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8)
- 2023(15305)
- 2022(13414)
- 2021(12719)
- 2020(10617)
- 2019(24513)
- 2018(24448)
- 2017(46955)
- 2016(25567)
- 2015(28897)
- 2014(28943)
- 2013(27842)
- 2012(25449)
- 2011(22552)
- 2010(22278)
- 2009(20130)
- 2008(19350)
- 2007(16833)
- 2006(14396)
- 2005(12103)
- 学科
- 济(95961)
- 经济(95850)
- 管理(74593)
- 业(67194)
- 企(56644)
- 企业(56644)
- 方法(47758)
- 数学(41619)
- 数学方法(40941)
- 农(25879)
- 财(25226)
- 中国(24133)
- 学(23227)
- 业经(21116)
- 地方(19661)
- 环境(18522)
- 理论(17908)
- 制(17504)
- 农业(17104)
- 务(16441)
- 财务(16354)
- 财务管理(16312)
- 和(16244)
- 贸(15733)
- 贸易(15727)
- 技术(15692)
- 企业财务(15401)
- 划(15300)
- 易(15238)
- 银(13999)
- 机构
- 学院(350923)
- 大学(350795)
- 管理(140393)
- 济(131470)
- 经济(128439)
- 理学(122509)
- 理学院(121153)
- 管理学(118661)
- 管理学院(118046)
- 研究(113748)
- 中国(82792)
- 京(74367)
- 科学(74299)
- 财(59827)
- 农(58868)
- 所(56618)
- 业大(55763)
- 中心(52403)
- 研究所(52210)
- 江(50033)
- 财经(48650)
- 范(46785)
- 师范(46260)
- 农业(46245)
- 北京(46213)
- 经(44364)
- 院(42623)
- 州(41055)
- 技术(39709)
- 经济学(38560)
- 基金
- 项目(251786)
- 科学(196687)
- 研究(181984)
- 基金(180655)
- 家(158558)
- 国家(157255)
- 科学基金(134936)
- 社会(112079)
- 社会科(106056)
- 社会科学(106025)
- 省(99978)
- 基金项目(96180)
- 自然(89727)
- 自然科(87626)
- 自然科学(87600)
- 自然科学基金(85950)
- 教育(84620)
- 划(83958)
- 编号(74791)
- 资助(74774)
- 成果(59442)
- 重点(56334)
- 部(54579)
- 发(52846)
- 创(52005)
- 课题(51576)
- 科研(48651)
- 创新(48495)
- 大学(46721)
- 教育部(46403)
- 期刊
- 济(137078)
- 经济(137078)
- 研究(95298)
- 中国(64870)
- 学报(59615)
- 科学(52993)
- 农(52216)
- 管理(49875)
- 财(46156)
- 大学(44819)
- 学学(42223)
- 教育(42057)
- 农业(36298)
- 技术(33270)
- 融(24421)
- 金融(24421)
- 业经(23532)
- 财经(22420)
- 经济研究(21320)
- 图书(19880)
- 经(19083)
- 业(18804)
- 科技(17711)
- 问题(17639)
- 版(17394)
- 技术经济(16624)
- 资源(16591)
- 统计(16267)
- 理论(16214)
- 业大(15583)
共检索到494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成受明 王若冰 陈春华
四川秦巴山区是我国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在国家扶贫攻坚政策背景下,对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归纳国内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评价的原则、指标以及评价方法。运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居住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大方面提出了26个单项指标,在区县层面对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和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对比评价,得出四川秦巴山区人居环境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居住建设和社会经济因素得分较低,生态环境因素得分较高。评价结论可以为四川秦巴山区后续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贫困地区人居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AHP 人居环境 评价体系 四川秦巴山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成受明 李宸强 陈春华
秦巴山区被列为我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在我国"十三五"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对四川秦巴山区城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非线性科学分形理论以及GIS相关软件的运用,对四川秦巴山区城镇体系的城市首位度、规模等级分形特征、空间向心性分形、均衡性分形、关联性分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四川秦巴山区城镇体系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但是首位城市不突出、城镇体系呈现扁平,以通川区为中心的集聚性显著,城镇空间分布结构不紧凑,交通网络发育度亟待提高。以上结论可以为四川秦巴山区城镇规划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和引导对策,为同类型地区城镇体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永 黄文典 张陵蕾 李嘉 脱友才
针对受水资源开发影响的四川秦巴山区河流生态补偿体系中,现有的补偿主客体、补偿标准、补偿模式、补偿支付制度及补偿激励政策的问题,探讨了秦巴山区河流生态补偿体系的构建。根据秦巴山区河流生态体系的特点,提出了4种生态补偿原则;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及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分析,确定了生态补偿的主客体;采用Vague集相似度量方法,构建了相应的补偿标准;针对不同的生态补偿内容和补偿主客体,建立了3种补偿模式;设计了激励政策系统框架;并提出了生态补偿度评价方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林敏 张江波 刘志斌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中国工程院启动重大咨询项目"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绿色交通战略研究是秦巴山区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绿色交通战略研究的核心部分之一是绿色交通网络体系的构建,提出以"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代价最低和经济效益最大"为最优目标来构建绿色交通网络体系的基本思想;并从交通运输中的绿色要素角度考虑,通过对四川秦巴山区市县区主要区域职能分析,选取以"农副产品资源、旅游资源和区位资源"为四川秦巴山区绿色交通网络构建的基本要素,将这3种要素与交通网络体系进行了关联性分析,从定性的角度提出了当前交通网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最后以农副产品资源要素为例,构建了"能源消耗最低"为优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尹华强 陈艳秋 郭家秀 杨丹妮
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四川秦巴山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同中国的大城市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数字鸿沟突出,并呈现出日益拉大的趋势。在全球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加强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该地区绿色循环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手段,是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四川秦巴山区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信息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信息化建设要紧密结合现状,依托重点城镇逐步向山区延伸,达到片区全覆盖;以"互联网+"着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从而实现该地区经济的循环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 互联网+ 绿色循环 四川秦巴山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江波 林敏 刘志斌
四川秦巴山区绿色交通系统构建中的三大要素,农副产品资源、旅游资源与区位资源,与秦巴山区绿色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农副产品与公路运输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旅游资源与公路运输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以不同交通体系耦合作用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为例,分析了四川秦巴山区绿色交通网络系统与交通运输方式的耦合关系;探讨了四川秦巴山区东部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如何依赖较为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而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与当前广元—成都等铁路干线密切关联,区位资源、交通运输方式如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密切相关等问题.
关键词:
绿色交通 交通网络 耦合分析 秦巴山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叙笛 王钺 何雨洋 刘琼 陶国平
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合理评价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分别对区域内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同时,由于该区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因此根据生态区划原则,进行生态区划,提出各生态分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以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的关系,推动四川秦巴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 文化旅游 资源评价 秦巴山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郭小红 王钺 陈叙笛 刘琼 陶国平
为响应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顺应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力求打造秦巴山区对于世界与中国的价值地位,就要在了解秦巴山区旅游行业中游客需求、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梳理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独有特点、旅游产业的业态及构成,优化秦巴山区旅游发展的空间协调性,不断开拓绿色循环发展道路,探索绿色支撑体系,以便促成推动秦巴山区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着眼于四川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对于实现四川秦巴山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欣莉 赵巍 阿周源源 刘影 蒋强
以四川秦巴山区的山地经济区域规划部署政策体系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及四川省近年来对秦巴山区进行区域规划和部署的相关政策文件,从整体大方向上理清政策思路及基本目标,并结合实际调研走访情况,对现有政策的落实基础进行梳理评估,分析现存政策与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呼应点及盲点。通过分析当前政策的问题,提出向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并通过向绿色保护政策转变、强化政策保障体系等两方面的研究对现有政策进行优化,对同类地方山区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山地经济 绿色循环 政策优化 秦巴山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卢毅
生态补偿是欠发达山区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传统政府主导模式不可持续、市场主导模式有待健全,提出四川秦巴山区应采用政府与市场结合、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可持续生态补偿模式,设计补偿原则、方式和标准;针对四川秦巴山区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问题,提出协调共建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通过建立区际横向补偿机制、完善资源产地补偿机制、强化生产企业环境责任、实行补偿清单式管理等举措,推动实施可持续的生态补偿。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天然气 模式 四川秦巴山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姚建 王安 孙辉 徐瑞 王茜 王然
四川秦巴山区水资源丰富,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全局。对四川秦巴山区嘉陵江流域水质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对水环境质量时空分布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合该地区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及布局,分析了地表水污染源及其对水质的影响,并从产业布局和调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污染及治理监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区域水环境质量的综合对策,为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阳春 肖君实 程润华
本文通过构建科技扶贫服务平台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以国家十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秦巴山区的四川部分科技扶贫调研数据为例,从直接和间接经济效应两大维度,客观评价四川秦巴山区21个贫困县科技扶贫服务平台的经济效应,比较分析其经济效应的区域差异及原因。为进一步放大贫困县科技扶贫服务平台经济效应,提升科技扶贫助农增收绩效,并为全国贫困地区科技扶贫提供重要经验和有益启示,本文从夯实农业科技推广的乡村基础、加强平台运行资金投入与管理、完善平台运行的监督评价机制、缩小各区域平台经济效应差距、创新机制以放大平台经济效应、推广科技扶贫服务平台四川经验六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伟 高雪松 凌静 贾凡凡 蒋远胜 邓良基
四川秦巴山区恶劣的生存条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滞后的交通条件和严重的贫困程度已阻碍了当地的发展。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个因素出发,研究适宜于四川秦巴山区农村聚落布局的TR-SE模式,并依靠ARCGIS平台应用该模式对平昌县玉鹿村农村聚落布局进行规划。规划布局后居民点总占地面积可减小62.02%。如果将节余宅基地,进行土地复垦或退建还林,可增加9.20%的农田面积和1.02%的林地面积,从理论上可以改善当地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和社会生产力,降低今后产业发展的难度,为该区域精准扶贫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农村 聚落布局 四川秦巴山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阙怡 曾源 熊豪 包瑶瑶 彭韬
非物质文化是从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发展下来的精华部分,作为文化资源中重要的且不可再生的一部分,其保护与发展是推进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的关键环节。以四川秦巴山区为研究范围,分析其现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特征,及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策略,即与既有的文化载体空间一体保护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从空间类型、要素等方面对文化载体空间进行分析,探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娜 李美慧 张欣莉
在巩固四川秦巴山区自然地理和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农业科技体系不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社会公会对绿色循环发展认识不足以及绿色循环的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探讨秦巴山地区农林畜药新形势下的农业循环发展新模式,提出在绿色发展导向下,坚持"整链打造"理念,加强农业综合体的联动发展,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借力"互联网+",营造农产品交易新业态,最终实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
绿色循环农业 农业综合体 四川秦巴山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