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1)
- 2023(13439)
- 2022(11870)
- 2021(11159)
- 2020(9483)
- 2019(21963)
- 2018(22017)
- 2017(43582)
- 2016(23228)
- 2015(26318)
- 2014(26333)
- 2013(25889)
- 2012(23642)
- 2011(21188)
- 2010(21025)
- 2009(19255)
- 2008(18379)
- 2007(15882)
- 2006(13739)
- 2005(11668)
- 学科
- 济(93094)
- 经济(92992)
- 管理(68137)
- 业(64484)
- 企(52491)
- 企业(52491)
- 方法(48063)
- 数学(42841)
- 数学方法(42282)
- 农(25100)
- 中国(24765)
- 财(23745)
- 业经(19660)
- 学(18036)
- 贸(17706)
- 贸易(17699)
- 易(17219)
- 制(16710)
- 地方(16620)
- 农业(16575)
- 务(14882)
- 财务(14812)
- 财务管理(14779)
- 环境(14717)
- 理论(14710)
- 和(14569)
- 技术(14562)
- 银(14304)
- 银行(14271)
- 企业财务(13991)
- 机构
- 大学(331945)
- 学院(330895)
- 管理(136503)
- 济(133629)
- 经济(130872)
- 理学(119581)
- 理学院(118373)
- 管理学(116272)
- 管理学院(115681)
- 研究(102960)
- 中国(76477)
- 京(69222)
- 科学(63070)
- 财(61249)
- 财经(50469)
- 所(49673)
- 业大(48588)
- 农(48133)
- 中心(47281)
- 经(45884)
- 研究所(45366)
- 江(44699)
- 北京(43441)
- 范(42282)
- 师范(41914)
- 经济学(40019)
- 财经大学(37894)
- 农业(37868)
- 院(37864)
- 州(37021)
- 基金
- 项目(230298)
- 科学(181541)
- 研究(169090)
- 基金(168086)
- 家(145167)
- 国家(143987)
- 科学基金(124904)
- 社会(106327)
- 社会科(100796)
- 社会科学(100770)
- 基金项目(89703)
- 省(89008)
- 自然(81922)
- 自然科(80026)
- 自然科学(80006)
- 自然科学基金(78524)
- 教育(78110)
- 划(74844)
- 编号(70028)
- 资助(69691)
- 成果(54918)
- 部(51380)
- 重点(50540)
- 发(48254)
- 创(47661)
- 课题(46548)
- 教育部(44473)
- 创新(44444)
- 科研(44340)
- 人文(43698)
- 期刊
- 济(138960)
- 经济(138960)
- 研究(94983)
- 中国(51990)
- 管理(48943)
- 学报(48699)
- 科学(45559)
- 财(44140)
- 农(42380)
- 大学(37742)
- 学学(35609)
- 教育(33208)
- 农业(29885)
- 技术(29677)
- 融(25824)
- 金融(25824)
- 业经(24268)
- 财经(23598)
- 经济研究(23045)
- 经(19985)
- 问题(18606)
- 理论(17214)
- 图书(16638)
- 技术经济(16416)
- 商业(16298)
- 实践(15876)
- 践(15876)
- 统计(15423)
- 科技(15356)
- 现代(14698)
共检索到459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柴建 郭菊娥 卢虎 张利霞
鉴于能源需求系统的复杂性,为了更科学地分析相关经济因素的变化对我国能源需求的影响效应,本文首先利用通径分析法分析了能源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能源需求的直接与间接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全国总人口、能源消耗结构是决定能源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增长为能源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能源消费结构为能源需求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考虑了多重共线性和预测有效性问题,分别建立了偏最小二乘(PLS)及趋势外推的单一预测模型,然后基于最优组合预测理论建立了偏最小二乘(PLS)——趋势外推组合预测模型。最后,利用Bayes统计理论得到了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和组合预测的区间估计。结果表明,利用预测误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翀
文章以三种不同的预测模型为基础,通过Shapley模型方法将三种预测模型进行组合,综合预测我国能源消费需求趋势。预测结果显示,组合预测模型在预测我国能源消费需求时的相对误差低于其他三种单一预测方法,即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根据预测结果,到2025年期间,我国能源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但总体上趋缓,增速将黏合在3%附近。
关键词:
预测 组合 能源消费需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意翔 孙涵
近年来,重工业的重新发展是我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型化特征,这极大地增加了我国的能源消费。为了分析产业结构重型化条件下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文章以产业结构重型化为背景,建立了我国能源消费函数,并通过构建产业结构重型化条件下我国能源消费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我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重型化之间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关系,认为产业结构重型化的形成和发展对我国能源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本期重工业产值每增加1%,不仅会使同期的能源消费总量增加1.80%、下期能源消费增加1.26%,还会使下下期的能源消费降低1.37%。最后,结合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和能源消费实际,认为要降低能源消费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发...
关键词:
产业结构重型化 能源消费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海涛 宋荣兴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理论,从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验、变量间的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角度,利用我国1978~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表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数量关系模型的建立,为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数理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素 杨腾
为了探索2014年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基于1953~2014年的统计数据,选取国民收入、能源价格、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以及总人口数量四个因变量,通过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能源消费的短期波动及长期均衡的状况,随后建立了短期误差修正模型的动态预测,结合长期均衡模型配合情景分析法,得出了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预测结果。从结论来看,国民收入在短期和长期,都是影响能源消费最重要的因素;能源价格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日益显著,主要得益于能源价格机制市场化改革,第二产业比从短期来看对能源消费有显著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情景分析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爱芹
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消费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能源消费量模型,准确预测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做好未来能源消费预测分析,从而为制定合理的能源生产计划、外供能、节能计划及制定相关的政策等提供科学的依据,这对于保持中国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而运用组合模型进行预测不仅预测结果准确性高,而且稳定性好。本文借助组合模型对能源消费所做的预测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稳步增长,未来几年仍将继续保持此增长势头及速度。组合模型集结了更多的有用信息,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俊深 袁程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能源需求逐步增大,且消费量的增长与多种因素相关。能源消费预测存在与多因素的关联。文章在基础GM(1,1)模型框架下,以重新累积生成累加后序列预测值的方式进行GM(1,1)的无偏化修正,并按照加权平均背景值重设进行pGM(1,1)模型修正;并以各种非线性参变量间的映射纳入组合BP神经网络的能源消费预测。结果证实,无偏GM(1,1)、pGM(1,1)模型有效降低了GM(1,1)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再与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形成了较好的能源消费预测精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宜勇 池振合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紧密的联系。笔者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1952~2008年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以此探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最终结论: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内保持均衡状态且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于东平 段万春 罗崇敏
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云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存在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表明云南经济属于非能源依赖型经济。最后,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云南省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魁
文章采用单位根、协整等方法检验了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结构变化、城市化水平与石油需求等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建立了石油需求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考察了模型样本外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经济增长、重工业化对石油需求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城市化水平正处于影响石油需求的初级阶段。根据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消费引导、促进技术升级、缓解供需矛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石油需求 单位根检验 协整关系 误差修正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盛佳绮 王亚 梁启荣 尚伟
结合快速消费品行业消费特点,利用组合预测的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对产品短期需求量进行预测分析。以卷烟需求为实例,利用Matlab编程计算预测结果,然后对组合预测结果与各单一方法预测结果的误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组合预测误差相对较小,表明选用的预测方法可为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库存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快速消费品 需求预测 组合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国强 刘海磊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定义,能源消费总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和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能源消费总量包括原煤和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电力,不包括低热值燃料、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的利用。如何对能源消费进行预测,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如时间序列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ogistic模型。自从Bates和Granger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组合预测理论以来,由于其能综合各单项模型的优点,有效地集结更多的有用信息,从而提高预测精度,组合预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凯 李磊宁
本文通过对我国1981~2004年农民消费支出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修正关系。研究表明,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消费支出均呈较弱的正相关性。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但目前它对农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依然滞后,因此,针对农民消费需求的金融支持需要进一步加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荣荣 张红
需求变化是影响住宅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北京市1987~2004年商品住宅销售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及城镇人口等数据,借助误差修正模型对北京市住宅市场进行分析,并预测了2005年住宅市场的需求。分析表明:北京住宅市场正处于价格波动较小的长期均衡状态;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人口保持稳定增长而房价基本不变的条件下,2005年住宅需求仍将保持平稳的增长趋势,其需求量为2578万平方米;而房价如果提高5%和10%,需求量将分别减少90万平方米和173万平方米;同时,北京市住宅市场恢复长期均衡的自我调节能力非常弱;宏观调控对住宅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住宅市场 需求 预测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鲁万波 杨冬
鉴于宏观经济变量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本文将非线性误差修正项引入存在协整关系的非平稳混频数据抽样(MIDAS)模型中,构建了半参数混频数据抽样误差修正(SEMI-ECM-MIDAS)模型;使用广义似然比(GLR)检验,拓展了混频数据下模型函数形式的一致性检验问题;最后使用该模型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周数据、广义货币发行量月度数据和国际原油市场月度数据对中国CPI的短期预测效果;基于AIC准则,对包含半参数模型在内的4种混频数据抽样模型和2种同频模型的连续预测效果进行了全面比较。研究结果发现:GLR检验表明误差修正项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且在回归中具有显著的反向修正机制,无论采用递归样本、滚动样本还是固定样本,本文提出的SEMI-ECM-MIDAS模型在进行连续预测时均具有最优的预测精度,且预测结果不受混频动态协整关系选择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