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8)
- 2023(9658)
- 2022(8306)
- 2021(7833)
- 2020(6732)
- 2019(15694)
- 2018(15561)
- 2017(30352)
- 2016(16216)
- 2015(18372)
- 2014(17856)
- 2013(17311)
- 2012(15655)
- 2011(13869)
- 2010(13624)
- 2009(12165)
- 2008(11396)
- 2007(9558)
- 2006(8031)
- 2005(6736)
- 学科
- 济(64627)
- 经济(64563)
- 管理(45033)
- 业(42789)
- 方法(36681)
- 企(36482)
- 企业(36482)
- 数学(33390)
- 数学方法(32770)
- 财(15750)
- 农(15079)
- 中国(14803)
- 业经(12929)
- 学(12074)
- 理论(11854)
- 贸(11059)
- 贸易(11052)
- 易(10796)
- 务(10462)
- 财务(10410)
- 财务管理(10384)
- 地方(10202)
- 农业(9987)
- 制(9978)
- 技术(9935)
- 企业财务(9834)
- 和(9221)
- 银(8718)
- 银行(8692)
- 融(8684)
- 机构
- 大学(219046)
- 学院(218887)
- 济(89169)
- 管理(87795)
- 经济(87492)
- 理学(77122)
- 理学院(76369)
- 管理学(74569)
- 管理学院(74202)
- 研究(69592)
- 中国(53588)
- 京(44859)
- 科学(43637)
- 财(38839)
- 农(36686)
- 业大(34740)
- 所(34026)
- 中心(33842)
- 财经(32091)
- 研究所(31459)
- 江(30772)
- 经(29535)
- 农业(29279)
- 经济学(27986)
- 北京(27211)
- 范(26064)
- 师范(25653)
- 院(25650)
- 经济学院(25414)
- 财经大学(24475)
- 基金
- 项目(159126)
- 科学(126188)
- 基金(117646)
- 研究(111707)
- 家(104181)
- 国家(103407)
- 科学基金(89634)
- 社会(70747)
- 社会科(67227)
- 社会科学(67207)
- 省(62147)
- 基金项目(61674)
- 自然(61071)
- 自然科(59772)
- 自然科学(59754)
- 自然科学基金(58676)
- 教育(53524)
- 划(53154)
- 资助(49909)
- 编号(44004)
- 重点(36301)
- 部(35545)
- 创(34165)
- 成果(33552)
- 发(33378)
- 创新(31914)
- 科研(31553)
- 教育部(30713)
- 计划(30434)
- 课题(30247)
共检索到303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艳 蔡光兴
为了提高人民币汇率预测精度,本文分别采用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与广义自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来拟合和预测人民币兑美元日汇率值,并比较两种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拟合预测的效果优劣。研究结果表明,GRNN模型预测效果优于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可应用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预测。
关键词:
ARIMA模型 GRNN模型 汇率预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姝伶 温涛 葛军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已影响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正确分析与预测汇价及其波动对各经济主体金融政策与投融资决策的制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国内外学者较为认同的ARIMA和GARCH模型对人民币美元汇率建模,并对其预测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的预测中,GARCH模型预测相对ARIMA模型更优。
关键词:
汇率预测 ARIMA模型 GARCH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熊志斌
本文在深入分析了单整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与神经网络(NN)模型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ARIMA融合NN的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充分发挥两种模型在线性空间和非线性空间的预测优势,即将汇率时间序列的数据结构分解为线性自相关主体和非线性残差两部分,首先用ARI-MA模型预测序列的线性主体,然后用NN模型对其非线性残差进行估计,最终合成为整个序列的预测结果。通过对三种人民币汇率序列的仿真实验表明,融合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包括随机游走模型在内的单一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从而证实了融合模型用于汇率预测的有效性。这一结果也表明,人民币汇率市场并不符合有效市场假设,可以通过模型对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振海 刘薇 张德生
文章首先用小波Mallat算法对RMB/JPY汇率一阶差分数据进行了分解和单支重构,并对单支重构后的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进行检验,证实存在条件异方差性;然后,对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分别建立了条件异方差模型,同时检验了近似分量序列与原始差分序列的"杠杆效应",显示出一致的结论;最后,对各模型的均值和波动率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结合小波后的预测效果要优于传统的预测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爱民 刘晓孟
随着我国汇率报价机制的逐步放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近年来逐渐增大,汇率敏感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预测需求逐渐增强。因传统的金融时间序列模型或指数平滑模型不能很好地筛选并包含高阶滞后项信息,故本文选取机器学习中的稀疏模型族(Lasso、Ridge、弹性网、SCAD与MCP)对汇率波动率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传统模型进行比较并进行DM检验。结果发现,稀疏模型在各种货币的预测能力上均强于GARCH模型。在多种汇率的预测中,稀疏模型的预测能力表现出比指数平滑模型更强的稳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危黎黎 李超 李余辉
文章运用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STAR)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建模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1996年1月至2013年5月,人民币实际汇率满足非线性和对称性;(2)对称的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ESTAR)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及中短期样本外的预测明显优于AR线性模型。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非线性调整 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树熙 肖庆宪
文章提出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WMA)组合模型克服了传统组合方法没有考虑时序数据间时隔远近而相互影响不同的动态关联缺陷。对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实证分析,结果发现EWMA组合模型比被组合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和均值回复(Mean Reversion)模型有更好的预测精度,能够更加逼真把握金融时序的未来走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艺婵
本文参照"一篮子"货币准则,在假定基准汇率维持稳定的条件下,通过使用ARMA模型对篮子中欧元和日元汇率的预测,从而实现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测。加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意识,以期对经济活动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一篮子 货币准则 ARMA汇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惠晓峰 柳鸿生 胡伟 何丹青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的GARCH模型 ,对汇率体制改革后的人民币美元汇率建模进行预测。在论证了GARCH模型预测可行性的基础上 ,分别采用一步向前预测的滚动算法和递归算法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预测效果。
关键词:
时间序列 GARCH模型 汇率预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少岩 孙文轩
自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以来,汇率波动日趋复杂。为了对汇率时间序列的波动特征进行分析,选取了人民币正式加入SDR后2016年10月10日到2018年3月16日共353日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分析数据,应用ARIMA-GARCH复合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外汇市场的中间价波动存在ARCH效应,且复合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入篮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对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波动走势进行了合理预测。并且,结合预测结果与时事分析,对我国汇率双向波动的有序调控以及汇率风险的有效规避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稳定市场的汇率预期,外汇交易市场的成熟化建设,引导外资打造完整产业链,对资本流动监管的逆周期调节均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运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贵川 李艳丽
本文选取五个主流的汇率基本面模型,使用2005年汇改后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汇率数据进行样本内拟合和样本外预测,并通过计算损失函数和SPA统计量比较五种模型的预测能力。实证结果表明:随机游走模型短期内具有更优的预测能力,但中长期内,汇率基本面模型具有更优的预测能力;总体来讲,汇率基本面模型的预测能力优于随机游走模型,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汇率失联之谜";对不同的货币,具有最优预测能力的模型不同。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郭黎宁 黄磊 刘晗 徐文君 顾捷
文章选取13个解释变量,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建立动态模型,筛选出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最大的自变量以及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进而预测人民币汇率。研究支持了近期市场主流观点,即美元指数、汇率风险溢价、中美利率差额等对近期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大,并发现外汇占款等其他影响较大的因素。文章建议将人民币回归预测结果与汇率期权执行价格相结合,引导企业坚持"风险中性",专心专注主营业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魁 郭志颖
准确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并预测未来走势,对政府制定汇率政策和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MEEMD组合模型将人民币汇率序列分解并重构为代表市场投机因素的高频项、代表重大事件影响的低频项和代表人民币内在长期趋势的趋势项,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对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进行预测,据此提出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孟庆斌 宋烜 宋祉健
人民币汇率风险的精准计算和预测是管理和控制汇率风险的首要条件,并随着外汇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利用随机波动模型和在险价值模型对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风险进行度量与预测。首先,基于贝叶斯估计方法,运用四种随机波动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拟合,并运用DIC准则筛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SV-N模型;然后,利用筛选出的模型结合在险价值模型对人民币汇率风险进行度量;最后,基于所构建的SV-N-CVaR模型,对所选样本范围之外100日的人民币汇率风险进行一步向前预测。将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可以看到预测正确率为87%,汇率风险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说明风险预测模型与真实状况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在所构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人民币汇率风险预测体系是可行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敏 魏金明
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即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自此,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始终处于频繁的波动状态,并于2006年5月15日首次突破“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