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0)
- 2023(13895)
- 2022(12178)
- 2021(11441)
- 2020(9494)
- 2019(22260)
- 2018(21865)
- 2017(42820)
- 2016(22708)
- 2015(25636)
- 2014(25503)
- 2013(24920)
- 2012(22536)
- 2011(20133)
- 2010(19622)
- 2009(17639)
- 2008(17082)
- 2007(14515)
- 2006(12504)
- 2005(10699)
- 学科
- 济(89293)
- 经济(89197)
- 管理(65252)
- 业(62237)
- 企(53389)
- 企业(53389)
- 方法(46385)
- 数学(40224)
- 数学方法(39659)
- 财(22526)
- 农(22097)
- 中国(21855)
- 银(21108)
- 银行(20961)
- 制(20553)
- 业经(20230)
- 行(19601)
- 学(19216)
- 理论(16975)
- 地方(16620)
- 融(15516)
- 金融(15514)
- 贸(15298)
- 贸易(15289)
- 务(14962)
- 农业(14920)
- 财务(14890)
- 财务管理(14862)
- 易(14719)
- 和(14716)
- 机构
- 大学(316562)
- 学院(314097)
- 管理(130570)
- 济(124122)
- 经济(121462)
- 理学(114431)
- 理学院(113259)
- 管理学(111175)
- 管理学院(110624)
- 研究(97469)
- 中国(76804)
- 京(65932)
- 科学(60576)
- 财(56377)
- 农(47499)
- 业大(46721)
- 财经(46693)
- 所(46379)
- 中心(45892)
- 江(43246)
- 研究所(42843)
- 经(42692)
- 北京(40837)
- 范(40669)
- 师范(40272)
- 经济学(37864)
- 农业(37351)
- 州(36206)
- 院(35838)
- 财经大学(35374)
- 基金
- 项目(224963)
- 科学(178011)
- 基金(164758)
- 研究(164438)
- 家(142622)
- 国家(141475)
- 科学基金(123376)
- 社会(103735)
- 社会科(98378)
- 社会科学(98353)
- 基金项目(88039)
- 省(87256)
- 自然(81235)
- 自然科(79360)
- 自然科学(79343)
- 自然科学基金(77881)
- 教育(76344)
- 划(73404)
- 资助(67774)
- 编号(67189)
- 成果(52593)
- 部(49818)
- 重点(49747)
- 创(47245)
- 发(46695)
- 课题(45054)
- 创新(43976)
- 科研(43398)
- 教育部(43325)
- 大学(42648)
- 期刊
- 济(124926)
- 经济(124926)
- 研究(90785)
- 中国(52071)
- 学报(48028)
- 管理(46240)
- 科学(44898)
- 财(42373)
- 农(41471)
- 大学(37305)
- 学学(35216)
- 融(34754)
- 金融(34754)
- 教育(34199)
- 技术(28173)
- 农业(27931)
- 财经(22533)
- 业经(20902)
- 经济研究(20053)
- 经(19102)
- 理论(16358)
- 问题(16243)
- 图书(15748)
- 科技(15226)
- 实践(15210)
- 践(15210)
- 技术经济(14976)
- 商业(14072)
- 版(13973)
- 业(13843)
共检索到439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毓萍 李清
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业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能否安全稳定渡过这个时期是对商业银行的严峻考验,商业银行提高积极应对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商业银行动态能力系统的特征和机制,指出提高商业银行员工与管理者适应性学习能力以及加强资源配置整合能力是提升其动态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提升其动态能力的一种新思路,进而能有效地应对以后出现的危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毓萍 李清
后金融危机时代,商业银行业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能否从容面对环境变化对其所造成的冲击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动态能力的构建和提升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本文基于霍兰提出的具有主动性主体的适应性学习的行为模型,从商业银行员工主体的适应性学习出发研究商业银行动态能力,以期弥补了商业银行动态能力研究缺乏的现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凯 袁媛
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根本风险。压力测试是针对尾部风险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被巴塞尔委员会指定为识别、计量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工具,并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愈发得到重视。首先,参考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流动性覆盖率(LCR)"指标计算方法,以巴塞尔委员会对于标准流动性冲击定义的7个情景作为情景假设基础,基于现金流缺口分析模型构建了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模型;然后,以南京银行为例,以2012年末时点数据为基础模拟未来在可能的压力情景下该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最后,根据压力测试结果,对该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模型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潘小明 李杰
在金融市场化环境下,为有效解决市场波动与预算管理以市场为导向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动态预算管理机制。在对预算管理进行市场化和动态化设计时,首先,需要从协同的视角去正确认识超越预算与改进预算两大看似对立的主流观点;其次,需要加强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和预测能力以减少预算松弛;第三,需要在公司治理结构下通过流程再造来确保动态预算调整的实施;最后,需要建立一个银行内部明确的职责分工体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以保证预算管理的效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志华 杨瑾
商业银行动态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将流动性水平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有机统一。本文分析了动态流动性管理的目标、基本方法以及相应的数学模型,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出发,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动态流动性管理的基本思路。本文还以浦东发展银行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讨论了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指导商业银行进行动态流动性管理。
关键词:
流动性管理 动态管理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宏 闵丹
遵循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的SCP范式的分析思路和理论框架,对传统的共谋假设、相对市场力量假设和效率结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由原来的高寡占的市场向适度集中的市场发展,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银行总体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市场份额、银行效率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间正相关关系显著,而市场集中度与盈利能力则呈负相关。实证结果支持相对市场力量假设和效率结构假设,但不支持共谋假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剑
以利息收入分析为主的收益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所在。动态收益管理是指通过模拟未来资金计划情景及利率情景来预测和管理未来收益状况,并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持。本文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分析国外商业银行收益管理从静态管理——期限收益法到动态管理——在险收益分析(Earning at Risk)的演变,并进一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动态收益管理的必要性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资产负债管理 动态收益管理 在险收益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苗雨峰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银行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提取的减值准备具有亲周期性。会计准则要求银行运用现金流折现法(DCF)等进行减值测试,并相应提取拨备。这种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基础,基于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小渝
随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改和上市的成功,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全部完成,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在数据包络法(DEA)的基础上,通过对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运用,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2005-2009年期间的效率进行了衡量,并进一步对生产效率的变动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整体上综合效率相对偏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上均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规模效率上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生产力提升迅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生产力的提升尤为明显;我国对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的效果十分明显,如何加强管理,提升规模效率将会是四大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振华 谢赤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权。作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合理有效地确定贷款利率是商业银行完善信贷管理的重要措施。考虑到贷款持续期内基准利率、贷款客户信用等级以及客户贡献的不断变化,基于现有的领导价格贷款定价模型,本文构建了一个商业银行动态贷款定价模型。该模型能使商业银行根据贷款业务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贷款利率,有助于商业银行确定更为合理的贷款利率以完善信贷管理体系。
关键词:
领导价格 信用评级 客户贡献 贷款定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颖 张祎
净稳定融资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简称NSFR)是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自2010年提出的用于监测商业银行期限转换风险的重要指标,但NSFR在我国却迟迟未能落地。基于巴塞尔Ⅲ的测算要求,笔者选取2002—2015年美国134家具备时间连续性的商业银行的NSFR进行测算,并通过实证检验探索了NSFR的影响因素以及潜在实施影响,以期为NSFR指标在中国的落地实施提供可用的经验与借鉴。实证结果表明,净稳定融资比率受资本比率、资产规模、商业模型、经济增长、金融结构以及危机变量综合影响,并对商业银行利润水平带来一定程度负向影响。这也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NSFR监管落地过程中将面临一定盈利承压,同时笔者对NSFR影响因素的分析也有助于探究银行融资结构调整与经营转型之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颖 张祎
净稳定融资比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简称NSFR)是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自2010年提出的用于监测商业银行期限转换风险的重要指标,但NSFR在我国却迟迟未能落地。基于巴塞尔Ⅲ的测算要求,笔者选取2002—2015年美国134家具备时间连续性的商业银行的NSFR进行测算,并通过实证检验探索了NSFR的影响因素以及潜在实施影响,以期为NSFR指标在中国的落地实施提供可用的经验与借鉴。实证结果表明,净稳定融资比率受资本比率、资产规模、商业模型、经济增长、金融结构以及危机变量综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政勋
本文在改进传统DEA和合理定义银行投入产出指标的基础上,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我国商业银行1997-2003的效率指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繁荣 李典
一、引言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外部环境和监管政策的一系列重大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金融脱媒化趋势的加剧和资本约束的加强。这些转折和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业只有进一步转变经营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等措施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提升自身的价值,从而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余中福 李涛 程瑞
本文将粗糙集理论与多属性决策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商业银行进行无清偿能力风险评估的一种新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建立商业银行无清偿能力风险评估的层次模型,利用粗糙集理论,完全由数据驱动,从多个层面对商业银行的无清偿能力风险进行评估,并通过案例分析,阐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