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1)
2023(14567)
2022(12667)
2021(11917)
2020(10362)
2019(23956)
2018(23723)
2017(46051)
2016(24979)
2015(28098)
2014(28174)
2013(27627)
2012(25513)
2011(22826)
2010(22780)
2009(20957)
2008(20697)
2007(18479)
2006(15758)
2005(13985)
作者
(70985)
(59623)
(59116)
(56447)
(37815)
(28882)
(27190)
(23116)
(22477)
(21412)
(20380)
(19944)
(19062)
(18684)
(18353)
(18352)
(18336)
(17480)
(17203)
(17075)
(14603)
(14499)
(14486)
(13662)
(13523)
(13287)
(13279)
(13171)
(12065)
(11896)
学科
(100096)
经济(99970)
管理(72182)
(68232)
(56405)
企业(56405)
方法(49314)
数学(42757)
数学方法(42189)
(27812)
(27510)
中国(24481)
(21569)
地方(21519)
业经(20827)
(18608)
农业(18436)
(17878)
贸易(17870)
环境(17527)
(17301)
(17282)
财务(17230)
财务管理(17188)
理论(16733)
企业财务(16296)
(15398)
(14995)
银行(14958)
技术(14953)
机构
学院(350317)
大学(350292)
(137836)
管理(136422)
经济(134765)
理学(118196)
理学院(116846)
管理学(114590)
管理学院(113951)
研究(113591)
中国(85871)
(73298)
科学(71690)
(65542)
(58634)
(56685)
中心(54814)
(53312)
业大(52775)
财经(52380)
研究所(51709)
(47757)
(47409)
师范(47265)
农业(46214)
北京(45460)
(42832)
经济学(42039)
(41268)
财经大学(38859)
基金
项目(239380)
科学(188712)
基金(174792)
研究(171828)
(153295)
国家(151753)
科学基金(130502)
社会(109072)
社会科(103295)
社会科学(103266)
(94453)
基金项目(93358)
自然(86501)
自然科(84481)
自然科学(84456)
自然科学基金(82971)
教育(80052)
(79282)
资助(72174)
编号(68954)
成果(55539)
重点(53687)
(52873)
(50978)
(49470)
课题(47333)
科研(46857)
创新(46193)
教育部(45356)
大学(44882)
期刊
(147056)
经济(147056)
研究(96002)
中国(64785)
学报(56460)
(53028)
科学(52041)
(51956)
管理(47618)
大学(42644)
学学(40089)
教育(35972)
农业(35037)
技术(30155)
(29458)
金融(29458)
财经(25458)
业经(24567)
经济研究(22817)
(21832)
问题(20163)
(19075)
图书(18274)
(17872)
资源(16894)
统计(16682)
技术经济(16401)
理论(15815)
科技(15515)
(15430)
共检索到506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中华  段瀚  
本文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基于空间形态要素、公园景观要素、服务配套要素、地方性、地方感5个潜在变量,构建地方性与地方感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预设观测变量因子设计量表,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81份有效问卷,再运用SPSS建立有效分析数据库,并基于Amos7.0平台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从而探讨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空间环境营造的地方性特征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路径及运行机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金璐  艾少伟  
构建旅游体验量表和文化认同量表,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体验对游客文化认同形成的作用过程,揭示游客旅游体验对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文化情感体验、活动体验与文化认同显著相关,环境体验、空间体验与文化认同相关性不强,且不同因子对文化认同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旅游活动设计展示与历史文化氛围对游客认知认同的形成作用显著。旅游资源丰富性、旅游活动设计展示及导游讲解方式与内容是激发游客情感认同的关键。旅游地性价比、纪念品历史特色与文化创意、旅游资源丰富性与游客享受度、愉悦度情感体验程度对游客知觉认同影响显著。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旅游地性价比、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度与独特度的情感体验程度是影响游客行为认同的关键因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军  
近年来,我国大量遗址面临破坏或潜在破坏的威胁,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困难重重。遗址公园模式的提出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本文在对城市遗址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遗址公园的保护理念及作用,归纳了遗址公园存在的三种类型,并在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概念设计的研究中,提出了遗址公园规划的三大原则——严格保护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可还原性原则,进而阐述了遗址公园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力  赵益超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公园"属性意味着文物古迹资源可以通过"适度开发"的手段转化为被游客"感知"甚至"消费"的旅游吸引物。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依照其遗址本体可以划分为宫殿型、墓葬型、遗迹型、洞穴型、瓷窑型和复合型等6种,而遗址本体的特征决定了考古遗址的旅游转化过程以及公园对遗址的阐释方式。利用最邻近分析法测算后发现,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在空间分布上呈凝聚型,且分布区域与我国人口集中区域重合,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潜力。并进一步提出,考古遗址公园的旅游发展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园所处的地理区位环境及其所处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水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晓玲  
通过对大明宫周边地区环境现状的调查,在取得量化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大明宫规划建设的建议,为政府进行大明宫周边环境的整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宾  韩方芳  马晓林  
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政府规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政府规制存在着规制主体职责履行缺位、规制法律法规缺失、规制监督力度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政府规制理念偏差的原因,又有政府规制体制不健全的因素,还与现有的规制体系缺少社会参与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中完善政府规制的主要路径:树立正确的政府规制理念,健全政府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规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和监督力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宾  韩方芳  马晓林  
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的政府规制进行了研究,发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政府规制存在着规制主体职责履行缺位、规制法律法规缺失、规制监督力度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政府规制理念偏差的原因,又有政府规制体制不健全的因素,还与现有的规制体系缺少社会参与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开发中完善政府规制的主要路径:树立正确的政府规制理念,健全政府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规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和监督力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卉  占绍文  金青梅  
我国文化遗产是文化资源的精髓所在。由于文化遗产在价值构成方面具有特殊性,实践中往往出现遗产价值被低估的现象。鉴于此,本文对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构成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非使用价值在文化遗产总经济价值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并在对比不同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唐大明宫文化遗产为例,采取意愿价值评估法对其进行经济价值的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合理制定我国文化遗产利用策略、促进文化遗产价值发挥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坦  马晓冬  
基于对1983年以来有关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对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内涵、类型、功能、评价及规划设计等几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认为国内外相关学科交叉研究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趋势十分明显,从1983年到2014年经历了探索性研究、推进型研究和研究高潮三个阶段。针对大型考古遗址的保护与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研究目前仍是热点问题,对遗址公园的评价研究也进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阶段。但是,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存在理论单薄、分类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最后,文章针对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分类体系、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机制和综合评价体系与效应等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洁  唐龙  
受遗产资源保护的土地用途限制,城郊区大遗址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大遗址区内外的经济分化以遗址保护区区划界限为壑,形成了"都市里的村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城乡交错区的大遗址区内外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等建设用地需求增长迅速,大遗址保护用地流转为非农用地的趋势明显。通过对汉长安城遗址区的土地制度、政府规制和组织管理体制的分析,剖析了城郊区大遗址区保护用地流转存在的制度因素,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大遗址区治理的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定青  赵一青  竺剡瑶  
遗址保护对于当代城市空间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二者矛盾也十分突出。阐述遗址多元价值内涵,建立多元价值分析框架,采用多案例综合分析方法,从城市发展的宏观层面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城区遗址保护与利用的不同模式,探讨遗址的保护利用如何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在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实现其多元价值。总结多元价值理念对于当代城市遗址保护的意义,并对遗址多元价值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和规划提出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新文  张沛  张中华  
城市中大遗址所在区域往往人居环境脏乱,通过城市更新生产新的空间,既要关注其物质环境的改善效果,更要分析其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化现象、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以及空间生产中社会关系的重建等问题。大明宫遗址区域城市更新是在政府、资本与文化的共同推动下完成的,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调整了地方政府之间以及遗址区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促进空间正义以优化空间生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新文  张沛  张中华  
城市中大遗址所在区域往往人居环境脏乱,通过城市更新生产新的空间,既要关注其物质环境的改善效果,更要分析其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化现象、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以及空间生产中社会关系的重建等问题。大明宫遗址区域城市更新是在政府、资本与文化的共同推动下完成的,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调整了地方政府之间以及遗址区公众之间的社会关系,研究建议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促进空间正义以优化空间生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鹏  董卫  
大遗址区域内建设空间的布局和调整是关系到遗址保护与遗址区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实际上建设用地的布局调整是客观条件同遗址自身情况的综合权衡。一方面"城市——遗址——叠压建设"三者间用地关联紧密遗址所在的中心城市为大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经济、政策的支撑,并决定了总体发展潜力,另一方面遗址区内建设用地本身的价值也需要充分考虑。本文以可乐遗址为例,总结了偏远地区乡镇建设空间的布局策略,强调了乡镇利用遗址公园建设实现就地城市化的发展思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倪金生  
以山东莒县沭河上游流域地区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大汶口、龙山和岳石文化时期遗址空间结构及其与环境特征的关系分析,建立了基于GIS的沭河上游考古遗址预测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较为精确地分析得出遗址分布与地形高度、河流分布等因子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莒县沭河上游流域地区遗址点分布在高程较低和坡度低于3°的地方,说明遗址点多选择在较为适宜农业活动的地方;在遗址选择朝向上,整个研究区域的朝向分布比较均衡,但以西、西南、东和东南为主;史前人类的居住地主要沿支流分布,而远离干流,以避免洪水灾害的危害;随着时间的推进,遗址点所处位置的高程和坡度逐渐增高增大,距离河流的各种距离总体上也呈增加的趋势,这与人类克服环境限制能力的提高有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