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8)
- 2023(13154)
- 2022(11562)
- 2021(10982)
- 2020(9232)
- 2019(21569)
- 2018(21278)
- 2017(41489)
- 2016(22267)
- 2015(24984)
- 2014(24749)
- 2013(24158)
- 2012(21743)
- 2011(19172)
- 2010(18853)
- 2009(16864)
- 2008(16113)
- 2007(13677)
- 2006(11609)
- 2005(9707)
- 学科
- 济(87158)
- 经济(87071)
- 管理(67237)
- 业(64584)
- 企(57245)
- 企业(57245)
- 方法(43985)
- 数学(38597)
- 数学方法(38074)
- 财(23359)
- 农(22304)
- 业经(21820)
- 中国(20232)
- 制(17755)
- 学(17549)
- 务(15968)
- 财务(15897)
- 地方(15859)
- 财务管理(15858)
- 企业财务(15071)
- 农业(14893)
- 技术(14528)
- 贸(14522)
- 贸易(14515)
- 理论(14413)
- 银(14362)
- 银行(14328)
- 易(14089)
- 和(13867)
- 行(13575)
- 机构
- 大学(304501)
- 学院(303407)
- 管理(128838)
- 济(119193)
- 经济(116661)
- 理学(112895)
- 理学院(111757)
- 管理学(109799)
- 管理学院(109258)
- 研究(93234)
- 中国(70766)
- 京(63484)
- 科学(58587)
- 财(54072)
- 业大(46698)
- 农(46128)
- 所(44505)
- 财经(44348)
- 中心(43973)
- 江(41973)
- 研究所(41033)
- 经(40572)
- 北京(39343)
- 范(38053)
- 师范(37704)
- 农业(36046)
- 经济学(35123)
- 院(34887)
- 州(34360)
- 财经大学(33614)
- 基金
- 项目(219459)
- 科学(173513)
- 基金(160762)
- 研究(159790)
- 家(139610)
- 国家(138482)
- 科学基金(120734)
- 社会(100546)
- 社会科(95385)
- 社会科学(95357)
- 基金项目(86405)
- 省(85471)
- 自然(80119)
- 自然科(78293)
- 自然科学(78276)
- 自然科学基金(76860)
- 教育(73627)
- 划(71698)
- 资助(65806)
- 编号(65157)
- 成果(50532)
- 部(48496)
- 重点(48323)
- 创(46137)
- 发(45388)
- 课题(43432)
- 创新(42973)
- 科研(42516)
- 教育部(41982)
- 大学(41250)
- 期刊
- 济(122728)
- 经济(122728)
- 研究(83652)
- 中国(50354)
- 学报(47078)
- 管理(46785)
- 科学(43876)
- 财(42062)
- 农(40451)
- 大学(36540)
- 学学(34633)
- 教育(30156)
- 农业(28226)
- 技术(27486)
- 融(24591)
- 金融(24591)
- 业经(21725)
- 财经(21041)
- 经济研究(18890)
- 经(17846)
- 问题(16098)
- 理论(15294)
- 科技(15167)
- 图书(15081)
- 技术经济(14828)
- 业(14434)
- 实践(14155)
- 践(14155)
- 版(13817)
- 现代(13422)
共检索到420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刚 卢尚坤
首先构建了国有森工集团经营绩效监测体系,确定了经营绩效监测方法,应用ANP确定了监测指标的优势度;然后通过实证分析,输出龙江森工集团经营绩效的监测结果,对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经营绩效监测指标体系中不同指标具有不同的优势度和贡献度,其协同作用反映了森工集团的整体经营绩效;第二,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2001~2011)龙江森工集团经营绩效呈现显著上升态势,企业整体生产运营健康、有序、稳固;第三,从经营绩效监测结果来看,国有森工集团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生态型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替代互补优势逐步显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刚 齐晶
基于2000—2017年吉林森工企业经营财务指标的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综合研究,得到2000—2017年的企业经营绩效综合得分。对融资结构和企业经营绩效之间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吉林森工集团自上市以来债务融资率总体不断上升,股权融资率总体不断下降,企业经营绩效总体下降;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均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促进企业经营绩效提升;股权融资的效率较高,债务融资的效率比较低,内源融资效率最低。因此,吉林森工集团应加强企业内部融资结构优化;健全股权融资模式,合理改善企业经营治理结构;进一步强化债务融资,积极投入资本场。
关键词:
吉林森工 融资结构 经营绩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陆永和 宋淑华 王毅昌 刘新芝
森工企业集团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是指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森工企业集团实行“六统一”管理的紧密层企事业和控股、参股子公司中的属于森工企业集团的国有资产和国有森林资源统一授权由森工企业集团经营和管理,通过建立森工企业集团与控股、参股子公司的产权纽带,实现资产存量的合理配置,优化企业结构,发挥整体优势,增强集团凝聚力,确保国有资产和国有森林资源的保值、增值。通过国有资产授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小勇 秦敏 陶志慧 刘薇
国有林区全面改革后,林区特色产品的营销问题成为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网站建设是开展网络营销的基础性工具,为转型发展的森工企业产品宣传和营销提供了一条新路径。文章基于营销视角,充分研究了森工企业的官方网站,从营销功能、网站安全、页面设计、客户维护4个方面出发,选取了10个具体的指标,对东北林区森工集团及其旗下林业企业的网站建设进行评估分析,指出存在网站定位模糊、营销效果不明显、维护管理不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产品的营销效果。提出强化网络营销意识、加强网站建设和维护、开展人才培养等建议。
关键词:
森工企业 网站建设 评价 营销视角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志达 韩华 段亮红
天保工程的实施给国有林区带来了新变化:森林资源得到恢复增长;林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职工生活得到改善;企业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但由于工程建设存在局限性,林区资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反映在社会负担沉重;基础设施欠账严重;富余人员就业难;后续产业发展受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全等。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深层次根源,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
国有林区 天保工程 成就与问题 改革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耿玉德 万志芳 李微 刘珉
通过对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及所属6个林业局、12个山上林场及6个山下社区中的180户职工家庭以及508个家庭成员的调查发现,林区停伐试点后林区森林资源状况明显改善,经济结构有所优化,但职工家庭就业困难。国有林区改革进展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当前改革面临问题及困难主要有:改革经济成本过高,改革转型阻力较大。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区改革,需要合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安置富余分流人员,加大财政支持,适度产权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耿玉德 万志芳 李微 刘珉
通过对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及所属6个林业局、12个山上林场及6个山下社区中的180户职工家庭以及508个家庭成员的调查发现,林区停伐试点后林区森林资源状况明显改善,经济结构有所优化,但职工家庭就业困难。国有林区改革进展各地情况有所不同,当前改革面临问题及困难主要有:改革经济成本过高,改革转型阻力较大。进一步推进国有林区改革,需要合理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安置富余分流人员,加大财政支持,适度产权创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成 张守攻 陆元昌 唐学君
【目的】研究经营单位级的森林多功能监测体系,为森林经营单位及时掌握多功能森林的生长发育状态、内部结构特征、更新演替规律及其与所处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提供有效手段,进而为其森林多功能经营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试验中心森林为研究对象,从抽样体系设计、样地布设方法、调查因子设置及观测指标数据采集等方面对森林多功能监测技术进行系统介绍和实践操作。【结果】基于1km×1km网格抽样框架,通过二重系统抽样,采用群状圆形样地方式,布设一重样地和二重样地,建立了经营单位级的森林多功能监测体系。实践操作结果表明,采用该监测体系调查一个样地所需费用与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所需费用相...
关键词:
经营单位级 森林多功能 多功能监测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萍 任迎新
以国有森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森工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问题,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国有森工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模型。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充分利用国有森工企业的天然优势,大力整合林业产业链,以林地、林业资产等为抵押物,拓展拓宽林业资本融资渠道,提升企业成长性,增强盈利性是优化森工企业资本结构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国有森工企业 资本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鹏佩 陈向华
2014年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禁止商业性禁伐,以第二产业为支撑的林业经济急需转型,而大批职工也面临转业。由于不同产业对收入的带动作用不尽相同,文章建立VAR模型,并且使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于林业三次产业对职工收入增长的带动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对于增加收入作用最大的为林业第一产业,林业第三产业紧随其后,林业第二产业带动作用有限。基于研究,为了增大职工收入的上升空间,提出强化林业第一产业的核心作用是带动职工收入发展的首要因素;林业第二产业深度可持续发展是带动职工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把推进林业第三产业中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发展作为增加职工收入的重点方向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娟娟 王玉芳 曹博 李静
“政企分开”体制改革与生态保护政策实施的双层因素引发了吉林森工集团“隐性失业”问题,聚焦该问题对后期解决林区剩余劳动力、有效配置劳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失业理论为基础,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了吉林森工集团隐性失业人数以及隐性失业率,研究结果显示:吉林森工集团隐性失业人数在2011-2019年期间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吉林森工集团隐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具体有3个方面:(1)宏观层面实施的一系列生态建设政策刺激且加剧了吉林森工集团隐性失业;(2)中观层面利用希克斯中性理论探讨吉林森工集团转型过程中对资本存量以及技术创新的劳动力人数需求量,其中资本存量对劳动力具有吸收作用,技术创新对劳动力具有释放作用,但技术创新释放的劳动力人数大于资本存量吸收的劳动力人数;(3)微观层面利用供求理论来分析,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使得吉林森工集团原木供给减少,进而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量,但实际劳动力供给量没有改变,因此产生过剩的劳动力即隐性失业。通过对吉林森工集团隐性失业分析,可为今后林区解决“富余”人员分流、转岗、再安置等问题提供参考,合理引导该林区充分就业,缓解林区各类矛盾冲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红 吴国春
利用基于PSO(粒子群优化算法)构建的PPE(投影寻踪评价)模型,运用吉林森工集团泉阳、湾沟、三岔子3个林业局178户林业职工的调查数据,根据实证分析的计算结果对吉林森工集团3个林业局民生状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价,以期对该区域的民生水平进行有效的检测。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吉林森工集团3个林业局的民生发展提出需要狠抓林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林区职工的就业质量、提升林区整体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精品小区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PPE模型 民生评价 粒子群算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琳 刘美爽 徐永飞 刘俊昌
【目的】探寻黑龙江省森工林区1981—2010年林地面积增减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并对有林地面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相关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采用林业用地面积、有林地面积、疏林地面积、无林地面积、未成林地面积、非林业用地面积、天然林面积、人工林面积、林地利用率、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反映林地面积变化,选取1990—2010年每隔5年的清查数据为原始数据,利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并借助MATLAB计算软件对2025年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有林地面积进行预测。【结果】1)1981—2010年30年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经营总面积和林业用地面积呈现双下降的趋势,林区被...
关键词:
林地面积 发展趋势 国有重点林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兆君 李婷婷
本研究运用KAYA模型,选取2001~2010年的数据,对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0年来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碳排放总量持续增加;人口数量、经济发展、单位能耗碳排放三个因素对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碳排放量基本为正向影响,单位GDP能源强度则主要为负向影响;经济发展和单位GDP能源强度是影响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而人口数量和单位能耗碳排放对碳排放影响较低。基于上述实证分析,本研究提出环境政策调控、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等建议,以减少林区碳排放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冯羽双
在国企改革的趋势下,国有森工企业积极摆脱企业经营困难、可采林木资源减少等问题,坚持对企业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国有森工企业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国有森工企业解决现有问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保持森林资源合理开发是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生存发展基础,因此加强国有森工企业改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