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54)
2023(18861)
2022(16118)
2021(14885)
2020(12393)
2019(28276)
2018(27824)
2017(53132)
2016(28776)
2015(32171)
2014(31627)
2013(30926)
2012(28532)
2011(25769)
2010(25691)
2009(23176)
2008(22289)
2007(19452)
2006(16994)
2005(14744)
作者
(81534)
(67930)
(67337)
(63786)
(43110)
(32603)
(30600)
(26577)
(25871)
(24001)
(23203)
(22875)
(21517)
(21269)
(21016)
(20571)
(20169)
(19985)
(19383)
(19350)
(16701)
(16687)
(16328)
(15520)
(15195)
(14973)
(14957)
(14943)
(13612)
(13453)
学科
(118036)
经济(117929)
管理(82397)
(80057)
(65601)
企业(65601)
方法(50592)
数学(43707)
数学方法(43116)
中国(33769)
(32533)
地方(29651)
业经(27673)
(26607)
(24394)
技术(23204)
农业(22330)
(20101)
贸易(20084)
(20040)
理论(19622)
(19400)
环境(19131)
(18333)
(18261)
银行(18203)
(17594)
金融(17591)
(17481)
(16482)
机构
学院(397737)
大学(397076)
管理(158295)
(157940)
经济(154558)
理学(137294)
理学院(135717)
研究(134587)
管理学(133225)
管理学院(132498)
中国(99694)
(84928)
科学(84344)
(70040)
(66680)
(65422)
中心(61482)
研究所(60960)
业大(60337)
(58728)
财经(56140)
(54638)
师范(54104)
北京(53362)
(51191)
农业(50939)
(49596)
(47805)
经济学(46725)
师范大学(43698)
基金
项目(277735)
科学(219659)
研究(203423)
基金(200407)
(175021)
国家(173519)
科学基金(149893)
社会(128256)
社会科(121595)
社会科学(121564)
(110380)
基金项目(106682)
自然(97475)
自然科(95267)
自然科学(95245)
教育(94269)
自然科学基金(93523)
(92541)
编号(82979)
资助(81301)
成果(66089)
(62516)
重点(62463)
(60589)
(60435)
课题(57579)
创新(56048)
科研(52832)
国家社会(52647)
教育部(51787)
期刊
(172617)
经济(172617)
研究(115223)
中国(80187)
学报(62367)
管理(59259)
(59130)
科学(58507)
(51841)
教育(49937)
大学(47767)
学学(44732)
农业(41406)
技术(37240)
(33784)
金融(33784)
业经(30097)
经济研究(27256)
财经(26387)
(22668)
问题(22186)
(21755)
图书(21614)
科技(20983)
技术经济(19858)
资源(18431)
理论(18207)
(18115)
商业(18055)
现代(17507)
共检索到583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阳  霍国庆  顾春光  
文章通过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指标测度上提供的理论支撑,以期阐明区域创新驱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自然联系。同时,赋予各要素之间的外延与内涵的准确范围,以期阐明不同区域各要素的变化差异和变量函数,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要素探讨作为切入点,以期阐明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机制和综合作用机理,为建立适合不同区域的创新驱动模式奠定基础,建立范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倪外  曾刚  滕堂伟  
在分析创新集群的构成与创新机制的基础上,从外部环境、构成主体等4个方面讨论了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区别。以日本创新集群发展为例,分析创新集群的关键创新要素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区域化发展背景下,区域创新集群已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与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在创新集群发展中,领先企业的创新主导与示范作用突出,但又通过技术权力以技术锁定、标准控制等各种不同方式实施技术控制,影响中小型企业及其他研发机构发挥创新作用;在技术传播中,技术扩散、技术转移、技术溢出同时存在,在不同主体、不同阶段、不同空间尺度之间的途径与作用效果不同,畅通的技术通道保证了创新的共创共享;社会网络以社会文化、制度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战勇  
我国经济在连续保持了近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正逐步进入到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新常态,区域经济只有转变发展模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才能获得长期、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区域经济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借助统计分析,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假设和检验,并给出了区域经济创新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战勇  
我国经济在连续保持了近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正逐步进入到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新常态,区域经济只有转变发展模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才能获得长期、健康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对区域经济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借助统计分析,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假设和检验,并给出了区域经济创新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鹏  吕佳  
企业是创新活动中最具活力的主体,对区域企业创新活动能力进行多维度的整体性评测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在回顾中国情境下区域企业创新研究框架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由5个维度30个指标组成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评测体系,并对中国55个不同类型城市进行了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分布呈现华南和华东强、华中和西南次之、北方(西北、华北和东北)偏弱的显著特点,而影响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高新区企业技术收入、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等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城市在分项维度和总分值上的表现将其划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并根据三类城市特点分别提出了差异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鹏  吕佳  
企业是创新活动中最具活力的主体,对区域企业创新活动能力进行多维度的整体性评测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在回顾中国情境下区域企业创新研究框架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由5个维度30个指标组成的区域企业创新能力评测体系,并对中国55个不同类型城市进行了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分布呈现华南和华东强、华中和西南次之、北方(西北、华北和东北)偏弱的显著特点,而影响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高新区企业技术收入、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等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城市在分项维度和总分值上的表现将其划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并根据三类城市特点分别提出了差异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靳宗振  刘海波  
为细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措施,立足知识创新全过程,提出知财运营概念。通过阐述知财运营的内涵与创新的内在关联性,设置知财运营指数。利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和深圳市2008—2012年的知财运营指数进行分析。实证结果发现:深圳市的知财运营指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且在2009年起超越了北京市、上海市和天津市;北京市知财运营指数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上海市和天津市的知财运营指数则一直处于低位。为有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多举措并举,提升知财运营活跃度,发挥知财运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施晓丽   蒋林林  
加快创新要素流动是释放要素优化配置红利和增强供给侧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08至2019年我国30个省级单元的数据样本,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创新要素流动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以及创新要素集聚在此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创新要素流动显著促进区域创新发展。与创新人员要素流动相比,创新资本要素流动的影响更明显,且创新资本要素的空间集聚有助于强化创新资本要素流动的创新驱动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凌云  梁传杰  
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关乎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当前我国博士生教育迫切需要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通过明晰创新主体,建立创新驱动的催生机制和培育适宜创新的环境,以创新驱动博士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能生  黄雄智  
本文首先对政府人力资本对创新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继而利用我国各省市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就政府人力资本对我国创新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人力资本价值对区域创新起着正向促进作用,政府人力资本规模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呈倒U型的变化关系,且政府人力资本对创新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和类别差异。进一步加入交互项验证政府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路径和条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优化和政府效率的提升,会促进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作用的发挥;社会人力资本水平是制约政府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影响的重要条件。最后,文章提出了优化政府人力资本规模,提升政府人力资本价值,完善政府人力资本管理机制,促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泽  李东  彭志胜  
一个地区科技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对各指标要素进行因子分析,我们从具有复杂关系的原始指标中提取五个因子,利用因子得分比较各地区科技创新的能力,解释差异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套  王英俭  程艳  
构建了区域政府创新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采用动态VIKOR法对其进行了测算,并对创新治理能力及其构成各维度与创新驱动发展分别构建了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结论表明:区域创新治理能力发展不平衡且具有较大差异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创新治理能力较强的区域在中国地图中呈"T"型分布,尤以"T"字一横的九个区域为最强,均为沿海地区;创新治理能力对创新驱动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多个维度对创新驱动发展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建设平台能力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未得到证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曾德麟   蒋丽球   欧阳桃花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对科技竞争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技术创新的新阶段,复杂产品后发企业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重要创新主体。本文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铁建重工研制盾构机的过程。研究发现,后发企业聚焦突破两类关键核心技术:可靠性关键核心技术和原理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这两类关键核心技术所需的创新要素组合分别为面向市场应用的成长式创新要素组合和面向技术研发的攻关式创新要素组合。两类创新要素组合以及“双向链接”机制是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关键。本文揭示了创新要素组合对后发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作用机制,丰富了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同时,本文对中国后发企业通过创新要素组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婧   韩一松  
文章通过研究江苏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比较了31个省、市、自治区高校科技统计数据,发现高校科技创新存在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创新成果不多、转化收益不高、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深度不够、部分成果人均产出偏低、内部组织运行不够通畅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推进有组织科研、优化科研资源配置、突出产业需求导向、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深化科研评价改革等路径,积极推动高校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良性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国平  梁鹏  
本文采用湖北省1995-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建立研究假设和理论框架之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湖北省服务业创新能力的要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基础设施投入、市场竞争指数提高、政策支持等三个因素对于湖北省服务创新能力有着显著影响,而员工素质、市场需求、技术应用、技术研发、市场开放指数以及知识产权等的影响并不显著。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