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3)
- 2023(13354)
- 2022(11740)
- 2021(11079)
- 2020(9351)
- 2019(21600)
- 2018(21325)
- 2017(41248)
- 2016(22312)
- 2015(24994)
- 2014(24586)
- 2013(23927)
- 2012(21584)
- 2011(19033)
- 2010(18498)
- 2009(16302)
- 2008(15462)
- 2007(12973)
- 2006(10853)
- 2005(8850)
- 学科
- 济(83463)
- 经济(83368)
- 管理(63062)
- 业(59030)
- 企(49640)
- 企业(49640)
- 方法(43295)
- 数学(38047)
- 数学方法(37497)
- 财(21767)
- 农(21719)
- 中国(20524)
- 业经(18836)
- 学(18781)
- 地方(16232)
- 农业(14666)
- 务(14585)
- 贸(14526)
- 贸易(14519)
- 财务(14517)
- 财务管理(14485)
- 理论(14189)
- 易(14106)
- 技术(13800)
- 企业财务(13732)
- 和(13560)
- 环境(13357)
- 制(13069)
- 划(11732)
- 银(11085)
- 机构
- 大学(301046)
- 学院(299039)
- 管理(123463)
- 济(114057)
- 经济(111628)
- 理学(108956)
- 理学院(107779)
- 管理学(105635)
- 管理学院(105111)
- 研究(94425)
- 中国(68483)
- 京(62588)
- 科学(61720)
- 财(50573)
- 农(48276)
- 业大(47598)
- 所(45607)
- 中心(44126)
- 研究所(42307)
- 财经(41871)
- 江(40735)
- 范(38917)
- 师范(38482)
- 北京(38453)
- 经(38367)
- 农业(37942)
- 院(35174)
- 经济学(33727)
- 州(33405)
- 技术(32365)
- 基金
- 项目(220775)
- 科学(174191)
- 基金(161599)
- 研究(158848)
- 家(141260)
- 国家(140132)
- 科学基金(121617)
- 社会(98707)
- 社会科(93566)
- 社会科学(93541)
- 基金项目(86696)
- 省(86346)
- 自然(81784)
- 自然科(79926)
- 自然科学(79908)
- 自然科学基金(78423)
- 教育(73178)
- 划(72961)
- 资助(65940)
- 编号(64859)
- 成果(50547)
- 重点(48996)
- 部(47967)
- 创(46275)
- 发(46020)
- 科研(43235)
- 课题(43151)
- 创新(43147)
- 大学(41321)
- 教育部(41217)
- 期刊
- 济(113276)
- 经济(113276)
- 研究(80394)
- 中国(50441)
- 学报(50300)
- 科学(45267)
- 管理(43279)
- 农(42547)
- 财(38378)
- 大学(38149)
- 学学(35903)
- 教育(31726)
- 农业(29896)
- 技术(26735)
- 融(20125)
- 金融(20125)
- 业经(19581)
- 财经(19174)
- 经济研究(18098)
- 图书(17393)
- 经(16238)
- 科技(15277)
- 业(15001)
- 问题(14833)
- 理论(14759)
- 版(14335)
- 技术经济(13889)
- 实践(13813)
- 践(13813)
- 资源(13326)
共检索到408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霍文娟 韩震
海洋表面温度是海洋环境的重要参数。遥感技术是进行海表面温度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以印度洋北部海域为研究区域,利用Aqua卫星上的微波数据(AMSR-E)和光学数据(MODIS),进行了海表温度反演研究。首先对AMSR-E L2A数据和MODIS L1B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AMSR-E的各极化通道亮温数据与实测海表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AMSR-E海表温度的反演模型,而MODIS海表温度则通过采用线性多通道算法得到,最后以AMSR-E亮温数据为主,MODIS海表温度数据为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海表温度反演模型。利用该模型反演印度洋北部海域海表温度,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相...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贾媛媛 李召良
被动微波遥感具有穿透云层(甚至雨区)获取地表辐射信息的能力,在处理云的问题上,明显优于可见光、红外遥感,可更好地服务于相关领域研究。由于微波信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被动微波反演地表温度的算法还不成熟。根据建模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从经验反演模型和物理反演模型两方面入手,系统回顾国内外被动微波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算法并加以评述,指出今后应加强尺度转换、物理机理以及多数据源结合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地表温度 被动微波遥感 辐射传输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志武,党安荣,雷志栋,黄聿刚
陆面温度是地气交换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应用很广。传统方法只能进行点上的观测和计算,遥感的出现则使得计算区域陆面温度成为可能。ASTER遥感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能够提供比NOAA/AVHRR和Landsat等遥感数据更丰富的陆面信息,有助于提高反演陆面温度的精度。本文以新疆自治区阿瓦提县典型研究区域为例,根据ASTER遥感数据的特点,基于温度/比辐射率分离算法的思想,运用ADE(AlphaDerivedEmissivity)、比值法和MMD(Maximum-MinimumDiffer-ence)三个模块计算陆面温度,并简要分析了模型的主要误差来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算法是可行的,ASTER遥感数据用于反演陆面温度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ASTER遥感数据 陆面温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文广 赵英时 周霞
组分温度的反演是当前定量遥感的一个难点。与众多的陆面温度遥感模型相比,成熟的组分温度遥感模型相对较少。通过对近地面热红外辐射能量的线性展开,建立了MODIS多波段植被、土壤组分温度反演模型。该模型将组分温度与地表温度定量联系起来,模型中所涉及到的参数充分考虑到研究区湿地环境的特点。在计算组分温度时,首先利用单窗算法得到的MODIS陆面温度反演模型计算地表温度,然后由所建立的组分温度模型计算植被、土壤温度。选用2005年10月31日的鄱阳湖地区MODIS数据试验,与实测的植被、土壤温度相比,反演的组分温度的误差在1.5~2.1℃;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实践证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强 李兆富 李瑞娟 郭泰 吴敏 潘剑君
土壤水分一直是土壤学领域中较为活跃的研究内容,是陆面过程与水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以AMSR-E为代表的被动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土壤水分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但是其粗糙的空间分辨率限制了其在中小尺度内的应用。因此,本研究利用MODIS温度产品MOD11A2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产品MOD13A3构建了月时间尺度下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其次,利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和土壤水分之间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对AMSR-E三级土壤水分反演产品进行空间降尺度研究,获取2003年连续月时间尺度下空间分辨率为1 kM的土壤水分反演结果,并利用地面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地面实测土壤水分值与降尺度反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耀欢 江东 庄大方 付晶莹
地表水汽压是大气科学、水文学等多项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输入参数。鉴于常规观测方法对于地面气象站点依赖性强且空间不连续的缺点,采用MODIS遥感数据对海河流域的日平均地表水汽压进行估算。通过相关分析得出日平均地表水汽压与MOD07低空可降雨量数据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通过对比采用二次曲线进行建模。选取2009年1-4月数据对二次曲线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估算结果与实测日平均地表水汽压1∶1曲线的相关系数R2为0.83。本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基于遥感数据估算日平均地表水汽压的方法。
关键词:
地表水汽压 MODIS 海河 可降雨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梦瑶 田思泉
选择5—9月的平均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作为环境因子,采用Schaefer模型和Fox模型对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渔获量进行评价。假设ΔU(观测和预测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残差)是由SST引起的,从而将SST引入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的评估模型中。根据1960年以来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渔业整体发展情况,以1993和2003年为界对1985—2014年的总渔获量进行分段分析,分别为:1985—1993年、1994—2002年和2003—2014年。根据是否引入SST和引入SST后是否分段,分别构建了3个Schaefer模型和3个Fox模型。结果显示,分段Schaefer model-SST的拟合效果最好,ΔU与SST显著负线性相关(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鲁红月 汪金涛 张畅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是重要的大洋性经济头足类资源,其资源变动极易受海洋环境的影响。将影响太平洋褶柔鱼种群变动的内禀自然增长率(intrinsic natural growth rate,r)、最大环境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K)与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结合起来,分别构建4种剩余产量模型(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研究SST影响下的太平洋褶柔鱼种群资源变动情况。结果表明,其中加入环境因子的3种资源评估模型(模型2、模型3、模型4)的偏差信息准则(DIC)的值均小于传统的剩余产量模型(模型1)的DIC值,且以模型4的DIC值最小(132.6),表明该模型评估效果较好。研究认为,2007—2018年,太平洋褶柔鱼的捕捞死亡率F_t普遍低于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 MSY)水平的捕捞死亡率F_(MSY),其捕捞产量普遍低于最大可持续产量MSY。目前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种群资源状况受环境影响较大,建议有必要留意因捕捞压力和环境压力造成的资源量减少趋势,确保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庆棠 阎海平 任云卯 侯智 杜建军
作者经过3a多时间(2 0 0 0—2 0 0 3 ) ,对5 2种针叶树、阔叶树、灌木和花卉等植物表面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各种植物表面暖季有明显降温作用,冷季有升温效应,其作用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阔叶树、花卉植物和灌木、针叶树;热季各种表面温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干土、水泥路面、砖墙、花岗石、裸土、空气温度、植物表面、湿土、水面;针叶树不同种间表面温度差异较小(1~2℃) ,而阔叶树不同种间差异较大(3℃以上) ;夏季草坪虽比各种植物降温效果差些,但比各种铺装表面降温显著.建议在首都绿化中,应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乔、灌、草、花相结合,应多栽叶片小的阔叶树,加大花卉植物栽种数量,在已...
关键词:
植物表面温度 城市绿化 北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宇振荣 Driessen P.M.
利用作物冠气温差可以计算作物生长水分胁迫系数。用遥感信息估算作物冠层温度并且利用气象站的气温资料 ,通过冠气温差计算作物水分胁迫系数 ,并引入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就实现动态和连续的作物监测及预报作物产量。本文对建立遥感 -作物模拟复合模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建立遥感 -作物模拟复合模型所涉及的计算方法 ,但整体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关键词:
作物冠层温度 作物生长模型 遥感反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翀 朱立平 王君波 乔宝晋 鞠建廷 黄磊
湖泊透明度是湖泊水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湖泊浮游生物和进入湖泊的有机和无机颗粒溶解程度的综合反映,对湖泊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及实践意义。遥感影像是获取面积广、时间长的湖泊透明度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实测数据缺乏,目前对青藏高原地区湖泊透明度的遥感反演研究相对不足。本文基于青藏高原地区24个湖泊实测透明度SD(Secchi Depth)值和相应的MODIS遥感影像,建立了该地区湖泊水体透明度SD值MODIS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基于MODIS绿色波段B4的单波段幂函数模型在该地区反演效果最好,精度较高(R2=0.91,N=24),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当惹雍错为例,选用该模型反演得到湖泊透明度的时间变化序列,发现该湖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和较为明显的年际变化。初步分析得出,降水/融水季节的湖泊透明度与湖泊所在流域的降水率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结果表明,利用遥感手段能够有效地开展青藏高原地区湖泊透明度的反演,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地区湖泊透明度及其影响要素奠定基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翀 朱立平 王君波 乔宝晋 鞠建廷 黄磊
湖泊透明度是湖泊水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湖泊浮游生物和进入湖泊的有机和无机颗粒溶解程度的综合反映,对湖泊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及实践意义。遥感影像是获取面积广、时间长的湖泊透明度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实测数据缺乏,目前对青藏高原地区湖泊透明度的遥感反演研究相对不足。本文基于青藏高原地区24个湖泊实测透明度SD(Secchi Depth)值和相应的MODIS遥感影像,建立了该地区湖泊水体透明度SD值MODIS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基于MODIS绿色波段B4的单波段幂函数模型在该地区反演效果最好,精度较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红霞 邵景安 张雪清
利用Landsat-5TM影像,采用辐射传导方程对三峡库区腹地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在辐射传导方程中,对于地表比辐射率的估算,考虑到库区腹地复杂的地形和地表覆被类型的多样性,采用结合地形、水、建筑和自然表面等因素作用的经验公式进行。结果表明:①地表温度随海拔的升高呈降低趋势,其空间展布与山脉走向一致;②不同的地表覆被格局下,近地面水热交换差异较大,地表温度作为其中重要的参数也展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呈现建筑>自然表面>水体的基本格局。在相同海拔高度下,地表温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地表覆被的类型及其转换;③同一覆被类型间在不同海拔下的地表温度间的变化幅度因覆被类型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但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珍环 王仰麟 彭建
不透水表面是城市中一种人工地表特征,隔离地表水下渗到土壤,割断了城市地表与地下水文联系,主要由城市中的道路、停车场、广场及屋顶等建筑物组成。不透水表面影响城市的地表径流、水文循环、水体质量、局部气候、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要素,是监测城市生态系统及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许多生态环境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本文归纳了不透水表面提取技术及其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从遥感提取技术方面看,亚像元分解等新的运算方法提取中尺度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不透水表面,将是未来遥感技术应用到城市自然资源环境研究的趋势。在数据源方面,中分辨率(10~100m)与高分辨率(0.3~5m)遥感数据为不透水表面指数在大范围、多时段的获取提供了可靠基础。在不透水表面指数应用方面,城市地表覆被监测与模拟可以为城市未来发展及规划管理提供基础。鉴于不透水表面决定了城市地区的地表水文循环、非点源污染、能量分布、植被变化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要素,因此搭起深入理解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的桥梁,是研究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的最佳切入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晓东 肖建设 李凤霞 校瑞香 徐维新 王力
选取青海湖周边地区气候资料及青海湖近10 a MODIS遥感资料,通过分析水体面积和水位、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揭示青海湖面积的变化趋势。对青海湖近10 a遥感监测以及青海湖周边地区气候要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1—2010年10 a来青海湖周边地区年平均气温显著增加,平均每年升温0.12℃,年降水量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青海湖水位虽然在近50 a内持续下降,而在2001—2010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增加趋势非常明显。从MODIS遥感资料对青海湖10 a来4月和9月的湖水面积监测结果显示,4月和9月青海湖面积在2001—2010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与4月和9月的水位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
遥感监测 青海湖 湖水面积 水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