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3)
- 2023(13771)
- 2022(11772)
- 2021(10909)
- 2020(8945)
- 2019(20858)
- 2018(20517)
- 2017(39141)
- 2016(20936)
- 2015(23366)
- 2014(23078)
- 2013(22563)
- 2012(20962)
- 2011(18817)
- 2010(18394)
- 2009(16373)
- 2008(15496)
- 2007(13255)
- 2006(11494)
- 2005(10118)
- 学科
- 济(91648)
- 经济(91567)
- 管理(54135)
- 业(52944)
- 企(40580)
- 企业(40580)
- 方法(35534)
- 数学(31479)
- 数学方法(31034)
- 地方(28804)
- 农(26882)
- 中国(25301)
- 业经(20753)
- 农业(18650)
- 财(18468)
- 学(18216)
- 贸(15668)
- 贸易(15654)
- 环境(15114)
- 易(15088)
- 地方经济(14681)
- 制(14055)
- 技术(13983)
- 和(13474)
- 发(13426)
- 融(12675)
- 金融(12672)
- 银(12334)
- 银行(12317)
- 理论(12061)
- 机构
- 学院(281939)
- 大学(278890)
- 济(113539)
- 经济(111069)
- 管理(110801)
- 研究(97618)
- 理学(95107)
- 理学院(93953)
- 管理学(92288)
- 管理学院(91746)
- 中国(73230)
- 科学(61456)
- 京(59827)
- 财(49560)
- 农(49096)
- 所(48181)
- 中心(46736)
- 江(45973)
- 研究所(44088)
- 业大(43535)
- 范(39924)
- 师范(39514)
- 财经(39435)
- 农业(37997)
- 北京(36838)
- 院(36770)
- 经(35836)
- 州(35264)
- 经济学(33629)
- 省(32765)
- 基金
- 项目(199660)
- 科学(157802)
- 研究(146418)
- 基金(143065)
- 家(125108)
- 国家(124064)
- 科学基金(106988)
- 社会(92733)
- 社会科(87788)
- 社会科学(87762)
- 省(81271)
- 基金项目(76838)
- 自然(69447)
- 自然科(67742)
- 自然科学(67727)
- 划(67263)
- 自然科学基金(66418)
- 教育(66350)
- 编号(59648)
- 资助(57120)
- 发(48191)
- 成果(46177)
- 重点(45467)
- 部(43116)
- 创(41911)
- 课题(41610)
- 创新(39213)
- 科研(38334)
- 发展(37961)
- 国家社会(37953)
- 期刊
- 济(127538)
- 经济(127538)
- 研究(78680)
- 中国(61661)
- 农(44475)
- 学报(42389)
- 科学(41359)
- 管理(39601)
- 财(37396)
- 大学(32409)
- 教育(31339)
- 农业(31020)
- 学学(30359)
- 技术(27149)
- 融(24699)
- 金融(24699)
- 业经(23633)
- 经济研究(19040)
- 财经(18117)
- 资源(17358)
- 问题(17103)
- 业(16689)
- 经(15629)
- 图书(15517)
- 科技(13855)
- 技术经济(13839)
- 发(13087)
- 版(12785)
- 现代(12536)
- 商业(12500)
共检索到422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焕 徐建春 李翠珍 徐知渊 范晓娟
为了研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新方法,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浙江省11个市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浙江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普遍偏高,无论是用地效益还是用地结构状况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处于领先地位。(2)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高、中平、南北低。(3)集约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03。BP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克服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不利影响,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欧照铿 唐南奇 张黎明
以福建省81个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在Matlab R2011a支持下,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评价模型,实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84.31%样本的评价测算结果相对误差绝对值≤5%,评价结果精度较高;(2)福建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水平不高,各地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存在空间差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沿海高、内陆低特点;(3)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无显著相关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晓梅 王静
以浙江省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土地利用的自身特点和现状数据为基础,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选择评价模型并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评价标准计算出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结果表明,慈溪市小城镇开发区、工业区块仅1处属于II级土地利用较集约,其余均属于III级土地利用基本集约和IV级土地利用不集约;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级别开发区土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和持续状况差异显著,不同产业类型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差异较显著。由此可见,政策因素对小城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起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评价 开发区 小城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红梅 周子英 黄纯 李兰
利用ANN模型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以排除人为设定权重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免除繁重的计算,使得到的结果更加科学、客观,从长沙市土地利用现状出发,确定了由9个指标构成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BP人工网络模型,通过测试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评定出1999—2006年长沙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等级。结果表明:长沙市近8年城市土地处于集约利用状态,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焕 徐建春 李翠珍 徐知渊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生态用地配置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效应。研究方法:通径分析及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生态用地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中应单独作为一项指标;(2)生态用地配置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直接影响效应为负,对土地集约利用的间接影响效应为正,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影响效应为正。研究结论:合理配置生态用地数量、科学规划生态用地布局是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通径分析 生态用地 浙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钱丽敏 程素娜 张永彬
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中,可以排除人为设定权重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能够准确评价土地集约利用类别,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合理。将评价等级分为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和粗放利用,从土地利用、土地投入、土地产出三方面,选择9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MATLAB中实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唐山市土地进行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显示:唐山市低度利用的土地占26.4%,适度利用的土地面积占22.7%,集约利用的土地占40.6%,过度利用的土地占10.3%,土地利用强度较低,还有一定的挖掘潜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张强 杜文星
科学确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发展阶段的基础上,选取14个指标构建土地集约多元回归驱动力模型,对江苏省17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闲置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首要限制性因素,依据产出指标影响程度高于土地、资金的投入指标可知,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处于土地利用转换期;(2)苏南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开发区 土地集约利用 驱动模型 江苏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李鸣 张颖
本文在分析浙江省开发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浙江省开发区必须进行重新定位的意义 ,以及浙江省开发区战略重构的目标、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开发区 重构战略 浙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常青 王仰麟 吴健生 李双成
研究目的:探索适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的非线性定量方法。研究方法: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及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深圳市土地集约利用ANN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全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基本分4类。即集约利用-效益均衡型、集约/适度利用-效益偏好型、适度/低度利用-效益不均衡型和低度利用型。研究结论:基于ANN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在处理不同量纲指标和减少人为主观因素上具有优势,其结果不仅能反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区域差异,也能反映各指标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冯忠垒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即使是在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江苏省开发区,也存在区域内部和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本文利用Eviews3.0统计软件,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机制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导致开发区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不同。而在同一经济发展水平上,开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率、地均投资强度以及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和工业用地出让的市场化率是影...
关键词:
集约利用 驱动因素 开发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赵小风 涂刘欣 李炜玮 贾文慧
开发区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不同主导功能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江苏省188个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例,构建了基于不同主导功能的具有可比性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CRITIC组合赋权法测算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并从开发区主导功能视角对比产城融合型和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差异构建回归模型,探讨开发区主导功能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1)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不论是全部开发区还是不同主导功能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均呈现出苏南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的特点;(2)江苏省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高于产城融合型开发区;(3)开发区主导功能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对土地利用集约度有显著负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张强 周峰 马其芳 钟太洋
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对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23个与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相关的指标,构建了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投入、土地产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可持续利用度4个方面,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以江苏省18个典型城市开发区调查数据为例,对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认为,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可以分为4个层次:①超集约,即土地供求紧张,分值大于0.3;②集约,土地供求平衡,分值在0~0.3之间;③基本集约,土地供求在一定时期内平衡,分值在-0.3~0之间;④欠集约,土地有所闲置,土地产出率较低,分值小于-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忆邵 黄银池
分析了上海开发区土地消耗的现状特点,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区的耗地量与其行政等级、区位、行业类别密切相关;(2)各开发区之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在所选取的30个市级以上开发区中,仅1/3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超过平均水平,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市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明显;(3)多数开发区的单位产出耗地量和人均耗地量处于下降态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趋于上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严长清 李衡 张兴榆
作为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直接影响到建设用地特别是城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效果。基于开发区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能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揭示不同区域及不同类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差异,为促进开发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构建包含开发程度、用地结构、用地强度、用地效益和资源消耗5个子目标、14个指标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RAGA-AHP方法实现了江苏省134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与层次分析法的集成,能获得高精度的权数并能保证全局收敛性;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苏北5市开发区土...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秀霞 周也 张婷婷
文章根据统计数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生态足迹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并利用BP神经网络对吉林省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预测,探讨影响吉林省土地生态安全的因素,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