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4)
- 2023(11212)
- 2022(9667)
- 2021(9166)
- 2020(8055)
- 2019(18942)
- 2018(19104)
- 2017(37147)
- 2016(20304)
- 2015(23274)
- 2014(23235)
- 2013(22926)
- 2012(20985)
- 2011(18714)
- 2010(18691)
- 2009(17236)
- 2008(16869)
- 2007(14958)
- 2006(12526)
- 2005(10840)
- 学科
- 济(83201)
- 经济(83122)
- 管理(56257)
- 业(54416)
- 方法(46250)
- 企(45409)
- 企业(45409)
- 数学(41944)
- 数学方法(41261)
- 农(20709)
- 财(20707)
- 中国(19270)
- 业经(16119)
- 学(15923)
- 贸(15184)
- 贸易(15178)
- 易(14781)
- 理论(14550)
- 地方(14097)
- 务(13827)
- 财务(13763)
- 财务管理(13731)
- 农业(13455)
- 制(13370)
- 企业财务(12968)
- 和(12304)
- 技术(11909)
- 银(11742)
- 银行(11705)
- 融(11329)
- 机构
- 学院(286629)
- 大学(285703)
- 济(115706)
- 经济(113328)
- 管理(112979)
- 理学(98634)
- 理学院(97629)
- 管理学(95451)
- 管理学院(94944)
- 研究(89303)
- 中国(68690)
- 京(58397)
- 科学(56585)
- 财(51318)
- 农(48584)
- 业大(45132)
- 所(44990)
- 中心(43485)
- 财经(42129)
- 江(41776)
- 研究所(41332)
- 农业(38642)
- 经(38337)
- 经济学(36117)
- 北京(35853)
- 范(35077)
- 师范(34651)
- 州(33196)
- 经济学院(32925)
- 院(31842)
- 基金
- 项目(198043)
- 科学(155300)
- 基金(144021)
- 研究(140143)
- 家(126037)
- 国家(125062)
- 科学基金(107790)
- 社会(87361)
- 社会科(82934)
- 社会科学(82906)
- 省(78416)
- 基金项目(76022)
- 自然(72579)
- 自然科(70977)
- 自然科学(70957)
- 自然科学基金(69660)
- 教育(67200)
- 划(66059)
- 资助(61375)
- 编号(57166)
- 成果(45027)
- 重点(44774)
- 部(43998)
- 创(41497)
- 发(41201)
- 科研(39068)
- 课题(38895)
- 创新(38775)
- 教育部(37810)
- 大学(37633)
- 期刊
- 济(114815)
- 经济(114815)
- 研究(74601)
- 中国(51039)
- 学报(46271)
- 农(42337)
- 科学(41453)
- 财(40932)
- 管理(39675)
- 大学(35038)
- 学学(33323)
- 农业(28625)
- 教育(28242)
- 技术(28026)
- 融(25971)
- 金融(25971)
- 财经(20506)
- 经济研究(19222)
- 业经(18975)
- 经(17537)
- 统计(16813)
- 业(16007)
- 问题(15439)
- 策(15064)
- 技术经济(14805)
- 版(14065)
- 决策(13846)
- 理论(13394)
- 商业(13119)
- 科技(12628)
共检索到399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斌 刘园
2005年汇改以来,尤其是进入2007下半年以后,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和波动幅度显著增加。文章使用ARCH类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剧烈,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波动率聚类特征;外部冲击会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并且冲击的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同导致人民币贬值的因素相比,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会造成人民币汇率更大幅度的波动。这些特征要求市场参与者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谨防人民币汇率过度升值。
关键词:
汇率波动 ARCH模型 人民币汇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查奇芬 陈风华
自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汇率波动日趋复杂,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更加重要。鉴于此,文章运用随机波动(SV)模型对汇改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杠杆效应对我国外汇市场的影响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收益率与市场风险密切相关。
关键词:
SV 模型 MCMC 汇率波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保庆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波动分析,对于汇率风险的防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非线性ST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时间序列的动态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在长期内呈现均值回复现象,并且LSTAR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非线性波动特点。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STAR模型 非线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宫舒文
文章通过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数据的统计特征分析与模型建立深度解析汇率走势状况,选取2013~2015年714个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每日中间价数据,以ARMA模型建立均值方程模型,结合GARCH模型族中GARCH模型、TGARCH模型、EGARCH模型及GARCH-M模型对汇率的对数收益率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及模型拟合,通过对模型系数显著性、AIC及SBC准则及模型本身要求等各方面的筛选最终选用EGARCH(1,3)作为最优拟合模型,并发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具有集群性、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等特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爱民 刘晓孟
随着我国汇率报价机制的逐步放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近年来逐渐增大,汇率敏感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预测需求逐渐增强。因传统的金融时间序列模型或指数平滑模型不能很好地筛选并包含高阶滞后项信息,故本文选取机器学习中的稀疏模型族(Lasso、Ridge、弹性网、SCAD与MCP)对汇率波动率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传统模型进行比较并进行DM检验。结果发现,稀疏模型在各种货币的预测能力上均强于GARCH模型。在多种汇率的预测中,稀疏模型的预测能力表现出比指数平滑模型更强的稳健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锦鑫 赵再梅 赖丹
文章收集了2005年7月至2019年2月中美贸易的相关月度数据,通过建立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与我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额的非对称性模型,在运用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采用NARDL的误差修正模型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与我国对美国进出口额之间的短期及长期非对称关系。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汇率在波动的方向及其波动的幅度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贸易进出口额均存在着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因此,政府应当制定各个汇率波动方向下不同汇率波动幅度的弹性汇率调节机制,使得汇率调节政策更加灵活且精准,更好地发挥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孟庆斌 宋烜 宋祉健
人民币汇率风险的精准计算和预测是管理和控制汇率风险的首要条件,并随着外汇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利用随机波动模型和在险价值模型对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风险进行度量与预测。首先,基于贝叶斯估计方法,运用四种随机波动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拟合,并运用DIC准则筛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SV-N模型;然后,利用筛选出的模型结合在险价值模型对人民币汇率风险进行度量;最后,基于所构建的SV-N-CVaR模型,对所选样本范围之外100日的人民币汇率风险进行一步向前预测。将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可以看到预测正确率为87%,汇率风险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说明风险预测模型与真实状况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在所构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人民币汇率风险预测体系是可行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红辉 王琛
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持续强化,观察其变化的重要指标主要是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CNYNDF)。本文建立CNYNDF的高频日汇率随机游走模型,运用ARCH族模型检验该模型的残差后发现,其时间序列数据具有"尖峰厚尾性"和集群性特征。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市场对人民币升值和贬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应,2002年以来,市场预期人民币升值,市场信息具有杠杆作用。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开始受CNYNDF报价引导,逐步形成稳定的Granger因果关系。为取得人民币汇率定价的主动权,中国需加快外汇交易的微观制度建设,加强汇率与利率改革的协调性,为规避汇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有 张中岩 刘希章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BEE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内在原因,通过情景模拟对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非线性系统内生性调整、短期临时因素冲击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短期结果,长期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较为稳定。鉴于此,本文从汇率改革、市场预期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有 张中岩 刘希章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BEE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内在原因,通过情景模拟对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非线性系统内生性调整、短期临时因素冲击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短期结果,长期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较为稳定。鉴于此,本文从汇率改革、市场预期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慧峰,张金水
The ARCH type models are applied on the weekly data of crude oil return from January 1997 to November 2003 to examine the features of volatility in China market.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re exists significant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but with low persistence in the return of crude oil.The leverage effect in oil market is different from the one in the stock market,which shows that upward movements in the price of crude oil are followed by higher volatilities than downward movements of the same magnitude.Based on th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e leverage effect in crude oil market from the angel of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nd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volatility in oil price in terms of the situation of China.
关键词:
原油价格 波动性 TARCH 杠杆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欣 崔日明
本文使用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对2005年7月22日至2012年9月5日期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拟合检验结论显示,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中存在的时变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来自MCMC估计结果进一步表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存在的非对称特征不同于在股票市场普遍发现的"放大利空,缩小利好"型的"杠杆效应",而是突出表现为"放大利好,缩小利空"。但波动的非对称效应和强度较弱,这意味着央行在采取措施干预和管理汇率波动时,在时机选择和力度把握上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时变性和持续性特征,而且更应注意汇率波动的非对称性及非对称类型。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波动性 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晓辉 张卫国 庄亮亮 肖炜麟
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建立了BEKK,CCC,O-GARCH,IC-GARCH模型。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非对称性,改进了IC-GARCH模型,建立了IC-GJRGARCH,IC-IGARCH模型。给出了以上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及评价,并分析IC情形下,残差类型及降维技术对预测效果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预测实证表明,BEKK模型和IC-GJRGARCH模型比其他模型的预测效果要理想;残差类型为广义误差分布与t分布的预测效果都要优于高斯分布的预测效果;模型降维后预测效果与降维前的预测效果相差不大,甚至优于后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韬 陈鹏 吴琼
基于2010年6月19日至2015年2月17日人民币/美元中间价历史数据,通过建立规范的、理想的GARCH(1,1)模型等,揭示人民币汇率具有一般金融市场工具价格波动的集聚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特征,还发现其持续性和非对称性有所减弱。我国央行有关汇率的货币政策总体上是有效的和可控的,但应通过完善外汇市场以应对未来人民币对不同货币不同走势的新常态,政策重点应从管控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转移到长期稳定区间。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中间价 双向波动 新常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翟爱梅
本文建立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GARCH族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结果显示,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的汇率收益具有显著的左厚尾特征;汇率的波动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具有集聚性;并且人民币的波动具有记忆性,随时间变化不会衰减;通过TGARCH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存在一定的杠杆效应,人民币汇率还不具备浮动汇率的特征。根据分析,本文认为杠杆效应的存在源自于汇率升值的单向预期,给出以下建议:通过有节奏的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改善国际收支双顺差,减少对升值的单向预期;央行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GARCH模型 非对称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