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5)
- 2023(16036)
- 2022(13727)
- 2021(12722)
- 2020(10549)
- 2019(24135)
- 2018(23809)
- 2017(45201)
- 2016(24448)
- 2015(27389)
- 2014(27203)
- 2013(26478)
- 2012(24020)
- 2011(21464)
- 2010(21067)
- 2009(18827)
- 2008(17944)
- 2007(15355)
- 2006(13109)
- 2005(11060)
- 学科
- 济(97528)
- 经济(97439)
- 管理(75232)
- 业(68126)
- 企(56932)
- 企业(56932)
- 方法(47110)
- 数学(41287)
- 数学方法(40742)
- 农(25392)
- 中国(24037)
- 财(23771)
- 地方(21877)
- 学(21785)
- 业经(21530)
- 环境(20948)
- 技术(19618)
- 农业(17500)
- 贸(16517)
- 贸易(16508)
- 制(16432)
- 和(16183)
- 理论(16156)
- 易(16022)
- 务(15850)
- 财务(15774)
- 财务管理(15736)
- 划(15643)
- 企业财务(14967)
- 银(14557)
- 机构
- 学院(339707)
- 大学(339591)
- 管理(138608)
- 济(131776)
- 经济(128913)
- 理学(121599)
- 理学院(120299)
- 管理学(118058)
- 管理学院(117458)
- 研究(109327)
- 中国(80096)
- 京(71288)
- 科学(70505)
- 财(57619)
- 农(53469)
- 所(53398)
- 业大(52705)
- 中心(50928)
- 研究所(49325)
- 财经(47717)
- 江(47592)
- 范(44891)
- 师范(44457)
- 北京(44100)
- 经(43647)
- 农业(41893)
- 院(41158)
- 经济学(39364)
- 州(38975)
- 技术(37275)
- 基金
- 项目(247965)
- 科学(195774)
- 基金(180228)
- 研究(179497)
- 家(157865)
- 国家(156638)
- 科学基金(135481)
- 社会(113303)
- 社会科(107514)
- 社会科学(107486)
- 省(97351)
- 基金项目(96318)
- 自然(89357)
- 自然科(87218)
- 自然科学(87200)
- 自然科学基金(85580)
- 教育(82663)
- 划(81954)
- 资助(73561)
- 编号(72846)
- 成果(56248)
- 重点(55682)
- 部(54162)
- 发(53034)
- 创(51804)
- 课题(49432)
- 创新(48383)
- 科研(47668)
- 国家社会(46918)
- 教育部(46293)
- 期刊
- 济(134373)
- 经济(134373)
- 研究(91634)
- 中国(59652)
- 学报(54705)
- 科学(50522)
- 管理(48443)
- 农(46743)
- 财(42853)
- 大学(41684)
- 学学(39448)
- 教育(37267)
- 农业(33422)
- 技术(32619)
- 融(24562)
- 金融(24562)
- 业经(22867)
- 财经(21957)
- 经济研究(21119)
- 经(18681)
- 科技(18131)
- 图书(17566)
- 问题(17360)
- 技术经济(17314)
- 业(17243)
- 资源(17149)
- 理论(15956)
- 版(15919)
- 实践(14835)
- 践(14835)
共检索到470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春桂 李计英
在G IS、RS等软件的支持下,对福建省闽江流域、九龙江流域和晋江流域的MOD IS数据、气象数据和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三大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模型,研究分析福建三大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口聚集、经济发达、地势较为平坦和交通便利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差,而在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的丘陵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福建三大流域中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最好,晋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最差。随着时间的推进,三大流域的生态质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缓和趋势,这是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印证,也可为今后制定更加有效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质量监测模型 3S技术 流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普 黄晓品 秦玉霞 陈宁
研究目的:评估北京翠湖湿地公园生态环境质量,为海淀区湿地发展提供经济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技术手段(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构建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过渡区或实验区和保护带,根据各功能区有区别地进行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
翠湖湿地 功能 生态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鞠洪波
以甘肃省清水县天然林保护区植被时空变化为研究对象,以2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以植被面积和植被覆盖度为监测指标,采用最大似然方法进行监督分类获得土地利用分类图和植被面积,采用NDVI像元二分法获得植被覆盖度图。利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将土地利用分类图和植被覆盖度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揭示研究区1996—2004年间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对天保区与非天保区以及不同天保区内部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2004年间甘肃省清水县天然林保护区森林面积和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天保区优于非天保区;不同类型天保区植被变化状况有差异,3种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齐清文,何大明,邹秀萍,姜莉莉,李晋
本文利用全球新千年整体生态系统评估的理论,以云南省沿边境地带生态系统变化跨境生态安全为研究对象,探寻并揭示我国陆疆系统的跨境生态系统变化监测、评价和生态安全综合调控的基础理论与信息机理;进而研究基于“3S”云南沿边境地带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与综合调控的方法和关键技术,包括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建立、指标体系的建立、多尺度效应和尺度转换、数学模型的建立、综合调控模式和决策方案的建立等;在案例研究部分,建立了背景数据库,然后选择大、中、小尺度进行了全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重点河道、典型路段和重点口岸的影响评价和预测预报研究,最后进行了综合调控模式和方案的探讨,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动态仿真和虚拟表达研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南充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方昕 葛康泽 钟辉 文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游晓斌 任谊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秀婧 冯仲科 马俊吉 芦维忠 巩文 姚山 董斌
负氧离子作为森林中的一种资源,其含量高低和分布已成为生态资源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于开发生态旅游和提供最佳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通过分析采集到的小陇山负离子量和相关因子数据,建立小陇山林区森林资源分布与负离子、森林资源结构与负离子、水体与负离子、温度与负离子的相关模型和分级标准。依据这些模型和分级标准,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一个基于3S技术的实时的、可视化的、动态网络监测与预测预报系统,从而实现负离子综合等级图绘制,负离子含量动态显示、预测预报和样点的实时监测,为发展负离子农场、林场、湿地,建立负离子资源基地和开发规模化负离子资源提供决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凡 黄强 闫正龙
【目的】应用3S、数据仓库等技术,动态监测并分析塔里木河干流1999~2004年生态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定量估算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为流域生态修复及生态用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获取的多维多时相遥感数据源,通过数据预处理、分类体系划分、解译、专题提取、建库及定性定量分析等步骤,得到研究区生态水平动态变化数据;应用潜水蒸发原理,计算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结果】随流域治理及应急输水工程的展开,塔里木河干流天然植被分布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各优势性植被类型多度有所增加,盖度响应明显,其中以中、下游草地植被类型最明显;相应生态水平下天然植被生态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幸良 邵永同 陈永富
研发了集体林权改革综合评价和动态信息反馈系统;应用"GPS、RS、G IS"技术,通过SPOT5遥感影像实例分析了福建邵武林改后的资源状况;调查分析了林改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变化,调查分析了林农对林改的评价和政策意愿;通过主成份分析、建立综合模型、判别分析,研究了林改对林农家庭收入的影响。
关键词:
“3S” 模型 林权 监测 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崇贵 斯林 赵宪文
The components and functions of all parts of forest volume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R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are presented. The various volume estimate models included in the system are sketched. The action and applica...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成学
基于"3S"技术的生态安全评价是从静态的现状评价转向空间动态评价的新趋势。文章通过大量文献分析与归纳,阐述了"3S"技术与生态安全概念;综述了目前基于"3S"技术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指标量化和评价标准问题;提出了目前研究的难点或不足,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生态安全 评价方法 “3S”技术 综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海霞 冯仲科 张秋红
为了满足林区道路的建设要求,许多新的技术与方法被引入道路选线中来。该文主要闸述了基于3S技术的道路选线问题。遥感技术(RS)帮助设计人员全面了解沿线地形条件、植被覆盖状况等,为选线和以后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提供准确的、高精度的勘测数据;以RS和GPS为信息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和模拟能力,选择出最优的路线。尽管基于3S技术的选线目前还存在一些数据格式不统一、三维模拟困难等问题,但是利用该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选出最优的路线,能大大缩短工期,减少外业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永瑜 王丽君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是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关系的理论工具。文章对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分析,依据甘肃省1980—2012年有关资源与环境统计资料,应用统计学综合评价方法,编制了"甘肃省环境质量总指数";以此为基础,用"环境质量总指数"替代学术界通用的"环境压力指标"建立了甘肃省环境经济计量模型。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基于生态环境质量的EKC假设成立。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沈新强 晁敏
根据2002~2003年5、8月对我国沿海的莱州湾、长江口和珠江口渔业水域的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的监测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这3个重要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莱州湾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相对较好,处于“一般”状态,但随时间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正朝不良方向发展;珠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次之,也处于“一般”状态;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最差,处于“差”状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夏季劣于春季。从3个水域的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指标对总得分的贡献率来看,莱州湾水域沉积物指标的贡献率最高,其中沉积物镉是影响莱州湾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长江口水域水质指标的贡献率最高,其中铜、...
关键词:
渔业水域 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静 郭旭东 何挺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基于“3S”技术的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具体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指标体系、生态环境退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实施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将监测与评价指标应用于规划和政策制定,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和评估规划的实施效果服务。
关键词:
资源 生态环境 综合监测 评价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