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3)
2023(11444)
2022(9738)
2021(9283)
2020(7904)
2019(17966)
2018(17925)
2017(34518)
2016(18084)
2015(20287)
2014(19394)
2013(18435)
2012(16503)
2011(14536)
2010(14431)
2009(12762)
2008(11922)
2007(10266)
2006(8465)
2005(6805)
作者
(46755)
(39323)
(39021)
(36849)
(24935)
(18699)
(17498)
(15416)
(14767)
(13711)
(13295)
(13137)
(12302)
(12131)
(12119)
(11814)
(11667)
(11304)
(11293)
(11241)
(9458)
(9425)
(9365)
(9013)
(8796)
(8656)
(8518)
(8490)
(7771)
(7747)
学科
(72177)
经济(72120)
(57263)
管理(56845)
(49463)
企业(49463)
方法(36613)
数学(32595)
数学方法(31964)
技术(21974)
(18108)
中国(17689)
(16627)
业经(15968)
技术管理(13863)
理论(13208)
农业(12472)
地方(12273)
(12176)
贸易(12166)
(11839)
(11763)
(11197)
(11116)
财务(11056)
财务管理(11035)
企业财务(10460)
(10304)
(10181)
(9787)
机构
学院(239345)
大学(236354)
管理(101660)
(98537)
经济(96670)
理学(89367)
理学院(88562)
管理学(86808)
管理学院(86353)
研究(71581)
中国(52842)
(47392)
科学(42718)
(41553)
业大(35021)
中心(34728)
(34198)
财经(34187)
(34150)
(32822)
(31407)
研究所(30086)
经济学(29771)
(28919)
北京(28663)
师范(28607)
技术(28159)
(27071)
经济学院(26972)
经济管理(26904)
基金
项目(173394)
科学(139858)
研究(128123)
基金(127257)
(110355)
国家(109476)
科学基金(96963)
社会(82437)
社会科(78383)
社会科学(78365)
(69768)
基金项目(67606)
自然(63390)
自然科(62124)
自然科学(62114)
教育(61306)
自然科学基金(61014)
(57876)
编号(51471)
资助(51334)
(42256)
成果(38971)
重点(38874)
创新(38647)
(38455)
(37011)
课题(35192)
国家社会(34453)
教育部(33847)
科研(33169)
期刊
(97520)
经济(97520)
研究(62103)
中国(45787)
管理(39963)
(32483)
科学(32366)
学报(31780)
(30003)
教育(29337)
技术(28679)
大学(25914)
学学(24452)
农业(21031)
(17642)
金融(17642)
业经(16843)
财经(16176)
经济研究(15857)
技术经济(14590)
科技(14583)
(13979)
(12756)
统计(12418)
问题(12253)
(12234)
(11212)
论坛(11212)
商业(10524)
职业(10396)
共检索到332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尹智刚  王延章  倪子建  
学界对技术合作创新进行了大量研究,大体可以分为演化经济学和技术路径两种思路。但是,演化经济学缺少数量方法上的分析,无法反映促成合作的微观基础。而技术的路径依赖,锁定等方法只是关注技术,而忽视了参与合作的主体。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Agent的仿真建模方法。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对模型展开讨论,首先讨论了技术合作创新的微观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gent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模型。最后本文对仿真实验进行了总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炜  罗守贵  
文章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动态模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融入生态特征的变异率(Mutation Rate)和杂交率(Cross-over rate)来模拟生产者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运行机理;并研究技术创新演化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动力机制,分为环境选择(Environmental Selection)和种内选择(Constructional Selection);同时,运用生态演化效率指标来测度技术创新发展情况;文章提出技术创新相关生态策略,对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金丹  吉敏  
文章在阐述产业创新网络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多agent建模理论设定创新Agent的属性与行为,开发产业创新网络演化模型,并从网络结构、空间分布和创新收益三方面考察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创新网络的规模、总创新收益与企业间差异不断增大;网络集聚性与可达性逐渐增高,小世界网络特征较明显;网络在地理空间上表现出"分散—集聚—分散"的态势。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崔雪彬  陆云波  
基于Agent消费者市场仿真研究前沿而复杂,目前国内研究较少。为了发展此项研究,构建了基于Agent消费者行为计算模型,通过科学地量化虚拟市场中消费者行为和营销策略关系的内在机理,努力使其达到可计算程度,此模型为未来的仿真模型实现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该模型在基于Agent仿真技术背景下,利用效用方程为Agent设置微观规则,通过衡量商品营销组合对消费者的效用,进而达到模拟消费者的商品选择行为的目的。未来该计算模型还需要仿真平台实现以及开展复杂而漫长的验证过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猛  付韬  秦震  
通过构建基于知识观的原始性创新多Agent模型,剖析原始性创新支撑知识、发起与参与主体以及主体合作网络之间的联系,进而完成主体行为描述及其适应性规则设计,并且借助Swarm平台实施仿真。结果显示学科研究方向总数极小的系统,其原始性创新绩效最优。对于学科研究方向总数中等乃至稍多的系统,采用优先适应其他主体原始性创新的策略或者强强联合的策略都可以显著提升其原始性创新绩效,二者相比不存在绝对的最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毕鹏  陈伟  
针对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以企业合作方式进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所面临的复杂管理问题,运用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了装备制造企业博弈主体合作创新策略选择的决策模型,在引入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基础上,对比分析影响系统演化至理想状态的关键因素,并对关键参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违约成本与合理的创新收益分配机制能够使博弈主体均选择坚持合作的演化稳定策略。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会产生部分博弈主体均选择中途背叛的演化稳定策略。因此,本文提出合理制定创新收益分配方案、引入政府宏观调控机制、有效利用并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建议,促使博弈主体均选择坚持合作的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党兴华  李莉  
本文从知识位势角度出发,在网络环境及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的背景下,以Nonaka SEC I模型的认识论、本体论为基础,修正与改进SEC I模型,构造知识创造O-KP-PK模型,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合作中的知识创造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侯雪茹  刘明霞  
知识可达性作为一种优势表征在创新研究中未受到足够重视,可能会影响潜在合作者的评价反馈。基于信号理论考察知识可达性对创新价值的有用性以及对高管连锁网络、知识侵权环境的调节作用,运用2008—2020年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知识可达性对焦点企业技术合作创新质量发挥慕强效应,具有正向影响;(2)高管连锁多样性和连锁密度作为诱发畏强效应的关键要素,负向调节知识可达性与技术合作创新质量关系;(3)知识侵权环境作为诱发畏强效应的不确定性因素,负向调节知识可达性与技术合作创新质量关系,使高管连锁多样性和连锁密度对知识可达性与技术合作创新质量的负向调节作用在知识侵权风险大的环境中更显著。研究结论可为提升企业知识优势信号吸引力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皮星  
随着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的增大,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技术创新正在成为企业未来增长的主要源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基于横向联盟技术创新模式和纵向联盟技术创新模式边界的补缺联盟技术合作创新模式,因其研发和掌握了涉及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可以随时整合在产业链相同节点或在产业链上下游节点之间的企业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文斌  
文章在分析企业合作技术创新中各利益方理性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人合作对策理论的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收益分配模型,并采用Shapley值法、核心法和简化的MCRS法等分配方式进行了算例分析,探讨了不同计算结果的涵义。结果表明,合作对策模型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合作技术创新中收益分配的优化决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婷婷  鲁虹  
引用"技术溢出"来反映产学研合作主体的收益情况,并借助多Agent模型,对产学研合作机制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论证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作为合作主体的重要性以及各产学研合作主体的最优合作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超  
协同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关系到国家创新竞争力的高低。文章采用主体计算经济学方法,依托NetLogo仿真平台,构建了一个由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政府等四类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仿真模型,并在不同场景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最后,基于该模型模拟分析政府创新补贴政策的理论效果,仿真结果显示,补贴政策对整个系统的创新产出是有效的,不同补贴策略的效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补贴小企业、补贴金融机构、补贴大企业。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牛倩倩  陆秋琴  
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技术的供应链企业信任合作伙伴选择评价模型。在模型中,多Agent系统通过连接内外服务器对合作企业进行快速选择。通过不同Agent间相互沟通协调,实现了对合作伙伴信任的动态监督和评估。并且引入信任预警Agent,可及时对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信任风险发出警报,以提醒企业进行控制和采取必要的措施。通过实例表明,该模型对供应链信任合作伙伴的选择评估不仅快速而且有效,还能反映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司林波  孟卫东  
运用MaxDEA软件,采用CCR模型、BCC模型和影子价格分析构成组合DEA模型,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重要影响因素——政府作用力进行MATLAB仿真,按照政府作用力仿真结果,将装备制造业及各子行业分为综合作用力-复杂成长型、政策激励力-平稳成长型、政府支持力-波动成长型3种类型。最后根据绩效评价和仿真结果分别提出针对装备制造业及各子行业发展,以及进一步加强政府作用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强  苟莉佳  
结合中国工程咨询业的特征,利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中国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合作创新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建立相应的博弈支付矩阵和复制动态方程,分析了工程咨询企业技术合作创新行为的演化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合作创新成功概率、社会惩罚力度、知识泄露损失、科研人员努力程度的增大,或独自创新成功概率、知识窃取收益的减小,都会促进企业群体向选择坚持合作策略方向演化;合作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但是违约金并非越多越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