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3)
- 2023(9277)
- 2022(8000)
- 2021(7582)
- 2020(6724)
- 2019(15592)
- 2018(15508)
- 2017(30222)
- 2016(16297)
- 2015(18549)
- 2014(18684)
- 2013(18422)
- 2012(16847)
- 2011(15056)
- 2010(14730)
- 2009(13658)
- 2008(13570)
- 2007(12045)
- 2006(9694)
- 2005(8326)
- 学科
- 济(69581)
- 经济(69510)
- 管理(47558)
- 业(45458)
- 方法(38400)
- 企(37347)
- 企业(37347)
- 数学(34802)
- 数学方法(34348)
- 财(18559)
- 农(17598)
- 中国(15526)
- 学(13393)
- 业经(13320)
- 贸(12890)
- 贸易(12889)
- 易(12543)
- 务(12424)
- 财务(12381)
- 财务管理(12351)
- 地方(11975)
- 农业(11700)
- 企业财务(11641)
- 制(10844)
- 和(10579)
- 环境(9986)
- 理论(9936)
- 技术(9770)
- 银(9290)
- 银行(9267)
- 机构
- 大学(233393)
- 学院(232963)
- 济(96046)
- 经济(94151)
- 管理(94000)
- 理学(82144)
- 理学院(81303)
- 管理学(79806)
- 管理学院(79367)
- 研究(71393)
- 中国(53538)
- 京(47603)
- 科学(44924)
- 财(42602)
- 农(38922)
- 业大(36565)
- 财经(35191)
- 所(35159)
- 中心(35120)
- 江(33272)
- 研究所(32258)
- 经(31949)
- 农业(30954)
- 经济学(29910)
- 北京(29010)
- 范(28547)
- 师范(28223)
- 经济学院(27353)
- 财经大学(26306)
- 州(26145)
- 基金
- 项目(162696)
- 科学(128123)
- 基金(119320)
- 研究(116004)
- 家(103897)
- 国家(103075)
- 科学基金(89119)
- 社会(73723)
- 社会科(70009)
- 社会科学(69989)
- 省(63836)
- 基金项目(63649)
- 自然(59279)
- 自然科(57783)
- 自然科学(57762)
- 自然科学基金(56702)
- 教育(54339)
- 划(53733)
- 资助(49596)
- 编号(46808)
- 成果(36632)
- 部(36625)
- 重点(36536)
- 发(34096)
- 创(33929)
- 科研(32276)
- 创新(31777)
- 教育部(31470)
- 课题(31279)
- 大学(30801)
共检索到317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雅楠 冯宗宪
通过建立自然人流动壁垒指标体系。从自然人流动的各个环节全面研究了其壁垒形式,并且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法)实证分析了自然人流动壁垒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为进一步了解自然人流动壁垒及中国服务贸易谈判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宗宪 宋雅楠
自然人流动是服务贸易的第四种模式,而各国间的自然人流动始终受到重重壁垒的限制;但是对自然人流动壁垒的测度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通过改进的引力模型,构建了一个双边自然人流量模型,并从自然人流量与代理变量相关性的角度,估计和推测出自然人流动成本,以测度中国与服务贸易伙伴国家(地区)的自然人流动壁垒变动情况,弥补目前频度测量法主观性强的不足。文章发现中国入世以后,自然人流动壁垒在不同类型国家间呈现不同的减让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方面开放水平的显著提升和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也说明了中国面临发达国家方面因持续关注国内公民福利而制定的日益严苛的自然人流动壁垒,并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发展和改善建议。
关键词:
引力模型 自然人流动 壁垒 测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宋雅楠 冯宗宪
一国的自然人流动壁垒会因为政府监管和政策执行力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服务贸易承诺水平和实际执行水平上的差距,尤其对中国自然人流动而言,过大的差异不利于中国在WTO框架下实现有序开放自然人流动的准则,同时也说明政府在开放过程中监管的缺失。该文旨在比较中国自然人流动壁垒承诺水平和实际开放水平的差异,指出中国自然人流动壁垒政策的不足并给出政策建议,以促进中国自然人流动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
自然人流动 壁垒 水平承诺 开放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铁山 冯宗宪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李琴
2000年WTO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开启,自然人流动谈判是该轮谈判的焦点之一。自然人流动谈判历经提交提案、双边要价-出价、复边谈判、服务信号会议,尚未最终完结。WTO自然人流动谈判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自然人流动的更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更积极推动、利益相关者的更多关注对谈判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而多哈回合一揽子承诺的谈判原则、自然人流动壁垒繁多复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利益冲突与观点分歧较大地阻碍了自然人流动谈判的进程。这些因素决定了自然人流动谈判成为WTO谈判的焦点,但其过程必定是曲折而缓慢的。
关键词:
自然人流动 WTO 多哈回合谈判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雪玉 李伍荣
文章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研究美国自然人流动对其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自然人流动对服务出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服务进口的带动作用却不明显。综合自然人流动对双边服务贸易的影响,文章认为自然人流动自由化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对货物贸易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自然人流动 双边服务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宋雅楠
自然人流动是国际贸易的新兴课题,虽然现有研究证明自然人流动将促进世界福利增加,但各国依然对自然人流动自由化小心翼翼。本文以公共政策选择理论为视角,构建理论模型分别从经济维度和国家利益的政治维度分析自然人流动政策的选择,说明自然人流动政策的形成是利益冲突条件下经济及政治综合利益目标权衡的过程,解释了自然人流动自由化与国家利益现实间的矛盾。
关键词:
自然人流动 公共选择 政治经济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宋雅楠 郭根龙
近年来,自然人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各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向。通过扩展基本引力模型研究自然人流动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实证影响,发现存在正效应,但影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其影响有限的原因为国内严格管制流入和专业人员流出能力有限两方面,因此,要加强我国自然人流动自由化的发展并增强对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我国自然人流动和服务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自然人流动 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金孝柏
自然人流动是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方式。一些成员国在承诺开放教育服务自然人流动的同时采取多种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教育服务的优势地位,影响教育服务自然人流动的因素有多种,我国应在信守开放自然人提供教育服务承诺的同时完善教育立法,依法加强对自然人流动的规范与管理。
关键词:
教育服务 自然人流动 WTO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户艳辉
自然人流动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确定的国际服务贸易提供模式4,自然人流动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各国谈判战略和具体承诺履行情况的评估。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2010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人流动统计的指导框架。自然人流动模式国际服务供应的估算主要涉及两组变量的确定,其中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服务交易中包括模式4国际服务供应的价值,而自然人流动(流量)和自然人存在(存量)信息则需综合分析现存的多个统计体系才能得到。
关键词:
自然人流动 模式4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何锐邦
IT产业中不同战略群组之间存在不同的流动壁垒,其中主要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策略性壁垒。属于不同战略群组的企业会受到不同流动壁垒的保护。微软阵营的流动壁垒是技术积累和知识沉淀的结果,而反微软阵营流动壁垒产生的缘于阵营内公司对微软阵营垄断地位的反抗。战略群组间流动壁垒的高低是导致行业中公司利润差异的重要因素。在应对IT产业战略群组的流动壁垒方面,在位企业需要保护已有的流动壁垒,而潜在进入企业可以通过模仿和改进的方式打破原有的流动壁垒加入竞争行列,或者通过创造新的流动壁垒,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高明 吴晓簿 吴高升 熊吉峰 曹亮
本文针对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环保和贸易方面存在的分歧和发达国家不断通过环境壁垒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这一现象,分析了环境壁垒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其存在的社会背景,并探讨了环境壁垒存在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薇 余向华 姜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围绕这一倡议形成的区域间、国际产业转移,人才流动将进一步加剧。本文针对此现象,以两个区域间的劳动力要素流动为对象,基于博弈思维建模分析了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禀赋差异对劳动力流动趋势的影响。与以往单一考虑劳动力流动的文献不同,我们用劳动力税代表广义的劳动力在区域间转移的行政壁垒,并得到了以下结论:当两个区域的资本投入相似时,最初人均资本较多的区域拥有制定较低劳动力税的优势来吸引劳动力流入,而人均资本较少的区域则选择较高的劳动力税,这种选择对本地居民福利更有利;当两个区域的资本投入不同时,劳动力流动的路径存在加速或放缓的可能;这种路径,主要受各区域间资本禀赋和人口分布差距的影响,而不受可供选择转移的区域的数量改变的影响。该结论对优化"一带一路"国家间围绕要素流动的合作倡议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
劳动力税 劳动力流动 区域壁垒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孟昌
本文基于租金分析范式将市场进入壁垒分为内生的结构性壁垒和外生的行政性壁垒,并进一步将后者分为能给在位企业带来额外收益的第I类行政性进入壁垒和对企业施加了额外成本的第II类行政性进入壁垒。企业寻求市场内生性的结构性进入壁垒会产生出有效产出,而寻求或者规避外生性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则会导致与效率目标相冲突的逆向激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赜琳 王敬云
文章分别利用直接贸易流量和间接产业趋同两种分析方法考察我国三次产业的地方保护程度。一方面,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贸易及相关数据,运用边界效应模型分别考察了八大区域中的总贸易和三次产业地方保护程度,分析了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区域位置及区间距离等因素对区际产业贸易的影响,测算边界效应值并运用区域贸易依存度进行了验证和区域分析。另一方面,通过计算产业地区集中度,考察1997-2005年期间地区产业结构的分布趋势,以此考察各产业贸易壁垒的趋势变化。研究发现,产业属性差异对区际贸易有一定阻碍作用,因此,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和谐的贸易体制,尊重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发展,降低区际贸易壁垒,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边界效应 贸易壁垒 地方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