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80)
- 2023(3534)
- 2022(3129)
- 2021(3076)
- 2020(2668)
- 2019(6296)
- 2018(6327)
- 2017(12553)
- 2016(6487)
- 2015(7052)
- 2014(6970)
- 2013(6556)
- 2012(5613)
- 2011(4719)
- 2010(4270)
- 2009(3623)
- 2008(3031)
- 2007(2090)
- 2006(1359)
- 2005(936)
- 学科
- 济(26549)
- 经济(26532)
- 管理(18963)
- 业(17882)
- 方法(16992)
- 数学(15938)
- 数学方法(15706)
- 企(15379)
- 企业(15379)
- 财(6343)
- 农(5468)
- 中国(5048)
- 业经(4720)
- 贸(4615)
- 贸易(4614)
- 易(4533)
- 务(4471)
- 财务(4447)
- 财务管理(4441)
- 企业财务(4241)
- 技术(4218)
- 环境(4006)
- 地方(3914)
- 和(3699)
- 农业(3521)
- 划(3521)
- 理论(3328)
- 制(3176)
- 学(3120)
- 技术管理(2763)
- 机构
- 大学(79417)
- 学院(79337)
- 管理(37749)
- 济(35049)
- 经济(34586)
- 理学(34068)
- 理学院(33825)
- 管理学(33375)
- 管理学院(33226)
- 研究(20064)
- 中国(14818)
- 京(14514)
- 财(14428)
- 财经(12575)
- 经(11629)
- 业大(11251)
- 科学(11244)
- 经济学(10948)
- 中心(10588)
- 经济管理(10121)
- 经济学院(10049)
- 商学(9940)
- 商学院(9849)
- 财经大学(9700)
- 江(9470)
- 农(8783)
- 范(8542)
- 师范(8469)
- 北京(8129)
- 所(7748)
- 基金
- 项目(63534)
- 科学(52028)
- 基金(48783)
- 研究(46724)
- 家(41542)
- 国家(41243)
- 科学基金(37486)
- 社会(31636)
- 社会科(30211)
- 社会科学(30203)
- 基金项目(26664)
- 省(24631)
- 自然(24625)
- 自然科(24116)
- 自然科学(24114)
- 自然科学基金(23672)
- 教育(21782)
- 划(20573)
- 资助(19306)
- 编号(18077)
- 部(14759)
- 创(14264)
- 重点(13986)
- 国家社会(13543)
- 人文(13341)
- 创新(13309)
- 教育部(13305)
- 发(13170)
- 科研(12773)
- 成果(12727)
共检索到96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巧娟 何虹 李亮 张超 蔡焕杰
【目的】探究AquaCrop模型在关中地区的适用性,寻求大豆在不同降水年型下最适宜的灌溉制度。【方法】用田间试验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校正,并用校准后的模型模拟1961—2019年内所有3种不同降水年型14种灌溉制度下的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AquaCrop模型模拟田间产量最高处理的冠层覆盖度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及Nash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6、7.15%、11.03%和0.94;模拟值与实测值生物量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及Nash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9、526.04 kg·hm~(-2)、14.45%和0.97;最终产量模拟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及Nash效率系数(EF)分别为0.97、49.98kg·hm~(-2)、1.74%和0.82,各处理的冠层覆盖度和生物量实测值与模拟值的R~2均大于0.95,说明Aqua Crop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关中地区大豆的生长发育动态与产量。结合模型模拟结果可知,大豆作物需水量平均值为398.2 mm,各个生育时期的需水量差异较大,分枝期需水量为127.8 mm,开花-结荚期需水量为212.6 mm,鼓粒期的需水量为57.7 mm。结合对3种不同降水年型进行不同灌溉制度模拟后发现,大豆开花-结荚期为需水关键期,该生育时期水分供应情况影响大豆的最终产量。在湿润年可以不灌水;平水年和干旱年仅在开花-结荚期分别灌溉45和70 mm可实现最高产量(2 699、2 486 kg·hm-2)和最大水分利用效率(0.74、0.7 kg·m~(-3))。【结论】该地区大豆灌溉制度,应以不同降水年型分布情况为基础对大豆灌溉制度进行选择,可保证大豆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作为关中地区大豆灌溉制度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航 郭萍 张帆
针对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中降雨量的不确定性问题,在传统区间规划的基础上,引入双区间规划理论进行描述,以农民种植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建立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灌溉的作物灌溉水量优化模型。实例应用于武威市民勤县红崖山灌区,对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双区间规划对作物进行灌溉水量的优化,春小麦、春玉米、籽瓜的灌溉定额分别为:[[179.81,191.81],[353.89,365.89]]、[[119.46,141.46],[270.57,292.57]]、[[180.04,213.04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敏 李谷成 冯中朝
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大豆价格变动的基本规律。然后,基于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方法对大豆国内外价格长、短期整合情况和因果关系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显示,1998—2009年大豆国内外价格长、短期都整合,大豆国际价格是国内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却不成立。
关键词:
价格 VAR模型 协整检验 脉冲响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家富 李秉龙 李孝忠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使用Johansen Test和Granger Causality Test分析国内大豆和豆油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国内大豆产业已经形成整合局面;豆油价格是大豆价格的引导因素,呈现需求拉动型价格传导特征;以江苏省为代表的港口压榨市场已经成为影响其他区域市场波动的主导区域。政府在调控大豆和豆油市场时须兼顾各市场间的联系,尤其在国产大豆价格上涨时应给予国产原料压榨企业更多支持,关税、技术壁垒等贸易手段是调控港口压榨市场大豆和豆油价格的有效政策选择。
关键词:
VAR模型 国产大豆 豆油市场 价格传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英博 周际 陈颖露 姚旭擎 杨晓琳 杜太生
为探究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周年优化灌溉制度的节水潜力,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了1995—2020年有关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周年优化灌溉制度的文献发文量、被引量、高影响力期刊、作者、研究单位、高频词、试验站点,以分析其研究态势,并利用CiteSpace进行了可视化与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理了该模式中高灌溉需水量作物冬小麦的关键节水技术,包括了工程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微喷灌)、生物节水技术(品种选育)与典型农艺节水技术(优化灌溉制度)等,系统分析了各节水技术对冬小麦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周年优化灌溉制度研究的相关发文量在近年来呈明显增加趋势,发展态势良好,但同时缺乏高被引论文。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南农业大学发文数量排在前三位,分别占总发文数的27%、10%和10%,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活跃度;2)从高频词来看,该领域主要聚焦于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光合特性、生长特性、模型模拟等。但相关领域也存在问题,如主要作者、一些研究机构间合作不够密切,田间实验站点分布不均匀且缺少长期稳定的定位观测试验等;3)对于高灌溉需水量作物冬小麦的文献计量研究表明,喷灌、滴灌、微喷灌、选用抗旱节水品种等技术,可降低田间耗水量7%~13%、产量不同程度增加2%~1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约5%~28%。优化灌溉制度,减少灌溉次数,且根据不同降水年型保证冬小麦关键生育期的需水,可降低田间耗水9%~25%,产量降低2%~1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约6%~9%。综上,为进一步保证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安全,应将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茬作为一个整体来充分考虑周年的水分利用,合理优化周年的灌溉制度,构建整合配套的农艺节水技术体系和灌溉设备与技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殷钰 郑志浩
本文利用1995~2013年中国大豆和大豆油市场数据,采用SDAIDS(来源区分AIDS)模型,对中国大豆和大豆油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市场与大豆油市场是不可分的;不同来源的大豆和大豆油均存在着不完全替代关系;中国大豆市场规模扩张将会进一步拉动大豆进口总量;国产大豆与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存在着竞争关系,国产大豆价格下降将会显著抑制来源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永 窦身堂 赖瑞勋
黄河流域属于水资源匮乏地区,据黄河水资源公报,2011年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流域总用水量的73.9%,故灌溉水价与流域农业、社会经济系统关系密切。鉴于此,论文基于多区域静态CGE模型,研究黄河流域不同省区在灌溉水量不同减少幅度情况下农业灌溉水价的变化,以及水价不同提高幅度下对社会经济系统和灌溉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灌溉水价随着灌溉用水量的减少而增加;另一方面,5种水量减少情况下模拟结果中各省区最终灌溉水价主要由水价变动构成,说明初始水价较低;2在水价不同提高幅度下,实际GDP降低,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降低;3在水价提高15%的情况下,流域总灌溉用水量减少了9.087×108m3,占流域总灌溉...
关键词:
黄河流域 CGE模型 灌溉水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意博 孙爽 李鸣钰 常峻菲 王立为 高西宁
[目的]东北地区作为中国大豆主产区,大豆年平均播种面积及产量均占全国50%以上,明确其高产稳产区分布特征,对合理布局大豆种植区域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1991—2020年研究区域内9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和土壤数据,基于参数校准并验证后的DSSAT-CROPGRO-Soybean模型,对不同产量潜力下的大豆产量进行模拟,以产量平均值和产量变异系数作为高产性和稳产性的划分指标,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产高稳、高产低稳、低产高稳和低产低稳4个亚区,在此基础上探讨降水和土壤条件对大豆高产性和稳产性的影响。[结果] 三种产量潜力下大豆产量均呈现西低东高的分布趋势,光温产量潜力下东北地区大豆平均产量最高,气候产量潜力次之,气候-土壤产量潜力最低。随着限制因素的增加,大豆平均产量逐渐下降;大豆高产区和高稳区占总研究区域的耕地面积比例逐渐降低,低产区和低稳区的耕地面积比例逐渐增加;大豆高产高稳区耕地面积比例逐渐降低,光温产量潜力下最高,占研究区域耕地面积的62%,气候-土壤产量潜力下最低,占41%;降水对于大豆高产性和稳产性的限制要远大于土壤。[结论]高产高稳区是最适宜种植大豆的区域,而高产低稳区是潜在的高产高稳区,采取一定措施可以提高产量潜力的稳定性。基于DSSAT模型对东北地区大豆高产稳产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可以合理布局种植区域,提升东北地区大豆产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宏曼 郭鉴硕
为了全面了解影响我国大豆供给的主要因素,基于2001-2014年全国10个大豆主产区大豆生产和价格的面板数据,同时引入替代作物收益、农业政策及时间趋势虚拟变量,运用Nerlove模型对我国大豆的供给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的播种面积受滞后一期大豆播种面积和滞后一期大豆单价的显著正向影响,受滞后一期替代作物单位面积纯收益的显著负向影响;2008年出台的大豆临时收储政策这一变量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不能断定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对我国大豆的供给有作用;大豆种植户在决策时主要受以往多期大豆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杭莉 孙印法
基于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GM(1,1),本文对我国2015-2020年大豆的需求量、国内市场供给量和进口量进行预测,分析该期间大豆市场的供求状况。研究表明,我国在此期间大豆的供给将大于需求,且进口量会逐年攀升。因此,应该在保持供需平衡的前提下降低进口数量的增长率、提高本国大豆产量。
关键词:
中国大豆 供给与需求 灰色预测 改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满 徐金山 金诚谦 张光跃 倪有亮
针对大豆联合收割机械作业含杂率在线检测手段缺乏的问题,以亚丰4YZL-5S联合收获机机械化收获的大豆样本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测定大豆样本的含杂率;利用ASD FieldSpec 4 Wide-Res型地物光谱仪测量大豆样本的光谱数据,经数据预处理和数学变换后获得2种光谱指标,即原始光谱数据(REF)和原始光谱经倒数之对数预处理后的数据(LR),应用波段间自相关分析筛选出不同指标的大豆样本光谱的特征波长,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分析构建基于不同指标的大豆样本含杂率的反演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预处理条件下的大豆含杂率敏感波段不同,其中REF的特征波段为512,738,851,1 104,2 003,2 179 nm;LR的特征波段为519,637,820,924,1 121,1 933,2 050,2 138 nm。本研究建立的含杂率反演模型的建模决定系数>0.86,验证决定系数>0.79,均方根误差1.7,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相比较而言,利用REF建立的反演模型的反演效果略优于LR。本研究建立的大豆样本含杂率光谱反演模型能够实现含杂率的在线预测,为大豆机械化作业中含杂率的在线快速监测提供了新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应恒 邹林刚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通过协整检验、VECM估计、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大豆期货市场与国际大豆期货市场价格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三大期货市场间存在着市场整合关系,在国际大豆期货价格形成中,美国大豆期货市场在全球大豆期货定价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和日本对全球大豆期货价格形成的影响有限。我国大豆进口价格受制于人,对于定价缺乏“话语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博 万晶晶 朱玉春
本文基于黄河灌溉区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和制度能力三层次分析框架,利用双栏模型分析了知识性资源、关系性资源和动员能力三层次制度能力因素对农户合作供给农田灌溉系统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黄河灌溉区农户以投资方式合作供给农田灌溉系统的支付意愿水平为每年每户77. 6~232. 4元,以投工方式合作供给农田灌溉系统的支付意愿水平为每年每户1. 8~4. 6天;知识性资源、关系性资源和动员能力三层次因素对黄河灌溉区农户合作供给农田灌溉系统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村庄的灌溉规则执行情况、村委会或水利协会对农户使用灌溉设备的支持力度、对农户参与灌溉系统供给的尊重程度和组织农户学习有关灌溉技术的强度因素显著影响农户投资灌溉系统的合作意愿程度;村庄灌溉设施供给规则、村委会或水利协会对农户使用灌溉设备的支持力度、联户促进灌溉有关的集体行动能力、为灌溉系统供给争取财政补贴的能力、组织农户学习有关农田灌溉技术的强度和农户获取灌溉信息的容易程度因素显著影响农户投工农田灌溉系统的合作意愿程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阮时敏
当前高职院校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制度体系存在总体结构不合理、基础性绩效不均衡、奖励性绩效考核不全面等问题,未能很好发挥绩效工资激励导向。基于胜任力模型优化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制度,可以较好解决以上问题。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制度应包括多维度的胜任力因素评价体系和多渠道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绩效工资 胜任力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东辉 翟莹 张桂颖
本文通过期现货视角和金融投机视角从理论上分析跨国粮商对大豆市场的影响,并基于异质性预期理论,选择隐马尔科夫模型,引入勒纳指数表征跨国粮商市场影响能力,对"ABCD"等跨国粮商对大豆市场的影响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大豆市场存在异质性预期,跨国粮商主要通过影响投机者、投资者决策及二者转换概率影响大豆市场波动。据此,本文提出进一步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粮食主体企业集团,以平衡国际粮商影响;继续完善我国粮食调控体系,以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等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