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68)
2023(13942)
2022(11685)
2021(10945)
2020(9240)
2019(21305)
2018(20918)
2017(39884)
2016(20979)
2015(24035)
2014(23557)
2013(23204)
2012(21183)
2011(19151)
2010(19030)
2009(17443)
2008(16468)
2007(13877)
2006(12251)
2005(10674)
作者
(58846)
(49409)
(49106)
(46651)
(31409)
(23409)
(22283)
(19323)
(18823)
(17296)
(16814)
(16554)
(15528)
(15395)
(15310)
(15062)
(14707)
(14113)
(14052)
(13975)
(12250)
(11891)
(11768)
(11280)
(11089)
(11008)
(10562)
(10261)
(9897)
(9574)
学科
(110540)
经济(110450)
管理(57907)
(53609)
方法(48375)
数学(44093)
(43449)
企业(43449)
数学方法(43443)
中国(26448)
(23616)
地方(21531)
业经(20087)
(19968)
(18412)
贸易(18400)
(18056)
(17911)
农业(15629)
(15123)
环境(14713)
理论(14125)
地方经济(13964)
(13593)
(13257)
金融(13256)
(12870)
银行(12850)
技术(12740)
(12372)
机构
大学(303556)
学院(303241)
(140947)
经济(138698)
管理(119451)
理学(104509)
理学院(103414)
研究(103262)
管理学(101462)
管理学院(100902)
中国(78087)
(62494)
科学(59521)
(58310)
(49960)
财经(48065)
中心(46682)
研究所(45746)
(45354)
经济学(45309)
(44088)
业大(42826)
(41550)
经济学院(40710)
北京(39111)
(37161)
(36859)
师范(36798)
财经大学(36007)
农业(35495)
基金
项目(208773)
科学(167358)
基金(156292)
研究(151125)
(136190)
国家(135162)
科学基金(117565)
社会(100447)
社会科(95618)
社会科学(95592)
基金项目(81647)
(78773)
自然(75331)
自然科(73716)
自然科学(73701)
自然科学基金(72420)
教育(70519)
(66852)
资助(65195)
编号(58549)
(47616)
重点(47103)
成果(45759)
(45316)
(43761)
国家社会(43386)
教育部(41691)
创新(41017)
课题(40225)
人文(40168)
期刊
(147974)
经济(147974)
研究(88298)
中国(54175)
管理(45103)
(43554)
学报(43049)
科学(42380)
(39927)
大学(34267)
学学(32581)
技术(29606)
农业(27869)
教育(27566)
经济研究(26097)
财经(24446)
(24316)
金融(24316)
(21235)
业经(21071)
问题(19271)
统计(18581)
技术经济(17300)
(16577)
(16347)
世界(15834)
(15781)
决策(14862)
国际(14580)
商业(13067)
共检索到436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一清  邓翔  
文章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作为基本分析框架,构建一个带有时变摩擦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在考虑经济结构变化的前提下,使用经济周期测度(BCA)模型对1978—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特征进行研究和引起波动的因素进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1993年是我国经济系统结构变化的断点,1978—1992年我国经济波动主要受技术冲击影响,其他的冲击因素具有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1993—2015年,我国经济波动主要受投资冲击的影响,而技术冲击、劳动冲击和外部冲击也起到部分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源由从单一波动源向多种冲击共同作用的趋势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一清  邓翔  
文章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作为基本分析框架,构建一个带有时变摩擦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在考虑经济结构变化的前提下,使用经济周期测度(BCA)模型对1978—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特征进行研究和引起波动的因素进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1993年是我国经济系统结构变化的断点,1978—1992年我国经济波动主要受技术冲击影响,其他的冲击因素具有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1993—2015年,我国经济波动主要受投资冲击的影响,而技术冲击、劳动冲击和外部冲击也起到部分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源由从单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沈利生  
本文利用经济计量模型来定量测算中国经济波动的周期长度,所依据的是著名的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故先对该模型作一简要介绍。①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模型由下列方程组成: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涛  
本文分别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可变资本利用率模型和投资调整成本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进行BCA分解(Business CyCle ACCounting),并得到一个较为稳健的结果:在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的各种冲击传播机制中,那些能够产生全要素生产率波动的经济波动机制相对更加重要;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大规模转移主要反映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包括政策冲击在内的各种经济冲击通过作用于产业间劳动力转移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波动效果。这些发现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瞿凌云  高一铭  
本文首先应用马尔科夫转制模型动态识别经济波动的水平和强度;然后基于凯恩斯AD-AS模型的理论基础,通过建立SVAR模型和时变脉冲响应分析,揭示新常态经济波动驱动因素的特征。实证研究表明,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经济波动相比,"稳健"与"增速换挡"是新常态经济的两大典型事实,驱动因素特征表现为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强于财政政策。时序上看,数量型主导的货币政策调控作用趋于下降,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逐渐由数量型主导向价格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相互支撑的框架转变;财政政策冲击的效应逐渐提高,但存在滞后性和挤出效应;需求冲击效应仍强于价格冲击,然而需求冲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趋于弱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悦  冯宗宪  孙坤伟  
为充分研究不同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性的影响及解决货币中性问题,文章引入一个包含12个冲击的DSGE模型,采用校准法和贝叶斯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利用条件方差分解来研究对中国经济造成波动的冲击来源。DSGE模拟结果显示:技术冲击、利率冲击、货币增长率冲击和实际工资加成冲击等对中国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能解释大部分中国经济波动性的冲击。其中,技术冲击、利率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能解释70%的产出波动;工资加成冲击、利率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能解释接近70%的通货膨胀波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锐  
作者认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周期波动,是由经济内在的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机制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波动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经济波动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进而指出我国经济的强幅波动主要是由于外在冲击机制的不稳健性,尤其是财政、货币、投资政策的不规则运行。对此应当采取一系列长效性的矫正举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建銮  赵春艳  南士敬  
本文通过在一个包含企业、银行和家庭的DSGE模型中引入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信贷约束,考察不同部门的贷款抵押率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不同程度的贷款抵押率下技术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正向的家庭房贷抵押率冲击对借贷型家庭的贷款、消费和房屋需求以及房价均产生正面影响;对投资、产出和储蓄型家庭的房屋需求均产生负面影响。正向的企业贷款抵押率冲击对企业贷款、投资、产出、工资、两类家庭的劳动供给及其消费均产生正面影响。在面对同样的技术冲击时,较高的家庭房贷抵押率下,消费提升的幅度较大,而产出、投资以及房价提升的幅度却较小。在面对同样的技术冲击时,较高的企业贷款抵押率下,产出、投资和消费提升的幅度都较大,而房价提升的幅度却较小。基于以上结论,须高度关注家庭贷款的不正常增长,警惕家庭房贷杠杆率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差别化信贷抵押率政策,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民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立甫  姚坚  高铁梅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贝叶斯方法进行估计,识别和分析了偏好冲击、技术冲击、价格加成冲击和利率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冲击对产出波动产生了正向影响而且存在技术扩散机制的情况下产出水平可以到达新的稳态水平;而对通货膨胀波动产生负向影响,而且影响较为明显。货币政策冲击(利率冲击)对产出波动和通货膨胀波动均产生负向影响,而且影响较大。价格加成冲击对产出波动产生正向影响,对通货膨胀波动产生负向影响。因此,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需要各项制度和措施的配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庄子罐  舒鹏  傅志明  
金融中介活动旨在提高实体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结合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发展的背景,本文利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比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出现会增加我国信贷市场的不稳定性,并会引起经济中产出与投资波动幅度的扩大。影子银行体系内部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影子银行管理者调整对借款企业风险偏好的不正当激励,是影子银行能够在短期内扩大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云松  
文章建立了一个含有消费习惯形成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来解释中国1978~2008年之间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其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解释GDP和消费的波动性、投资与GDP的高度相关性以及投资的一阶序列自相关性,模型也能解释大部分的投资的波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银忠  易小丽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存在投资专有技术变迁的特征事实,文章构建了包含投资专有技术变迁的小国开放经济RBC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模拟中国实际经济的波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构建的RBC模型能够解释85%以上中国实际经济波动,准确地预测各宏观经济变量与产出的相关性。基于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也验证了所构建的RBC模型具有合理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林勇  安晓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定量研究世界经济波动通过各传导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我国经济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受其波动的影响程度日趋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义中  金雪军  
文章讨论了包括国际石油价格、世界利率、美元汇率和国外需求的外部因素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运用含外生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外部冲击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供给冲击与需求冲击作用相当,但后者对中国经济波动起着持久性作用;金融危机期间,需求冲击比供给冲击更重要。因此,宏观经济调控应依据国内外经济动态变化进行相机调整,扩大国内需求,缓解国外需求对宏观经济的持久性冲击。说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需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替代萎缩的私人投资来刺激内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