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9)
- 2023(8586)
- 2022(7430)
- 2021(7154)
- 2020(6096)
- 2019(13848)
- 2018(13714)
- 2017(26266)
- 2016(14091)
- 2015(15785)
- 2014(15339)
- 2013(14554)
- 2012(13315)
- 2011(11550)
- 2010(11184)
- 2009(9911)
- 2008(9501)
- 2007(8013)
- 2006(6398)
- 2005(5251)
- 学科
- 济(53534)
- 经济(53467)
- 管理(42727)
- 业(38987)
- 企(33541)
- 企业(33541)
- 方法(30487)
- 数学(27226)
- 数学方法(26679)
- 财(15070)
- 农(13365)
- 中国(12006)
- 学(11829)
- 业经(11063)
- 务(10476)
- 财务(10431)
- 财务管理(10402)
- 企业财务(9886)
- 理论(9433)
- 贸(9381)
- 贸易(9376)
- 易(9156)
- 制(8823)
- 技术(8786)
- 农业(8746)
- 和(8085)
- 地方(8024)
- 环境(7947)
- 划(7788)
- 银(7226)
- 机构
- 大学(189612)
- 学院(188548)
- 管理(77893)
- 济(74125)
- 经济(72719)
- 理学(68966)
- 理学院(68276)
- 管理学(66816)
- 管理学院(66478)
- 研究(56590)
- 中国(42662)
- 京(37909)
- 科学(35950)
- 财(33284)
- 农(30610)
- 业大(29277)
- 中心(28409)
- 财经(27759)
- 所(26967)
- 江(26533)
- 经(25525)
- 研究所(24905)
- 农业(24414)
- 范(22901)
- 经济学(22850)
- 师范(22550)
- 北京(22319)
- 院(21152)
- 财经大学(21083)
- 州(20850)
- 基金
- 项目(138252)
- 科学(110336)
- 基金(103367)
- 研究(97875)
- 家(90567)
- 国家(89850)
- 科学基金(79038)
- 社会(62865)
- 社会科(59670)
- 社会科学(59656)
- 基金项目(54781)
- 自然(53486)
- 省(53226)
- 自然科(52412)
- 自然科学(52398)
- 自然科学基金(51465)
- 教育(46337)
- 划(45302)
- 资助(42708)
- 编号(38630)
- 部(31170)
- 重点(30823)
- 成果(29574)
- 创(29224)
- 发(28261)
- 科研(27665)
- 创新(27347)
- 教育部(27001)
- 国家社会(26604)
- 大学(26435)
共检索到256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海翔 崔鸿武 黄桢铭 王磊 李皓 崔正国 曲克明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斑马鱼在不同污染物暴露下的行为变化是水质毒性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但传统方法存在效率低,面对遮挡和复杂环境时性能差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使用基于Bytetrack的多目标跟踪算法追踪斑马鱼(Danio rerio)在4种污染物(Zn~(2+)、Pb~(2+)、铬和苯酚)暴露2 h后的行为变化,对在4种浓度梯度中的斑马鱼的平均速度、最大速度、最低速度、平均碰撞次和行为轨迹等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追踪精度、漏检率和检测时间(每300帧)分别能达到90.26%、16.33%和0.19 min,检测时间和精度相比于传统目标检测方法有较大提升。同时,根据污染物不同,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特定污染物环境中斑马鱼相应的运动状态及轨迹变化,可实现精确识别和实时响应,在鱼类毒性行为识别领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多目标跟踪 斑马鱼 行为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旭霞 傅玲琳 王彦波
为研究纳米硒对斑马鱼胚胎毒性大小,使用光镜和电镜等技术对硒代蛋氨酸和纳米硒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纳米硒粒子的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25 nm。纳米硒在斑马鱼受精后96和120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7.18和5.68μmol/L;而DL-硒代蛋氨酸在斑马鱼受精后96和120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67.32和54.66μmol/L。此外,在斑马鱼受精后120 h,纳米硒和DL-硒代蛋氨酸的半数致畸浓度分别为3.27和44.22μmol/L。研究表明,在直接暴露的条件下,纳米硒的毒性要大于DL-硒代蛋氨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兰丽贞 刘林 马宁宁 叶庄新 赵群芬
为比较纳米ZnO、常规ZnO和ZnSO_4对斑马鱼氧化应激毒性的强弱,探究纳米ZnO的毒性作用与其释放的Zn2+和本身特性的关系,研究了纳米ZnO、常规ZnO、ZnSO_4对斑马鱼肝脏、肠、鳃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及炎症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将斑马鱼分别暴露于纳米ZnO、常规ZnO、ZnSO_4水体中,在4、24和96 h后,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斑马鱼肝脏、肠、鳃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实验组中肝脏、肠和鳃中Bax、Bcl-2、TNF-α及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纳米ZnO、常规ZnO、ZnSO_4均引起斑马鱼各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且使组织中凋亡基因和炎症基因表达水平发生变化,激活生物体内的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途径,引起细胞死亡或机体炎症,其中纳米ZnO的致氧化损伤作用最强。研究表明,纳米ZnO对斑马鱼的氧化应激毒性强于常规ZnO和ZnSO_4,而纳米颗粒本身特性是导致纳米ZnO毒性作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秋燕 谢勇平 方展强
研究了重金属Zn2+和Cd2+对斑马鱼(Danio rerio)早期胚胎发育阶段的单一与联合毒性效应。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Zn2+和Cd2+对受精后24 h(24 hpf)的受精卵进行染毒实验,统计了斑马鱼胚胎48 hpf的卵凝结和心律,72hpf的卵凝结、孵化率和畸形率等指标。结果显示,Zn2+和Cd2+对斑马鱼胚胎各不同发育阶段的影响不同,镉的毒性比锌大。斑马鱼胚胎对Zn2+和Cd2+最敏感的毒理学终点均为72 hpf。Zn2+和Cd2+对斑马鱼胚胎72 hpf的发育毒性比48 hpf的发育毒性大。Zn2+和Cd2+在毒性单位配比为1︰1时,对斑马鱼胚胎的联合毒性趋向于毒性剧增的协同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立一 何伟 朱璧然
纳米颗粒(NPs)因其广泛的应用而备受关注。NPs会改变重金属(如Pb)在生物体内的富集和毒性作用。因此,研究选择国际公认的模式动物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开展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对Pb在鱼体内的积累和甲状腺内分泌系统干扰的研究。受精2 h后的斑马鱼胚胎,单独暴露于环境相关浓度的Pb(如0,5,10和20μg/L)或与无效应浓度nano-SiO_2(如25μg/L)复合暴露至144 h。结果表明:和nanoSiO_2复合暴露后,斑马鱼幼鱼体内Pb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浓度下Pb单独暴露(P0. 05);但当两者复合暴露后,斑马鱼幼鱼体内T4和T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或同浓度下Pb单独暴露组(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卢克祥 许柳雄 邓青燕
为探究斑马鱼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趋光行为差异,记录了六月龄的斑马鱼成鱼在紫外光(ultraviolet, UV)和可见光照射下的行为反应和在无光、紫光(420 nm)、蓝光(460 nm)、绿光(500 nm)、黄光(585 nm)和红光(620 nm)六种光照条件下的趋光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刺激光为UV时,斑马鱼优先游向黑暗环境一侧,刺激光为可见光时,斑马鱼优先游向可见光一侧;UV和可见光分别设置在试验区A和试验区B时,随着UV刺激强度增加,斑马鱼的偏好指数未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UV和可见光同时设置在试验区B时,随着UV刺激强度增加,斑马鱼的偏好指数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5 min和30 min时斑马鱼的平均分布率均呈现红光区>紫光区>蓝光区>黄光区,绿光区的平均分布率在5 min时高于红光区,在30 min时介于紫光区和蓝光区之间。研究表明,斑马鱼趋向可见光而远离紫外光,表现出明显的避UV性和趋可见光性,且避UV性与趋可见光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拮抗作用,而无协同作用。此外,斑马鱼对红光、绿光和紫光的喜好程度较高,对黄光的喜好程度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斑马鱼视觉生态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斑马鱼 趋光行为 紫外光 可见光 单色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芳1 2 叶星1 2 邹曙明2 张莉莉1 孙成飞1 田园园1 白俊杰1 2
提高目的基因的转植效率与可遗传效率是转基因鱼研制的关键点之一。本研究利用近年开发的金鱼转座子系统进行转基因斑马鱼的研制,探讨其在转基因鱼上应用的可行性。通过 PCR 方法,改造 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 pTgf2-EF1α-eGFP,将肌球蛋白轻链 2 启动子(mylz2)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定向插入其中,构建可在肌肉组织特异性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 Tgf2 转座子供体质粒 pTgf2-Mylz2-RFP。通过显微注射,将 Tgf2 转座子供体质粒与 Tgf2 转座酶 mRNA 共注射于斑马鱼(Danio ririo)受精卵中,共注射受精卵 972 粒,出膜后存活的仔鱼 803 尾,其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芳 叶星 邹曙明 张莉莉 孙成飞 田园园 白俊杰
提高目的基因的转植效率与可遗传效率是转基因鱼研制的关键点之一。本研究利用近年开发的金鱼转座子系统进行转基因斑马鱼的研制,探讨其在转基因鱼上应用的可行性。通过PCR方法,改造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pTgf2-EF1α-eGFP,将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mylz2)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定向插入其中,构建可在肌肉组织特异性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pTgf2-Mylz2-RFP。通过显微注射,将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与Tgf2转座酶mRNA共注射于斑马鱼(Danio ririo)受精卵中,共注射受精卵972粒,出膜后存活的仔鱼803尾,其中携带外源基因的仔鱼为615尾,阳性率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娜 范纯新 宋佳坤
本研究旨在揭示斑马鱼下颌再生中神经和肌肉的关系。通过HE染色技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等实验技术分别观察斑马鱼下颌神经和肌肉的再生过程,考察神经和肌肉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截面附近的神经纤维在剪切后5 H降解,剪切后2 d时完全消失。剪切后3 d,整个芽基所在位置已出现新生的神经纤维。剪切5 d时,芽基上布满大量的神经纤维。肌纤维在剪切后12 H已发生断裂,剪切后5 d形成芽基细胞并分化成各种前体细胞如肌肉前体细胞,剪切后9 d出现新生的肌细胞,剪切后14 d新生的肌细胞与新生的神经纤维建立神经肌肉接头联系,30 d后成为成熟的肌肉组织。结果表明:如果斑马鱼1/3的下颌被人为切除,下颌肌肉可以实现...
关键词:
斑马鱼 下颌 再生 神经 肌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顾叶丹 王冰琦 王宏杰 胡沛男 祖尧
斑马鱼转录因子hoxb4a在心脏中的功能未见研究报道,为了阐明hoxb4a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本文利用基因沉默技术和mRNA基因过表达方法,分别在斑马鱼中敲降和过表达hoxb4a基因,发现抑制或过表达hoxb4a的胚胎在第3天出现心包腔肿大、心脏环化异常的表型。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对野生型及hoxb4a敲降胚胎进行心肌特异基因的原位杂交染色比较,测量结果显示hoxb4a敲降胚胎的心脏环化角度增大(P<0.05)。本研究表明斑马鱼hoxb4a沉默会导致心脏结构畸形、环化异常,并且调控了早期心脏发育基因的变化。本研究发现了hoxb4a在斑马鱼早期心脏发育中发挥作用,并通过原位杂交及qPCR结果初步探索了hoxb4a调控心脏腔室的分化及心脏环化过程,深化了人们对心脏发育调控网络的认识。
关键词:
hoxb4a 基因敲降 心脏发育 斑马鱼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辉 于立君 郭涛 原新 陈虹丽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实践课程中学生选课率最高的实验项目。针对传统Mean Shift跟踪算法无法克服复杂环境下背景颜色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目标运动信息的Mean Shift跟踪算法。通过引入显著性检测MSS算法,实现对传统MOG(混合高斯模型)算法的改进,并利用改进的MOG算法,检测场景图像中的运动目标信息,对Mean Shift框架下的目标模型进行加权描述,提高目标和背景的区分度,减少背景信息对目标定位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对视频流中的运动目标进行较准确的实时跟踪。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泉 吕为群
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作为实验对象,首先从躯体形态和繁殖能力上对6月龄与30月龄斑马鱼的特征进行了区分,而后分别比较了6月龄和30月龄斑马鱼在昼夜节律、应激行为和呼吸代谢方面的差异,研究衰老对斑马鱼代谢和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30月龄斑马鱼脊柱弯曲,并且在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和成活率等方面均低于6月龄斑马鱼,显示出明显的衰老特征。6月龄斑马鱼昼夜间的游泳行为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与30月龄斑马鱼相比,其白天活动量大,夜晚静息,昼夜间游泳行为具有显著差异。当遭受驱逐刺激后,6月龄斑马鱼的快速游泳距离、快速游泳时间和平均游泳速度均高于30月龄斑马鱼(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吕世伟 周德庆 刘楠 于莹 宿小杰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海洋中,是全球十大新兴环境问题之一。微塑料可以被鱼类、贝类、低栖动物等海洋生物摄入,危害海洋生命。为了更好的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和检测微塑料,本实验优化了一种新的方案。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原料,对其中的微塑料进行分离提取。首先通过消化率、回收率、拉曼光谱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对KOH、H_(2)O_(2)、HNO_(3)和胰蛋白酶4种消化液进行选择,选定KOH溶液为最适消化液。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KOH溶液为消化液的最佳消解条件。研究表明,消解最适条件为:浓度4%、温度47℃、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的消化率为97.38%。采用KOH作为消化液显著提高了消解效率,为微塑料的进一步检测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国妍
分析了军事物流的特点,引入了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并通过该方法对假设的问题进行计算,证明了此方法的可靠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蔡雅娟
功能性行为评估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以确定行为功能为核心的评估方法。自1997年美国《残疾人教育法》规定学校必须实施功能性行为评估之后,关于学校中功能性行为评估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通过梳理有关文献,从应用范围、使用方法、负责人员、干预策略和教师培训五个方面呈现学校情境下功能性行为评估的实施现状,让读者了解研究动态,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高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效度和效率、增强功能性行为评估的培训以及关注学校的特殊性。
关键词:
功能性行为评估 学校 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