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4)
- 2023(15529)
- 2022(13231)
- 2021(12328)
- 2020(10122)
- 2019(23299)
- 2018(22835)
- 2017(43498)
- 2016(23543)
- 2015(26191)
- 2014(26119)
- 2013(25520)
- 2012(23793)
- 2011(21775)
- 2010(21898)
- 2009(19912)
- 2008(19433)
- 2007(17137)
- 2006(15381)
- 2005(13649)
- 学科
- 济(100824)
- 经济(100723)
- 管理(66484)
- 业(63202)
- 企(50540)
- 企业(50540)
- 方法(41573)
- 数学(35340)
- 数学方法(34719)
- 中国(28980)
- 农(28534)
- 地方(25730)
- 财(23174)
- 业经(22917)
- 学(19827)
- 农业(19540)
- 制(17367)
- 贸(17336)
- 贸易(17322)
- 环境(16781)
- 易(16747)
- 理论(16619)
- 和(16082)
- 银(16002)
- 银行(15977)
- 融(15641)
- 金融(15639)
- 行(15430)
- 技术(15179)
- 策(15150)
- 机构
- 学院(333492)
- 大学(330735)
- 济(134895)
- 经济(131964)
- 管理(129412)
- 研究(115760)
- 理学(110772)
- 理学院(109489)
- 管理学(107367)
- 管理学院(106728)
- 中国(88229)
- 科学(71754)
- 京(71341)
- 财(62910)
- 所(57972)
- 农(54513)
- 中心(53781)
- 研究所(52686)
- 江(51417)
- 财经(49240)
- 业大(47797)
- 范(47305)
- 师范(46837)
- 北京(45211)
- 经(44705)
- 院(42538)
- 农业(42375)
- 州(41188)
- 经济学(40216)
- 师范大学(37746)
- 基金
- 项目(224033)
- 科学(177620)
- 研究(164881)
- 基金(161685)
- 家(141007)
- 国家(139820)
- 科学基金(120604)
- 社会(104207)
- 社会科(98872)
- 社会科学(98844)
- 省(88728)
- 基金项目(85019)
- 自然(78042)
- 自然科(76148)
- 自然科学(76126)
- 教育(76045)
- 划(74942)
- 自然科学基金(74721)
- 编号(67163)
- 资助(67050)
- 成果(54147)
- 发(52757)
- 重点(50870)
- 部(49291)
- 课题(47130)
- 创(46446)
- 创新(43369)
- 国家社会(42972)
- 科研(42876)
- 教育部(41983)
- 期刊
- 济(153149)
- 经济(153149)
- 研究(96936)
- 中国(68280)
- 农(49172)
- 学报(48950)
- 管理(48391)
- 科学(47517)
- 财(46599)
- 教育(38996)
- 大学(37517)
- 学学(35072)
- 农业(34215)
- 融(31887)
- 金融(31887)
- 技术(31719)
- 业经(26244)
- 经济研究(23676)
- 财经(22978)
- 经(19834)
- 问题(19757)
- 业(18003)
- 图书(17477)
- 资源(17470)
- 统计(16719)
- 技术经济(16689)
- 贸(15266)
- 策(15197)
- 科技(15053)
- 理论(14914)
共检索到504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翁钢民 王常红
本文首先介绍了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特点;然后,建立红色旅游的AHP综合评价方法,以河北省为案例,通过AHP对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针对河北红色旅游的现状,提出了打造红色品牌、加强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 评价体系 AHP 开发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文颖 银锋
红色旅游是旅游产业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VR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以八一起义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对南昌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不足、VR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VR助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借助商业化运作、内容精良的VRAR数字技术广告、教育意义深刻的VR研学旅游产品、针对现有馆藏重要文物开发出的VR讲解视频和大型付费VR战争体验馆等手段不仅可扩大八一起义纪念馆旅游的活动内容,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提高游客的创新动力,使游客身心真正受到触动和教育,而且拉伸了旅游产业链,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VR 红色旅游 八一起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任庆芳
红色旅游是一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一定的红色文化为资源依托向旅游者提供综合的旅游产品服务的过程。由于地方文献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可以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
关键词:
地方文献 红色旅游 旅游资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素珍
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产品之一。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开发红色旅游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辽宁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辽宁省 红色旅游 旅游资源 开发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力峰
在概述百色红色旅游资源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对白色红色旅游资源自身内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与区域对比评价,并提出开发建议。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 开发研究 百色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蓬涛 封志明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具有类型多、质量高的特征 ,同时也存在分布分散、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等问题。本文对西部地区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类型 )的丰度、分布密度 (面积相对密度和人口相对密度 )、类型和质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西部主要旅游资源总量占全国总数的 1 3左右 ,其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多达 8处 ,占全国总数的 34 8%。然而西部主要旅游资源的面积相对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4 0 %~ 6 0 % ,其中森林公园数目仅为全国水平的 31 % ;而西部地区较高的人口相对密度则意味着较少的当地旅游客源。针对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旅游资源 开发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永文 史本林
本文在对开封市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础上 ,对开封市的旅游形象进行了设计 ,对其规划进行了定位 ,并提出了旅游业发展应坚持的主导思想。
关键词:
开封市 形象策划 规划定位 旅游开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剌利青 徐菲菲 何云梦 韩磊
以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作为案例地,基于价值共创理论,运用大数据分析与内容分析方法,收集并分析马蜂窝网站上井冈山景区的游记文本,构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共创机制:以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资源和标志性景观符号为资源基础,游客通过红色文化体验、学习培训活动、解说服务体验和自然景观体验等实践活动,获得对红色历史文化的认知、情感的联结和价值观的塑造。另外,红色旅游景区现有的价值共创实践仍旧有限,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共创机制整合了游客需求、景区支持以及可能存在的价值共创实践,对创新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手段与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丽刚 黄三生
京九铁路沿线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呈现出数量的丰富性、分布的差异性、层次的高品位性、开发的可行性等特征,但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知名度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人员素质偏低、合作机制缺失等问题。因此,需要选择加强宣传、创新观念、培养人才、加强合作、注重和谐等路径来解决,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关键词:
红色旅游 京九铁路 可持续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衍用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事业的基本物质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对旅游资源的恰当评价和合理开发。本文以评价为线索,对山东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优势劣势、类型特色及空间组合诸多问题作初步研究一、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类型齐全,在全国居前列地位;大多数景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较好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素称“齐鲁之邦”、“孔孟之乡”,人文景观众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力
对呼盟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王力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以进行旅游活动,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而产生良好效益的各种客体和因素的总和。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价值的大小。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丽刚 易修政
浙赣铁路沿线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呈现出数量的丰富性、层次的高品位性、开发的可行性等特征。但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着开发深度不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合作机制缺失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创新观念、培养人才、加强合作、注重资源整合等路径来解决,以打造"浙赣"红色旅游品牌。
关键词:
浙赣铁路 红色旅游 开发对策 合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川
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行丽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以探索丽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分析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以认识红色旅游相对其它旅游的区别。分析了丽江当前旅游资源现状,以了解丽江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丽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以促进丽江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是民族精神的有力体现,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丽江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红色旅游发展缓慢,需要探索一条能够促进丽江红色旅游开发的有效路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借助丽江当前旅游业的基础,采用融合式发展,突出红色旅游品牌打造,加强红色旅游商品开发,能够较好地实现丽江红色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明水 鄢沂 曾春水 朱鹤 王甫园
红色旅游资源是革命精神的核心载体,其保护和旅游利用面临着破碎化、片段化、静态化等问题,亟需开展整合开发研究。以中央苏区核心区为例,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修正的引力模型,研究红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和文化生态变迁,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开发的策略,结论如下:(1)红色旅游资源点空间上呈现局部聚集特征,赣南苏区形成章贡区、瑞金市、于都县"金三角"分布格局,闽西苏区则形成新罗区、永定区、上杭县、连城县"银菱形"分布格局;(2)闽西和赣南苏区各重大事件红色旅游资源点在空间上8.9~106.6 km的范围内,形成带状或面状的文化生态基底,并呈现一致向服务业主导型转变的发展态势;(3)红色旅游资源网络联系方向与服务业主导型文化生态方向错位发展,这是赣南和闽西红色旅游资源内部网络联系度较强,跨区域网络联系度较弱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遵循红色旅游资源文化生态空间一体化、文化生态演变全域化、文化生态发展动态化的原则,提出空间集聚区优先整合开发、高发展指数红色旅游资源跨省域优先整合开发、跨主导类型关键节点优先整合开发三个整合开发对策,以期促进中央苏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