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0)
- 2023(15846)
- 2022(13928)
- 2021(12997)
- 2020(10872)
- 2019(25491)
- 2018(25083)
- 2017(48745)
- 2016(25949)
- 2015(29425)
- 2014(29660)
- 2013(29365)
- 2012(27074)
- 2011(24515)
- 2010(24484)
- 2009(22782)
- 2008(21835)
- 2007(18846)
- 2006(16766)
- 2005(14820)
- 学科
- 济(122723)
- 经济(122600)
- 管理(73948)
- 业(70028)
- 企(55812)
- 企业(55812)
- 方法(52741)
- 数学(46801)
- 数学方法(46250)
- 中国(31249)
- 农(30062)
- 财(28962)
- 地方(25348)
- 业经(24094)
- 学(23540)
- 制(20462)
- 农业(20434)
- 贸(20391)
- 贸易(20379)
- 易(19774)
- 银(17182)
- 银行(17143)
- 和(17071)
- 环境(17019)
- 理论(16562)
- 融(16452)
- 金融(16450)
- 行(16398)
- 务(16259)
- 财务(16186)
- 机构
- 大学(376878)
- 学院(374748)
- 济(162781)
- 经济(159584)
- 管理(149776)
- 理学(129866)
- 理学院(128485)
- 管理学(126318)
- 研究(125791)
- 管理学院(125632)
- 中国(94875)
- 京(79255)
- 科学(74515)
- 财(74255)
- 所(61932)
- 财经(59610)
- 中心(56849)
- 研究所(56110)
- 农(55208)
- 经(54211)
- 业大(52835)
- 江(52703)
- 经济学(50363)
- 北京(50229)
- 范(48053)
- 师范(47654)
- 院(45609)
- 经济学院(45223)
- 财经大学(44377)
- 农业(42906)
- 基金
- 项目(252145)
- 科学(198919)
- 研究(185344)
- 基金(184458)
- 家(159474)
- 国家(158192)
- 科学基金(136642)
- 社会(118697)
- 社会科(112564)
- 社会科学(112535)
- 基金项目(97705)
- 省(96578)
- 自然(87723)
- 自然科(85645)
- 自然科学(85625)
- 教育(84735)
- 自然科学基金(84077)
- 划(81243)
- 资助(76597)
- 编号(75577)
- 成果(60505)
- 部(56379)
- 重点(55819)
- 发(53998)
- 创(51716)
- 课题(50947)
- 国家社会(49183)
- 教育部(48871)
- 创新(48348)
- 科研(48093)
- 期刊
- 济(179289)
- 经济(179289)
- 研究(115685)
- 中国(65343)
- 管理(55704)
- 财(55552)
- 学报(54833)
- 科学(51703)
- 农(49205)
- 大学(42484)
- 学学(40119)
- 教育(36078)
- 农业(34150)
- 技术(33857)
- 融(32644)
- 金融(32644)
- 经济研究(30119)
- 财经(29515)
- 业经(27691)
- 经(25314)
- 问题(23579)
- 技术经济(19952)
- 理论(19471)
- 贸(18618)
- 统计(18242)
- 图书(17993)
- 实践(17463)
- 践(17463)
- 商业(17316)
- 现代(16860)
共检索到552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田卫民
提高居民收入份额不仅能提高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能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但居民收入份额过高,将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经济中存在最优的居民收入份额。根据1978-2006年的经验数据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收入份额的最优值为59.50%,而2006年我国居民收入份额仅为44.72%。为提高居民收入份额,必须控制投资过快增长,创造条件让居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居民收入 最优份额 财产性收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宏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分析1978-2006年中国财政收入和国内总产值的变化趋势,运用VAR模型和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中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978-2006年,中国财政收入冲击对GDP的作用较弱,GDP冲击对财政收入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作用呈先上升又逐步下降的趋势,第10年对财政收入波动的贡献值为82.7%。
关键词:
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VAR模型 脉冲响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柏铭 车琰
由于不同收入群体的公共产品偏好不同,因此,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会有所改变,由此引致的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应当是"民生财政"建立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本文试图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增长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在理论层面,将财政支出分为不同性质的三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居民收入与财政支出规模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接着,对1978~2008年间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用协整检验和ARIMA模型等计量工具,实证分析了居民收入增长对中国公共支出结构变动的影响。研
关键词:
居民收入 公共支出 功能性质分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淦 鲁红亮 李奋强 周陈曦
本文以2006年以来江西省11个地市经济增长、居民收入与现金投放的面板数据为依据,综合应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定量分析等研究手段对区域现金投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经济关系进行分析。从自发性现金投放水平、现金投放的边际经济增长倾向、居民收入对现金投放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了系统性分析,指出了江西省区域现金投放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
区域 现金投放 经济增长 居民收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信君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长期偏低已经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当前阶段,提升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不仅有利于总需求的扩张,还能减轻投资压力,进而缓解地方债务问题和产能过剩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劳动 收入份额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盾 施祖麟 袁伦渠
本文立足巴杜里-马格林(Bhaduri-Marglin)模型,构建了有关劳资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模型,并通过分析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地考察了提高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率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呈现"工资拉动增长"的类型,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对消费需求增长率的促进作用明显超过它对投资和净出口增长率的抑制作用,因而总体上会促进经济增长,公平与效率的目标相容。要实现"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有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制度体系和调控手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爱晶 周凌瑶
我国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就业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先进方法 ,选取我国政府投资的有关数据 ,通过测算得出 :我国的经济增长是投资推动型的 ;政府投资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效果远远大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政府投资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就业增长 0 14个百分点。
关键词:
政府投资 经济增长 居民收入 就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慧文
本文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基尼系数和GDP增长率等指标分析北京市从2004-2013年的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发展趋势、特点、原因。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对北京市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慧文
本文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用基尼系数和GDP增长率等指标分析北京市从2004-2013年的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发展趋势、特点、原因。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北京市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经济增长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对北京市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和谐发展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炜 储德银
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关系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在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地区差异的背景下,这种差异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性差异。本文在理论界定实现最快经济增长的最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础上,提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建立考虑地区差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采用GMM方法估计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其中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因此,尽管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中部与西部地区能够有效促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霓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现状,并阐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机制。文章最后利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关系,收入差距的扩大严重阻碍了经济增长。基于此,给出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内生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钞小静 廉园梅
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其在经济层面集中表现为增长质量问题。本文在经济增长质量的条件-过程-结果三维框架下,从人力资本、消费需求以及生产率三个层面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阐释,并基于1998-2016年分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核密度估计精确描述经济增长质量的分布动态演进,发现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在样本期基本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运用系统GMM估计、工具变量法以及空间计量等方法进行经验检验发现,劳动收入份额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同向变化的,劳动收入份额过低会通过人力资本效应、消费需求效应与生产率效应显著抑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不仅会阻碍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会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依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保庆 李忠民
1978年~2008年的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进路径显示出库兹涅茨模型所谓的"倒U型"轨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部地区已经处于倒U型轨迹的下降阶段,西部地区目前更可能是处于倒U型轨迹的上升或趋向平缓阶段,即收入差距仍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我们认为应从提高西部农业劳动生产率、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等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居民收入 经济增长 二元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伟
一、居民收入增长变化情况。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万户居民家庭开展的城乡一体化住户抽样调查,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167元,同比名义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844元,同比名义增长9.0%,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489元,同比名义增长11.2%,实际增长9.2%。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