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9)
2023(9371)
2022(7972)
2021(7301)
2020(6154)
2019(14199)
2018(13593)
2017(26053)
2016(13790)
2015(15278)
2014(14962)
2013(14275)
2012(12871)
2011(11056)
2010(10333)
2009(9087)
2008(8298)
2007(6779)
2006(5395)
2005(4164)
作者
(36551)
(30579)
(30348)
(28985)
(19349)
(14864)
(13883)
(12263)
(11781)
(10593)
(10533)
(10357)
(9540)
(9491)
(9265)
(9256)
(9142)
(9096)
(8812)
(8811)
(7461)
(7346)
(7190)
(7063)
(6953)
(6798)
(6491)
(6439)
(6205)
(6042)
学科
(56448)
经济(56398)
管理(40293)
(38422)
(31824)
企业(31824)
方法(30211)
数学(27543)
数学方法(27141)
(15129)
(14188)
地方(13379)
中国(12744)
业经(12668)
农业(10546)
(9653)
财务(9610)
财务管理(9590)
(9572)
贸易(9566)
(9310)
(9275)
技术(9213)
企业财务(9174)
环境(8935)
(8163)
(8102)
理论(7965)
(7598)
产业(6433)
机构
学院(181948)
大学(181464)
管理(78826)
(74414)
经济(73018)
理学(69934)
理学院(69290)
管理学(68049)
管理学院(67718)
研究(53828)
中国(38535)
(35431)
科学(33577)
(31680)
业大(28952)
(28390)
中心(27508)
财经(26742)
(25653)
(24598)
(24251)
(23080)
师范(22846)
经济学(22788)
研究所(22626)
农业(22239)
经济管理(21565)
经济学院(20885)
(20589)
北京(20510)
基金
项目(140704)
科学(113213)
基金(104073)
研究(101516)
(90197)
国家(89521)
科学基金(79624)
社会(66602)
社会科(63326)
社会科学(63305)
(58111)
基金项目(56081)
自然(52615)
自然科(51494)
自然科学(51482)
自然科学基金(50519)
教育(47396)
(46770)
资助(41543)
编号(40075)
重点(31529)
(31241)
(30220)
(30053)
成果(29345)
创新(28145)
国家社会(27834)
科研(27563)
教育部(27194)
人文(26984)
期刊
(69319)
经济(69319)
研究(44138)
中国(30797)
学报(26910)
管理(26554)
科学(25322)
(24341)
(23659)
大学(21393)
学学(20339)
技术(18587)
教育(17216)
农业(16891)
业经(12627)
财经(12055)
(11290)
金融(11290)
经济研究(10736)
(10317)
统计(9881)
技术经济(9654)
资源(9502)
(9336)
(9277)
问题(9260)
科技(8999)
理论(8426)
图书(8424)
(8339)
共检索到241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剑波  王应宽  雷相东  雷渊才  汪求来  叶金盛  
【目的】针阔混交异龄林的地位指数计算一直是立地质量评价中的难点,国内外对针阔混交异龄林的地位指数模型的研究较少,为建立更精确的针阔混交异龄林地位指数模型,把神经网络模型引入针阔混交异龄林的立地质量评价。【方法】以广东省针阔混交异龄林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林分优势高模型以及针阔混交林地位指数模型,除年龄因子外,加入了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厚度、腐殖层厚度等立地因子,另外考虑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的断面积比重对针阔混交异龄林样地地位指数的影响,并建立针阔混交异龄林的地位指数的计算模型。【结果】针阔混交林的地位指数的最大值为21.4 m,最小值为6.1 m,平均值为13.7 m,中位数为13.6 m,标准差为3.2 m,地位指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15.3 m。【结论】从结果中可以反映出,广东省地貌复杂且破碎,山多平地少,立地状况差异较大;另外由于广东省林地树种及树种比例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征,导致基准年龄的差异较大。故地位指数的变异较大。本研究在计算针阔混交林的地位指数时,加入了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土壤厚度、腐殖层厚度等立地因子,提高了针阔混交林地位指数的预估精度。研究结果为针阔混交异龄林地位指数的计算提供了精度更高的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罗  亢新刚  郭韦韦  张嘉伟  陈日东  廖庆文  孔雷  
为建立科学、适用、准确的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体系,采用123株冷杉解析木对6个竞争指标进行检验,筛选出其中最适合于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冷杉的竞争指标;选用26块皆伐样地及所有解析木中符合条件的冷杉模拟优势木高生长曲线和劣势木高生长曲线,并以此为导向曲线构建适合于天然林立地质量评价的竞争地位指数表。从3个树高生长多元回归预测模型中选择最优模型分析由竞争引起的树高差值,利用竞争地位指数对2个立地类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6个竞争指标中,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最适竞争指标为CI1,统计CI1值发现冷杉各龄阶竞争差异大,随着年龄增大,竞争压力减小;2)构建级距为2 m,基准年龄为60年,竞争地位指数分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立海  赵正勇  
在对标准BP神经网络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输入矢量归一化处理、主成分分析、增加验证集、改进训练学习算法、扩大隐层和输出层规模等措施,对BP神经网络自动分类系统进行改进;利用改进后的BP系统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典型针阔混交林TM遥感图像进行辩识、分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P网络分类系统自动分类精度提高了19·14%,比传统无监督自动分类精度提高8·55%,达到了区分森林类型的分类要求。研究还显示了该改进系统应用于针阔混交林TM遥感图像自动分类识别的精度随网络规模增大而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鑫  王海燕  雷相东  解雅麟  
[目的]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12块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样地为对象,基于12 953对实测树高-胸径数据,结合林分优势高分树种(组)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标准树高模型。[方法]在确定隐层节点数后经过反复训练得到各树种(组)的适宜模型结构,使用相同的建模数据(8块样地)求解两个传统的树高方程,再利用未参与建模的4块样地分别验证模型。[结果]表明:落叶松、云杉的适宜模型结构(输入层节点数:隐藏层节点数:输出层节点数)为2:5:1;红松、中阔(白桦、大青杨、榆树和杂木)的适宜模型结构为2:4:1;冷杉的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子霖   窦啸文   汤孟平  
【目的】研究天目山针阔混交林立地因子对林木更新的影响,为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目山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将林木更新因子与土壤因子、地形因子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再利用单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不同土壤、地形因子间林木更新的差异性,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来定量描述林木更新与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1)天目山针阔混交林更新树种为79种,其中优势树种为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润楠Machilus pingii、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榧树Torreya grandis、山胡椒Lindera glauca、柃木Eurya japonica、豹皮樟Litsea coreana。(2)速效钾与更新树种总株数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海拔与更新树种总株数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机质与更新树种种数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速效钾与更新树种种数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3)不同等级坡向和速效钾的更新树种总株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等级坡度和有机质的更新树种种数有显著差异(P<0.05)。(4)在以更新树种总株数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中,速效钾、海拔的回归系数显著(P<0.05)。【结论】在天目山针阔混交林中,海拔、坡度、坡向、有机质和速效钾对林木的更新产生显著影响。图3表5参49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巩垠熙  高原  仇琪  谢飞  冯仲科  樊江川  
传统立地质量评价体系主要使用地面调查数据,而多光谱遥感影像为大范围研究森林生产力和立地状况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为了改进传统的立地质量评价体系,以内蒙古旺业甸林场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域的遥感影像结合地表小班调查数据,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落叶松为例,建立了遥感因子结合立地因子与地位指数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建立了BP人工神经网络地位指数预测模型,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90.97%,与使用传统小班调查数据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精度提高了5.44%。结果表明多光谱遥感影像十分适用于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充分证实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宪宇  葛宏立  
以云杉(PiceakoraiensisNakai)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异龄林立地质量评价的数量指标。这个数量指标用去皮直径的极限值,即去皮直径生长方程中的渐近线参数来表示,它用样木当前的去皮直径,定期生长量及样木当前所受到的竞争压力来计算得到.原始数据通过角规控制检尺和生长锥获取,研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所建方程同时可作为直径生长方程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亚男  孙鹏  
文章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SCM环境下供应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对供应商质量空间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跟实际结论完全相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耿聪慧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对扩大市场规模、增强投资者信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会计信息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会计信息失真、财务舞弊等现象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准确、客观评价会计信息质量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盈余质量、深交所披露质量和审计质量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分,通过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各影响因素选取了11个指标,在此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构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以期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提供新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虞益诚  陈威  
在云计算蓬勃发展的今天,云服务呈现飞跃式发展,如何从大量功能类似但服务质量各异的云服务中选择最佳云服务已成为企业用户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以企业需求和云服务特征为切入点,构建了云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BP神经网络云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可以达到目标要求,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能够为企业用户选择最佳云服务提供决策参考和建设性意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铭捷  陈敏  刘萍  
[目的]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进行广东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以及适地适树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7年广东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254块桉树人工林样地数据中的地貌、海拔、坡向、坡位等11个立地因子为基础,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影响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构建立地质量评价函数并计算各样地立地质量评价得分值;其次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等级,对不同等级立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总结不同等级立地质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提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的主导因子为地貌、砾石含量、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坡位、坡向和土壤类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取阈值为4时可将254个样地立地质量划分成Ⅰ(优)、Ⅱ(良)、Ⅲ(中)、Ⅳ(差)4个立地质量等级,其中60.63%的样地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等级;Ⅰ、Ⅱ等级样地桉树人工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位面积蓄量均优于Ⅲ、Ⅳ等级样地,坡位、坡向、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层厚度、砾石含量和土壤类型的不同造成了立地质量的差异。[结论]广东适宜桉树人工林生长的立地质量特征为:下坡位、阳坡、缓坡、红壤或黄壤、砾石含量较低及土层较厚、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深厚的低山或丘陵地区,可通过适地适树造林、增加混交林比例、保护林下植被、提高土壤肥力等经营技术措施来提高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促进桉树人工林生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环  张青  亢新刚  李昀  张慕博  徐光  杨英军  
采用金沟岭林场30块样地8次观测数据,对3种异龄针阔混交择伐林均衡曲线确定方法进行比较。同时,引入方差值对现有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结构稳定性判断,通过非线性规划模型对现有的直径分布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并利用矩阵法预测下一周期的直径分布。结果表明:De Liocourt均衡曲线是一个理想状态的曲线;López均衡曲线在不考虑采伐或各径级采伐率相等的情况下比较适用;Schütz均衡曲线既考虑了树木的生长信息,也包括了林分的采伐和枯损信息,较好地描述了林分的真实情况;分别以这3种均衡曲线为标准,对现有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后,下一周期的直径分布趋向于稳定。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郑勇平  劳勤  余国信  宋志强  贺汉良  
通过杉木生长截段与地位指数相关性的回归分析,证明生长截段法作为浙江省杉木人工中幼林的立地质量评价手段是切实可行的。生长截段法有助于解决浙江省大面积杉木中幼龄林的立地评价难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起测高度为胸高上方第2轮枝以上的5个完整节间长度作为杉木立地质量评价指标,精度最高。为实际应用,文中还编制了用这种生长截段间接或直接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的数表,建立了数量化生长截段回归模型及得分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至  张冬燕  王方  张志东  黄选瑞  
地位指数模型是一种有效、可用的评价林分立地生产力过程的方法,然而在多树种、多层次、林分结构复杂的混交林中,如何构建动态地位指数模型并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混交林立地生产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运用华北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不同树种348株优势木解析木数据(华北落叶松174株、白桦174株),对基于Bertalanfy-richards模型、hossfeld模型和lundqvist-Korf模型的5种动态地位指数模型在混交林立地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并运用线性几何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立地类型下混交林树种地位指数转换方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最优模型为基于Bertalanfy-...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景标  马晓茜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热带森林火灾发生情况预测的多层神经网络模型,并将林火发生影响因子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值,输入模型进行训练。结果表明:利用所选取的输入因子作为样本的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对林火的发生发展作出准确有效的预测。文中还对模型的准确性和训练精度进行讨论,进而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在林火预测中的可行性,证明人工神经网络在林火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