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0)
- 2023(14318)
- 2022(12607)
- 2021(11741)
- 2020(10040)
- 2019(22900)
- 2018(22473)
- 2017(44094)
- 2016(23938)
- 2015(26954)
- 2014(26609)
- 2013(26078)
- 2012(23656)
- 2011(21032)
- 2010(20566)
- 2009(18609)
- 2008(17755)
- 2007(15312)
- 2006(12922)
- 2005(10819)
- 学科
- 济(93952)
- 经济(93852)
- 管理(67115)
- 业(65491)
- 企(53153)
- 企业(53153)
- 方法(49516)
- 数学(44193)
- 数学方法(43649)
- 农(25753)
- 中国(24152)
- 财(23850)
- 业经(20010)
- 学(19721)
- 地方(18011)
- 农业(17666)
- 贸(16845)
- 贸易(16839)
- 易(16300)
- 务(15796)
- 财务(15724)
- 财务管理(15692)
- 理论(15112)
- 制(14967)
- 企业财务(14931)
- 技术(14857)
- 和(14189)
- 环境(14187)
- 划(12520)
- 融(12380)
- 机构
- 大学(331273)
- 学院(329997)
- 管理(134322)
- 济(130533)
- 经济(127782)
- 理学(118344)
- 理学院(117105)
- 管理学(114891)
- 管理学院(114310)
- 研究(105753)
- 中国(76636)
- 京(68727)
- 科学(67190)
- 财(57510)
- 农(54365)
- 所(52038)
- 业大(51904)
- 中心(48729)
- 研究所(48105)
- 财经(48035)
- 江(45555)
- 经(44031)
- 农业(42900)
- 北京(42547)
- 范(42432)
- 师范(41995)
- 经济学(39910)
- 院(39043)
- 州(37169)
- 经济学院(36387)
- 基金
- 项目(239455)
- 科学(188604)
- 基金(174955)
- 研究(172276)
- 家(152945)
- 国家(151705)
- 科学基金(131180)
- 社会(108293)
- 社会科(102673)
- 社会科学(102648)
- 省(93544)
- 基金项目(93124)
- 自然(87318)
- 自然科(85340)
- 自然科学(85321)
- 自然科学基金(83778)
- 教育(79585)
- 划(78897)
- 资助(73004)
- 编号(69597)
- 成果(54439)
- 重点(53240)
- 部(52936)
- 发(50212)
- 创(49846)
- 课题(47298)
- 科研(46630)
- 创新(46543)
- 教育部(45364)
- 大学(44834)
- 期刊
- 济(130021)
- 经济(130021)
- 研究(90089)
- 中国(55995)
- 学报(54585)
- 科学(48989)
- 农(48055)
- 管理(46751)
- 财(42401)
- 大学(41303)
- 学学(39100)
- 农业(33782)
- 教育(33713)
- 技术(28937)
- 融(24087)
- 金融(24087)
- 财经(22714)
- 业经(22049)
- 经济研究(21137)
- 经(19232)
- 业(17168)
- 问题(17072)
- 图书(16645)
- 科技(15997)
- 理论(15695)
- 版(15468)
- 技术经济(15411)
- 统计(15231)
- 资源(14588)
- 实践(14452)
共检索到453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徐昕怡 顾蓓青
本文通过国内的二组、韩国一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潜伏期数据,通过两种方法对这三组数据进行了拟合检验,认为都服从两参数BS疲劳寿命分布。针对多组两参数BS疲劳寿命分布,给出了参数相等的近似检验方法,就本文的三组潜伏期数据可以认为其参数是相同的,并得到了刻度参数β与形状参数α的点估计,进而求得了确诊病例在其暴露开始后的14天和21天内出现临床症状或检测试剂呈阳性的概率分别达到0.950213和0.993651,通过与已有文献相应结果的比较,发现两参数BS疲劳寿命分布来拟合潜伏期比Weibull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更合适、更具有优势,这与当前的防控策略比较吻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续补 张潇宇 秦春秀
#N/A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岑艺穗 林冠文 刘瑛 刘蕴婷 邹雅 范翠琼 林宇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强的新发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的感染防控工作重要且艰巨。感控督导员队伍作为感染防控的应急队伍,应充分发挥作用,督导全院各部门、各科室做好院感防控工作。文章通过对某医院感控督导员队伍的建设情况及管理经验进行介绍,为我国应对重大疫情时医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提供相关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德洋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并呈现蔓延趋势。教育部随即发布新学期延期开学和"停课不停学"的相关通知,全国各省市的学生们开启了"在家上课"的新学习模式。本文梳理分析了这种新的学习模式给学生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学生群体可以更好地把握机遇,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保持用正确的评判标准明辨是非,战胜挑战,并展现新时代祖国好青年应该有的担当精神提供对策路径和思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嘉玉
【目的/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迅速蔓延给我们打响了生态预警,提醒我们要重新关注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人与动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人应该如何看待动物,如何同动物相处,对人与动物关系进行重新思考意义重大。【设计/方法】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对人与动物关系演变的回顾,有助于我们对人与动物关系变化的经济、社会原因有更清晰的认识。环境伦理学为我们思考人与动物关系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内容,但也都存在着不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动物关系的论述可以克服以往理论的不足,为我们认识人与动物关系提供了理论视野。【结论/发现】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出发,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是命运的共同体,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要求我们以辩证的观点认识二者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强调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解决人与动物矛盾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麻敏洁 敖勇前 申承林 王庭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了解特殊儿童的情绪和行为,以及监护人的应对措施与效果很有意义。本研究调查了1777位特殊儿童监护人,发现:(1)特殊儿童的情绪以正性情绪为主,负性情绪较少,不同的年龄、年级、障碍类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特殊儿童的行为表现整体较好,但仍有43.61%出现了异常行为,行为和正负性情绪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监护人能够快速有效对特殊儿童的情绪和异常行为进行干预,不同的措施取得的效果有所差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潘秋予 何昆蓉
《共产党宣言》蕴含的“共同体”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产关系,共同体作为一种思想和理论,其指导的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彻底实现人类的自由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基于共同体思想提出应对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国际治理、全球健康等世界重大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其发展和内涵,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概念的不断深化到探索实现路径的规划,从“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共同抗击埃博拉、南南合作的全球健康,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表现等一系列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际行动。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齐佳音 方滨兴
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为例,运用管理学思想、技术管理理论和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提炼出未来舆情引导与治理的五方面创新:(1)思路创新:从"以信息为出发点"到"以人心为出发点"。(2)模式创新:从"多举治理"到"融合治理"。(3)手段创新:从"法律+技术"到"法律+技术+心理"。(4)政府信息供给决策创新:从"单方面信息供给"到"精准信息锁定"。(5)效果评价创新:从"信息和谐"到"人心和谐"。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红亮 贾洪文 王雁 刘彬 姚洁 闫宣辰
【目的/意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暴发后,我国各级政府采取积极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面对新冠肺炎传染性强、无症状感染者多、罹患重症致死率高的特点,如何在疫情暴发早期科学判定病毒传播路径及感染规模非常重要。【设计/方法】利用甘肃省首次发现确诊病例以来最初8天的公开通报数据,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冠肺炎患者变动分析模型,对甘肃省首例确诊患者出现后连续20天内的确诊患者数量变动进行合理估计和预判,以期为相关防控措施实施提供参考。【结论/发现】通过分析比较,该分析模型对疫情暴发初期的传播规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对相关国家或存在感染的地区估计传播规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晶晶 胡登峰 张琪
基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治理的实践背景,以数字化赋能理论为分析视角,从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和心理赋能3个层面提出数字化赋能应急管理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共同治理”和“元治理”理念,对数字化赋能情境下突发公共事件合作治理系统目标、构成主体和运作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结合案例探讨公民参与、数字化赋能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对我国新时期应急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松 张立彬
[目的/意义]虽然大数据在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如何进行个人信息的有序采集和管理依旧悬而未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系统研究,正视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试图寻求适宜新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实践路径,对于准确预判和精准把握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发展大势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过程]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对个人信息权益进行限制的法理依据,梳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豁免的域外实践,指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专门立法尚付阙如、采集和保管主体安全保护意识缺乏、数据缺乏共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保护缺失等痛点。[结果/结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应从加速个人信息保护专门立法、强化个人信息采集和保管主体的安全保护意识、明确个人信息数据共享规范以及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个人信息处理四个方面解难纾困,构建国家机关、企业、个人协同发力,多管齐下的综合防御体系,为我国创新的个人信息保护布局提供制度预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阚阅 徐冰娜
“风险社会”是对当代社会本质的新的概括,是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为我们全面把握现代性和反思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全球正在加速进入一个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时代,社会风险的发生更加频繁,“风险社会”中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风险社会”对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国际社会重新反思教育的未来,采取创新性方法加速教育的变革,提升教育系统的抗逆性,增强应对和驾驭未来社会生活中未知风险挑战的能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教育的变革来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应对社会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全球人文和教育治理的重要推动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力图将疫情风险压力转变为教育变革动力,通过反思教育内涵、重塑教育体系、提升风险意识、促进全球教育合作等方式唤起风险挑战的社会关注,建设全球风险的教育屏障,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教育共同体。当前和未来形势下,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全球治理与教育变革,既是我国加强能力建设适应“风险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扩大教育国际公共物品供给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风险社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变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重大考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体现了党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民生福祉的坚定决心,对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坚持全国一盘棋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此次抗击重大疫情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制度优势。《决定》前瞻性地提出一系列医疗卫生制度保障环节:加强公共卫生防疫、把握预防为主原则、关注生命全周期和健康全过程、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此次对重大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与抗击体现了这些环节所构成的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制度所具有的一些优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郭春侠
[目的/意义]2019年底始露端倪的重大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2020年1月底全面爆发,2月底最为严峻,至3月中旬渐趋缓和。在应对这场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数据管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使疫情的精准判断和应对成为可能。[方法/过程]通过分析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对过程中数据监测和数据利用等相关文献,着重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管理实践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数据管理体系框架。[结果/结论]新冠肺炎疫情的数据管理实践表现有:相关主体具有一定程度的主动性,多渠道发布范围不同深度各异的数据;部分数据实现融合关联,并积极推动数据的开发利用;初步实现基础健康卫生知识共享,利于个人自我防控;通过数据管理助力科技攻关,加速疫苗药物研发;一定程度上符合开放的标准性,方便疫情数据复用。结合相关理论,构建出包括疫情数据管理主体、客体、环境和过程的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数据管理体系框架,以该理论框架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管理若干思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翟颖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的"扫盲运动"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人口基本素质,为考察人口基本素质对加强疫情防控的积极效应提供了契机。本文基于我国257个城市的动态疫情监控数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地级市面板数据库,实证考察了"扫盲运动"对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疫情防控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扫盲运动"对推进疫情防控、抑制疫情传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扫盲运动"带来的人口基本素质提升来实现。
关键词:
疫情防控 人口基本素质 “扫盲运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广义BS-极小值疲劳寿命分布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创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受援医院与援助医疗队联合管理模式——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例
人口流动、信息传播效率与疫情防控——基于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的证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对措施——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仿真组合模型
逆L-矩估计及其在两参数BS疲劳寿命分布类中的应用
两参数Birnbaum-Saunders疲劳寿命分布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物流末端配送的启示
基于科技视角与双周期模型的我国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危机事件为例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机构为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供支持 粮农组织、农发基金和粮食署负责人联名致信中国国家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