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3)
2023(10862)
2022(9188)
2021(9041)
2020(7471)
2019(17270)
2018(17080)
2017(31141)
2016(17824)
2015(20103)
2014(20232)
2013(18463)
2012(16513)
2011(14907)
2010(14541)
2009(12408)
2008(11623)
2007(10005)
2006(8153)
2005(6911)
作者
(44118)
(36833)
(36626)
(35059)
(23161)
(17853)
(16996)
(14496)
(14330)
(13164)
(12628)
(12277)
(11552)
(11481)
(11424)
(11282)
(11108)
(10937)
(10647)
(10426)
(9171)
(8984)
(8731)
(8530)
(8230)
(8220)
(8211)
(8117)
(7416)
(7398)
学科
(57741)
经济(57682)
管理(43681)
(40455)
(33994)
企业(33994)
方法(32179)
数学(29271)
数学方法(28755)
教育(23140)
中国(20951)
(16253)
理论(14412)
(14299)
(13699)
业经(11391)
技术(11367)
教学(10967)
(10871)
财务(10834)
财务管理(10813)
企业财务(10375)
农业(9477)
地方(9463)
(9150)
贸易(9146)
(9047)
(8923)
(8711)
环境(8431)
机构
大学(232817)
学院(223745)
管理(83810)
(82120)
经济(80281)
理学(74223)
理学院(73312)
研究(73055)
管理学(71624)
管理学院(71165)
(48560)
中国(46055)
科学(43997)
(40663)
师范(40372)
教育(37977)
(37254)
(33691)
中心(33682)
师范大学(33289)
(32571)
业大(32407)
(31776)
研究所(31284)
财经(31148)
北京(30347)
(28736)
技术(27472)
(27248)
经济学(25986)
基金
项目(161424)
科学(130242)
研究(123962)
基金(115459)
(99425)
国家(98470)
科学基金(85610)
社会(77657)
社会科(73407)
社会科学(73386)
教育(67637)
(64689)
基金项目(60769)
(56916)
自然(54626)
自然科(53461)
自然科学(53446)
自然科学基金(52462)
编号(51425)
资助(46717)
成果(43142)
课题(38781)
(38505)
重点(37997)
(34631)
(34629)
教育部(34299)
大学(33460)
人文(32054)
(31984)
期刊
(75825)
经济(75825)
研究(71664)
教育(65265)
中国(49814)
学报(34135)
科学(30177)
(29723)
大学(29162)
管理(28602)
(26447)
技术(25048)
学学(24817)
农业(18720)
职业(15712)
财经(15438)
(13588)
金融(13588)
(13356)
经济研究(12417)
业经(11877)
(10456)
统计(10301)
(10291)
图书(10179)
科技(10048)
(10033)
问题(9914)
(9903)
论坛(9903)
共检索到317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光华  钟京凤  
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内容、范围、时间的不确定性,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把评价体系归结为4个准则15个指标,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并把最终的计算结果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的实践中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杨乐  郑大俊  
在现代知识条件下,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显著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建立之初,就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以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视野观照、审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从自身的学科特殊性出发,在不同学科中韬光养晦,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效创新,这既是当前社科研究的整体趋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路径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东坡  
信息科技时代,多媒体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信息传播由较为简单的电视、广播与报刊等传统传媒形式,转变为以手机、电脑等多元智能终端设备为载体,互联网为技术支持的现代化传媒形式,进而能更加全面地提升社会信息整体传播效率。基于此,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持续创新发展将得到极强媒介力量支持。任艳妮编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认为,信息时代下大众传媒形式的创新发展,可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外环境的转变,并引领人们从传媒学视角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的发展进行重新审视与研究,从而由理论创新和实践需求方面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传播有效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彭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才培育质量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高校要汲取西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管理机制。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专家教授编写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一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职能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该书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教材研究视野开阔,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海洪  朱宗友  
共青团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使命,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规律、大学生群团组织思想建设规律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深化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知;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活动,促进思想政治意识向行动转化;夯实共青团基础建设,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构建网络化工作格局,创新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范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政  
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以科学发展观、德育为主和以人为本三大原则指导下,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把握、重视大学生自身特点,掌握、运用思想道德形成规律,学会应用大数据资源,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旭阳  童永炯  
近年来,高校纷纷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的深入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有效性的分析,提出应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要素的有效性、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和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来评估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春芳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大问题。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实效性不强一直是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璐  
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基点。要开展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其实际效果同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即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思想政治教育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价值追寻,以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为最终目标,其本身就内含着,也应然地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立军  张传文  曹雷  
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着力抓好"一个结合、两个纳入",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是要内化于心、见之于行,让知识转化为素质、让他律转化为自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其各部分、各要素间的关系,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及其成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芸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其实效性。文章认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凤梅  王弘  陈静  
针对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研究多囿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氛围,带有明显的显性思维痕迹与意识。应以"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拓展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同辈群体的影响、校史文化的熏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禹  孙宝成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方式的间接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等特征。针对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运行机制不当、教育途径缺乏灵活性、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不稳定因素、网络思想教育的复杂性等种种问题,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增强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度、发挥教育者自身的榜样作用、充分挖掘网络教育阵地作用四方面出发,创新大学生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玉奇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高校学生的各个角落,如何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不迷失自己,是教育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内容缺乏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成熟、教育内容和方式单调,并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文昌  
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结合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问题,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联系和结合的意识,其次要从多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要实现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必须坚持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具体包括指导思想、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和实际工作的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