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3)
- 2023(14902)
- 2022(13185)
- 2021(12371)
- 2020(10475)
- 2019(24473)
- 2018(24230)
- 2017(48049)
- 2016(25809)
- 2015(29056)
- 2014(28950)
- 2013(28444)
- 2012(25693)
- 2011(22670)
- 2010(22582)
- 2009(20571)
- 2008(19658)
- 2007(16836)
- 2006(14512)
- 2005(12297)
- 学科
- 济(104116)
- 经济(103999)
- 管理(73925)
- 业(70943)
- 企(59598)
- 企业(59598)
- 方法(52550)
- 数学(46459)
- 数学方法(45701)
- 财(27691)
- 农(26553)
- 中国(24305)
- 学(22863)
- 业经(22036)
- 地方(19799)
- 理论(18066)
- 农业(18005)
- 贸(17422)
- 贸易(17413)
- 务(17316)
- 财务(17227)
- 财务管理(17192)
- 易(16928)
- 制(16413)
- 企业财务(16278)
- 技术(16132)
- 和(16078)
- 环境(15029)
- 划(13691)
- 银(13155)
- 机构
- 学院(356655)
- 大学(356653)
- 管理(146101)
- 济(139887)
- 经济(136950)
- 理学(128109)
- 理学院(126752)
- 管理学(124089)
- 管理学院(123450)
- 研究(111597)
- 中国(82060)
- 京(74741)
- 科学(70626)
- 财(64026)
- 农(55212)
- 所(54489)
- 业大(54443)
- 财经(52306)
- 中心(51646)
- 江(50288)
- 研究所(49945)
- 经(47726)
- 北京(46391)
- 范(45702)
- 师范(45267)
- 农业(43194)
- 经济学(42123)
- 院(41139)
- 州(40810)
- 财经大学(39304)
- 基金
- 项目(252787)
- 科学(199483)
- 基金(184566)
- 研究(182792)
- 家(160829)
- 国家(159563)
- 科学基金(138453)
- 社会(114745)
- 社会科(108771)
- 社会科学(108741)
- 省(98529)
- 基金项目(98090)
- 自然(92133)
- 自然科(90068)
- 自然科学(90047)
- 自然科学基金(88389)
- 教育(85339)
- 划(82996)
- 资助(77031)
- 编号(74963)
- 成果(58918)
- 重点(56037)
- 部(55712)
- 创(52766)
- 发(52615)
- 课题(50560)
- 创新(49153)
- 科研(48667)
- 教育部(48124)
- 大学(47605)
- 期刊
- 济(143451)
- 经济(143451)
- 研究(99677)
- 中国(63368)
- 学报(55767)
- 管理(52111)
- 科学(51578)
- 农(49126)
- 财(48496)
- 大学(42534)
- 学学(40170)
- 教育(38534)
- 农业(34305)
- 技术(33532)
- 融(24900)
- 金融(24900)
- 财经(24354)
- 业经(24238)
- 经济研究(23592)
- 经(20705)
- 图书(18602)
- 问题(18451)
- 技术经济(17882)
- 业(17557)
- 统计(17235)
- 科技(17058)
- 理论(16494)
- 版(16292)
- 资源(15702)
- 策(15674)
共检索到49831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芳 王小川 张皓
在土地紧缺和城市更新背景下,低效城市土地的收储盘活极为迫切,而其关键是如何进行土地收储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本文在剖析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理基础上,提出土地增值优先偿付公私基本利益、净增值收益阶梯分享的分配机制,并采集浦东新区土地收储案例数据,运用数理模型进行了分配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梯级原使用权人分享比例为56.5%,第二梯级其分享比例45.6%。这一结果符合低梯级价段原产权人分享多的分配思想。本文提出的"优先偿付阶梯分享"方法,同时兼顾了公平与效率,丰富了土地收益分配理论,并为政府创新土地收储收益分配方式提供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底亚玲 郝晋珉 朱道林
为了解决土地征收带来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针对如火如荼的征地制度改革,从我国征地制度状况、农地产权制度现状、农地价格构成和土地被征收后增值空间来源等方面对征收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提出土地增值收益的存在是客观的,运用产权理论进行收益分配对征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
产权 土地征收 增值收益 分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钱凤魁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近年来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已凸显并成为征地过程中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主要诱因,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是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辽宁省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得出,当前该区域的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民、政府和开发商之间的分配比例约为1:11:5,农民仅获得约6鬈的土地增值收益,无法保障农民充分的土地财产权益和长远生计,而以土地发展权理论为指导测算三者之间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约为1:2:1,农民可获得约25%的土地增值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发展权是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财产权利,可作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重要理论...
关键词:
土地增值收益 分配 土地发展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信阳 马佳 杨德利
[目的]2011年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陆续实行一系列农民增收补贴政策,为了解政策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发展方面的效果,进行了该研究。[方法]基于2011~2016年浦东新区和新区各镇的投入与产出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政策的总体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把浦东新区作为独立决策单元进行测算,政策实施期间的总体技术效率值为1,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新区14个镇的测算显示大部分镇DEA有效,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结论](1)浦东新区农民增收补贴政策总体成效显著;(2)农民增收补贴政策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011~2016年浦东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平缓"L"形走势;(3)浦东新区各镇总体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北部镇情况优于南部镇。并根据结论提出了保持政策延续性和稳定性、调整农民增收补贴结构和增量补贴向南部镇倾斜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拓
在现行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安排中,地方政府通过以原用途和年产值为核心制定的征地补偿方式分配农地征收增值收益的"显"性分配规则在实践中的执行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显"规则忽视了土地征收行为可能造成征收人和被征收之间的利益冲突,缺乏明确有效的救济措施。地方政府为实现征地目标,有意识地默许通过"显"规则之外的途径——"潜"规则来提高补偿额以消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但是双规则共存的土地增值分配机制背离了社会公正与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必须缩小或杜绝分配的"潜"规则,在不同层面对"显"规则进行系统设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一中 曹裕 严诗露
基于对土地增值性质和土地增值管理政策工具的理论探讨,结合一个完整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案例,对我国土地非农化开发过程中的土地租税费结构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状况进行了详尽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农民在土地自然增值收益分配中处于不公平不合理的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并建议农地产权制度的未来改革方向是强化对私权的保护,新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式是:在土地增值收益初次分配中农民获得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I,开发商获得级差地租I(I回收土地开发投资并赚取利润),政府则退出土地经营,转向以土地税收的形式在二次分配中实现土地增值的回收。
关键词:
土地产权 土地租税费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慕溪 王林秀 袁亮 常江 罗萍嘉
煤炭供给侧改革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影响巨大,一方面土地闲置率攀升,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保持快速增加,矿区土地再开发势在必行,如何使矿区土地高效退出成为资源型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平分配土地增值收益是影响煤炭企业退出意愿的关键。本文以分布全国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中的典型矿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因素及其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矿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直接因素包括对土地增值做出的贡献、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政策环境导向;间接因素包括投资因素、供求因素和政策因素。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做好矿区土地资源退出政策的顶层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相木 陈阳
研究目的:对已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的分析路线和主要议题进行结构性的总体把握,揭示该项研究的脉络演变及趋势,以期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在研究范式上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学界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四条分析路线,即基于增值贡献的分配研究、基于地租形态的分配研究、基于产权归属的分配研究、基于公平正义的分配研究。研究结论:今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应在以下四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增值的本质及规律;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的选择和政策工
关键词:
增值贡献 地租形态 产权归属 公平正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瑞瑞 朱道林 刘晶 周鑫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增值产生环节及收益分配关系,为改革和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演绎推理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省级层面及城市层面的土地收益分配比例表明,集体(农民)、政府和开发商所得增值平均比例分别为3.70∶22.32∶73.98和4.21∶26.01∶69.78,三者差异悬殊;从区域间关系看,呈现"经济发展水平高、土地增值高"的特征。研究结论: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和征地制度导致由征地、出让、房地产开发环节引起的土地增值收益差异巨大,应严格界定"公共利益"征地,发挥政府"行政人"职能;采取征税手段,缩小开发商的过度利益空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远索 周爱华 杨广林
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是当前中国土地管理中的重要难题之一。通过从"公共利益"的认定、利益分配理念与制度建设历程、对征地的补偿标准、土地发展权的设置等方面研究英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认为明晰"公共利益"内涵、加强公众参与程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试点土地发展权、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是中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设计的应有取向。
关键词:
英美 土地增值收益 收益分配 土地发展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相木 陈阳
研究目的:对已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的分析路线和主要议题进行结构性的总体把握,揭示该项研究的脉络演变及趋势,以期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在研究范式上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学界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四条分析路线,即基于增值贡献的分配研究、基于地租形态的分配研究、基于产权归属的分配研究、基于公平正义的分配研究。研究结论:今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应在以下四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增值的本质及规律;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的选择和政策工具组合;具体形式下土地增值形态的划分及定量核算;当前阶段土地增值在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合理分配的客观依据。
关键词:
增值贡献 地租形态 产权归属 公平正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印堃华
浦东新区现有城市化面积38平方公里,到2000年规划新开发土地面积40~60平方公里,使城市化总面积达到80~100平方公里,占整个新区规划总面积405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左右。预期至2020年,新区城市化地区总面积将发展到200平方公里左右,约占新区规划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睿奕 曾刚
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10年来,学术界掀起了对创新活动研究的高潮,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管理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创新的形成动机、过程、模式及演变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显示,一方面,创新是集体行动的结果,企业间互动对创新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创新网络要素结构差异对创新功能的实现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将基于集体学习机制,从网络个体与整体结构差异出发,分析和总结结构差异下不同创新网络模式特点,并以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作为实证案例。
关键词:
集体学习 创新网络模式 生物医药产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曲彬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极"观点认为:一国经济的发展可以首先通过发展增长"极",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于效益较高的地域,通过"极化效应",逐步带动其他区域形成全面发展。基于上述理论的基本思想,本文以当代我国三大经济增长级作为研究内容,立足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外向型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共生性特点,通过构建VAR模型基础上的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技术直观刻画和定量分解三区金融相关指标与投资、消费、出口和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与规律。试图从"质"、"量"两个研究角度揭示出作为中国三大增长极的经济、金融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对比区域以信贷为主的金融作用经济拉动力的冲击效果,并就金融对经济...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