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2)
- 2023(14447)
- 2022(12108)
- 2021(11553)
- 2020(9795)
- 2019(22951)
- 2018(22744)
- 2017(42770)
- 2016(22859)
- 2015(26349)
- 2014(26308)
- 2013(25897)
- 2012(23796)
- 2011(21496)
- 2010(21338)
- 2009(19854)
- 2008(19379)
- 2007(16887)
- 2006(14303)
- 2005(12512)
- 学科
- 济(100811)
- 经济(100714)
- 管理(63852)
- 业(62675)
- 方法(50694)
- 企(50178)
- 企业(50178)
- 数学(45877)
- 数学方法(45192)
- 农(29469)
- 中国(27521)
- 财(24456)
- 业经(21422)
- 贸(20357)
- 贸易(20346)
- 易(19857)
- 农业(19805)
- 学(18069)
- 地方(17318)
- 制(16547)
- 理论(14734)
- 务(14688)
- 财务(14627)
- 财务管理(14592)
- 和(14244)
- 银(14163)
- 银行(14139)
- 企业财务(13799)
- 环境(13727)
- 融(13623)
- 机构
- 学院(331934)
- 大学(331043)
- 济(142148)
- 经济(139549)
- 管理(130578)
- 理学(114008)
- 理学院(112810)
- 管理学(110647)
- 管理学院(110043)
- 研究(109330)
- 中国(83296)
- 京(68664)
- 科学(66107)
- 财(61733)
- 所(54070)
- 农(53810)
- 中心(50942)
- 财经(50485)
- 研究所(49528)
- 业大(48671)
- 江(46532)
- 经(46033)
- 经济学(44713)
- 北京(42989)
- 农业(42345)
- 范(41995)
- 师范(41565)
- 经济学院(40494)
- 院(39189)
- 财经大学(37583)
- 基金
- 项目(227182)
- 科学(180294)
- 基金(167961)
- 研究(163930)
- 家(146551)
- 国家(145381)
- 科学基金(125520)
- 社会(105857)
- 社会科(100455)
- 社会科学(100428)
- 基金项目(87963)
- 省(87190)
- 自然(81723)
- 自然科(79939)
- 自然科学(79918)
- 自然科学基金(78494)
- 教育(76753)
- 划(73860)
- 资助(70192)
- 编号(65660)
- 成果(51884)
- 部(51374)
- 重点(51228)
- 发(48427)
- 创(47360)
- 课题(44833)
- 国家社会(44688)
- 教育部(44428)
- 创新(44265)
- 科研(44215)
共检索到469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城乡二元市场分割来自于城乡购买力不平衡与城乡消费偏好差异,而城乡消费偏好差异反映在城乡消费结构变迁中。本文通过一个反映城乡消费结构差异的AIDS模型对中国2004—2010年的八类商品消费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计算城乡居民消费的支出弹性、价格弹性和边际消费份额。研究结果表明,除食品类消费均体现为"必需品"特征外,城乡其他消费品类均存在性质上的差异,城市居民更偏好"享受型"消费而农村居民更加偏好"安全型"消费。要建立统筹城乡的商贸流通体系,应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日东 钱明辉 郑永冰
文章通过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以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对此拓展模型进行数理推导,解决估计中关键变量数据难以获得的难题。文章随后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混合回归模型和SUR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别对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进一步通过弹性分析,揭示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内在作用机理,并结合空间分析方法,找出了未来应加强控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以有效降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地区,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穆月英 笠原浩三 松田敏信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 ,消费需求的快速持续增长是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之一。但是 ,近年来中国呈现出一定的居民消费不足现象 ,并使消费问题进一步成为各界注目的热点问题。今后 ,中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这将为中国的市场进一步开放带来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新环境之下 ,中国国民的消费需求结构 ,并且各消费品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以及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等问题的计量分析及发展趋势的把握 ,成为国家有关政策制定的当务之急。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应用 AIDS模型进行计量分析 ,有较可靠分析结果。
关键词: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 AIDS模型 定量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葛学峰 武春友
消费者偏好分析是进行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的基础,本文运用离散选择模型中的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分析旅游消费者在产品选择过程中,其个人特征及行为特征对某类旅游产品偏好的影响。通过大连乡村旅游消费者产品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消费者对不同类别产品的偏好,会随着消费者个人特征和行为特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MNL模型能较为合理地解释乡村旅游者个人特征和行为特征与乡村旅游产品选择偏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离散选择模型 MNL模型 乡村旅游 偏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学民 葛姣菊 靳国钱
消费者购买前的主观意向与实际决策行为经常矛盾,即存在陈述性偏好(SP)和显示性偏好(RP)差异性问题。目前关于SP和RP的研究多集中于两者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对其差异性研究较少,且忽视了消费者偏好不确定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不确定性遗憾偏好模型,通过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后的满意或后悔程度来衡量SP和RP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品牌认知、设计认知、性能认知及参照群体等不确定性因素,性别、教育和收入等消费者特征因素,价格、产品集、更换时间等产品属性因素均对消费者偏好差异性有显著影响。此外,男、女样本在SP和RP差异性上存在显著的系统性差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宝库 杨欣鹏 徐维隆
在营销渠道的管理中,企业通常会通过设计一系列契约条件对中间商进行监督和激励,整个过程很少考虑来自市场第三方——消费者的信息反馈。本文指出和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在三方经济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企业、消费者和中间商的定量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对企业激励与监督营销渠道中间商行为的影响,以及提高营销渠道的效率影响因素和条件。本文的结论是:当消费者偏好和企业偏好不一致时,过多的消费者反馈信息会降低渠道管理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韡韡 常超
文章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结合养老机构相关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分析比较北京市17个区县的服务效率情况。通过K-means聚类分析进行分类,再通过回归分析找出养老机构与选择偏好之间的关系。发现影响养老机构的因素为专业技术技能人员、床位数,并研究得出影响养老机构效率的不同因素。
关键词:
养老机构 选择偏好 效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肖雪 胡冰川
随着收入的提高,中国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基于QUAIDS模型和EASI模型,利用近三十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测算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弹性和估计食品恩格尔曲线形状,分析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的模式和特点。实证结果证明:整体来看,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弹性呈下降趋势;分种类来看,城乡粮食消费均已饱和,食用植物油、蛋类和蔬菜瓜果消费进入稳定区间,肉类消费趋于饱和,城乡水产品消费仍有增长空间。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恩格尔曲线具有非线性形式,且粮食、食用植物油和蛋类的恩格尔曲线呈下降趋势,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瓜果的恩格尔曲线呈上升趋势,其背后反映的是食品消费的结构性下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娜娜 李强 王小丽 李凡
概述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变化趋势。运用AIDS模型对我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计算不同时期城乡居民消费的支出弹性和自价格弹性。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城乡消费结构差异逐步缩小,但城镇居民的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已经基本趋于稳定,而农村的享受型消费有所不足。此外,家庭设备及服务、交通和通讯将成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的重点。最后为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提出建议。
关键词:
城乡居民消费 消费结构 弹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晓峰
跨国投资从一定意义上讲是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之间的博弈。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不可避免地要和东道国政府进行反复地博弈。我国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战略决策正是与东道国博弈后形成的均衡。文章探讨跨国投资战略决策中因与东道国博弈存在"政策"和"环境"两类不同偏好并利用我国民营企业跨国投资实证来讨论两种分类的存在,最后提出我国民营企业跨国投资战略决策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跨国投资 东道国 博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立平 王翠萍
本文依据发展经济学理论,采用中国2006—2015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引入极值边界分析(EBA)模型实证检验东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以期得出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规律性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乡村人口数量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而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中部地区政府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而城镇化率和劳动力素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影响因素;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因素,而政府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稳健性"因素;就全国范围而言,政策性因素是影响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因素。基于以上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了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丛雅静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消费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也日益明显。本文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了优化升级的特征,开始向享受型的消费结构发展;但农村居民对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受价格和收入的影响仍然较大,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缓慢仍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原因。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林 张雯卿 温涛
本文基于拓展的AIDS模型和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似不相关回归(SUR)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等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可以抑制居民生存型消费,并同时促进发展型消费与享受型消费,在控制内生性、更换核心变量和更换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后等检验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从传导机制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主要通过提升支付便利性和减缓流动性约束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而降低预防性储蓄机制不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等消费水平居民的影响作用最大,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大于城镇居民;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不仅需要多措并举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更需要制定差异化的消费金融政策措施以不断激发和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涵 申俊 成金华
基于1993~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居民能源需求的LA-AIDS计量回归模型与能源效率仿真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根据SLutSky方程进一步分解出城镇与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直接与间接回弹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居民能源消费存在明显的回弹效应,且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之后表现为"回火效应";居民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直接效应高于间接效应,即替代效应高于收入效应,说明中国居民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主要是由于能源效率提高后居民增加了对能源的直接消费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小平 刘珊
一、引言中央在"十二五"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作为未来的改革重点之一,而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在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城乡差异,如医疗资源配置、卫生筹资、医疗保障等,其结果将导致城乡居民的医疗消费差异显著。在此背景下,研究城乡居民的医疗消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是全面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前提。Grossman将家庭生产函数运用于健康的效用函数分析,提出医疗保健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进而建立了消费者行为的人力资本模型。国外诸多经济学家运用Grossman模型,对健康需求进行大量的实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