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3)
- 2023(13762)
- 2022(11851)
- 2021(11025)
- 2020(9354)
- 2019(21697)
- 2018(21535)
- 2017(41723)
- 2016(22318)
- 2015(25298)
- 2014(25338)
- 2013(25146)
- 2012(23704)
- 2011(21335)
- 2010(21275)
- 2009(19548)
- 2008(19405)
- 2007(17476)
- 2006(15106)
- 2005(13875)
- 学科
- 济(97358)
- 经济(97264)
- 管理(61364)
- 业(59888)
- 企(47575)
- 企业(47575)
- 方法(43057)
- 数学(38304)
- 数学方法(37854)
- 中国(27502)
- 农(26377)
- 地方(25273)
- 财(25173)
- 银(23020)
- 银行(22989)
- 制(22614)
- 行(21808)
- 业经(20866)
- 融(19486)
- 金融(19483)
- 农业(17853)
- 贸(17543)
- 贸易(17530)
- 学(17526)
- 易(16948)
- 务(15312)
- 财务(15257)
- 财务管理(15207)
- 环境(14503)
- 企业财务(14491)
- 机构
- 学院(315499)
- 大学(313885)
- 济(131963)
- 经济(129185)
- 管理(121701)
- 研究(106974)
- 理学(103602)
- 理学院(102450)
- 管理学(100699)
- 管理学院(100096)
- 中国(87305)
- 京(66473)
- 科学(64464)
- 财(63139)
- 农(54751)
- 所(54181)
- 中心(51741)
- 财经(49298)
- 江(48853)
- 研究所(48813)
- 业大(46042)
- 经(44676)
- 农业(43027)
- 北京(41950)
- 范(40714)
- 经济学(40610)
- 师范(40269)
- 州(39431)
- 院(38313)
- 经济学院(36734)
- 基金
- 项目(207282)
- 科学(162806)
- 研究(151382)
- 基金(149412)
- 家(129633)
- 国家(128525)
- 科学基金(110499)
- 社会(95736)
- 社会科(90905)
- 社会科学(90881)
- 省(82358)
- 基金项目(79063)
- 自然(71198)
- 教育(69986)
- 自然科(69534)
- 自然科学(69512)
- 划(68972)
- 自然科学基金(68232)
- 资助(61984)
- 编号(61764)
- 成果(49791)
- 发(48778)
- 重点(46930)
- 部(46021)
- 创(43156)
- 课题(42779)
- 创新(40414)
- 科研(40121)
- 教育部(39413)
- 国家社会(39303)
共检索到482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良荣 侯世英
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可以控制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从我国当前的地方政府债券监督机制来看,主要的监督技术手段包括信息披露机制、信用评级制度、审计问责机制等。在分析了地方债监督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探讨各种技术监督手段对监督效果的影响,发现审计问责机制的有效性最强,信息披露机制和信用评级次之。依照监督手段的有效性对地方债券发行监督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地方债券发行 监督效果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良荣 侯世英
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可以控制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从我国当前的地方政府债券监督机制来看,主要的监督技术手段包括信息披露机制、信用评级制度、审计问责机制等。在分析了地方债监督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探讨各种技术监督手段对监督效果的影响,发现审计问责机制的有效性最强,信息披露机制和信用评级次之。依照监督手段的有效性对地方债券发行监督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地方债券发行 监督效果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玮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了探析,在揭示我国现阶段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理论及现实可行性,并对其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乘数效应 信用评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平 黄显林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审核制度改革争论的焦点在于发行审核权的分配问题。本文利用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和比较了行政控制与市场约束制度模式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审核权的分配状况。通过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审核制度演进的三个假说的讨论,得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审核制度改革应遵循渐进式的分权改革路径的结论,并提出未来制度改革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发行审核权 讨价还价博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伟华
我国目前还没有地方政府债券,本文从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资本市场的需要以及发行地方债券的外部条件等多角度分析,指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其客观必然性,积极探索地方债券发行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客观必然性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蔺庆校 朱连才
地方政府债券(Local Treasury Bonds,简称LTB)是地方政府或其授权代理机构发行,为筹集资金用于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的有价证券。LTB一般是以当地政府的税收能力作为本付息的担保。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采用这种方式为地方政府融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敏 方铸
从2015年开始,地方政府的新增债务与置换债务只有发行标准化债券这一形式,控制风险与降低融资成本便成为了当前省级地方政府首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整理2015—2017年间全国31个省份发行的3194只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差为基础数据,逐步加入了包括地方政府债券自身特征、地方政府经济状况、信息披露情况以及市场流动性四大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成本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券自身特征中的规模、期限结构、地方政府经济状况以及流动性指标均体现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风险溢价,而一般债券与专项债券、置换债券与新增债券、定向承销方式发行的债券和公开招标方式发行的债券则体现了市场和非市场化因素对地方政府债券的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雷澍
债券利率的构成分析与债券发行价格的确定一、债券利率的构成分析债券利率是指债券持有人每年获取的利息与债券票面价值的比率。它反映了债券持有人获利或可能获利的大小。由于债券持有人持有某种债券意味着他向债券发行主体提供了一笔资金在一定时间内供其使用。因此,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艳 胡婷婷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人们对其安全风险的担忧。地方政府发债规模如何调适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经济高水平安全的关键所在。基于卢因的力场理论,本文构建了PMR模型分析发债规模问题,认为由压力场、动力场构成的驱动力和由阻力场构成的抑制力形成发债规模的“适时”调适逻辑,而统筹发展和安全原则构成发债规模的“适度”增长逻辑。场域逐渐变化和力量不断博弈,必然要求“适时”“适度”进行发债规模调适,以达到力场的动态平衡。因此,发债规模调适要根据力场变化审“时”度势、应“时”而动,基于力场平衡调至“适度”、严防“过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政府债务 力场 规模 调适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佳慧
今年的财政节奏超预期后置,特别是新增地方债,呈现出"目标设定偏积极、但发行进度明显偏慢"的特征。后置的新增地方债发行不仅是上半年资金面宽裕、债市走牛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下半年经济基本面以及债市的重要变量。该文旨在对后续地方债供给规模和节奏进行测算,并通过历史信息寻找规律,结合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探究下阶段地方债供给放量对债市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地方债发行 隐性债务 市场走势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娥平
公司使用可转换债券筹集外部资金既是作为普通债券的替代,增加转换特性来降低利息率从而保持现金流量,也是转换条款建立“延迟股权”,通过转换,以高于现行股票的价格出售。本文研究发现,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是为了减少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以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冲突所引起的代理成本;为了降低由发行普通债券带来的高额预期财务危机成本和普通股发行中经常出现的严重负面公告效应;以及在投资者和管理者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认识不同时,使其价值不易受公司风险变化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国华 张照蓉
文章从理论角度把向来独立进行的可转债的研究与投资决策研究利用实物期权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在同时考虑投资不可逆以及融资约束的情况下,对业绩良好的可转债发行公司的投资和分红的柔性进行研究,分析了企业最优决策的问题,为可转债发行公司的投资和分红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卫红 杨向荣 任屹颖
<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经济体受制于货币“原罪”(Original Sin),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普遍面临货币错配和期限错配的问题,这是导致其金融市场脆弱性的重要因素,甚至成为引发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因此,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积极发展本币债券市场并发行以本币计价的国际债券,从而降低主权债务货币错配程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本币债券市场实现较快发展,但美元仍是其发行国际债券最主要的计价货币。在当前美债利率维持高位、美元指数保持坚挺的背景下,汇率与利率双重上涨给发债国带来更大的压力,新兴经济体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乐峥 蒋晓婉
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开好地方政府举债的"前门"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关键环节。2017年财政部推行的专项债券创新试点政策本质上是以拆包发行的方式从细分项目类别、明确项目所在地和平衡项目收支三个维度提高专项债券的信息准确度。本文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专项债券信息准确度对债券发行利率和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特定品种的专项债券相比,新型专项债券的发行利率提高约11个基点,债券平均交易间隔缩短约23天。本文旨在通过探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创新试点的政策效果,为进一步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李羽翔 张搏
本文以2015—2017年公开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为研究样本,探索地方债发行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银行与地方政府关系影响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定价,地方政府在进行国库现金管理过程中,地方债发行定价受到影响。借助逐步开放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招标试点提供的自然实验平台,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试点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地方债的利差,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对地方债定价影响并不显著,地方债发行定价并未充分体现出发行主体的信用资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承诺渠道影响地方债市场化发行。本文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提出落实严禁财政承诺、完善地方债发行机制以及引入更多投资主体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债 发行利差 信用资质 银政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