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21)
2023(18602)
2022(15431)
2021(14290)
2020(11868)
2019(26957)
2018(26820)
2017(51527)
2016(27976)
2015(31434)
2014(31302)
2013(30718)
2012(27905)
2011(25137)
2010(24926)
2009(22760)
2008(21912)
2007(19355)
2006(17229)
2005(14868)
作者
(81479)
(68161)
(67422)
(64261)
(42899)
(32727)
(30557)
(26829)
(25960)
(23954)
(23060)
(22980)
(21482)
(21254)
(21006)
(20820)
(20402)
(20273)
(19619)
(19415)
(17003)
(16665)
(16522)
(15813)
(15287)
(15162)
(15137)
(14997)
(13746)
(13605)
学科
(116513)
经济(116388)
(80324)
管理(76580)
(58521)
企业(58521)
(51850)
方法(50287)
数学(43892)
数学方法(43317)
农业(34491)
中国(30333)
业经(30289)
(27279)
地方(25910)
(25432)
(20372)
(18577)
贸易(18569)
理论(18127)
(18020)
技术(17412)
环境(17225)
(17091)
(17021)
财务(16941)
财务管理(16902)
(16832)
企业财务(16076)
(16074)
机构
学院(395892)
大学(395152)
管理(156100)
(155387)
经济(152064)
理学(136104)
理学院(134609)
研究(132991)
管理学(131981)
管理学院(131275)
中国(98782)
科学(85681)
(83607)
(82640)
(67479)
(66743)
业大(66653)
农业(63868)
中心(61912)
研究所(61275)
(58119)
财经(54769)
(52900)
师范(52320)
北京(51600)
(50075)
(48231)
(46991)
经济学(45890)
师范大学(42050)
基金
项目(280010)
科学(220000)
基金(203229)
研究(202578)
(178662)
国家(177164)
科学基金(151815)
社会(127599)
社会科(120533)
社会科学(120498)
(110416)
基金项目(107926)
自然(99545)
自然科(97206)
自然科学(97179)
自然科学基金(95415)
(92410)
教育(92072)
编号(83396)
资助(82641)
成果(66411)
重点(62970)
(60961)
(60677)
(57705)
课题(56387)
创新(53945)
科研(53843)
国家社会(52763)
教育部(51550)
期刊
(169527)
经济(169527)
研究(109428)
(81924)
中国(74508)
学报(68880)
科学(61912)
农业(55912)
管理(53223)
大学(52307)
(49829)
学学(49370)
教育(41885)
技术(34120)
(33370)
金融(33370)
业经(33116)
(26720)
财经(25580)
经济研究(25183)
问题(23418)
图书(22571)
(21838)
(21576)
科技(19555)
业大(19151)
理论(18560)
技术经济(18496)
资源(18234)
现代(17191)
共检索到569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敏  刘俊浩  
文章根据新疆建设生产兵团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兵团团场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以兵团农二师的十三个团场为例,测算出各团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并采用锡尔系数(Theil熵)分析得出2009~2013年农二师四大垦区内各团场与垦区间测评指标和区域总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表明兵团团场信息化建设进度较为缓慢,垦区和团场间均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化差异,且垦区间的差异大于垦区内部差异,但总体差距处于在逐渐减小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星星  周建农  彭爱东  
将锡尔系数应用于农村信息化区域差异与协调度定量评价,建立农村信息化协调度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江苏省不同区域间农村信息化的差异及协调度。具体结论有:苏南、苏中、苏北区间的信息化发展协调程度明显低于各区域内部信息化发展协调程度;信息化发展协调程度低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江苏省总体的农村信息化协调程度较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洁  
利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理论,对中国信息化水平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经济增长与信息化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但是,信息化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为单向因果关系,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疆辉  刘卫东  吴建民  
新的信息技术(ICTs)社会扩散的不均等性成为地区信息化发展的障碍之一,这种不均等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广大农村地区的差异亦非常显著。作者从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网民发展、涉农网站建设等角度出发,通过宏观与中观区域视角剖析了农村信息化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固定电话、电视机与移动电话普及率的东、中、西差异不明显,而家用电脑普及率的区域差异最大,说明家用电脑拥有率是造成农村信息化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农村网民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增长速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农村网民的东西差异会继续增大。从中观省域层面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拥有情况与居民纯收入呈明显正相关,并且家用电脑拥有水平与收入相关性最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莎莎  裴金平  
区域之间经济差异是区域发展中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运用经济重心和锡尔系数等地理模型,选取1952—2010年福建城市体系中各地级市的数据,对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福建城市体系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海燕,彭补拙,朱振华,刘晶  
根据系统分析原理,按照全面、可比、层次及可操作原则,建立了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在确定农村现代化的层次结构基础上,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其次运用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法对华东6 省1 市1996 年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了综合的评价,最后,阐述农村现代化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扩大的机制和均衡发展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晓鹏  
本文首先探讨了信息化的含义,提出了度量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具体测量方法。随后,详尽地比较了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状况,并对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和反映信息化发展水平各指标差异程度的规律性关系。最后,针对结论做出了简要评价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晓钟  张洁  
【目的/意义】探讨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的路径,为促进我国农业跨越发展提供有益思路。【方法/过程】构建了农业信息化就绪度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实证研究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水平,并采用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方法对区域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结论】2003-2014年,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水平可以分为起步、发展和相对成熟阶段,但是存在区域差异,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普遍较差。我国农业信息化就绪度水平不断提升,得益于政府的作用、信息网络技术工具的运用、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等,而数字鸿沟是导致区域差异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茂华  杨刚  
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是两种研究城乡统筹发展差异性的基本方法,根据反映重庆市2003—2007年城乡发展水平的相关统计指标,运用这两种方法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差异性进行研究,不仅能反映差异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还能对差异进行分解,从而反映出城乡统筹发展差异与城乡统筹发展极化之间的联系。重庆市城乡发展差异的主要形成因素是地域差异。消解重庆城乡发展的差异需要从城乡发展的整体出发,着力打造城乡发展联合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政骥  吕拉昌  
运用锡尔系数的方法,以专利授权数为变量,通过GDP和人口数2种不同的比重加权方法对比,对广东省各城市间的城市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差异。研究表明:以GDP比重加权的城市创新能力差异呈减小趋势,而以人口数比重加权的创新能力差异呈增大趋势;城市越来越重视城市创新的建设,以创新带动城市发展;人口增长速度与城市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关联,是造成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媛  邰秀军  
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变化与收入差异的变动趋势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基于农村居民收入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一事实,本文从收入来源角度,采用我国1993~2013年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其来源的面板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及其相应的分解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区域差异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多年来,我国四大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呈现"平稳——上升——下降"的三阶段特征。从收入来源分解来看,财产性系数和工资性系数远高于总系数,是导致总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且远高于财产性收入,是造成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核心因素。这一结论表明增加中西部地区工资性收入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明毅  魏威峻  
本文讨论了第三方营销理论应用于农村区域卫生信息化体系的可行性和实践方式,分析了体系增值和降低终端价格的创新模式。通过应用第三方营销理论,电信运营企业可以建立起服务政府和农村区域卫生服务机构的增值系统,通过新参与方的转移支付不断降低最终服务价格,让利于基层医疗服务网点,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保障对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耀  曹俊杰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逐渐加快,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但各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依然存在地区性差异,并且其对农业经济贡献程度具有很大不同。论文通过采用27个主要农业省市2010~2018年期间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信息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并分别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进行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对不同地区农业经济的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东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信息化水平差异。因此,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差异性选择不同对策指导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素贞  张霞  杨承霖  
农村信息化水平的评测对农村信息化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比了当前国内外农村信息化评价方法。其次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抽象出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架构,进而提出一套结构化、多层次的农村信息化多元指标评价体系,以便对农村信息化现状进行描述。区别于中国当前农村信息化评价体系大多建构在波拉特法上,本文针对信息化指标设计了理性点贴近度评价方法,为区域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一种新型量化评价方法,为农村信息化事业提供决策支持。最后对未来农村信息化评价方法提出了展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瑾  郭美荣  马晨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通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通信市场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运营商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本文对农村通信服务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建立农村通信信息化发展指标体系,对我国31省市农村通信市场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地区信息化发展现状和特点提出了运营商的发展策略,为通信企业运营和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