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82)
- 2023(19307)
- 2022(16343)
- 2021(15549)
- 2020(13035)
- 2019(29883)
- 2018(29292)
- 2017(56118)
- 2016(30239)
- 2015(33997)
- 2014(33915)
- 2013(33191)
- 2012(30498)
- 2011(27412)
- 2010(27245)
- 2009(25432)
- 2008(23978)
- 2007(20801)
- 2006(17908)
- 2005(15857)
- 学科
- 济(115862)
- 经济(115726)
- 管理(84993)
- 业(82746)
- 企(67394)
- 企业(67394)
- 方法(54881)
- 数学(48210)
- 数学方法(47587)
- 中国(38545)
- 财(32635)
- 农(30775)
- 融(30077)
- 金融(30069)
- 银(29616)
- 银行(29564)
- 行(28381)
- 制(26337)
- 学(25910)
- 业经(25409)
- 地方(22752)
- 贸(22637)
- 贸易(22621)
- 易(22094)
- 务(21484)
- 财务(21394)
- 财务管理(21350)
- 理论(20483)
- 农业(20464)
- 企业财务(20353)
- 机构
- 大学(420571)
- 学院(417369)
- 济(169179)
- 经济(165597)
- 管理(162955)
- 研究(142766)
- 理学(140734)
- 理学院(139191)
- 管理学(136576)
- 管理学院(135835)
- 中国(115860)
- 京(89669)
- 科学(88078)
- 财(79268)
- 所(71152)
- 农(69715)
- 中心(66863)
- 研究所(65301)
- 财经(63775)
- 业大(63028)
- 江(59505)
- 经(58284)
- 北京(56776)
- 农业(54934)
- 范(53213)
- 师范(52586)
- 院(52346)
- 经济学(52252)
- 州(48738)
- 财经大学(47980)
- 基金
- 项目(289915)
- 科学(227644)
- 基金(212001)
- 研究(208988)
- 家(186105)
- 国家(184612)
- 科学基金(158058)
- 社会(132035)
- 社会科(125167)
- 社会科学(125137)
- 基金项目(111490)
- 省(111129)
- 自然(103729)
- 自然科(101386)
- 自然科学(101354)
- 自然科学基金(99524)
- 教育(96218)
- 划(94643)
- 资助(88477)
- 编号(83787)
- 成果(67707)
- 重点(65012)
- 部(64316)
- 发(60874)
- 创(60146)
- 课题(57889)
- 创新(56254)
- 科研(56081)
- 国家社会(55102)
- 教育部(55098)
- 期刊
- 济(175622)
- 经济(175622)
- 研究(124159)
- 中国(81540)
- 学报(69696)
- 科学(62716)
- 农(62267)
- 财(60462)
- 管理(58927)
- 大学(52990)
- 融(50366)
- 金融(50366)
- 学学(50033)
- 教育(44089)
- 农业(42568)
- 技术(35898)
- 财经(31096)
- 经济研究(29483)
- 业经(27373)
- 经(26670)
- 业(22577)
- 问题(22531)
- 版(20023)
- 理论(19973)
- 图书(19892)
- 科技(19392)
- 统计(19033)
- 技术经济(19031)
- 贸(18957)
- 实践(18032)
共检索到615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武毅
从微观、中观和宏观3个方面的19个指标,建立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AHP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运用DEA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验证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效率。结果表明,基于AHP-DEA的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是有效的,能较好地预警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江林 赖娟
通过以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同步变量构成的中国金融压力指数为被解释变量,以滞后的宏观经济变量、货币信贷变量、资产价格变量和相关经济大国的宏观经济变量为解释变量,运用逐步回归法建立金融系统性风险最佳预测方程,从而构建起金融系统性风险预警的合理、实用的指标体系。并用此最佳预测方程对我国2010年金融系统性风险状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前三季度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呈上升态势,且高于2008年的最高值;第四季度开始,金融系统性风险有下降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本文从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的分析入手,构建了一套由宏观经济风险指标、金融市场风险指标、银行经营风险指标以及金融开放风险指标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金融风险预警综合指标体系。本文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考察该指标体系对我国金融风险变化的预警功效,从而为金融危机的预警提供量化判断依据。研究表明,金融开放带来的跨境短期资本流动变化及其对外短期债务规模扩大的风险,对金融体系安全的影响较大,值得密切关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稳海; 赵桂玲;
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对金融风险的分类,合理构建了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对各指进行赋权,对年各指标数据加权求和,测算出各样本年份金融风险水平,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合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3-2008年期间,由于资本市场价格泡沫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2007年金融风险指数达到最高;2008年资本市场价格得以理性回归,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达标率进一步提高,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衰退,金融风险指数降到最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悦 张珍
在金融自由化浪潮中为保持我国金融业稳定,建立完善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非常重要。文章不仅构建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还确定了相应的临界值和安全区间,并提出主客观综合赋权方法,最后实证检验了整个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研究结论促进了我国金融安全预警发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进程。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安全 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小黄 孙伟 王丹 陈洁莹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全球风险治理中愈来愈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测度我国国民经济五部门及综合系统性风险,并运用拐点理论的分析方法揭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演进路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在系统性风险由正常状态到逆向运动的演进路径上,有3个关键拐点:一是系统性风险逆向运动点(A点),此时系统性风险从分散转变为集聚;二是系统性风险集聚点(B点),系统性风险开始在某些经济部门集聚;三是系统性风险演进成为极端情形,即系统性危机爆发点(C点)。2005-2018年间,我国系统性风险于2008年超过B点、达到最高值,其后呈现波动性下降态势,从2015年起增长趋势显现,预计2018年将再次超过A点。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国民经济五部门的风险特征,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控制金融部门不良贷款率,保障银行存款稳定性;二是继续推进实体经济部门去杠杆,促进实体经济稳步、协调发展;三是关注居民部门隐性负债,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时优化消费结构;四是推进地方政府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举债框架,有效发挥财政资金补短板的作用;五是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保持适度的贸易顺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饶勋乾
文章在分析国外经典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货币危机压力指数构建综合压力指数。通过选取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144个月度的数据,对综合压力指数的波动趋势进行分析,对于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做了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词:
金融风险 预警指标 压力指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成颂
文章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将金融风险的预警范围分为宏观经济环境、银行体系、经济泡沫、外部冲击以及债务影响等五个方面,具体选择了22项先行指标,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采用AHP赋权法对我国金融风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文章运用新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从长期、中期和短期三个不同的期限对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的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中长期还是短期,我国的金融体系都没有发出明显的金融风险预警,但是,也有不少指标处于不安全区域,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了适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文炼 徐晓波
对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曹文炼徐晓波一、从国际金融风波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本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资产交易呈几何级数激增,严重脱离实物经济基础。仅以全球外汇交易为例,1981年为1970年的24倍,其增长率高出实物贸易增长率4倍;199...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雪梅 石大龙
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受到广泛的关注。基于CoVaR方法,本文度量了我国公开上市的27家金融机构2008-2013年的系统性风险,并建立了一个预测系统性风险的模型。结果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较大,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风险贡献最小;金融危机期间,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明显高于其他时期,而2012年7月以来,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呈上升趋势;根据系统性风险的预测模型,财务杠杆率高、规模小、盈利能力好的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更高,自身风险较高的金融机构其系统性风险贡献也更高。系统性风险预测模型能有效指导金融监管政策的实施,并能避免依据当期系统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龙 吴永
文章利用股票收盘价数据进行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研究。首先,选取我国金融体系的32家金融机构的股票数据,根据Adrian和Brunnermeier提出的CoVaR技术,对CoVaR进行了再次定义。其次,关于CoVaR的求解,将学生t-分布作为收益率序列的分布函数。并将GARCH模型与DCC方法用于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波动性与时变相关性模型的建立,然后通过数值求解DCoVaR。最后,实证分析多个金融机构同时处于不同财务困境状态或不同基准状态下对我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得出在什么条件下对我国金融系统产生的联合系统性风险贡献达到最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陶玲 朱迎
国际实践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危及金融稳定,更会给宏观经济和社会财富造成巨大损失。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风险输入和我国转轨阶段自身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叠加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上升并逐步显现。如何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度量方法,从而有效地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论文借鉴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尚不成熟的方面深入探索。论文将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归纳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因素,将传导机制归纳为内部传导和跨境传导,将扩散机制归纳为信贷紧缩机制、流动性紧缩机制和资产价格波动机制。立足我国转轨体制特点和当前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论文提出了...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监测 风险度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政 梁琪 方意
为了对我国金融部门间的系统性风险溢出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预警,本文基于Adrian and Brunnermeier (2016)的Co ES指标构想,在左尾视角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右尾视角,构建下行和上行ΔCo ES分别作为系统性风险的同期度量指标和前瞻预警指标,并提出了更为有效合理且同时适用于下行和上行ΔCo ES的计算方法。本文一方面采用下行和上行ΔCo ES对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三个金融部门间的系统性风险溢出进行监测预警研究,另一方面还基于我国的经验数据检验上行和下行ΔCo ES的性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金融部门间具有显著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且三个部门间的风险溢出存在非对称性,银行部门是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发送者,证券部门是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接收者;三个部门两两间的风险溢出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性和周期性,且上行的风险溢出水平高于下行。同时,基于我国的经验数据发现,上行ΔCo ES对下行ΔCo ES具有显著的先导性、前瞻性,上行ΔCo ES可以作为系统性风险的前瞻预警指标。此外,下行ΔCo ES能够引领ΔCo VaR和基于MES估计方法计算的短期ΔCo ES指标,表明本文构建的下行ΔCo ES实时性更强,更适合作为系统性风险的实时监测指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湘鹏 周皓 金涛 王正位
准确测度金融机构对整体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边际贡献是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前提。本文对常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能否涵盖规模、高杠杆率和互联紧密性三方面信息"、"排序结果是否与银保监会认定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相吻合"、"是否具有宏观经济活动预测力"三方面对上述指标在我国金融体系的适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SRISK更适于作为我国微观层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同时,本文发现,"LRMES约等于1-exp(-18~*MES)"的经验关系不具有普适性,不适用于我国金融体系。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张斌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稳中有降,杠杆率快速上升。本文立足于企业、居民、政府和金融机构四大部门的运行情况,分析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债务风险,以及未来可能的演进路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防范风险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杠杆率 非金融部门债务 系统性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