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4)
- 2023(10706)
- 2022(9238)
- 2021(8661)
- 2020(7219)
- 2019(16906)
- 2018(16758)
- 2017(32396)
- 2016(17254)
- 2015(19326)
- 2014(18924)
- 2013(18464)
- 2012(16674)
- 2011(14739)
- 2010(14071)
- 2009(12520)
- 2008(11551)
- 2007(9635)
- 2006(8075)
- 2005(6621)
- 学科
- 济(71962)
- 经济(71894)
- 管理(48925)
- 业(42688)
- 企(34262)
- 企业(34262)
- 方法(34208)
- 数学(30625)
- 数学方法(30130)
- 农(19285)
- 中国(17988)
- 地方(17912)
- 财(15460)
- 学(15016)
- 环境(14594)
- 业经(14533)
- 农业(13169)
- 和(10898)
- 贸(10604)
- 贸易(10600)
- 理论(10554)
- 划(10313)
- 技术(10312)
- 易(10204)
- 土地(9875)
- 务(9869)
- 财务(9827)
- 财务管理(9803)
- 制(9694)
- 企业财务(9214)
- 机构
- 学院(227991)
- 大学(227310)
- 管理(95288)
- 济(89933)
- 经济(87964)
- 理学(83260)
- 理学院(82307)
- 管理学(80731)
- 管理学院(80292)
- 研究(70759)
- 中国(52875)
- 京(48088)
- 科学(45071)
- 财(38158)
- 中心(35873)
- 业大(34871)
- 农(34618)
- 江(32896)
- 所(32408)
- 财经(31976)
- 范(30975)
- 师范(30717)
- 研究所(30058)
- 经(29267)
- 北京(29037)
- 州(28118)
- 经济学(27277)
- 院(27099)
- 农业(26886)
- 经济管理(25122)
- 基金
- 项目(170771)
- 科学(136623)
- 基金(125683)
- 研究(123920)
- 家(109035)
- 国家(108193)
- 科学基金(95416)
- 社会(80465)
- 社会科(76303)
- 社会科学(76281)
- 基金项目(68114)
- 省(66728)
- 自然(62844)
- 自然科(61340)
- 自然科学(61328)
- 自然科学基金(60155)
- 教育(56374)
- 划(56310)
- 资助(50121)
- 编号(49582)
- 重点(38043)
- 部(37428)
- 成果(37211)
- 发(36618)
- 创(35647)
- 国家社会(33642)
- 创新(33383)
- 课题(33112)
- 科研(32894)
- 教育部(32258)
共检索到314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明月 赖笑娟
选取18个指标构建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评价城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结果:2006年及2007年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等级为Ⅲ,2008年安全等级为Ⅳ。研究结论:BP神经网络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学习,能够实现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对探索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秀霞 周也 张婷婷
文章根据统计数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生态足迹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吉林省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预测,探讨影响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因素,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秀霞 周也 张婷婷
文章根据统计数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生态足迹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吉林省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预测,探讨影响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因素,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红梅 周子英 黄纯 李兰
利用ANN模型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以排除人为设定权重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免除繁重的计算,使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从长沙市土地利用现状出发,确定了由9个指标构成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BP人工网络模型,通过测试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评定出1999—2006年长沙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等级。结果表明:长沙市近8年城市土地处于集约利用状态,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开亚 金菊良 王玲杰
生态安全评价是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及进行环境管理的基础。为确立有效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采用BP神经网络的途径,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生态安全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宣城、池州、黄山为Ⅱ级,亳州、宿州、阜阳、滁州、六安、巢湖、安庆为Ⅲ级,合肥、淮北、蚌埠为IV级,淮南、马鞍山、芜湖、铜陵为Ⅴ级。区域生态安全的BP神经网络评价方法涵义明确,计算过程简单,能区分生态安全的等级,可以应用于具有评价标准的其它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BP神经网络 安徽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慧锋 刘高飞
生态园林城市绿化规模的预测是生态园林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与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BP神经网络由于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拟合性能,而被应用于各种预测领域。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出固定资产投资额、GDP等26个影响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的因素。其次,以2019年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训练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化规模的预测模型,并对训练集、测试集的预测值和真实值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构建路径分析模型梳理出26个影响因素中复杂的因果关系,包括直接间接影响、正负反馈、路径系数等。研究发现:训练的“26-7-1”网络结构的BP神经网络能够准确预测出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化规模,进而可为生态园林城市发展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预测适应城市发展的绿化规模提供依据;构建的路径分析模型,可以反映城市发展中各影响因素以何种方式和强度影响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慧锋 刘高飞
生态园林城市绿化规模的预测是生态园林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与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BP神经网络由于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拟合性能,而被应用于各种预测领域。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出固定资产投资额、GDP等26个影响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的因素。其次,以2019年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BP神经网络理论训练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化规模的预测模型,并对训练集、测试集的预测值和真实值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构建路径分析模型梳理出26个影响因素中复杂的因果关系,包括直接间接影响、正负反馈、路径系数等。研究发现:训练的“26-7-1”网络结构的BP神经网络能够准确预测出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化规模,进而可为生态园林城市发展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预测适应城市发展的绿化规模提供依据;构建的路径分析模型,可以反映城市发展中各影响因素以何种方式和强度影响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建设。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照铿 唐南奇 张黎明
以福建省81个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Matlab R2011a支持下,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评价模型,实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84.31%样本的评价测算结果相对误差绝对值≤5%,评价结果精度较高;(2)福建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水平不高,各地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空间差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沿海高、内陆低特点;(3)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付玲 胡业翠 郑新奇
研究目的:构建城市增长边界预测模型,以北京市为例,研究该模型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尝试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结合GIS和RS技术,并选定绿地、建筑物、行政中心、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坡度、坡向和海拔8个对城市边界扩张影响较大的因子,建立城市增长边界模型(UGBM),并应用该模型预测了北京市2020年城市增长边界,同时用面积匹配值法评估了模型的精度。研究结果:使用UGBM模型预测城市增长边界,总的面积匹配值为106%,稍微高估了城市扩张面积。研究结论:基于BP神经网络的UGB划定方法对确定城市未来扩张方向有指导作用,可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简梓红 杨木壮
为了探讨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从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出发,选取了与番禺区土地资源利用密切相关的15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2010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番禺区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呈现波动变化递增的趋势,处于一个不稳定发展阶段,但总体处于较安全水平,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昕 李丹
近年来渤海水质污染问题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不同水质级别海域的面积变化有较大差别。文章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方法,通过构建三层BP网络的预测模型,以渤海的莱州湾为例,对海水水质污染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渤海污染 海水水质 BP神经网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艳霞 邓楠
运用SDI(状态—胁迫—免疫)模型构建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及警情评判标准对榆林市2010—2016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榆林市2017—2021年的生态安全演化趋势进行动态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RBF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用于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预警分析,拟合精度较高;(2)2010—2016年,榆林市整体生态安全警情指数不断上升,但是仍处于临界安全状态;(3)根据未来趋势预测结果,到2020年,榆林市生态安全"状态"子系统警情指数将有大幅提升,"胁迫"子系统生态安全警情指数呈略微下降趋势,"免疫"子系统呈波动趋势。由此表明,快速提升榆林市生态安全状况,首先要改善胁迫子系统的状况,其次是加强免疫子系统的免疫能力,据此提出了针对榆林市提升生态安全状况的四条响应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景刚 张效军 高艳梅 臧俊梅
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改进熵值模型和综合评价方法对2003—2007年的广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经济状况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社会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2)近年来,广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和环境各子系统基本朝有序方向发展,而2004—2006年广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出现了短暂无序化发展征兆,主要是由于其经济增长放缓、环保投入降低所致。(3)通过对广州市与广东省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发现,近年来,广州市的空气质量和珠江广州段水质并未明显改善,环保投入和城市绿化建设更是仅相当于或低于全省...
关键词:
城市土地 改进熵值法 集约利用 广州市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琳 刘志新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如何计量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需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利用神经网络自寻优特性且充分考虑系统自发展动态过程的惯性影响,可较准确地确定同级指标下各组成权重。在目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经济子系统不可避免地对区域综合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对于环境和科教发展的政策倾斜也较好地弥补了原有经济发展模式对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负面冲击。经济体制自身的适时调整和改革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 AHP 神经网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焕 徐建春 李翠珍 徐知渊 范晓娟
为了研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新方法,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浙江省11个市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浙江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普遍偏高,无论是用地效益还是用地结构状况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处于领先地位。(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高、中平、南北低。(3)集约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03。BP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克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不利影响,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