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5)
- 2023(8783)
- 2022(7385)
- 2021(6842)
- 2020(5633)
- 2019(12820)
- 2018(12412)
- 2017(23602)
- 2016(12369)
- 2015(13753)
- 2014(13520)
- 2013(12790)
- 2012(11395)
- 2011(9741)
- 2010(9268)
- 2009(8025)
- 2008(7181)
- 2007(5733)
- 2006(4397)
- 2005(3456)
- 学科
- 济(46706)
- 经济(46668)
- 管理(38187)
- 业(34698)
- 企(29217)
- 企业(29217)
- 方法(26838)
- 数学(24412)
- 数学方法(24040)
- 财(13649)
- 中国(11616)
- 农(11396)
- 业经(10008)
- 务(9562)
- 制(9533)
- 财务(9518)
- 财务管理(9488)
- 企业财务(9066)
- 银(8979)
- 银行(8969)
- 行(8522)
- 融(8342)
- 金融(8341)
- 贸(8260)
- 贸易(8252)
- 易(8077)
- 技术(8040)
- 地方(7844)
- 农业(7796)
- 学(7705)
- 机构
- 大学(161872)
- 学院(161670)
- 管理(69192)
- 济(65653)
- 经济(64432)
- 理学(61159)
- 理学院(60637)
- 管理学(59514)
- 管理学院(59216)
- 研究(45977)
- 中国(36341)
- 京(31998)
- 财(29741)
- 科学(27364)
- 财经(24967)
- 业大(24529)
- 中心(24308)
- 经(23038)
- 农(22424)
- 江(21739)
- 经济学(20662)
- 所(19876)
- 财经大学(19209)
- 范(18911)
- 经济学院(18909)
- 北京(18881)
- 师范(18651)
- 经济管理(18473)
- 研究所(18403)
- 商学(18139)
- 基金
- 项目(123599)
- 科学(99283)
- 基金(92526)
- 研究(89178)
- 家(80614)
- 国家(80026)
- 科学基金(71005)
- 社会(58289)
- 社会科(55589)
- 社会科学(55578)
- 基金项目(49417)
- 省(47623)
- 自然(46986)
- 自然科(45990)
- 自然科学(45980)
- 自然科学基金(45142)
- 教育(42243)
- 划(40369)
- 资助(37258)
- 编号(34820)
- 部(27941)
- 重点(27656)
- 创(26575)
- 发(25709)
- 成果(25536)
- 国家社会(25144)
- 创新(24877)
- 教育部(24565)
- 科研(24469)
- 人文(23849)
共检索到214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国林 张健珲 韩峰 刘涛 岳志龙 贺嘉琪
利用无人机、北斗定位模块、颗粒物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结合数据记录、显示等模块,在主控模块的协调下,指挥无人机按规划航线飞行,传感器获得空气中PM2.5、PM10、温度、湿度等数据,并将北斗实时定位信息匹配,完成对空间特定位置区域的空气微小颗粒物及温湿度的检测和记录,后续对该系统获取的数据分布状态进行评估,拓展了传统空气质量监测的作业空间和方式,能用于区域空气监测突发空气质量事件应急等领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潘旭文 付文林
污染防治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环境信息公开是有效协同治理的基础。文章利用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分阶段实施这一外生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污染监测信息公开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污染信息公开可显著降低地区空气污染浓度。第二,在政府内部压力和外部监督的双重作用下,环境信息公开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环境关注度,还激发了社会公众的环保监督积极性,推动企业投资规模和结构调整,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格局。第三,环境信息公开的污染防治效应受到地方官员特征、地方财力的影响,在官员年龄越大和财政压力越小的地区,环境信息公开具有更显著的污染治理效应。文章的研究意味着在完善环保法律和加强环保投资水平的同时,还应继续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以及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海芹 苏利阳
现阶段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体制的改革探索,尚未有效解决地方政府对监测数据的行政干预以及地方监测能力薄弱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未来需以服务生态文明考核为目标,以有效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为方向,逐步上移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重心。推进建立"中央与地方双重管理、以中央管理为主"的环境质量监测双重管理体制,优化调整中央和地方的环境监测事权划分。妥善处理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加强政府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政府购买监测服务的力度。培育多元化的环境监测市场,并加强环境监测市场监管。
关键词:
环境空气质量 监测体制 监测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梦天 王之
在2012到2015年的短短3年间,我国公开的PM2.5数据实现了从空白到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每小时实时发布的飞跃,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得到了极大的保障。本文以各城市陆续公开PM2.5监测数据作为自然实验,利用96个地级市的月度房价面板数据结合PM2.5浓度卫星遥感数据,在双重差分的研究框架下,研究PM2.5信息公开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公开后,以PM2.5为代表的空气质量在城市房价上的资本化明显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对PM2.5关注度越高的城市受到的影响越大;集中统一发布和城市单独发布这两种公开方式对不同城市影响效果存在差异;信息公开对地区房价存在长期稳定的影响。基本结论能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本文的研究发现具有如下现实意义:公开可比的空气质量信息已经成为影响地区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空气整治力度、打造蓝天城市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明伟 李铭 杨荣
为提高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工程设计的兴趣,设计了空气质量实时监测采集显示实验。以Xilinx公司最新全可编程控制器Zynq7000为硬件平台,将硬件逻辑编程设计与嵌入式软件开发相结合,进行空气质量的实时检测。通过该实验平台,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嵌入式开发和硬件逻辑控制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接触业界开发设计的前沿技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金秋 周清波 陈仲新 刘佳
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农业遥感监测系统的技术模式和建设方案,充分调研农业部农情遥感监测业务的需求,同时分析实验室各种现有系统,设计并选择了一种较科学的系统集成方案。系统集成考虑功能、经济、扩展以及稳定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利用O rac le10.0G建立数据库;利用ArcG IS9.2为地理信息平台,完成空间和属性数据的显示、统计分析以及信息服务等功能需求;利用Erdas8.6为影像数据处理平台,并用其V isual C++开发包进行系统定制与开发。系统的建设以现有"国家级农情遥感监测系统"为基础,进行功能升级和扩展。该系统的建设,将大大提高我国农情业务监测的能力和科学性,是对我国农业遥感技术的一...
关键词:
农情 遥感 系统集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雷 鲁植雄 黄薛凯 陈楠
为精准监测不平整田块的旋耕耕深并准确测量不规整田块的作业面积,进而分析旋耕作业质量。在对拖拉机旋耕机组进行运动分析和仿真的基础上,通过线性回归建立基于拖拉机提升臂角度和车身倾角的综合耕深监测模型。基于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集旋耕机组的作业轨迹,将耕深数据和缓冲区算法结合,筛选有效作业轨迹并建立多段缓冲区,通过Vatti算法裁剪合并分段缓冲区,并使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计算旋耕有效作业面积,进一步分析计算重耕率、漏耕率。为了验证该旋耕作业面积测算方案的精度,通过LabVIEW整合处理BDS和多种传感器的数据,搭建旋耕作业质量监测系统,并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耕深测量系统的最大误差为6.6mm,在最佳耕深区间的平均误差为3.6mm,满足耕深监测需求。对于不规整田块,有效作业面积测量算法的面积相对误差均值为0.27%,优于基于全程作业轨迹和幅宽的传统面积测量算法的相对误差均值7.5%,且不受田块形状和旋耕路线的影响,可对旋耕有效作业面积进行精确计算。经田间试验验证,拖拉机旋耕作业质量监测系统能有效适应不规整田块,精准监测耕深和测算作业面积,分析作业质量,减轻人力负担,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搭建智能拖拉机作业管理平台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廖进中 张文婧
当下,人们最为关心的是"食",即"食品消费",我们现在讲的"消费安全",实质上主要是指"食品安全"。但人们往往疏忽了另外一种更重要、更基本的"消费"存在,那就是经过鼻孔进入人体的"消费"———"空气消费"。对应于"消费安全"这个主题,我们也就缺少了一个暂且把它称之为"呼吸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俏 张彤 王新阳 陈志泊
【目的】科学地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对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常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了多种大气污染物来评价空气质量,但评价结果往往低于我国AQI标准等级,弱化了多种污染物同时超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DS证据理论在处理模糊或不确定等问题时具有很大优势,但是目前较少有DS证据理论评价空气质量的研究。DS证据理论的关键问题是基本概率分配(BPA)和证据冲突可能引起反直觉的结果。【方法】因此本文首先利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确立了高可信度的非线性BPA函数,并提出渐进式DS证据理论策略(Pro-DS)避免了冲突证据的融合问题,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实际应用于2019年天津市空气质量评价,并以国家标准AQI为评价指标,与主因素型与加权型常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比。最后本文提出了综合污染相对系数(CPRC)量化了多种污染物对总体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以AQI为评价指标,本文模型F1-score比常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少提高了4.58%,最大提高了27.46%,验证了本文模型的优越性。由于AQI标准空气质量评价取决于某个污染物而不是综合多个污染物,几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F1-score都低于50%。以CPRC为评价指标,AQI评价结果的F1-score超过99.1%,几类模糊综合评判模型F1-score都超过89.0%,验证了CPRC的有效性。而Pro-DS模型F1-score为93.1%,综合评价空气质量的模型最优,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结论】Pro-DS模型的综合评价结果低于或高于AQI评价级别,更好地体现了多种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综合影响。相比AQI评价方式,本文Pro-DS模型得出了综合空气质量级别的概率值,CPRC指标能够对综合空气质量日排名,为相关部门预防治理空气污染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提供实质性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聂斌 胡雪 王曦
空气质量数据具有在时间上连续、空间上相关的特点,这提高了异常点识别的难度。本文提出在时间维度上运用移动平均法,在空间维度上运用反距离加权法对观测值进行预测并求残差的解决思路,从而将时空数据的异常点识别问题转化为二维残差值的异常点检测问题。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新方法具有良好的检出力。最后将新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实际观测数据,取得了满意的识别效果。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时空数据 异常点识别 最近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梅笑
空气质量审计属于自然资源审计范畴。由于我国审计机关基本未进行过该领域的专门审计,导致审计尚未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符合实际的审计规范体系,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对象、审计方法等都在进一步探索中,因此借鉴美、英等审计机关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审计,是比较可行的一个思路。文章以美、英等审计机关发布的空气质量审计报告为例,分析总结这些审计机关开展该领域审计的一些经验做法,构建空气质量审计内容框架。
关键词:
空气质量 自然资源 审计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乔杉 谢胜蓝 刘金山 夏强
我国现阶段城市化的日益发展,使城市空气质量的宏观调控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文建立了关于空气质量的似乎不相关(SUR)模型,采用Jeffreys's的不变先验分析直接蒙特卡罗(DMC)方法,计算各参数的贝叶斯后验密度和未来值的预测密度。对中国厦门市区三项污染指标及四项外部驱动因素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将其与贝叶斯分层模型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聂斌 胡雪 王曦
空气质量数据具有在时间上连续、空间上相关的特点,这提高了异常点识别的难度。本文提出在时间维度上运用移动平均法,在空间维度上运用反距离加权法对观测值进行预测并求残差的解决思路,从而将时空数据的异常点识别问题转化为二维残差值的异常点检测问题。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新方法具有良好的检出力。最后将新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实际观测数据,取得了满意的识别效果。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时空数据 异常点识别 最近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慧 唐静 祝树森 邱朝乐
城市空间结构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有研究从时空维度探讨其影响关系。论文基于2015—2020年WorldPop中国人口数据集,运用社会网络法从多中心度和集聚度识别城市空间结构,同时利用GTWR模型探讨其对空气质量的时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空间结构对空气质量改善起重要作用,其影响在不同城市中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化。整体来看,多中心度对AQI的影响在研究期由正转负,集聚度与AQI一直呈负相关。从异质性特征看,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对中东部城市AQI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西部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城市空间结构集聚度对AQI的负向效应呈下降趋势,正向效应呈上升趋势。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和人均GDP与AQI呈正相关关系,平均风速和平均气温与AQI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从多中心度和集聚度来看,建议政府根据各市具体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规划,布局城市空间结构,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