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84)
- 2023(12127)
- 2022(10149)
- 2021(9682)
- 2020(8038)
- 2019(18968)
- 2018(18644)
- 2017(35475)
- 2016(18522)
- 2015(21114)
- 2014(20537)
- 2013(20041)
- 2012(18047)
- 2011(16144)
- 2010(15685)
- 2009(14347)
- 2008(13657)
- 2007(11093)
- 2006(9267)
- 2005(8007)
- 学科
- 济(79532)
- 经济(79457)
- 管理(53144)
- 业(49828)
- 方法(41648)
- 企(41293)
- 企业(41293)
- 数学(37929)
- 数学方法(37297)
- 中国(22414)
- 农(19251)
- 财(17562)
- 贸(16892)
- 贸易(16882)
- 易(16571)
- 业经(15859)
- 学(13221)
- 环境(13077)
- 农业(12519)
- 制(12289)
- 技术(12182)
- 理论(12158)
- 地方(11692)
- 和(11657)
- 划(11149)
- 务(11091)
- 财务(11034)
- 财务管理(11011)
- 银(10966)
- 银行(10961)
- 机构
- 大学(258524)
- 学院(256998)
- 济(113572)
- 经济(111783)
- 管理(105708)
- 理学(93105)
- 理学院(92163)
- 管理学(90346)
- 管理学院(89865)
- 研究(83620)
- 中国(64126)
- 京(53129)
- 科学(48523)
- 财(47568)
- 财经(39670)
- 所(39216)
- 中心(39141)
- 经(36692)
- 农(36305)
- 研究所(36160)
- 业大(35996)
- 经济学(35982)
- 江(33508)
- 北京(33285)
- 经济学院(32601)
- 范(31760)
- 师范(31447)
- 院(30490)
- 财经大学(30137)
- 农业(28548)
- 基金
- 项目(184064)
- 科学(148477)
- 基金(139038)
- 研究(133491)
- 家(121270)
- 国家(120400)
- 科学基金(105621)
- 社会(88370)
- 社会科(84056)
- 社会科学(84036)
- 基金项目(72548)
- 自然(68796)
- 省(68536)
- 自然科(67363)
- 自然科学(67347)
- 自然科学基金(66163)
- 教育(62580)
- 划(58795)
- 资助(57780)
- 编号(51963)
- 部(42218)
- 重点(41246)
- 成果(40092)
- 创(39482)
- 发(38847)
- 国家社会(38304)
- 教育部(37131)
- 创新(36939)
- 科研(35717)
- 人文(35579)
- 期刊
- 济(109865)
- 经济(109865)
- 研究(70664)
- 中国(45586)
- 管理(39149)
- 学报(36067)
- 科学(35948)
- 财(35499)
- 农(31592)
- 大学(28876)
- 学学(27170)
- 教育(25400)
- 技术(25173)
- 农业(22454)
- 经济研究(19758)
- 融(19587)
- 金融(19587)
- 财经(19187)
- 业经(16680)
- 经(16561)
- 统计(14980)
- 问题(14329)
- 策(13587)
- 技术经济(13506)
- 业(13493)
- 贸(13372)
- 世界(12517)
- 决策(12055)
- 国际(11627)
- 科技(11414)
共检索到358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慧 王晓光
文章根据组合预测的理论和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性和良好的函数逼近特性,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灰色幂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的中国火灾组合预测模型。此模型综合了各单一模型的有效信息,同时也融合了人工神经网络在不确定因素预测领域的优势,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火灾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火灾预测提供合理的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
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BP神经网络的网络入侵预测方法。针对传统的预测方法难以高效预测大规模网络的复杂攻击行为,利用基于灰色理论的BP神经网络算法,对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包建立模型、分析和检测识别,结果表明了改进后的入侵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确度和效率。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灰色理论 预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辉 杨勇 杨洪伟
为了提高降水量预测的精度,采用BP神经网络与灰色模型相结合干旱预测的理论方法,研究数据的灰色建模与预测,再对模拟值与真值残差进行BP网络建模,利用残差模拟值修正总体降水量预测值,并对朝阳地区降水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与灰色模型预测相结合降水量平均预测误差为0.0799,比单纯用灰色模型预测误差降低0.1311,说明BP神经网络与灰色模型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适合朝阳地区降水量的预测。
关键词:
BP神经网路 灰色模型 干旱预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迟道才 张瑞 张清 孙东昊
洪涝是对人类及社会危害较大的一种自然灾害,洪涝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涝灾预测已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灰色模型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该方法是将灰色模型的预测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实际值作为输出而构成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GNN)。以辽阳地区50年的年降水量作为历史数据,建立GNN涝灾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灰色预测方法相比提高了预测精度,这种新的信息处理和预测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保贤 刘毅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对人力资源配置和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人力资源预测等基本概念出发,创新地构建了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对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分析,通过灰色预测模型确定电力公司的关键分析指标,并以灰色预测模型的指标预测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最终获得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实证分析表明,灰色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对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具有较小的误差和优良的仿真效果;同时,与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相比,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表现出更好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
人力资源 需求预测 BP神经网络 灰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世娟 卢维学 方辉平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各因素之间信息重叠的现象较严重,文章通过逐步回归选择了影响财政收入的几个显著因素。又鉴于灰色系统对小样本数据预测的优良特性,对每个选定的影响因素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得到各因素2015年、2016年的预测值。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1995—2014年数据进行训练,将灰色预测得到的预测值代入训练好的网络中,预测出2015年、2016年的安徽省的财政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世娟 卢维学 方辉平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各因素之间信息重叠的现象较严重,文章通过逐步回归选择了影响财政收入的几个显著因素。又鉴于灰色系统对小样本数据预测的优良特性,对每个选定的影响因素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得到各因素2015年、2016年的预测值。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1995—2014年数据进行训练,将灰色预测得到的预测值代入训练好的网络中,预测出2015年、2016年的安徽省的财政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惠凤 何有世 张兵
本文研究了用逐步回归、岭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消除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最后得到三个回归模型。单一预测方法的结果时好时坏,需要通过组合预测来提高预测精度。本文将神经网络技术与回归模型相结合,将预测值作为输入,实际用电量值作为输出,确定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最后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预测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结果显示,组合预测的精度明显高于单个模型。
关键词:
多重共线性 BP神经网络 组合预测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明希 严广乐
为了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预测精度,对于呈近似S形的CPI时间序列,利用灰色Verhulst模型对其预测。构造基于时间序列的人工神经网络输入输出模式,利用BP神经网络对原始数据与灰色Verhulst预测值的残差进行训练。仿真实例表明,该组合算法预测结果比单纯使用GM(1,1)模型、灰色Verhulst模型和文献[1]的总体误差要小,将神经网络引入到灰色Verhulst模型中能较好地提高预测精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阳
建立精确的金融预测模型对金融产品管理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文章针对新时期下金融产品推出周期短,可建模数据少的特性,构建了一种少数据建模的灰色线性回归组合金融预测模型。针对传统GM模型中忽略了数据的线性变化规律,对传统的GM模型进行改进,加入线性部分,构建了灰色线性组合金融预测模型,并给出了灰色线性组合金融预测模型的参数识别算法。最后实证分析了灰色线性组合金融预测模型对少数据建模的有效性,且实证结果显示该组合金融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阳
建立精确的金融预测模型对金融产品管理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文章针对新时期下金融产品推出周期短,可建模数据少的特性,构建了一种少数据建模的灰色线性回归组合金融预测模型。针对传统GM模型中忽略了数据的线性变化规律,对传统的GM模型进行改进,加入线性部分,构建了灰色线性组合金融预测模型,并给出了灰色线性组合金融预测模型的参数识别算法。最后实证分析了灰色线性组合金融预测模型对少数据建模的有效性,且实证结果显示该组合金融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严其飞 李俊山 张仲敏 周伟
针对备件需求影响因素众多且不同备件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BP神经网络需求预测模型。首先使用灰色关联度筛选出影响备件需求的主要因素;然后以主要因素的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使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备件需求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基于灰色关联度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相对于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够较大地提高预测的精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陆思锡 王帅 熊彪
为了降低油料消耗量的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将灰色预测模型所需初始数据少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非线性拟合能力强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油料消耗量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引入单一预测模型的加权系数,更好地挖掘了两种预测方法所隐含的数据规律,使单一预测模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得到分散。算例结果表明,相较于灰色预测和BP神经网络预测的单一模型,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更贴近于真实数据,预测精确度更高、误差更小,将该模型用于油料消耗量预测是可行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诗泉 刘思峰
传统灰色包络带预测模型在上(下)界函数构造上有其不足,从而造成对预测精度影响。文章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上缘点连线的逼近曲线,并由此构建上缘点的序列点的上界函数。利用GM(1,1)模型得到时间响应式,并由时间响应式得到改进包络带预测模型。通过比较传统包络带模型、改进包络带模型和中位线序列模型预测精度,以说明改进的包络带模型在预测精度上得到了显著提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平福 陆宇明 韦莉萍 龙文卿 苏晓波
将GM(1,1)预测模型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相融合,构建一种兼具两者优点、互补型的灰色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GRNN)。以1985-2007年度广西木薯鲜薯总产量为数据样本,采用GGRNN模型进行广西木薯产量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GRNN训练期平均拟合指数、预测期平均拟合指数分别为0.99和0.93,分别比GM(1,1)模型高0.09和0.04。该组合模型在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方面均优于单一的GM(1,1)预测模型,并具有自学习能力、非线性映射能力以及适应性强等优点,为木薯产量预测的定量化和智能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