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77)
2023(13176)
2022(10896)
2021(10161)
2020(8703)
2019(19517)
2018(19130)
2017(37165)
2016(19629)
2015(21798)
2014(21726)
2013(21078)
2012(18771)
2011(16475)
2010(16345)
2009(15301)
2008(15182)
2007(13351)
2006(11313)
2005(10387)
作者
(52543)
(43821)
(43766)
(41569)
(27989)
(20693)
(20005)
(16915)
(16819)
(15420)
(14939)
(14774)
(13811)
(13662)
(13586)
(13451)
(13116)
(12689)
(12681)
(12423)
(10566)
(10415)
(10332)
(10059)
(9843)
(9758)
(9722)
(9475)
(8553)
(8394)
学科
(85378)
(83386)
企业(83386)
管理(80007)
(79907)
经济(79771)
方法(40733)
数学(32488)
(32219)
数学方法(32102)
业经(24992)
(23821)
财务(23774)
财务管理(23735)
企业财务(22586)
(21949)
中国(19414)
技术(17191)
(16869)
理论(15908)
(15551)
(15352)
(15095)
(14621)
银行(14611)
(13966)
(13778)
(13535)
贸易(13526)
体制(13385)
机构
学院(275385)
大学(273524)
管理(117875)
(117619)
经济(115409)
理学(101352)
理学院(100479)
管理学(99112)
管理学院(98560)
研究(77757)
中国(66315)
(61715)
(54705)
财经(48580)
(44140)
科学(41994)
(41099)
中心(38603)
经济学(36797)
财经大学(36444)
业大(35140)
(35077)
经济学院(33351)
北京(33294)
商学(33067)
(32973)
商学院(32766)
(31676)
研究所(31134)
经济管理(30227)
基金
项目(184683)
科学(149542)
基金(139506)
研究(137134)
(118745)
国家(117726)
科学基金(105652)
社会(91281)
社会科(86771)
社会科学(86750)
基金项目(73952)
(70855)
自然(68130)
自然科(66664)
自然科学(66648)
自然科学基金(65513)
教育(63739)
(58878)
资助(56204)
编号(54116)
(42430)
成果(42167)
(40952)
(40721)
重点(40518)
国家社会(38718)
教育部(37988)
创新(37980)
人文(37271)
(37195)
期刊
(125890)
经济(125890)
研究(79290)
(53749)
管理(50236)
中国(49149)
科学(34250)
学报(33335)
(30130)
金融(30130)
大学(28070)
(27908)
技术(27638)
学学(26928)
财经(25136)
(21475)
教育(21148)
业经(19767)
经济研究(19232)
农业(18254)
财会(16644)
问题(15952)
技术经济(15225)
会计(13899)
理论(13708)
现代(13395)
统计(12548)
(12543)
(12481)
实践(12130)
共检索到401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晟  张倩  赵惠芳  
一、引言近年来,资本市场上相继爆出的因财务舞弊而致公司破产倒闭的案例不胜枚举,这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效应逐步凸显,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不断引进外资,同时也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我国央企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同时由于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够发达,企业不能及时掌握第一手市场信息,导致我国央企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我国进一步放松金融管制,且出台了一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永清  高伟  
企业应当通过内部控制整合,建立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系统化的内部控制体系。所谓系统化的内部控制体系,不是互不相关的制度文本的堆砌,而是指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落实到不同的业务内部控制中去,各项业务内部控制必须相辅相成,互相支持,不同业务的内部控制只是同一逻辑起点在不同业务中的具体反映;而同一逻辑起点通过各业务内部控制建立起完整的系统。本文就企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设计问题抛砖引玉,提出一种思路,供大家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卢昌崇  
论内部人控制与企业治理结构框架设计卢昌崇1994年8月,国家经贸委会同其它有关部门举办了由中外学者参加的“中国经济体制下一步改革”的国际讨论会。会上,美国斯坦福大学两位著名学者保罗·米尔格罗姆和青木昌彦提出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企业出现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石意如  
一、文献回顾个人主观判断与职业经验影响内控评价(Kramer,1980)是最初关于内控评价研究得出的结论,为了避免行为主体的主观性干扰内控评价,学者们尝试构建定量的内控评价模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模糊集模型、随机模型、数学分析模型等。但是评价模型的适应性不强、执行成本太高,上海宝钢集团、亚新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不得不尝试结合自身环境设计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从现有的内控评价文献看,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站在外部监督或外部审计的角度,而不是管理的角度,且仅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保卿  姚长存  
会计师事务所与一般企业一样,需要控制其成本以提高绩效,而"通过分析企业价值链,制定出预算,进而通过预算实现对成本控制"的价值链预算可以铸造具有系统功能的"审计成本控制链"。审计成本控制链是审计人员接受委托到最后审计报告提供给投资者决策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对审计成本发挥控制作用的各种因素及其所形成的控制链条。对"审计成本控制链"上各作业单元进行分析,可以测算出完成每个作业所需不同级别审计人员的审计时间,进而编制出初始的预算成本;当发现新的审计线索时,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避免,预算也必然会随之进行调整;为检验调整的合理性以及更好地发挥预算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还需要在审计项目结束时,对预算的编制及调整进行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贵芹  
现代企业除了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之外,还要面对内部管理的竞争,而提升内部管理效率的最佳途径是完善内控机制。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现代企业提升管理效率创造了绝佳条件,本文研究了信息化环境下内控框架的构建,以提升内控管理效率,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少华  彭青  
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只有兼顾政策要求与企业需求,才能有效付诸实施。文章首先回顾、总结了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系统建设近十年的相关政策文件,继而以政策要求为导向,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内控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差异,进而对内控专门机构设置、关键流程与重要风险点的确定、人工控制测试抽样、控制缺陷认定等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焕蕊  
高校在设计内部控制框架时,必须结合自身转型升级发展的特点和事业单位属性,有针对性地创新内部控制框架设计体系。在界定内部控制组织边界方面,高校应按照合规、报告、经营的优先顺序在三维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把组织边界从具体经济业务层面延伸到顶层决策层面。针对顶层决策层面的内部控制设计,一方面要注重内部控制的方法,另一方面应辅以必要的外部治理手段。在具体设计新型内部控制框架时,不但要重视高校的内部环境要素,还应重视国家高等教育政策、人事政策、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把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正确、合理地切入高校现行管理制度当中,实现新型内部控制设计与高校管理制度的有机融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焕蕊  
高校在设计内部控制框架时,必须结合自身转型升级发展的特点和事业单位属性,有针对性地创新内部控制框架设计体系。在界定内部控制组织边界方面,高校应按照合规、报告、经营的优先顺序在三维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把组织边界从具体经济业务层面延伸到顶层决策层面。针对顶层决策层面的内部控制设计,一方面要注重内部控制的方法,另一方面应辅以必要的外部治理手段。在具体设计新型内部控制框架时,不但要重视高校的内部环境要素,还应重视国家高等教育政策、人事政策、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外部环境因素,把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正确、合理地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庆龙  
按照政府部门主要的经济业务活动,分析、设计政府部门的预算、收入、支出、资产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等具体活动的内部控制框架内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国平  唐大鹏  
本文从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出发,解释了高校为什么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依据《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试行)》(财教厅[2016]2号)和团队的实务经验,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逻辑和内容进行了剖析,基于此,对高校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提供探索思路,为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为相关政策制定部门提供智库支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元萍  
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的活动特点,观察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暴露,研究金融衍生工具各种监控方式的内涵、主要操作手法、适用的范围以及可供选择的对策,有助于建立起全球性金融衍生工具监控框架设计体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关亭  黄小琳  章甜  
本文主要基于企业风险管理框架(COSO)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设计了内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基于406份调查问卷确定了内控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模型,联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内部控制模糊评价模型,最后据以具体评价了北京某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从而实现了内部控制评价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的转变,合理解决了在模糊环境下综合评判多因素、多层级内控系统的不易定量、不宜精确判断问题以及单独使用层次分析法所致的主观因素影响,有效提升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桑广成  焦建玲  
随着我国建筑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建筑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建筑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行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却无处不在,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书怀  
2004年10月美国COSO委员会在其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基础上,吸收各方面风险管理研究成果,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Framework),旨在为各国的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一个统一术语与概念体系的全面的应用指南。本文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产生及其贡献与不足,其次阐述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最后比较分析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联系与区别,以期对理解、掌握和运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有所裨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