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1)
- 2023(12486)
- 2022(10848)
- 2021(10396)
- 2020(8722)
- 2019(20180)
- 2018(20040)
- 2017(38451)
- 2016(20491)
- 2015(22963)
- 2014(22330)
- 2013(21429)
- 2012(19505)
- 2011(17208)
- 2010(16916)
- 2009(14973)
- 2008(14215)
- 2007(12099)
- 2006(10188)
- 2005(8494)
- 学科
- 济(79446)
- 经济(79359)
- 管理(56365)
- 业(52348)
- 企(43341)
- 企业(43341)
- 方法(40496)
- 数学(35323)
- 数学方法(34619)
- 农(21731)
- 财(18477)
- 中国(17738)
- 业经(17299)
- 地方(17223)
- 学(16065)
- 农业(14905)
- 理论(14786)
- 贸(13966)
- 贸易(13957)
- 易(13536)
- 务(12174)
- 制(12157)
- 财务(12113)
- 财务管理(12081)
- 技术(11848)
- 和(11729)
- 环境(11694)
- 企业财务(11299)
- 划(10436)
- 银(9603)
- 机构
- 学院(275091)
- 大学(271506)
- 管理(109020)
- 济(103499)
- 经济(101255)
- 理学(95363)
- 理学院(94292)
- 管理学(92090)
- 管理学院(91597)
- 研究(86881)
- 中国(65056)
- 京(57134)
- 科学(56962)
- 农(45786)
- 财(45586)
- 业大(43099)
- 所(42246)
- 中心(41742)
- 江(40023)
- 研究所(39014)
- 财经(37316)
- 范(36746)
- 师范(36250)
- 农业(36203)
- 北京(35050)
- 经(33970)
- 院(33080)
- 州(32451)
- 技术(30898)
- 经济学(30612)
- 基金
- 项目(198012)
- 科学(156146)
- 基金(143770)
- 研究(140982)
- 家(127047)
- 国家(126019)
- 科学基金(109114)
- 社会(87805)
- 社会科(83149)
- 社会科学(83131)
- 省(78702)
- 基金项目(76885)
- 自然(74343)
- 自然科(72617)
- 自然科学(72593)
- 自然科学基金(71269)
- 划(66379)
- 教育(66191)
- 资助(59767)
- 编号(57211)
- 重点(44613)
- 成果(43531)
- 部(42619)
- 发(42541)
- 创(41593)
- 课题(39043)
- 科研(38817)
- 创新(38790)
- 计划(37003)
- 大学(36954)
- 期刊
- 济(107432)
- 经济(107432)
- 研究(69948)
- 中国(48848)
- 学报(43625)
- 科学(41570)
- 农(40124)
- 管理(39453)
- 财(35659)
- 大学(33656)
- 学学(31898)
- 教育(29139)
- 农业(28006)
- 技术(27096)
- 业经(19361)
- 融(18844)
- 金融(18844)
- 经济研究(17117)
- 财经(17098)
- 业(15444)
- 经(14723)
- 问题(13961)
- 资源(13817)
- 版(13491)
- 统计(13150)
- 图书(12914)
- 技术经济(12774)
- 科技(12736)
- 策(11990)
- 商业(11844)
共检索到382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巎
我国旅游景区内部客流管理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颐和园景区"五一"小长假和"十一"黄金周客流持续2年的实际观测,采用基于Agent的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了游客到达、游客移动、游客停留等景区游客基本行为模型及其仿真运行环境——基于Agent的景区游客行为仿真系统。系统的正确性验证表明,仿真系统的输出数据能够反映景区各停留点游客数量的真实情况;系统的灵敏性验证表明,入口游客数、游客在景点的停留时间以及流向景点方向的客流量3个参数能够引起仿真系统各景点游客数量的灵敏变化。所建系统能够预测景区客流的时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潇婷
本文以景区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为研究对象,尝试将时间地理学研究方法引入旅游者行为研究中,并通过实证研究在时空路径聚类要素方面进行探索。研究表明,时间、空间、活动和路径是景区内部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汇总的重要因素;差异度和显著度可以作为聚类量化要素选择的指标;颐和园旅游者群体按时空行为模式聚类为6个类型。刻画旅游者时空行为模式,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活动过程和需求情况,对优化景区产品和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黎巎
本文针对我国重点景区在"十一"黄金周以及"五一"等小长假期间持续出现客流高峰而导致的游客游憩质量下降、游憩安全以及景区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从景区游客游憩行为出发,以基于Agent的Repast Simphony建模框架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Shape数据模型为元模型,建立了可动态模拟景区游客时空分布的游客行为仿真模型。以颐和园景区长廊游览区为研究对象,基于"五一"小长假现场观测与跟踪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核与验证,对实验输出数据所反映的客流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景区管理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游客行为 景区 仿真建模 主体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胡明明 赵容 戈鹏 任佩瑜
景区游客时空分布不均给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游客满意度提升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基于管理熵理论,分析了景区游客时空分布系统管理熵随时间的演化特征,构建景区游客时空分布动态优化模型,并采用Simulink仿真对景区游客时空分布系统进行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比优化前后各景点游客人数时空分布、各景点负荷率以及景区时空分布系统管理熵值随时间的变化,证明该模型能有效缓解景区游客局部拥堵,均衡游客时空分布,有助于同步实现景区环境保护、游客满意度提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春明 王亚军 刘尹 董仁才 赵景柱
随着便携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数码相机、手机、便携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上存有大量带有地理参考信息的照片,这些由公众自主创造并公开分享的地理信息,为研究游客在景区的时空行为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文章以Panoramio网站收集的10年内447名游客在厦门市鼓浪屿上拍摄的2272张照片作为基础数据,详细介绍了借助带有地理参考信息的照片来研究游客时空行为的方法,分析了游客在鼓浪屿景区的时间变化(日变化、周变化和月变化)、停留时间、日均游客量、游客流向图和旅游热点区域,并且利用前人的研究结果和媒体公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洪 涂红伟
引导游客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是解决在大众旅游背景下景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是近年来旅游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虽然目前的研究成果丰富且意义深远,但景区环境质量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却鲜有关注。文章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构建了一个可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景区环境质量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武夷山风景名胜区361名游客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阶层回归分析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质量对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系数为0.32;(2)环境质量通过环境责任感间接影响亲环境行为,间接影响系数为0.22,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即环境责任感在环境质量和亲环境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群体效能不仅在环境质量与环境责任感之间及环境质量与亲环境行为之间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同时还能够进一步调节环境质量通过环境责任感对亲环境行为的间接影响,当群体效能水平较高时,环境责任感的中介效应会被加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一是要努力维护和提升景区的环境质量,作为游客行为管理的基础;二是培育游客的环境责任感意识;三是要重视营造亲环境行为氛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秋芳 夏媛媛 许文柱
在对中外游客视角的目的地品牌资产研究系统梳理和评述基础之上,本文以态度三要素"认知→情感→行为"的基本逻辑体系为理论切入点,构建涵盖游客对目的地品牌的认知和记忆、情感态度、行为等三层次的"五维"景区品牌资产概念模型,并以景区品牌庐山和三清山为研究样本探讨该模型空间的普适性,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多样本恒等性检验发现该景区品牌资产概念模型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秋芳 夏媛媛 许文柱
在对中外游客视角的目的地品牌资产研究系统梳理和评述基础之上,本文以态度三要素"认知→情感→行为"的基本逻辑体系为理论切入点,构建涵盖游客对目的地品牌的认知和记忆、情感态度、行为等三层次的"五维"景区品牌资产概念模型,并以景区品牌庐山和三清山为研究样本探讨该模型空间的普适性,经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多样本恒等性检验发现该景区品牌资产概念模型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加琪 郭剑英
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的基本特征、环境影响行为态度进行调查。结合spss18.0软件分析游客的基本特征与其保护环境的行为态度的相关性,并且对景区提出针对游客破坏环境行为的管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基本特征与其破坏环境行为有相关性,特别是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关性较大。大部分游客都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约束自身行为,但其环境责任感不强。景区应该加强对游客的约束管理、教育管理和引导管理。
关键词:
生态景区 游客特征 行为 相关性 溱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环宙 李秋成 吴茂英
基于利他主义与集体行动的视角对旅游者生态行为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引入亲社会行为研究领域的"规范激活模型",构建了旅游者生态行为的驱动模型。针对湖南张家界、浙江西溪湿地两个景区游客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旅游者所感知的"道德义务"对其实施生态行为的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道德义务"受到旅游者关于景区环境问题的"后果认知"和"责任归因"两个认知因素的链状驱动;当旅游者对他人共同参与行动的信任度高时,"责任归因"更易转化为实施生态行为的"道德义务"。因此,在环保教育、惩罚规则等传统策略之外,自然旅游地还应该通过"认知引导"、"合作营造"等路径激发旅游者保护景区环境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实施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推动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辉 陈秋华
生态旅游景区游客量的预测与分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本文根据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趋势外推模型,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历年的游客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其在未来15年后,游客量将在140万人次左右水平发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 预测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佳雪 王芳 王丽
研究基于游客感知视角,以南京雨花台景区为例,分析红色旅游景区质量属性特征及其重要性和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解说系统及特色、服务态度与质量、景观和休闲质量、交通环境质量、革命教育价值、规模与丰富度是影响南京雨花台风景区游客感知质量的主要维度;解说系统及特色、服务态度与质量是影响南京雨花台景区游客感知质量的重要方面,但绩效分值却不尽如人意,景区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应给予重视。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丽娜 李仁杰 张军海 董鹤松
基于九寨沟景区的地理标记照片数据,利用Voronoi图、点中心度和马尔科夫链方法,从景点、景段和风景线尺度分析游客在景区内的拍照行为模式。根据数据呈现的时间转移峰值特征和空间转移概率特征,将景点尺度下的游客拍照行为总结为邻近快速转移、多中心慢速转移、跨越缓慢转移3种模式,景段尺度下的游客拍照行为总结为单向快速转移、跨越慢速转移两种模式,风景线尺度下的游客拍照行为总结为直接快速转移和间接慢速转移两种转移模式。景区内时空转移模式整体上呈现邻近景点、景段之间的空间转移概率较大,出现拍照高峰的时间较为接近,转移概率较高的区域都集中在热度较高的景点、景段,研究结果可以为游客规划游览路径提供理论依据,为景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肖雄辉 戈鹏 朱虹明 任佩瑜 郑伟民 章小平
高峰期景区游客分流一直是国内外景区管理的热点问题。景区管理者通过分流调度资源的合理分配,引导控制游客在景区的分布,使景区各景点负荷均衡,而高峰期景区的分流资源通常无法满足景点游客的需求。本文根据景区分流资源的特性,统一确定了景区的分流能力,构建了景区景点需求与调度资源的引力分流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流调度算法,并以九寨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该算法在优先满足需求景点的负荷均衡的同时,考虑了游客因等待产生的满意度惩罚。算法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出景点与资源点的引力测度值,并以测度值为依据,按景点负荷降序对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颖梅 陶长江 胡家镜 曹兴平
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作为传播信息和规范观赏行为的有效方式,已成为影响游客旅游体验和衡量景区服务水准的重要因素。借助实地考察与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以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景区为例,综合利用文献分析和数理统计验证,拟定11项安全标识测量指标以调查游客对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感,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普遍认同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重要性,但多是从利己角度的直观考虑;游客对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认同度低,安全标识系统各构成要素急需改进,尤其是安全标识的设计和功能;游客对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度并不完全受人口统计特征影响;游客对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认同度受游客出游频率和旅游形式影响。建议文化遗产景区从完善安全标识布局和基本功能、强调景观感设计、规范安全标识系统文字和色彩、改进标识的视觉尺寸和开展定期检查维护方面实施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游客认同的文化遗产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研究——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为例
旅游景区共生形象对游客重游意愿及口碑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西安曲江唐文化主题景区为例
遗产地景区游客恢复性评价对环境负责行为意识的影响研究——以厦门鼓浪屿为例
游客对国家水利风景区安全感知研究——以福建省仙游九鲤湖风景区为例
突发危机事件对游客感知可进入性的影响特征——以汶川“5.12”大地震前后九寨沟景区游客为例
有限理性视角下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评价——以南宫山景区为例
基于游客视角的智慧景区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的城市景区游客失望分析——以长沙七大城市景区为例
基于AB@G集成模型的九寨沟景区游客量预测研究
基于时间效用模型的大型展会游客时空行为模式——以2014青岛世园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