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39)
2023(20859)
2022(17878)
2021(16894)
2020(13966)
2019(32272)
2018(32109)
2017(61628)
2016(33435)
2015(37888)
2014(37905)
2013(37235)
2012(34604)
2011(31292)
2010(31805)
2009(29062)
2008(28481)
2007(25598)
2006(22815)
2005(20169)
作者
(95872)
(80082)
(79204)
(75583)
(50833)
(38306)
(36080)
(31304)
(30462)
(28793)
(27130)
(27036)
(25515)
(25385)
(24613)
(24561)
(23521)
(23493)
(22991)
(22863)
(19996)
(19843)
(19509)
(18512)
(17924)
(17871)
(17840)
(17716)
(16200)
(15856)
学科
(137278)
经济(137132)
(95857)
管理(93784)
(72495)
企业(72495)
方法(56815)
(52595)
数学(49025)
数学方法(48206)
中国(40157)
农业(35106)
地方(33308)
业经(33005)
(32977)
(27452)
(26513)
(24291)
贸易(24272)
(23497)
理论(23137)
(21812)
银行(21770)
技术(21689)
(21074)
环境(20981)
(20891)
(20860)
(20493)
金融(20490)
机构
学院(469791)
大学(466415)
(187023)
管理(183384)
经济(182697)
研究(159910)
理学(157325)
理学院(155533)
管理学(152493)
管理学院(151624)
中国(122433)
(100803)
科学(97839)
(86574)
(85937)
(80063)
中心(74619)
(72720)
研究所(72269)
业大(71914)
财经(67490)
农业(66009)
(64557)
北京(64058)
师范(63980)
(61366)
(58734)
(58194)
经济学(54362)
技术(51073)
基金
项目(313372)
科学(246103)
研究(232873)
基金(224163)
(194595)
国家(192858)
科学基金(165732)
社会(144643)
社会科(136734)
社会科学(136697)
(123699)
基金项目(118039)
教育(108314)
自然(107021)
自然科(104497)
自然科学(104473)
(103565)
自然科学基金(102554)
编号(97795)
资助(92595)
成果(79977)
重点(70333)
(69387)
(68831)
课题(67914)
(64647)
创新(60170)
科研(59096)
教育部(58921)
国家社会(58558)
期刊
(215359)
经济(215359)
研究(140355)
中国(101275)
(83034)
学报(71756)
管理(68044)
科学(67078)
(65705)
教育(61019)
农业(56367)
大学(55743)
学学(52042)
(46567)
金融(46567)
技术(45084)
业经(38967)
经济研究(32318)
财经(31894)
问题(28721)
(28599)
(27314)
图书(26557)
(23072)
技术经济(23049)
科技(22149)
理论(21423)
现代(21286)
资源(21280)
统计(21246)
共检索到717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新  李双异  陆璐  汪景宽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作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意义尤为重大。在此背景下,文章将层次分析法应用于SWOT分析中,建立AHP-SWOT模型,并以沈阳市为例,分别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4个方面分析了沈阳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发展现状,通过权重计算,比较各方面优先次序,从而进行未来的战略模式选择,因地制宜地为未来沈阳市未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发展决策提供理论指导。研究表明:沈阳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发展现状中,4个方面的优先权重排序为威胁(T)>劣势(W)>机会(O)>优势(S)。故沈阳市未来高标准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亚  赵伟  杨柳娇  张正伟  刘欣珂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以重庆市南岸区为研究对象,从基础地力、利用条件、区位条件3方面筛选出12个指标,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引入熵权法、障碍度模型等测算各评价单元的建设潜力和建设难度系数,最后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耦合两者评价结果,提出了南岸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结果表明:南岸区已基本具备高标准基本农田条件的耕地面积约76.6 hm~2,占永久基本农田总量的11%,其余624.19 hm~2耕地可通过土地整治逐步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在空间上,建设潜力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广阳镇,建设难度等级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规律,按照先易后难的建设原则,建设时序也需遵循从北向南的规律依次开展整治工程。研究结果可为南岸区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洁  李世平  
研究目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必然会对区域内的社会环境产生影响,本文从农民、农村、农业三方面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社会效应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依据可拓模型分别计算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与经典域5个等级的关联度,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影响社会效应相关因子的贡献度,估算宝鸡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前后社会效应。研究方法:熵权法和可拓模型。研究结果:农业影响因子在社会效应中的贡献度最大,农民影响因子最小;宝鸡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前后社会效应分别为不明显、非常明显。研究结论:基于熵权法的可拓模型可用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社会效应评价,宝鸡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付伟明  刘家兴  
本文基于广东省不同地形地貌及自然资源本底条件,在分析上一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化建设的思考,以期为新一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建生  郧文聚  赵小敏  刘新卫  
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确定建设区域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标准值,厘定基本农田现状与建设标准之间的差距,并使资金投资与现状相匹配。该研究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实践经验和专家意见选取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构建差距度模型(GD)与投资度(II)模型,计量反映基本农田现状与标准之间的差距以及基本农田现状与投资额度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四川省什邡市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标准值为0.930,已经是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村7个,面积为1 931.03 hm2,占评价区面积的9.70%,政府暂不投资;在什邡市基本农田中,差距度为1级、2级的分别占19.49%,24.07%,投资额度分别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边振兴  杨子娇  钱凤魁  朱瑞雪  康萌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地既要符合建设的内涵和要求,又要实际考虑研究区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综合评价和时序研究,论文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例,借鉴美国土地评价与立地分析(LESA)思想,根据自身限制条件和耕地质量更新成果进行综合质量评价,自然质量因素选取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质地等,立地条件因素从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选取,基础设施条件主要选取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等,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选取单位面积投入及农业技术人员投入等。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自然断点法与K-均值聚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划分建设时序。结果表明,近期建设区占研究区的43.95%,主要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致力建设设施完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勇  刘志伟  
研究目的:探索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范围选择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多因素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研究结果:(1)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构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2)根据评价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将各评价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得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等级。研究结论:通过实地踏勘表明,该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评价结果定量直观,不仅能够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可快速选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范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仇大海  吴国华  
广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经济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然而与此相伴而来的另一个变化却是,这个曾经的粮食生产大省,目前全省粮食自给率仅为32%。尤其东莞等一些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粮食主产区的珠三角城市,现如今不仅耕地保有量锐减,并且存量耕地的土壤质量令人堪忧。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情况与广东相类似,一些普遍性问题在中西部地区也有体现,超前出现在广东的一些问题未来其他省份也可能遇到。因此对广东省的情况进行剖析,有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丽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第一资源,加强耕地资源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粮食稳定增产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文结合辽宁工作实际,思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办法和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燕玲  张应良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既是国家制度安排,也是一种技术革新,体现在要素上的技术进步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本质。构建“制度+技术——粮食产能”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连续型DID模型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粮食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一,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显著提升了粮食产能,并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其二,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粮食主产区和平原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非粮食主产区和山地地区的粮食产能提升具有更高的边际贡献;政策实施对粮食数量和粮食质量均有提升作用,对粮食质量促进效果更明显;政策实施促进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数量增加和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质量提升以及促进平原地区的粮食数量增加和山地地区的粮食数量、粮食质量双提升。其三,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从而提升粮食产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燕玲  张应良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既是国家制度安排,也是一种技术革新,体现在要素上的技术进步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本质。构建“制度+技术——粮食产能”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连续型DID模型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粮食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一,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显著提升了粮食产能,并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其二,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粮食主产区和平原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非粮食主产区和山地地区的粮食产能提升具有更高的边际贡献;政策实施对粮食数量和粮食质量均有提升作用,对粮食质量促进效果更明显;政策实施促进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数量增加和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质量提升以及促进平原地区的粮食数量增加和山地地区的粮食数量、粮食质量双提升。其三,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从而提升粮食产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宇  高明  莫建兵  郑杰炳  李慧敏  
研究目的:探索西南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划定,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理想解逼近法、四象限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域中"高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25118.19 hm2,占铜梁区耕地总面积的37.74%,该区域是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最佳区域,主要分布在蒲吕镇、东城街道、虎峰镇与南城街道等区域;"高质量低适宜"与"低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共为26506.1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9.82%,该区域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条件区域,主要集中在永嘉、旧县、平滩、福果与水口等乡镇;"低质量低适宜"区域为暂不建设区域,其耕地面积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谭枭  王秀茹  汤怀志  
为科学地评价基本农田现状及合理地安排其建设布局与时序,本文以绵竹市为例构建了"自然禀赋—利用条件—经济社会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目标与要求,通过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农业特性等级获取定量指标,经专家评议法获取定性指标,共遴选出17个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得出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得分,采用分位数回归法对绵竹市基本农田评价分级。结果表明:绵竹市各村评价综合得分为0.01~3.05,可分为4个等级。综合评价值2.35~3.05为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建设区;1.80~2.35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备选建设区;1.00~1.80为限制建设区;0.01~1.00为禁止建设区,它们所占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晨  汪景宽  李红丹  李双异  
按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03-2012)》要求,本文以长岭县新安镇为例,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内涵及建设内容出发,构建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以及农田防护与生态工程4方面1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将新安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划分为基本具备条件、稍加整治和全面整治三类区域。结果表明,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的基本农田5340.97 hm2,不需进行建设,可直接予以认定;需要稍加整治和全面整治的基本农田面积分别为6690.23 hm2和590.50 hm2,且二者具有较好的建设潜力,经整治后可达到高标准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研究内容为长岭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选址及规划设...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许晓婷  韩申山  赵敏宁  武嘉乐  
为探索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耕地产能的提升能力,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工程内容以及耕地产能的内涵出发,分析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汉中市勉县老道寺等4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为例,测算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耕地产能提升的潜力,结果显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但可以增加耕地数量,而且可以提高耕地自然条件、利用水平、投入与管理水平,从而促进耕地产能的提升,汉中市勉县老道寺等4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设共提升耕地产能为3 357.76t,其中,新增耕地面积提升产能为48.15t,耕地质量提高提升的产能为3 309.61t。研究结果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产能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