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9)
2023(13679)
2022(12096)
2021(11353)
2020(9402)
2019(21957)
2018(21638)
2017(41814)
2016(22525)
2015(25337)
2014(25092)
2013(24545)
2012(22150)
2011(19726)
2010(19298)
2009(17304)
2008(16389)
2007(13812)
2006(11733)
2005(9680)
作者
(62986)
(52435)
(51758)
(49725)
(33330)
(25287)
(23533)
(20758)
(20127)
(18382)
(18079)
(17577)
(16468)
(16238)
(16196)
(15824)
(15703)
(15516)
(15008)
(14813)
(12898)
(12567)
(12507)
(11967)
(11704)
(11606)
(11450)
(11400)
(10453)
(10437)
学科
(87863)
经济(87772)
管理(64628)
(60382)
(50201)
企业(50201)
方法(44054)
数学(38603)
数学方法(38080)
(24292)
(21337)
中国(21196)
(19965)
地方(19718)
业经(19568)
环境(17157)
农业(16355)
(15936)
贸易(15925)
(15463)
(14881)
理论(14663)
(14008)
技术(13976)
财务(13938)
财务管理(13907)
(13463)
(13290)
企业财务(13180)
(11240)
机构
学院(308867)
大学(308807)
管理(127657)
(119452)
经济(116935)
理学(112358)
理学院(111129)
管理学(109000)
管理学院(108461)
研究(98491)
中国(70954)
(64369)
科学(63851)
(51671)
(49354)
业大(48902)
(47559)
中心(45388)
研究所(44151)
财经(42950)
(42172)
(40799)
师范(40417)
北京(39754)
(39339)
农业(38598)
(36942)
经济学(35338)
(34753)
经济管理(33022)
基金
项目(227585)
科学(179155)
基金(165738)
研究(164263)
(144884)
国家(143646)
科学基金(124382)
社会(102931)
社会科(97555)
社会科学(97527)
基金项目(89167)
(89102)
自然(82817)
自然科(80808)
自然科学(80787)
自然科学基金(79270)
教育(75250)
(74895)
资助(67723)
编号(66929)
成果(51577)
重点(50730)
(49447)
(47978)
(47257)
课题(44887)
创新(44039)
科研(43880)
教育部(42365)
大学(42280)
期刊
(121698)
经济(121698)
研究(82841)
中国(51031)
学报(50252)
科学(46184)
管理(44192)
(43662)
大学(38397)
(38052)
学学(36413)
教育(31908)
农业(30952)
技术(27200)
业经(21226)
(20488)
金融(20488)
财经(19607)
经济研究(18608)
(16618)
资源(16250)
问题(16065)
科技(15861)
图书(15810)
(15758)
(14795)
理论(14666)
技术经济(14342)
实践(13699)
(13699)
共检索到422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建新  陈端吕  彭保发  王亚力  
生态承载力预警是判定生态系统可持续承载的重要依据。利用状态空间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1)景气预警上,洞庭湖区2001~2010生态承载力整体上处于中警状态,反映出湖区生态、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较弱。洞庭湖区17个区域单元生态承载力出现了重警、中警和轻警三种状态,2001年、2005年和2010年3个年份的区域差异及变化相当明显。(2)景兆预警上,2015年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接近轻警状态,可持续承载能力由弱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相比2010年,17个区域单元的重警和中警比重分别下降了33.3%和18.2%,轻警比重上升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建新  陈端吕  彭保发  游雪姣  
从生态弹性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3个角度构建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以2010年为现状年,2018年为模拟结束年,对3个子系统进行现状模拟,根据现状模拟结果以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值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1选取19个指标中需要优化的指标为植被覆盖指数、生物丰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林地面积、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口数量等8个指标,通过优化模拟,能够促使洞庭湖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不断优化。2从时空模拟结果来看,洞庭湖区17个县域单元生态承载力空间差异和变化较大,对比现状模拟和优化模拟结果,变化最大的是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3个区域,"W"型空间格局发生了转变。3针对模拟结果,认为应采取控制人口发展规模,树立以生态为导向的发展观,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生态系统调控和景观生态规划,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优化对策,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建新  吴南飞  陈端吕  彭保发  胡金连  
不同时空尺度下,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了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运用生态承载力响应模型,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离差、比率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来看,近15 a来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值呈现波折式下降趋势,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强度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现"扩大—缩小—扩大"变化趋势。(2)2001—2015年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状态分为强超载、超载、弱低载和低载4类,县域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洞庭湖中部地区的响应状态优于周围地区,从西南向东北呈现"M"型格局。(3)2001年—2015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值的变化幅度和相对发展率差异明显,沅江市和南县2个县域与整个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强度的差距最大;空间格局上,洞庭湖中部地区高于周围县域,西南地区高于东北地区,低载地区高于超载地区。(4)2001—2015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值的离差和比率的时空差异性明显,岳阳市区、常德市区、益阳市区、湘阴县、沅江市、南县和桃江县7个县域相对整个湖区平均水平的差距最大,响应强度高于其它10个县域;地域分布上集中在洞庭湖中部地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5)产业结构特征及变化、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主导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的演化机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建新  陈端吕  彭保发  王亚力  
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从系统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及系统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近10年来洞庭湖区总EC和人均EC呈持续下降态势,降幅达5.12%;生态资产类型中耕地的EC降幅达12.66%,建设用地的EC升幅达15.49%。②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弹性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要素之间呈显著相关性,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呈现"J"型、倒"U"型、直线型和"L"型等不同的耦合形态。③产业结构特征及变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矿产开发和工程建设等因素导致生态系统弹性度衰退、资源和环境供容能力下降、社会经济系统发展功能受制约是形成这种耦合关系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建新  陈端吕  谢雪梅  
利用层次分析与状态空间法,从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社会经济协调力三个方面构建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对洞庭湖区2001、2005和2010年3个时相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2001年为"中等",2005和2010年均为"较低",呈"U"型变化趋势,反映了引起生态承载力变化的最直接驱动力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②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协调力三者状态由"中弹性—中承载—较低协调"转变并维持"较低弹性—较低承载—较低协调";其中,社会经济协调力持续"走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力呈现"回暖"趋势。③县域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空间差异明显,10年来稳定上升的只有沅江市和南县,一直处于下降的有岳阳市区、岳阳县、汨罗市、益阳市区、常德市区和汉寿县,其它9个县(区、市)处于不稳定变化之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建新  陈端吕  彭保发  董明辉  王亚力  
不同时空尺度下,生态承载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会作出不同程度的响应。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数测度模型和生态承载力响应模型,对洞庭湖区2001-2010年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年以来洞庭湖区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一直呈上升趋势;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向良性转变;环境可持续度则呈波动性下降态势。②洞庭湖区17个县域的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均呈上升态势,可持续性呈现差异性地向弱可持续转变;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的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高于其他14个县域,环境可持续度则下降最明显。③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的响应状态分为强超载、超载、弱低载和低载4类,不同时段县域生态承载力的响应状态差异明显;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其生态承载力响应状态则处于强超载,在区域发展水平上反映出湖区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的协调性较差。④环境可持续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提高生态承载力的重要基础,现行的"掠夺式"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提高生态承载力的阻碍因子,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干扰,使得环境可持续度对于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影响相对较弱,其实质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姣  严定容  
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方面构建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主客观联合赋权;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灰色物元分析法分别对2003—2010年湖南省整体和洞庭湖区8个重点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湖南省水环境承载力总体未得到有效改善;研究区域中除益阳外,其他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水平普遍较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建新   王鑫滨   王静   刘玫君   张家雄  
揭示生态承载力与高质量发展的非协调性耦合关系对促进生态安全和人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非协调性耦合作用机理,从生态弹性、资源承载和环境承载3个维度,创新驱动、协调能力、绿色转型、开放水平和共享发展5个维度构建生态承载力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非协调性耦合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标准差椭圆和GM(1,1)模型,分析2004~2022年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与高质量发展的非协调性耦合时空格局特征,预测2023~2028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4~2022年非协调性耦合度由0.532 3下降至0.363 1,预测2028年为0.309 2,仍处于拮抗阶段,耦合性与协调性不同步;空间差异明显,基本形成中部地区>外围地区>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2)非协调性耦合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预计2028年耦合协调类型仍以拮抗非协调耦合为主,非协调性耦合态势依然严峻,空间集聚类型将出现高—高、高—低和低—高3种。(3)非协调性耦合度空间分布的方向性以东西向为主导,且向洞庭湖西北方向缓慢移动,集聚性及重心位置基本稳定。(4)洞庭湖边缘地区应稳步降低自身非协调性耦合度的同时,发挥带动与辐射作用;中部地区应加强区域合作,发挥水土资源优势,推进生态农业;外围地区应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建新  彭保发  陈端吕  王亚力  
生态安全评价及预警是判定生态系统可持续承载和制定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洞庭湖区2001~2010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利用状态预警和动态预警模型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1)洞庭湖区3个时相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介于0.4~0.6之间,安全等级均属一般,且呈下降趋势。(2)静态上,洞庭湖区3个时相的生态安全处于轻警状态,但各因素层的警情差异明显,其中恶化最明显的是低生态组分覆盖率、气候变化指数、水土流失率和区域开发指数,均处于中警状态。(3)动态上,生态安全综合指数2005年相对于2001年下降了0.06,进入恶化趋势和速度预警状态,2010年相对于2005年下降0.022,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卫华  杨琰瑛  张路  肖燚  王效科  欧阳志云  
本文针对国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评估中生态承载力评估的需求,探讨了生态承载力及预警的定义与内涵,从预警角度提出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主要结论为: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功能、预防生态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能力。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估的实质是评估人类活动是否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主要服务功能的提供,是否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是否影响到区域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流程主要包括: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和阈值的确定、生态承载力预警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成因解析等内容。本文提出的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价的方法及案例,可为全国及区域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提供基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卫华  杨琰瑛  张路  肖燚  王效科  欧阳志云  
本文针对国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评估中生态承载力评估的需求,探讨了生态承载力及预警的定义与内涵,从预警角度提出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主要结论为: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功能、预防生态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能力。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估的实质是评估人类活动是否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主要服务功能的提供,是否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是否影响到区域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流程主要包括: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和阈值的确定、生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守真  李仁东  朱超洪  
为了定量分析和比较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变化,运用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洞庭湖流域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以及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的TM遥感影像所得到的土地利用情况,对洞庭湖区17个县市不同年代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20年间的变化进行了估算和比较。采用变异系数来测度区域之间的差异,并初步分析了各县市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生态服务价值总量达到了934亿元,但区域变异系数较大,各县市之间差异明显;湖区各县市20年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08.27%。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华容县,超过了2....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秀平  翁钢民  
本文通过建立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秦皇岛景区为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研究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艳红  楚新正  金海龙  
文章对艾比湖地区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2003年艾比湖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222 hm2,而实际生态承载力为3.193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029 hm2。表明艾比湖地区的发展模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从该区人均生态足迹的供给需求结构看,耕地、建筑用地、林地、化石燃料用地出现人均生态赤字,表明艾比湖地区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消耗当地土地和能源资源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水域、草地虽出现人均生态盈余,但这并不意味着绝对生态供给丰富,主要与地方采取的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措施等有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明辉  董成森  庄大昌  
洞庭湖区经济社会要可持续发展,退田还湖是客观要求,实质内涵之一就是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概述了湖区自然、经济社会概况;湖区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但着重论述了湖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应立足资源优势、产业现有基础,以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途径,重点发展工业原料林及林产品加工业、草食性畜养殖业、水产水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及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尤其是提出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加快发展湖区林业与湖区畜牧业的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