霞  鲍勤  汪寿阳  
本文利用金融网络方法构建完全连接和中心-边缘结构的银行间市场网络,研究由房地产贷款损失引发的银行间市场风险传染的动态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若不考虑银行间关联,我国单个银行抵御房地产贷款损失能力较强;若考虑银行间关联,则相同程度的房地产贷款损失会引发大规模的银行风险传染;中心-边缘结构的银行间市场网络更易发生大规模风险传染;与大银行相比,小银行的破产受房地产贷款损失的直接冲击较小,受银行间风险传染的影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