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71)
- 2023(18953)
- 2022(16213)
- 2021(14922)
- 2020(12649)
- 2019(28837)
- 2018(28704)
- 2017(55488)
- 2016(29819)
- 2015(33702)
- 2014(33329)
- 2013(32853)
- 2012(30338)
- 2011(27001)
- 2010(26942)
- 2009(24990)
- 2008(24796)
- 2007(22075)
- 2006(19542)
- 2005(16892)
- 学科
- 济(126589)
- 经济(126443)
- 业(109853)
- 管理(95526)
- 企(90979)
- 企业(90979)
- 方法(60370)
- 农(50156)
- 数学(50136)
- 数学方法(49450)
- 业经(36136)
- 财(35684)
- 农业(33429)
- 中国(30031)
- 务(25193)
- 财务(25115)
- 财务管理(25072)
- 技术(24402)
- 学(24138)
- 企业财务(23775)
- 地方(23604)
- 制(23293)
- 理论(22187)
- 贸(22055)
- 贸易(22046)
- 易(21380)
- 和(20831)
- 划(19088)
- 策(19061)
- 环境(18406)
- 机构
- 学院(433370)
- 大学(429569)
- 管理(176240)
- 济(174375)
- 经济(170777)
- 理学(153100)
- 理学院(151510)
- 管理学(148829)
- 管理学院(148041)
- 研究(136609)
- 中国(104434)
- 京(90414)
- 科学(85115)
- 农(79810)
- 财(78756)
- 业大(67571)
- 所(67531)
- 江(64408)
- 财经(64198)
- 中心(63892)
- 农业(61558)
- 研究所(61465)
- 经(58513)
- 北京(56053)
- 范(55102)
- 师范(54605)
- 经济学(52131)
- 州(51698)
- 院(49377)
- 财经大学(47476)
- 基金
- 项目(296796)
- 科学(235181)
- 研究(217249)
- 基金(216859)
- 家(188066)
- 国家(186420)
- 科学基金(162201)
- 社会(138261)
- 社会科(130908)
- 社会科学(130873)
- 省(116537)
- 基金项目(115200)
- 自然(105915)
- 自然科(103522)
- 自然科学(103497)
- 自然科学基金(101665)
- 教育(99356)
- 划(96992)
- 资助(89097)
- 编号(88860)
- 成果(70180)
- 重点(65686)
- 部(65591)
- 发(63064)
- 创(62972)
- 课题(59934)
- 创新(58395)
- 国家社会(56933)
- 科研(56659)
- 教育部(56325)
- 期刊
- 济(192556)
- 经济(192556)
- 研究(121110)
- 农(77197)
- 中国(76795)
- 学报(66379)
- 管理(64942)
- 科学(63039)
- 财(61664)
- 农业(52653)
- 大学(51576)
- 学学(48990)
- 教育(42430)
- 技术(40944)
- 业经(36780)
- 融(36728)
- 金融(36728)
- 财经(30911)
- 经济研究(28404)
- 业(26997)
- 经(26458)
- 问题(26127)
- 技术经济(23638)
- 版(21734)
- 科技(21062)
- 统计(20778)
- 现代(20130)
- 图书(19898)
- 理论(19615)
- 商业(19457)
共检索到624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秀红 高敏
[目的/意义]好的关键技术识别方法能够更好地为各层各级的关键技术识别、预测和研发提供支撑。[方法/过程]提出基于BERT-LDA模型的关键技术识别方法,通过将BERT与LDA相结合,以弥补单一使用LDA主题模型缺乏上下文语义信息的缺陷,并以农业机器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包括以下过程:(1)基于python构建BERT语义特征向量和LDA主题特征向量,将其在高维空间进行向量拼接,利用自编码器学习连接向量的低维潜在空间表示;(2)在潜在空间表示上使用K-means算法实现语义关联聚类,得到二维聚类效果图及关键技术主题词云图;(3)进行关键技术判定;(4)在农业机器人技术领域,与基于德温特TI专利软件的专利分析结果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农业装备关键共性技术清单对比,实证本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研究表明:BERT-LDA模型提高了主题聚类的连贯性及细粒度划分的精准度;具有很好的关键技术识别精准率和召回率;对识别的不同数据库和出版类型的文献数据集具有较好的包容性与兼容性,适应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关键技术的识别。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秀红 王欣 王少凡 刘浩东 张宗毅
[目的/意义]识别颠覆性技术有助于在制定研发和市场战略布局中获得首发优势,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综合提高颠覆性技术识别的精准率、召回率和识别效率至关重要。[方法/过程]结合机器学习与专家知识,首先,构建SimCSE-LDA语义相似度表征模型,以深入挖掘专利摘要中隐含的关键技术主题,实现更深层次的显著特征主题识别,并通过聚类效果评价指标检验其识别效果,进一步结合专家知识判定关键技术主题名称,对主题间内在联系判定,最终识别出关键技术。其次,运用突变性表征颠覆性技术内在特质,基于CBLOF算法对关键技术主题进行异常检测,将计算得到的技术主题异常分数作为判断技术突变程度的依据,从而识别出颠覆性技术。最后,结合领域专家知识和《中国制造2025》验证颠覆性技术识别效果。[结果/结论]以农业机器人为例,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的DWPI英文改写专利摘要文本为数据源,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宇 薛天琪 陈鹏鹤 余胜泉
智能教育机器人正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面临着教学性不足、反馈性差、感知力欠缺等诸多问题。本研究基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多项关键支撑技术,采用经典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设计并实现了"智慧学伴"智能教育机器人的系统架构。本研究首先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了教育认知地图,基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学习者模型,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了问答与对话系统,利用情感计算技术估计学习者的学习情绪和专注度等关键状态信息。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针对家庭教育与环境的特点,设计了五类典型的智能机器人应用模式,以帮助学习者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并满足其自主感、胜任感及归属感等核心需求。本研究将有助于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机器人领域的融合与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艳萍 董瑜 韩涛
[目的/意义]基于专利共被引聚类和专利组合分析构建关键技术识别分析框架,可为产业、企业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首先通过专利共被引聚类获得若干个聚类簇;再通过领域专家对聚类簇进行判读和命名;最后从专利活动和专利质量两个维度对聚类簇进行专利组合分析,其中专利申请数量和被引频次均较高的专利簇即为关键技术。[结果/结论]与已有方法比较研究表明,本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识别产业关键技术,还能在中观的产业层面揭示出切合实际需求的技术方向,也可为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不同的技术发展战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
共被引聚类 专利组合分析 产业关键技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涛涛 唐小利 李越
指出快速寻找核心专利对于企业开展技术竞争情报工作至关重要;针对三种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的原理、方法进行探讨,以乙肝防治技术为例,分别采用引证专利法和同族专利法进行实证研究,识别该技术领域的核心专利,提供相应的企业技术竞争情报支持。
关键词:
核心专利 专利分析 技术竞争情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才
简述了农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移栽机器人,喷药机器人、蔬菜嫁接机器人,蔬菜水果采摘 机器人、果实分级机器人、林木球果采集机器人等。论述了农业机器人应用的特点和开发、研究农业机器人的支 撑技术以及农业机器人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应用 综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周源 刘宇飞 薛澜
基于文献数据帮助技术预见研究提高其信度和效度,逐渐受到国内外预见方法学的关注。但是,传统文献计量学无法高通量的处理数据,分析时未能考虑文献的语义信息,同时,无法有效的嵌入技术专家领域知识与判断,使得适用性和有效性受到限制。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主题模型的新兴技术识别预见方法,通过对技术领域全样本的论文与专利数据的高通量融合处理,挖掘论文与专利的语义信息,从而提高技术识别的全面性与颗粒度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将预见专家组的领域知识与判断,融入机器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机器学习的准确度与识别新兴技术的能力,同时,使用论文与专利每年引用率作为指标,分析技术领域下细分技术的潜在新兴模式。本研究以机器人技术为例,提取Web of Science(Wo S)论文数据库和Thomson Innovation(TI)专利数据库的十余万全领域海量数据,识别出机器人领域的新兴技术簇群,并进一步甄别全新技术颠覆和跨领域技术融合驱动等两种新兴技术出现模式,为新兴技术发展轨迹预见工作提供有益的支持。
关键词:
主题模型 机器学习 新兴技术 机器人技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峰 徐蕾 杨琳琳 刘文荣 潘坤 李超
摘要:[目的]针对丘陵地区因田块碎片化和障碍物影响农业机器人作业的情况。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和A*算法相结合的多田块路径规划方法。[方法]通过无人机构建农田遥感影像,利用栅格法对农田进行环境建模,再进行子区的划分与合并,在蚁群算法中引入区域启发函数,对不同区域内的移动代价作区分,并通过人工增加最优路径中的信息素浓度和建立自适应信息素挥发系数,对信息素更新方法进行改进,以此求解作业子区间的最优遍历顺序,利用具有启发式搜索功能的A*算法进行子区连接路径规划,最终实现多田块路径规划。[结果]MATLAB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子区数量为40时,采用改进蚁群算法进行规划的平均路径长度比传统的蚁群算法减少了3.19%,平均迭代收敛次数减少了79.5%;在路径遍历仿真试验中,农业机器人遍历路径覆盖率能达到100%,路径重复率为6.48%。利用农田无人机遥感影像和田间作业参数进行自然环境的仿真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丘陵地区农业机器人多田块路径规划问题,可为丘陵地区农业机器人大面积作业提供路径参考与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志华 潘学标 妥德宝 赵沛义 安萍莉 郑大玮
为建设防沙型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有效防治农田风蚀是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笔者论述了防沙型旱地农业产生的背景与意义,探讨了防沙型旱地农业技术的原理、内涵与实现途径,总结了近20年来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防沙型农业技术研究进展,并对防沙型农业的发展未来进行展望。防沙型旱地农业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双赢的有效途径,对北方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防沙型农业 内涵 关键技术 研究展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赛硕 王学昭 陈小莉
[目的/意义]构建共性技术识别方法体系以识别行业共性技术,为科技管理、科学研究、企业研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过程]通过概念辨析和特征判断确定共性技术最主要特征为基础性和广泛性,以中心度指标和结构洞指标测度技术基础性,以技术覆盖行业、行业间技术领域以及行业内技术领域数目测度广泛性,使用熵权法为各指标赋权,结合四象限组合分析法进行行业共性技术识别。[结果/结论]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开展共性技术识别实证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初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彦宁 许晓阳 刘志辉
[目的 /意义]研究分析已有研究前沿识别方法的利弊,建立一套相对比较合理的研究前沿识别方法模型,高效快速地辅助科研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识别研究前沿。[方法 /过程]在总结研究前沿的定义、归纳研究前沿特性的基础上界定研究前沿的内涵,进而提出识别研究前沿的两个指标:研究主题年龄和研究主题关注作者数量,构建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前沿识别方法,并在LED领域进行应用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识别研究前沿,而且可以有效地跟踪研究前沿的产生、成长、消退、消失过程。
关键词:
关键词共现 研究前沿 研究领域分析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孙佳佳 李雅静
对作者关键词进行价值细分研究,有助于识别学科高价值研究热点主题,帮助研究者们精确把握高价值研究主题和学科研究前沿。本文引入营销领域客户价值细分RFM (recency,frequency,monetary)模型,对各个指标进行动态加权,多次实验后,形成多组关键词价值细分结果;从关键词生命周期的角度,结合医学领域的生存分析方法,使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验证,识别出最优价值细分结果;依据帕累托原则和聚类算法得到高价值热点主题。数据源选择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收录的图情档领域期刊论文,对1998—2019年的题录数据进行实验。相较于已有的热点主题识别方法,本文的识别结果考虑了关键词的价值属性和分类,较好地识别了高价值热点主题。
关键词:
价值细分 热点主题 主题识别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立杰 金源 王金凤 张珂
[目的/意义]在海量专利信息中精准识别出能够聚焦于用户需求的关键技术,是企业降低创新风险的有效举措,故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功能配置的关键技术识别方法。[方法/过程]首先,运用区间二元语义方法,客观地确定目标领域中用户需求的权重及优先级。其次,应用质量功能配置构建“用户需求—产品”“产品—IPC小类”“IPC小类—IPC小组”的三级质量屋,通过三阶段QFD过程,将用户需求的权重及优先级转化为IPC小组的权重及优先级,识别出领域内的关键技术,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智能小家电领域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垃圾处理设备或方法、磁力或电力操控技术、传感器或传声器、核算系统或核算装置是智能小家电领域聚焦于用户需求的关键技术,进而得出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的研究结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谈毅
创新对于公司绩效的重要性引致了许多关于识别新产品开发成功因素的研究。然而,这些研究的大部分都是针对发达经济或是大型企业的;对于中小企业在新兴市场中如何开发新产品研究则相对较少。这篇论文试图分析中国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成功因素以弥补这一研究的空缺。不同于传统的分析方法将新产品开发的每一阶段的成功因素都认为是同质的,我们对于新产品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的成功因素从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审视。我们发现我国中小企业在创意设想阶段并不将经济回报作为首要标准。虽然各成功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在不同阶段会有所不同,技术、营销、商业性、管理等因素在所有阶段都是重要的。这个结果对于中小企业在新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如何开发和管理新...
关键词:
新产品开发 成功因素 创新 中小企业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永灿 陈嘉杰 王皓冉 巩宇 冯跃 刘昭伟 祁宁春 刘梅 李永龙 谢辉
作为重大工程关键构筑物的引水隧洞具有洞线长、洞径大、高水压、围岩地质复杂等特点,长年运行会导致引水隧洞出现裂缝、塌方、露筋等典型缺陷,如不加以防范,将严重影响工程安全运行,传统人工检测存在周期长、安全风险高、漏检率高、获取信息量不足等问题.针对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大直径超长距离引水隧洞定期检测的重大需求,研发多功能“子母式”水下机器人系统,突破在水体浑浊、高水压、附着淤积、局部可达困难等复杂水下环境机器人的远程供电、协同作业、智能巡检、缺陷识别、安全评估等关键技术,完成引水隧洞结构安全分级与风险评价,实现水下机器人“巡、检、控、诊、用”全过程集成,并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锦屏二级水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中示范验证.研究成果可显著提高检测效率,大幅降低巡检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具有广阔的产业与应用前景,如促进人工智能学科和水利学科交叉融合、引导特殊环境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升我国相关领域技术及装备水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