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95)
2023(20517)
2022(17595)
2021(16198)
2020(13763)
2019(30913)
2018(30433)
2017(58601)
2016(31990)
2015(35775)
2014(34801)
2013(34159)
2012(31105)
2011(28107)
2010(27939)
2009(25666)
2008(25153)
2007(22016)
2006(19217)
2005(16609)
作者
(91722)
(76684)
(76026)
(72146)
(48481)
(36823)
(34293)
(29866)
(29021)
(27090)
(25891)
(25826)
(24354)
(23995)
(23654)
(23491)
(22816)
(22743)
(21904)
(21896)
(18971)
(18703)
(18656)
(17373)
(17163)
(16910)
(16837)
(16780)
(15436)
(15185)
学科
(127803)
经济(127642)
管理(96048)
(91582)
(77113)
企业(77113)
方法(58980)
数学(51336)
数学方法(50683)
(34428)
(33976)
中国(32542)
业经(29799)
地方(26787)
(26529)
(26320)
技术(23701)
农业(22679)
(22541)
贸易(22530)
(21836)
(21691)
财务(21611)
财务管理(21565)
理论(20793)
企业财务(20447)
环境(19646)
(19508)
银行(19437)
(19243)
机构
大学(448089)
学院(447658)
(179127)
管理(176263)
经济(175457)
理学(153702)
理学院(151994)
管理学(149214)
管理学院(148401)
研究(148117)
中国(109313)
(94154)
科学(93165)
(82858)
(76572)
(73691)
业大(70172)
中心(67648)
研究所(67419)
财经(66699)
(65311)
(60780)
农业(60310)
北京(58499)
(57088)
师范(56397)
经济学(54763)
(54018)
(52259)
财经大学(49765)
基金
项目(313962)
科学(247240)
基金(228451)
研究(224951)
(201071)
国家(199426)
科学基金(171358)
社会(143189)
社会科(135881)
社会科学(135850)
(123539)
基金项目(121000)
自然(112775)
自然科(110173)
自然科学(110143)
自然科学基金(108192)
(104002)
教育(103888)
资助(93717)
编号(89853)
成果(71530)
重点(70776)
(68703)
(67768)
(66946)
创新(62921)
课题(62249)
科研(60249)
国家社会(59463)
教育部(58828)
期刊
(189246)
经济(189246)
研究(126118)
中国(84626)
学报(75426)
(68428)
科学(67405)
管理(65207)
(63794)
大学(57229)
学学(54344)
教育(47831)
农业(46763)
技术(38955)
(36939)
金融(36939)
财经(32652)
业经(31730)
经济研究(30875)
(28005)
(24802)
问题(24642)
科技(23177)
(22048)
技术经济(21511)
统计(20387)
理论(20168)
商业(19974)
图书(19761)
业大(19569)
共检索到641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明辉  贾晓辉  
我国目前在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方面不够深入,减弱了这一影响机理对实际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以产业集群的识别为研究起点,对其生命周期阶段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结合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分别构建了以门限自回归理论为基础的生命周期划分模型和以生产函数原理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模型。最后通过集群识别选取长三角通用设备制造业作为实证对象,并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的对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海民  
本文构建引入制度变量的新C-D生产函数,研究资本、劳动、科技和制度要素共同作用下的经济增长,运用广东省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改革开放25年来广东省经历了以“开放化、市场化、民营化”为主要内容的三次制度创新,平均制度变革速率达15.17%;资本、劳动、科技、制度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41、0.43、0.16、0.02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8.4%、10.4%、27.5%、3.7%;经济增长的粗放特征较为明显,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的新一轮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焱  吴群  刘友兆  金萍  
以江苏省金坛市建昌镇为例 ,通过引入C D生产函数 ,测算了农业生产在既定投入水平下的理论总收益 ;并运用生产要素贡献理论 ,以土地对全部产出的贡献为依据计算土地纯收益 ;同时 ,对投入产出法和C D生产函数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说明基于C D生产函数的农用地估价结果更为准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健  
随着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R&D机构也在不断增多,跨国公司R&D投资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对于跨国公司R&D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跨国公司R&D投资的现状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跨国公司R&D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定性研究中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进行论述,在定量研究中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研究。在跨国公司R&D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向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朝静  李谷成  范丽霞  高雪  
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利用1984-2014年15个省份的水稻投入产出及气象数据,探讨了生育期气候变化对水稻单产的影响,并系统考察了气候因素对水稻单产的非线性及区域差异性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一方面,水稻生育期降水增加对水稻单产具有负向影响,但其对不同地区的具体影响有所不同。同时,降水变化的二次项对水稻单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各区域来看,水稻全生育期降水增加对西南地区水稻单产的边际影响为正,而对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以及华南地区水稻单产的边际影响为负。另一方面,水稻全生育期内气温升高对水稻单产具有负向影响,且气温变化与水稻单产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从各区域来看,气温升高对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水稻单产的边际影响为负,而对东北地区水稻单产的边际影响为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伟  范德成  王韶华  
笔者从要素投入与要素分配关系的视角,探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途径。通过C-D生产函数构建模型,笔者对要素分配的内在决定因素及各因素变动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的途径有四个:一是提高利率,以提高资本的使用成本;二是降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以降低资本产出弹性;三是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以减少资本供给;四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以增加劳动力产出弹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予平  
本文试图研究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对企业家精神衡量标准的比较分析表明,企业进入情况较好地反映了中国转轨时期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因此,企业进入比率是衡量企业家精神的较好尺度。将企业家精神纳入到C-D函数中,假定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存在线性关系,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从企业进入情况来看,在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因素不变条件下,企业进入比率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提高0.54个百分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叶萌  祝合良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技术进步是物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而作为技术进步产物的标准以及标准化建设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是物流活动合理、高效运行的重要前提,是物流业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明晰标准化对物流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助于相关标准在物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贯彻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而定量研究标准化对物流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参考国内外相关定量研究方法,将代表物流业标准化水平的标准存量作为投入要素引入C-D生产函数,与物流业产出(增加值)、资本投入(资本存量)、劳动投入(就业人数)、专利投入(专利存量)一起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并采用我国物流业(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近似代替)1994—2016年数据,利用可消除各变量间多重共线性问题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标准化对我国物流业经济增长具有相当重要的正向促进作用,即标准存量每提高1%,我国物流业产出增长0.203 621%,高于专利投入和劳动投入对物流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仅次于资本投入对物流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为进一步增强物流标准对物流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应进一步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动物流企业标准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应结合物流业发展实际,切实做好物流业相关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应加大物流标准宣传普及与贯彻实施力度,使物流标准化理念根植于心;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贸易、投资合作以及援助等形式深化物流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胡郴  何文举  
基于柯布—达格拉斯生产函数,借鉴IPAT模型,运用添加拓展变量的方法对C-D生产函数进行扩展,在其中加入变量资源消耗,从生产力的角度来分析资源消耗对城市化质量的影响。分析得出城市化质量系数与资本存量、就业人员、资源消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虽然短期内资源消耗对城市化质量系数无显著影响,但如果没有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的支持,会降低城市化质量的程度,城市化质量系数受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在短期内会进行调节,但从长远看仍需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资源消耗产出能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义青  耿艳楼  姚连宵  
科学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引导企业健康成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主动性决策理论,运用势分析方法,将势效系数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导出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及分析框架,即全要素生产率等于单要素生产率的加权几何平均数;在此框架下,对河北省2018—2022年连续在册的5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体概况还是基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呈现增长趋势,而资本产出率增速较低是限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原因。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关键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编制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建立京津冀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依法规范资本行为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京华  包庆丰  
利用DEA方法对内蒙古国有林区C-D生产函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生产函数更能体现林业生产的特点和生产函数产出最大化的内涵;内蒙古国有林区实际生产中投入产出效率并未达到最优,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对产出的贡献并未发挥最大潜力;现实生产中,劳动力对产出的影响为负,经过优化后其弹性系数为正,说明劳动力对于提高林业产值的潜力改进空间很大;在以后的发展中应重点从提高劳动力素质或减少冗余劳动力,提高科技应用能力等方面出发,提高产出和改进生产效率。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环  李秀霞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建设用地对经济发展瓶颈作用日益凸显,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探讨土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以吉林省9个地级市(州)为研究对象,利用C-D函数,对其2004-2011年的建设用地贡献率进行测算,并用ArcGIS 10.0进行聚类,探讨其空间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4.05%~55.47%,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区域差异主要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相关;2建设用地投入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3今后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科技创新型和资本、资源集约型道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凤玲  周扬  陈建宏  周智勇  
本文利用1990~2011年样本数据,选取代表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GDP作为唯一的产出,选取能源消费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就业人数作为投入指标建立扩展的C-D生产函数,并运用Eviews软件对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投入与产出之间在量上的变动关系。其后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上面投入产出分别进行各年度能源经济效率和各省市的能源经济效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投入指标的每一个量对产出都有显著地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DEA分析表明进入21世纪能源经济全要素效率有所提高,且能源经济效率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势。最后文章对所有以上的研究结果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些研究将为决策者...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黄臻  
根据1990~2008年我国粮食生产要素投入数据,从粮食生产规模、劳动力投入、机械投入、化肥投入、农田基础设施、自然灾害的角度,基于修正的C-D生产函数,采用岭回归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机械投入增加和灌溉条件的改善是粮食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劳动投入、化肥投入并非粮食产量增加的推动因素,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仍存在较强负面影响,粮食生产表现出规模报酬递增情况。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钦萍  陈忠  卓懋百  陈旭辉  
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质量与速度、对我国的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前提的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科技投入变量构建生产函数模型,采用2003年至2012年数据估计全国生产函数,确定科技等投入对生态GDP产出的贡献率,得出科技投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已越过生态拐点,进而转入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