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4)
- 2023(16707)
- 2022(14663)
- 2021(13536)
- 2020(11639)
- 2019(27024)
- 2018(26784)
- 2017(52308)
- 2016(28437)
- 2015(32232)
- 2014(32377)
- 2013(32097)
- 2012(29687)
- 2011(26609)
- 2010(26449)
- 2009(24370)
- 2008(23888)
- 2007(21163)
- 2006(18052)
- 2005(15566)
- 学科
- 济(119987)
- 经济(119859)
- 管理(81108)
- 业(79019)
- 企(64797)
- 企业(64797)
- 方法(58551)
- 数学(51590)
- 数学方法(50963)
- 农(32769)
- 财(29840)
- 中国(28161)
- 地方(26562)
- 业经(26145)
- 学(25095)
- 农业(22021)
- 贸(21453)
- 贸易(21447)
- 易(20754)
- 制(19810)
- 务(19396)
- 财务(19317)
- 财务管理(19273)
- 理论(18504)
- 企业财务(18265)
- 技术(18164)
- 和(17933)
- 环境(17910)
- 银(15938)
- 融(15906)
- 机构
- 大学(407484)
- 学院(407250)
- 管理(163378)
- 济(162655)
- 经济(159128)
- 理学(142638)
- 理学院(141065)
- 管理学(138507)
- 管理学院(137786)
- 研究(132029)
- 中国(96425)
- 京(85550)
- 科学(83796)
- 财(72343)
- 农(68143)
- 所(66240)
- 业大(63245)
- 中心(61478)
- 研究所(60706)
- 财经(59234)
- 江(58861)
- 经(53823)
- 农业(53673)
- 北京(53319)
- 范(53197)
- 师范(52677)
- 经济学(48983)
- 院(48038)
- 州(47964)
- 经济学院(44586)
- 基金
- 项目(284233)
- 科学(222867)
- 基金(205641)
- 研究(205246)
- 家(179142)
- 国家(177679)
- 科学基金(152927)
- 社会(128136)
- 社会科(121481)
- 社会科学(121446)
- 省(112407)
- 基金项目(109838)
- 自然(101128)
- 自然科(98737)
- 自然科学(98709)
- 自然科学基金(96913)
- 教育(94694)
- 划(94007)
- 资助(85599)
- 编号(84099)
- 成果(66853)
- 重点(63511)
- 部(62650)
- 发(60566)
- 创(58618)
- 课题(57410)
- 科研(54761)
- 创新(54716)
- 教育部(53516)
- 大学(52838)
- 期刊
- 济(170976)
- 经济(170976)
- 研究(112599)
- 中国(70191)
- 学报(65661)
- 农(61142)
- 科学(59585)
- 管理(56199)
- 财(55227)
- 大学(49367)
- 学学(46661)
- 农业(42241)
- 教育(41156)
- 技术(36257)
- 融(31104)
- 金融(31104)
- 业经(29421)
- 财经(28163)
- 经济研究(26911)
- 经(24046)
- 问题(22820)
- 业(21656)
- 图书(20451)
- 技术经济(20312)
- 统计(19913)
- 理论(19369)
- 科技(19304)
- 版(19226)
- 资源(18635)
- 商业(18539)
共检索到573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春 董冰洁 蔡叶
本文在Bloom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下建立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型,利用中部六省面板数据检验该模型,研究发现:在地区产业承接过程中,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及劳动成本起到了较大作用。其中金融支持和科技创新对地区的产业承接起到的作用较为突出,地区劳动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经济规模、人力资源和聚集效应对地区产业承接有影响,但影响有限。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能力 金融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春 董冰洁 蔡叶
本文在Bloom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下建立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模型,利用中部六省面板数据检验该模型,研究发现:在地区产业承接过程中,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及劳动成本起到了较大作用。其中金融支持和科技创新对地区的产业承接起到的作用较为突出,地区劳动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小;而经济规模、人力资源和聚集效应对地区产业承接有影响,但影响有限。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能力 金融支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立平 朱婷婷
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也是产业转移双方的双赢选择。本文在综述产业转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引力模型引入产业转移的研究中,给出了产业转移力度的测算模型。并具体以加工贸易产业为例,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六个东部省(市)以及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对其2006—2008年间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趋势进行了测算和分析,这对定量测算产业转移力度,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研究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规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引力模型 加工贸易 中部六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继增 邓梨红 曾荣平
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相对梯度系数分析方法对长江中上游各省区重点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产业梯度系数的测度确立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开发开放的优势产业,实证表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存在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的客观条件和动力。其次,根据产业相对梯度系数计算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系数与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梯度系数的比值,明确长江中上游各省区重点承接的产业。最后,从促进长江中上游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优化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结构及进一步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良性发展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继增 邓梨红 曾荣平
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相对梯度系数分析方法对长江中上游各省区重点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产业梯度系数的测度确立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开发开放的优势产业,实证表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存在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转移的客观条件和动力。其次,根据产业相对梯度系数计算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系数与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梯度系数的比值,明确长江中上游各省区重点承接的产业。最后,从促进长江中上游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优化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结构及进一步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良性发展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哲 张新起
全球化背景下,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有着诸多优势,本文立足空间经济均衡分析,研究了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规模因素、主导因素和空间因素对产业承接的支撑程度。研究表明:一是经济发展规模、区位优势、路径效应和基础设施条件对吸引产业转移承接规模起到重要的作用;二是西部地区在区位比较优势的条件下,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不同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现实基础和相对优势,通过依托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集群化转移、围绕产品生产不同环节进行扎堆的园区集聚式转移、以外来植入和本地嫁接为主的产业链式转移等多种承接产业转移模式。
关键词:
西部 承接产业 产业转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堂 吴嵩博
本文通过一个博弈论模型,讨论了地区间污染产业转移的动因,以及这些地区产业转移与转型之间的权衡条件。研究认为,如果将环境成本作为产业选择的重要指标,那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不同污染水平的产业分布在位置上存在梯度,且这些产业的转移与转型也存在梯度;满足一定条件时,产业转移比产业转型在改善地区间的福利方面更为有效,从而提出一个地区面临污染问题时的一种可行解决方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琴琴 李钧
本文基于上海地区,利用与本土IT外包承接企业有业务往来的跨国公司(发包方)数据,对离岸IT服务外包发包方选择承接商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承接企业的项目运营交付能力、国际市场品牌竞争力、行业知识和领域经验、技术和创新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等对发包方选择服务外包承接商有显著影响,跨文化沟通和协调、成本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本土服务外包承接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升其在国际接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静
2012年荆州市获批设立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此背景下研究其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现状及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荆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近年来其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显著提高但整体能力不强,且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有着紧密联系。
关键词:
荆州 产业转移 因子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万旭 李江风 朱丽君
为研究我国中部6省近15a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效,探索提高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水平路径,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EMS3.1软件测度了我国中部6省80个地级单元2000~2014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结合GeoDa095i软件分析了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时空分异格局及空间关联性;在分析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中部6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间处于DEA有效的地市数量逐渐增加,处于波动上升的地市有52个,呈现下降趋势的有28个,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地区DEA效率值相对高于其他地区;(2)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空间分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空间群聚效应;(3)产业支撑因子、产业吸引因子、产业发展因子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效率影响较为显著,而产业鉴别因子影响相对较弱。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客运总量、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基于研究结果对中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文革 王立勇 王卉彤 刘纪良
本文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承接离岸外包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并通过中、印对比分析了软环境即交易费用对中国和印度相关产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仍是决定外包分工的根本因素,而交易费用能够影响这一过程的实施,甚至对比较优势的影响产生偏离。
关键词:
外包 要素禀赋 交易费用 国际分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珍琴 邓宏亮
FDI作为推动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采用1990~2008年中部六省的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函数响应分析方法,探讨FDI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中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对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对第一产业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FDI 技术外溢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明 周德志 高培军 张蔚平
从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政府政策更加富于科学性角度出发,在2000—2011年跨度中选取典型年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特征数据,并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同期数据相对比,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和环保两个角度进行现状分析。依据分析结果,通过文献检索、文件查询、实践调研和专家(或领导)访谈,归纳总结影响承接产业转移中政府政策的环境伦理方面22个影响因素,并基于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筛选出10个核心因素。结合影响因素在地方政府的"理性经济人"角色、环境资源的公共属性形成外溢效应、环境政策的差别化等方面对造成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政府政策的环境伦理缺失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府政策转型主要方向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邢周凌
本文以中部六省"211工程"高校600名教职员工为研究对象,对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教职员工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影响;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教学科研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社会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影响;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研究结论为我国高校提升组织绩效提供了明确途径。
关键词:
承诺型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组织绩效 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